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記憶】在陝北山村過大年

2021-01-20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中國人的年,泛指陰曆年。每逢過陰曆年,全家人團聚在一起,高高興興地過大年。

三年插隊在延安,兩次在延安過大年,時間雖已過去50餘年,但想起在延安過大年的場景,猶在眼前。

老鄉家裡過大年

第一次在延安過年是1969年。我們剛從北京插隊來到延安東川的一個小山村,到隊時距春節還有13天,過年的氣氛也有感受。老鄉各家都在推碾子磨麵,平時過得再艱苦,這個年不能耽誤。

時至冬閒,進了臘月,除了隊裡小煤窯的窯毛子(挖煤工)和飼養員還在勞作之外,村裡鄉親們大都歇工了,各家各戶也都在料理家務準備過年,貼春聯、剪窗花、砍硬柴,打平夥、諞閒傳,還有從溝掌川道裡走出來的送親隊伍,新媳婦蒙著紅蓋頭,騎著毛驢,嗩吶聲聲,一時間打破了山村的寧靜。

我們初到村,各項準備不足,不能獨立開灶做飯,隊裡安排我們到老鄉家,這家轉來那家轉,輪流吃派飯。這也讓我們大開了眼界,領略到了陝北老鄉過年的喜慶氣氛和鄉俗茶飯。

過年期間吃派飯,享受的飯食可不一般,回憶起來,至今還不忘那香甜。

四虎是大隊赤腳醫生,從我們住的窯洞下一個小坡就是他家,臨近年關,走近他家窯洞,就被熱氣所籠罩,窯裡暖哄哄,主人招呼讓我們盤腿坐上熱炕頭,剛一會就覺得燒屁股,由不得我輾轉側臥。四虎婆姨是個開朗人,之前幾次見面已成了熟人。她端著一個大紅漆盤,放到我們面前,只見盤中放著一隻大老碗,香噴噴的燉羊肉冒著熱氣,散發著辣子香,嗆的我掩鼻涕泗橫流,吃著噴香的羊肉真是解饞。吃罷羊肉,接著蕎面餄烙又是一人一碗,吃得我倆肚子圓鼓鼓。

保業在村裡來說也算個文化人,記得初次到村進了我們的窯洞,就見到他用報紙給炕兩邊糊牆,問他叫什麼?他說:「俄(陝北話「我」)是毛澤東思想宣傳員。」印象深刻,由此相熟。沒想到大年初一那天恰巧輪到在他家吃派飯。我和同學倆人過了村中間的冰河,沿著小山坡往上走,保業在上面看見我倆,擋著狗,招呼我們進了窯。保業在村裡,家境不太好,可待人卻是真誠的,坐在炕上不一會兒,熱湯扁食,油饃饃就端了上來。油饃饃是黃米麵油炸的,圓圓扁扁,中間一個窟窿眼,是我們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的食品,吃起來倍兒香又好吃,從此與油饃饃結了緣,至今每年總還要吃兩次,雖然依然好吃,只不過再也嘗不出在保業家那次初吃的味道。

知青一起過大年

自北京支延幹部老張1970年秋後來到我們隊,協助大隊管理知青工作,來了以後開展三件事——辦知青大灶、整理知青帳目、學習毛著。一句話,凝聚知青隊伍。

兩個隊的知青收拾起各家的鍋碗瓢盆,集中到大灶,知青大灶實行專人做飯,每人每月給擔任炊事員的女同學過半分,加在一起超過了上工的工值,從而保證了炊事員工作的穩定。老張擔任沒有名分的管理員,從盤糧磨麵、推碾壓米、計劃食譜、積酸菜,尤其是買母豬,育小崽兒,事無巨細,樣樣操心,把大灶辦得紅紅火火。

轉眼1971年的春節即將來臨,看著大灶辦起,知青生活得到穩定,雖然也想家,但時冬臘月往返折騰太麻煩,所以知青們都表示今年春節不回京過年了。見此,老張和我們商議,既然這樣,我們今年一定要在陝北鄉村,過個高高興興的春節。說幹就幹,過了臘八,我們就紛紛忙活起來,在老張的調配下,為迎接春節做各項準備工作。

在陝北山村過大年,如何過,怎麼過?一年來總是吃粗糧瓜菜,因此,大家一門心思就是想著過年如何吃好。目標明確,就圍繞著吃做準備。準備工作也簡單,飼養室用驢磨麥子,用細篩子篩出夠[gòu]包餃子和蒸饅頭的頭兩茬兒細白面;將埋在地窖裡的胡蘿蔔白蘿蔔大白菜取出來備好;老鄉家有殺豬宰羊的,提前打了招呼,給我們準備好了鮮肉,萬事俱備只待過大年。

除夕到了,早飯簡單吃過,下午太陽夕下,大家擁在灶房,守著鍋臺,端起各自的飯盆飯碗,掄起馬勺,將鍋裡的豬肉凍豆腐燴粉條冒尖盛了一大碗,順手拿起半年都沒吃過的雪白饃頭,每人充滿笑臉,邊聊邊吃。

