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春節來歷的傳說——紅紅火火過大年

2020-12-05 文學1955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

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鬱的民族特色。

春節的來歷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相關焦點

  • 臘月二十三小年,吃糖瓜,寓意來年紅紅火火,日子甜甜蜜蜜
    小年的來歷傳說灶王爺剛開始也是平民百姓,名字叫張生,家裡很富裕,娶的妻子不能生育,被張生休了,再婚後妻子好吃懶做,敗盡家業,被餓死,張生淪落到街頭乞討,有一天,沒想到乞討到了前妻家中,頓時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底下被燒死。
  • 我國春節是怎麼來的?民間傳說與兩人一獸有關,以後別說不知道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有關春節來歷的民間傳說:1、春節來源於萬年創建萬年曆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
  • 春節觀影報告之七丨預告片火了,《小豬佩奇過大年》卻涼涼,票房...
    01紅紅火火的佩奇今年春節檔大片扎堆,動畫電影的紅利也十分激烈,《小豬佩奇》的背後是阿里影業「錦橙合制計劃」的第一部電影。有業內人士預計,《小豬佩奇過大年》在春節期間全球範圍的上映,或引發全球華人的觀影熱潮,電影將成為無法回家過年的海外同胞慶祝春節的獨特儀式。《小豬佩奇過大年》重新詮釋了「合家歡」概念。就像電影裡展現的一樣,合家歡不止是一家三口,還可以是一家八口。
  • 農曆春節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麼?
    在春節期間貼窗花達到裝點的環境,渲染氣氛的目的。並寄託著辭舊迎新,納福迎祥的願望。貼春聯和貼年畫也有相同的作用!當春節將近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兩邊貼上嶄新的春聯。有大門到廳房。都貼滿了,各種花花綠綠,象徵吉祥富貴的年畫。在節前的頭一天還要蒸年糕。這是中國新年裡不可缺少的食物。還要掛起紅紅火火的燈籠。備齊年貨,這樣年前的準備工作就算結束了。
  • 紅紅火火過大年啦,春聯您準備好了嗎?年輕人裡流行這樣的春聯呦
    燙金合體字狗年對聯春聯福字門貼新春禮包簡約的設計,清新靚麗又不失優雅莊重,家中就需要這樣紅紅火火的中國元素,餐廳或者臥室都是不錯的選擇哦~很適合復古風的家庭。新春對聯大禮包狗年福字窗貼紅包春聯美觀喜慶,但是無論貼在哪裡,創意獨特,經久耐用。
  • 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國春節過年傳統習俗介紹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也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古代過「年」不是在臘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蠟日」,即後來的「臘八」。南北朝以後,把「蜡祭」移至歲末。到了民國時 ,改用陽曆,才把陰曆年叫「春節」,因為春節一般都在「立春」前後。
  • 春節的來歷
    春節的來歷(一)     傳說,很多很多年以前,在山青水秀的定陽山下,有個不太大的村莊。村頭山坡上,有間小石屋,住著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他家境貧寒,以打柴挖藥為生。那時節令很亂,弄得莊稼人無法種田。萬年是個有心計的青年,想把節令定準,可是,不知從哪裡下手。
  • 【年·記憶】在陝北山村過大年
    每逢過陰曆年,全家人團聚在一起,高高興興地過大年。三年插隊在延安,兩次在延安過大年,時間雖已過去50餘年,但想起在延安過大年的場景,猶在眼前。老鄉家裡過大年第一次在延安過年是1969年。我們剛從北京插隊來到延安東川的一個小山村,到隊時距春節還有13天,過年的氣氛也有感受。
  • 春節的傳說40字50字簡短版 10個春節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
