我國春節是怎麼來的?民間傳說與兩人一獸有關,以後別說不知道

2020-12-05 古今獵奇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鬱的各地域特色,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攘災、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

春節對我國人民如此重要,可是,你知道春節是怎麼來的嗎?

有關春節來歷的民間傳說:

1、春節來源於萬年創建萬年曆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蔭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迴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後,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國君,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大悅,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臺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曆法創建完畢後,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2、春節來源於舜繼任部落首領

傳說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上古部落聯盟首領)繼任部落聯盟首領,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正月初一(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3、春節來源於人們驅趕「年」獸

春節的來歷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後來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告知了人們驅趕「年」獸的辦法。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怎麼樣?讀了以上3個民間傳說,你知道春節是怎麼來的了嗎?以後和親戚朋友在一起聊天聊起春節來歷別說不知道。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春節的傳說40字50字簡短版 10個春節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
    春節是我國人民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人們相信在此時吃些傳統飲食,能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好運。春節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春節也有很多民間傳說,那麼春節有哪些傳說故事呢?小編整理了春節相關的神話故事,感興趣的往下看吧。
  • 春節的由來與傳說
    >春節的由來與傳說2017-01-28 00:20:5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 有關除夕的由來和傳說,你知道了嗎?
    百姓春節貼春聯的民俗從明代才開始盛行,潮流發源地是南京。現在江南地區百姓講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貼春聯。3、除夕的習俗之貼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福」字究竟該怎麼貼沒有統一的標準。
  • 新年到,關於春節的傳說、習俗大盤點,你都知道嗎?快幫孩子收藏
    又是一年除夕,村子裡的人們正收拾行囊,牽牛趕羊,準備去山裡避難,村子裡來了一位拄著拐杖,背著褡褳的乞討老人,村民們正忙得人仰馬翻,沒人顧得上搭理他。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食物,並勸他趕快上山躲避「年」獸,老人笑道:「婆婆若讓我在你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獸趕走。」老婆婆並不相信,又苦勸不動,只好自己上山避難去了。
  • 隨筆 春節來歷的傳說——紅紅火火過大年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元宵節是怎麼來的?
    據說,中國人過元宵節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我們每年都過元宵節,但是有關元宵的由來和傳說卻不一定每個人都知道,那麼,親們想知道有關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嗎?一起來看看吧。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 元宵節是怎麼來的元宵節的由來:元宵節源於何時?元宵節,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
  • 你知道春節的由來演變及風俗文化嗎?
    你知道春節的由來和演變嗎?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春節的由來、演變、風俗文化。春節,古稱元旦,指農曆新年的第一天。「元」者始也,「旦」者晨也。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蕭子云《介雅》:「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辛亥革命後,為了便於和世界各國計時一致,規定了公曆一月一日為新年,通稱「元旦」,將農曆正月初一改為「春節:,於是春節就成了正月初一的名稱。