天黑下來,知青們相約來到二隊男同學窯洞,這個窯洞大,大家坐在炕上和長凳上,老張打開半導體收音機,裡邊傳出歌曲「山丹丹開花紅豔豔……」同學們吃著花生、嗑著瓜子,回憶著在北京過除夕的景象,聊著開春後,公社組織知青團去王窯水庫興修水利的暢想,這個夜晚至今難忘。

大年初一大早,同學們來到灶房,炊事員和幫灶的女同學已早早將面活好、餡拌好,大家捋起胳膊,有擀皮的,有包的,大小形狀都不一樣,有個女同學還將一枚硬幣包在餃子裡,說誰吃到誰這一年幸福平安!餃子出鍋,先倒上醋給老大哥老張盛了一碗,大家吃著熱乎乎的餃子,這個年過得記憶猶新。

(作者:北京市直機關工委退休幹部 姜華信)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陝北定邊過大年 鹽馬古道百年賽驢鬧新春
    八方賓客賀新春  正月初十,陝北榆林過大年主體活動在定邊精彩呈現。定邊苟池鹽湖迎來八方賓客,用極具特色的風光、極具特點的年俗紅紅火火賀新春。160米高的鹽雕幕牆讓賓客眼前一亮  地處陝北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漠過渡地帶,苟池鹽湖離城不遠,卻保持著原始的自然生態景觀,沙、水、草、鳥、鹽」為五大景源有機結合
  • 党項和陝北拓姓┃文化論壇
    段雙印先生對陝北拓氏有研究,「鮮卑拓跋氏合党項拓跋氏為陝北拓姓的主要族源。而党項拓跋又源自鮮卑拓跋。現在拓姓的主要聚居區域,又與唐宋時党項拓跋氏在陝北活動的地區大體相吻合。拓姓為鮮卑拓跋氏後裔,而且與党項拓跋氏的關係更近,更為密切。(2007年3月2日《延安日報》)也就是說,陝北拓姓,源於党項。
  • 山村農婦隱姓埋名49年,丈夫是正國級,為何卻與一老光棍共度餘生
    1983年7月,廣東一位75歲高齡的山村農婦積勞成疾,一病不起,於2個月後,在家裡安靜地走完一生,沒人知道,她已經隱姓埋名了整整49年,沒人知道,她的丈夫在建國後曾官至正國級幹部,更沒人知道,她究竟為何會淪為一名普通的山村農婦,又為何會與一個老光棍共度餘生。
  • 黃土風情郭家溝 陝北鄉村文化的一個縮影
    「羊啦肚子手巾喲三道道藍,咱們見個面面容易,哎呀拉話話難……」陝北民歌手賀國豐一曲悠揚深沉的信天遊,把人們帶到陝北農村那個平凡的世界裡。2015年2月26日,根據路遙先生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在國內多家電視臺熱播,讓這部影響了無數青年人的文學巨著再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 《小豬佩奇過大年》首曝預告 「中國年」海報出爐
    《小豬佩奇過大年》首曝預告 「中國年」海報出爐 》「鬧新春」版海報日前,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曝光首款「鬧新春」版預告及同主題海報,佩奇攜一眾小夥伴歡樂回歸共慶中國年,自定檔以來翹首企盼的觀眾終於等來了動態的「佩奇迎春」。
  • 《小豬佩奇過大年》曝預告 朱亞文領銜歡慶中國年
    《小豬佩奇過大年》曝預告 朱亞文領銜歡慶中國年 《小豬佩奇過大年》「幸福年」預告 朱亞文領銜春節合家歡首選 時長:01:28 來源:電影網
  • 吉林市「烏拉滿族過大年」活動啟幕
    2020年12月30日,第26屆中國吉林國際霧凇冰雪節系列活動之第五屆「烏拉滿族過大年」活動在吉林市龍潭區霧凇島開幕。開幕式現場,身著滿族服飾,手拿抓鼓、扇子、手絹的韓屯村村民在鑼鼓聲中跳起了滿族大秧歌。歌伴舞《美麗中國年》、歌曲《美麗中國》等精彩節目吸引了眾多遊客駐足。
  • 吃喝玩,人氣足,800餘家門店+3000份好禮,豐臺邀您過大年!
    由豐臺區商務局主辦 豐臺區商聯會承辦的 「豐臺邀您過大年」 正式啟動啦!從置辦年貨,到帶著全家老小逛市集,把傳統文化融進「窗花、對聯、福字」裡,讓「年貨市集」成為看得見的民俗文化聚集地,讓百姓在活動中尋回記憶中的年味。
  • MV:光頭偉 寶寶 - 珠光寶氣過大年
    內容介紹:   《珠光寶氣過大年》可謂是2009最hip-hop的新年歌曲。節奏感強烈的hip-hop、傳統喜慶的銅鑼和「霹靂啪啦」的鞭炮聲,混合出恭賀新喜的歌曲《珠光寶氣過大年》是由潘瑋柏御用音樂製作人,『PAN@SONIC』工作室成員,臺灣資深的全能音樂人光頭偉編曲創作,並與周杰倫欽點「周杰倫全國巡演」嘉賓,嘻哈街舞小天王寶寶共同演繹。
  • 三千年看陝西,五千年前山西,陝北山西旅程記憶