    傳說,宋朝時,民間認為宰相蔡京十分富有,就說他是財神降生,又因其生於正月初五,所以民間就將蔡京作為財神爺祭拜。後來蔡京倒了,民間就換了財神,宋朝國姓為趙,百姓就給財神起名為「趙玄壇」,然後加以敬拜。  春節傳說二:臘八粥的故事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這是北方過年的歌謠,開始就是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 春節包紅包的來歷 傳統紅包簡介傳說
    傳統意義上的紅包也叫壓歲錢,是過農曆春節時長輩給小孩兒用紅紙包裹的錢。據傳明清時,壓歲錢大多數是用紅繩串著賜給孩子。民國以後,則演變為用紅紙包裹。現在泛指包著錢的紅紙包;用於喜慶時饋贈禮金。也指獎金、賄賂他人的錢。在中國粵語區紅包被稱為利市(俗作利是、利事、勵事),是將金錢放置紅色封套內做成的一種小禮物。
  • 春節的來歷,你知道多少呢
    春節的由來有很多種版本,最常見的一種版本就是有一種叫做「年」的怪物,每逢過年都要出來吃人害命,所以大家就會熬夜,時刻準備幹仗。後來有了鞭炮,於是便放炮將怪物趕走……但傳說畢竟是傳說,聽著玩玩可以,要當真可不行。
  • 今年春節,邀你進宮過大年
    今年春節,和我一起走進故宮,一起出去玩,一起吃,一起春節……網之上訂票40元,上午8:30,持身份證刷卡從子午門進入故宮——進入子午門必須爬城牆,現在可以從牆上繞故宮半圈。踏上子午門。看今年故宮的春節已經拉開了序幕。把皇帝用過的舊東西放在子午門之上。貼上門聯,掛上紅燈。
  •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手抄報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手抄報2017-01-28 00:20:0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春節,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手抄報有哪些?  春節的來歷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這個傳統習俗的來歷是什麼
    春節,也被俗稱為「大年」。過春節,習慣上也叫「過大年」!這個「過大年」的習慣說法一方面,有表達「春節」這個中華民族大家庭共同的傳統節日的「隆重」程度的含義。也反映了春節在人們心中的節日位置。那就是,春節這個節日是一個「大」節日!所以,過春節也叫「過大年」!
  • 《小豬佩奇過大年》發布拜年歌 唱響春節親子合家歡
    佩奇和小夥伴開心的拍拍手眼看春節就要到來,小朋友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和佩奇在影院「約會」。1月8日,片方再度發布一支熱鬧的「佩奇拜年歌」,年味被渲染的越發濃鬱。「你好春節快樂小豬佩奇……」循環高唱,佩奇踩著節奏從天而降,和小夥伴們載歌載舞,歡笑滿屏。
  • 春節的由來與傳說
    >春節的由來與傳說2017-01-28 00:20:5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
  • 電影《熊出沒·原始時代》發布「過大年」預告
    網易娛樂2月1日報導 將於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上映的《熊出沒》第六部大電影《熊出沒·原始時代》今日發布全新「過大年」海報與預告片,「過大年」海報紅紅火火喜氣洋洋,濃濃的中國元素和喜慶氛圍彰顯了十足年味;預告片則歡聲笑語,洋溢著熱熱鬧鬧過大年的氣息。
  • 春節準備去哪嗨?萌寵邀您動物世界裡過大年
    春節闔家歡,準備去哪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3000餘只珍稀野生動物邀您來一起過大年,新年福利已備好,趕緊一睹為快吧!無論是親朋好友聚會,還是帶上家人旅遊過年,都不失為一種輕鬆愉悅的團聚方式,在動物王國感受濃鬱而熱烈的傳統中國年味兒,在熱鬧歡騰的動物互動中流連忘返。
  • 農曆節日來歷與習俗---春節
    漢武帝以前立春就是春節,春節古稱「元旦」辛亥革命後,採用公元紀年,新年的第一天即1月1日為新年。農曆正月一月一日稱陰曆年,民間習慣稱過大年。按習俗,從臘月初一祭農神開始至正月二十五填倉祈福,歷時50多天,分為臘月節和正月節。
  • 豐臺今年這15項活動夠你嗨翻整個春節!樂遊豐臺過大年!
    2020年 到北京豐臺過大年嘍!溢彩繽紛過大年」、「戲冰雪——樂享冬趣過大年」、「看大戲——文化薈萃過大年」、「享豐味——歡歡喜喜過大年」,四大主題版塊帶你文旅遊豐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