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節了,農曆新年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節前十天左右,大家就開始為這個節日做準備了。
春節前需要的準備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這一天人們要進行年終大掃除,稱之為「除塵」,室外屋內,房前屋後,徹底進行打掃乾乾淨淨,迎新春。貼窗花是中國新年的,又一大特色。在春節期間貼窗花達到裝點的環境,渲染氣氛的目的。並寄託著辭舊迎新,納福迎祥的願望。貼春聯和貼年畫也有相同的作用!當春節將近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兩邊貼上嶄新的春聯。有大門到廳房。都貼滿了,各種花花綠綠,象徵吉祥富貴的年畫。在節前的頭一天還要蒸年糕。這是中國新年裡不可缺少的食物。還要掛起紅紅火火的燈籠。備齊年貨,這樣年前的準備工作就算結束了。

春節由來
中國人過春節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歷史,在民間舊時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號,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曆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喧天的鞭炮聲正式拉開了春節的序幕,燃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據說鞭炮能嚇跑一種叫「年」的怪獸,保佑人們平安的生活。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在中國,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餃」和「交」諧音。交有相聚之意,又有更歲交子的意思。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春節聯歡晚會,是中國人的文化盛宴,每年的除夕晚上八點全家人都聚在電視機旁,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即使遠在異地他鄉,很多中國人也會通過網絡來觀看春節聯歡晚會。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大家終夜不眠,以待明天的到來。從大年初一開始,人們就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提著禮物,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春節拜年時,晚輩要給長輩拜年。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年。

逛廟會也是中國人春節最重要的娛樂活動,小商小販們擺起了各式小攤,在這裡能吃到各種傳統小吃,買到各種非常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物品。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中國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之為元宵節。賞花燈,吃元宵,舞龍舞獅,都是元宵節,必不可少的幾項民俗活動。元宵節過後就標誌著中國農曆新年的歡慶活動就要告一段落了,展新的一年就此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