    下圖是各個大院的簡介,其實能去的不多,但是院之間又有小門相通,只要進入一個院落,就可通過小門遊遍全村,真可謂「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西灣民居是典型的 呂梁 風格的四合院,歷史文化氣氛濃厚,有濃鬱的黃土文化特色。
  • 《小豬佩奇過大年》大年初一暖心上映 極地賞雪!
    《小豬佩奇過大年》大年初一暖心上映 極地賞雪! 今日,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發布了一款分外應景的「南極行」劇照,呆萌企鵝、晶瑩雪地等全新場景冬日感十足,為親子家庭豬年春節提供了最佳出遊路線。影片由多段全新的動畫劇集搭配真人出演組成,大年初一,解鎖更多新驚喜,跟佩奇一同賞美景行大運!
  • 年三十跑到外面為哪般?在外旅遊過大年漸成時尚_中國網
    年三十跑到外面為哪般?在外旅遊過大年漸成時尚時間: 2011-01-07責任編輯: 錦尨旅遊_中國網 "兔年春節將近,不少人的熱情又開始煽動起來。購置年貨、準備旅行、打年糕……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
  • 陝北長城的「鹽馬古道」在這裡!
    百集大型系列報導《行走長城》第九十九篇《陝北長城的「鹽馬古道」在這裡!》從衡山波羅堡向西,長城進入陝北著名的「三邊」:靖邊、安邊、定邊,不難看出,這些地名表達著人們期盼邊塞安寧、和平的強烈願望。定邊,位於三邊的最西部,北望內蒙、西鄰寧夏,「邊」的意義在這兒更加凸顯出來。長城報導組來到定邊,在這裡有哪些發現呢?
  • 給孩子的禮物 揭秘《小豬佩奇過大年》電影的誕生
    另一邊,一部名為《小豬佩奇過大年》的動畫電影也進入最後衝刺階段。這部小朋友的電影即將於大年初一與中國觀眾見面。帶著疑問,1905電影網專程採訪到了《小豬佩奇過大年》的製片人魯巖和導演張大鵬,深度解密電影背後的創作故事。
  • 上世紀七十年代,陝北延安有三硬,仔細品味「貨真價實」很風趣
    來過陝北,在陝北呆過住過生活工作的人們一定對這句形容陝北數九寒天天氣寒冷的諺語或民間俚語不會陌生。因為它形象又逼真的表現和說透了冬日陝北寒氣逼人的嚴寒氣候。 家戶們圖新鮮,盆裡端著,口袋裡背的都是玉米面,排著隊看這機子,怎將蒸窩頭面都散的和到一塊的玉米面,粗糧細作加工成農村人過事情才能吃得上的爽口的餄餎。那餄餎加工出來後,我見過,也吃過。表面雖然金黃光堂,但入口後,並不是像人們想像的那麼溜滑,而是澀口。後來人們給它起了個學名,叫鋼絲餄餎。鋼絲餄餎從機子裡壓出來時冒著熱氣,涼了,果然硬如鋼絲,開水泡過,鍋裡蒸後或煮熟才能入口。
  • 配樂散文:風乾在記憶深處的年味
    風乾在記憶深處的年味作者:翹楚 朗誦:波寶兒《風乾在記憶深處的年味》誦讀:波寶兒04:45來自四季美文翻閱記憶深處的歲月,痕跡的邊邊角角,總是散發著童年時代的年味,零零星星的模糊記憶灑落在腦海中,浮現出的畫面怎麼也揮之不去。
  • 掬一捧陝北黃土 戀這方山水人情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響應蘇陝對口協作號召,今年5月份,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社會事業局的陳鋮踏上了陝北大地。一方面,作為橫山區第七小學的掛職副校長,他參加學校管理和對一線教師的教育教學指導示範;另一方面,作為生態科技新城社會事業局、橫山區教體局互派幹部,他還定期下鄉到基層學校視導。
  • 王延生憶父親王兆相:陝北名將「黑狸虎」
    人們在陝北民間口口相傳的「黑狸虎」說的就是陝北名將王兆相。  王兆相從一個放羊娃變成了紅軍的一個指揮員,帶領著一支英勇善戰的紅軍部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人民群眾的支援下,浴血苦戰,勝利地創建、鞏固和擴大了神府革命根據地,由最初只有7個人的紅軍特務隊,發展為2000餘人的中國抗日人民紅軍獨立第一師。
  • 《小豬佩奇過大年》上映,真人動畫結合真的好看嗎?
    《小豬佩奇過大年》的質量難免顯得有些落後,甚至可以說只是簡單拿國外IP包裝製作成電影,華而不實。不少家長表示,電影倒不如完全做成動畫更好看。轉眼豬年到了,千家萬戶染著濃濃的年味。回顧2018年,要說火遍國內的卡通人物,那非小豬佩奇莫屬。
  • 《小豬佩奇》預售將破千萬 朱亞文劉芸支招過大年
    《小豬佩奇》預售將破千萬 朱亞文劉芸支招過大年 《小豬佩奇過大年》預售創意福利特輯 時長:00:30 來源:電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