  • 古人也叫「春節」嗎?過年在古代另有稱呼,其起源也多種多樣
    ,我國古代也不例外,而在自然崇拜現象十分嚴重的時期,祭祀活動與制定天文曆法體系是我國先祖十分重要的工作,春節也就由此誕生出萌芽。其實「春節」一詞在我國古代並不是用於表示過年的,古代民間的春節一詞一般被用來表示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在南北朝時期春節甚至一度被用來形容整個春天,直到辛亥革命之後,孫中山先生才將過年這項習俗正式命名為「春節」。
  • 那些春季民間小吃有趣的歷史傳說你知道多少?
    民間有很多美麗的傳說。1、傳說女媧一邊補天,一邊製造牛馬雞羊等生畜,初七才做了人。十九日太累了,睡了。人們見女媧這樣苦、累,不去驚動女媧,又不會鍊石,只好家家戶戶用粉做煎堆,繫上紅線,放在屋頂上,以補天穿。其實,正月十九日前後是雨水節令,大多年份都會下雨,如天機籟敗。春天下雨,人們又凍又餓,最簡便的是做煎堆,補肚又暖身,於是形成習俗。2、關於煎堆的由來。
  • 除夕的傳說故事50字100字簡單介紹 除夕年獸的民間神話傳說
    除夕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人過除夕卻不知道除夕為何要守歲、放鞭炮。其實這和除夕的傳說故事有關。民間流傳著好幾個除夕的傳說,小編整理了除夕傳說故事的簡單介紹,帶大家了解除夕年獸的神話故事。
  • 古代民間:秦瓊、敬德門神傳說
    民間流傳最多的武將門神,當屬開唐名將秦瓊和敬德。傳說中的秦瓊、敬德死後葬在陝西省禮泉縣,為唐太宗李世民陪葬。兩岸三地乃至世界各國凡有華人的地方,都能聽到有關門神的傳說。    民間舊時風俗,過春節時家家戶戶都要貼門神。門神即兩個武將,金盔甲冑。一持鞭,一執槍;一黑臉濃須,一白面虯髯。
  •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手抄報
    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鬱的民族特色。
  • 關於春節的習俗以及春節的由來你都知道嗎
    距離春節越來越近了,現在的春節的氣氛越來越淡了。之前從大年23開始,大家都開始掃房子、蒸饅頭、貼對聯了,還有最重要的買新衣服、新鞋。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不在像小時候對春節那麼期待了。除了這些常見的習俗外,關於春節的習俗你還知道哪些嗎?關於春節的由來你知道嗎?
  • 民間傳說的狸貓換太子:其實只是虛構事件,但卻和一可憐女子有關
    在我國民間,「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可謂源遠流長、人盡皆知,但是在歷史上,這件事情卻是虛構的,為什麼民間會有這樣的傳說?原因和一個命運悲慘的女子有關。圖片:狸貓換太子舞臺劇一、狸貓換太子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出自民間說書的話本,目前可以在《三俠五義》裡面找到這個故事的完整版。
  • 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國春節過年傳統習俗介紹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也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古代過「年」不是在臘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蠟日」,即後來的「臘八」。南北朝以後,把「蜡祭」移至歲末。到了民國時 ,改用陽曆,才把陰曆年叫「春節」,因為春節一般都在「立春」前後。
  • 民間傳統習俗舞獅,雄獅歡舞慶盛世
    舞獅又稱耍獅、獅子舞,歷史比較悠久,源遠流長,為我國民間喜慶節日的一種傳統習俗。舞獅大約起源於周帝時的軍隊或西涼的假面戲。因為中國原不產獅子,據《後漢書》載,漢景帝(前146年)時,月氏國西域的一個小國進貢來獅子,後來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入中國先養於帝王宮苑,中國漸有獅子這種動物。因獅子威猛,人們稱之為「百獸之王」。
  • 「百家號鼠你紅」春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 關於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為此,下文來分享有關春節的那些習俗,同時分享春節順口溜大全,了解一下有關春節的相關文化知識。一、春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1、春節的由來(1)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關於春節的由來,民間有著一種傳說。
  • 古人是怎麼過春節的,你知道嗎?
    古人是怎麼過春節的,你知道嗎? 再過幾天就是春節了~ 作為我國最重要的節日 中國人過春節已有四千多年歷史
  • 獅舞:活靈活現的擬獸民間舞蹈
    這就是流行於樂昌三溪、秀水、坪石、黃圃等地,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舞蹈——青蛙獅。 丁瑞玲 攝 青蛙獅,俗稱「蟾蜍獅」,又稱「神獅子」, 是一種擬獸舞蹈,是青蛙舞和獅舞相融合的舞蹈。最初是青蛙舞,反映的是遠古先民的蛙崇拜意識,後吸收獅舞的造型,進而進行改鑄融合,塑造出集青蛙與獅子特徵於一體的青蛙獅造型。
  • 有關中秋的民間傳說
    月餅的前世今生    嫦娥奔月——民間關於嫦娥奔月的傳說有很多版本有傳說是嫦娥因不知詳情而全服下;有人說嫦娥是好奇偷食;也有人說嫦娥是故意盜之;一種悲傷的說法是后羿冷落嫦娥,嫦娥傷心而去;還有的傳說是,后羿的部下蓬蒙趁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時手持寶劍闖入後院,威逼嫦娥交出寶物,嫦娥危急中將寶物吞下……服下仙藥的嫦娥身子漸漸飄離地面,抬頭望見皎潔的月光,決定向那輪圓月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