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看似平常的春節習俗,來歷個個不尋常,你知道幾個?

2020-12-05 鋤禾園

再過幾天就是農曆春節了,春節是中華民族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是華夏民族的傳統曆法的元旦。在民間,我們又叫農曆新年、陰曆年,俗稱過年。

為了慶祝中國這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節日,各地都會舉辦盛大的慶祝活動,民間各地都有各式各樣的習俗。這些活動和習俗都以祭祀祖先、除舊布新、祈求豐年和迎接新福為主要內容。,關於這些習俗的來源你都了解了麼?不看不知道,原來這裡面有這麼多講究。

01春節習俗之一——貼春聯和年畫

在春節這個重要的日子裡,怎麼能少的了春聯和年畫這兩個重要物件呢?但是關於春聯和年畫的由來,要追溯到上古時期的驅鬼習俗。

春聯和年畫起源於桃符,也就是懸掛在大門兩邊的長方形的桃木板,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桃符上面寫上驅鬼大神「神荼」「鬱壘」的名字驅鬼。所謂「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到後來就發展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宋代,桃符的桃木板開始用紙張代替,叫「春聯」。此時,春節家家戶戶貼門神也已經成為一種風尚,從最早的桃符、葦索、金雞、神虎,到神茶、鬱壘,再到後來的關羽、趙雲、尉遲恭、秦叔寶等武將和鍾馗、天師、東方朔等神仙,門神從鎮宅消災演變成了祈求人壽年豐、吉祥如意、招財進寶的習俗, 年畫也已經相當盛行。這就是春聯和年畫的由來。

時至今日,春聯和年畫仍然是春節表達人們心願和增添節日氛圍的最重要的形式之一。

02春節習俗之二 放爆竹

每到春節,華燈璀璨、鑼鼓齊鳴,鞭炮聲此起彼伏,為到來的春節奏起了新春歡騰的樂曲。為什麼會出現爆竹?

爆竹起源的最原始目的是驅除鬼怪,後來才發展為辭舊迎新的象徵符號。成為了新年最有特色的民俗標誌。

而關於爆竹的最早記載是在南朝《荊楚歲時記》中,「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當時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裡燒,會產生巨大的爆裂聲,用以驅瘟逐邪。這說明放爆竹的習俗從一開始就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宋代出現了火藥之後,用紙把火藥捲起來,兩頭堵死,點燃引線,就有了火藥爆竹。此時沒有竹子的地區也可以放爆竹了,爆竹就成了一種全國性的風俗。

再到後來,爆竹本身蘊含的喜慶色彩使得人們對於爆竹的的象徵意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此後在每年的新年到來之際,放爆竹的「辭舊迎新」的象徵符號,讓人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新與舊的更替,讓生活更加富有意義。

03春節習俗之三——餃子

過年的時候,在中國的北方,最流行的新年吃食就是餃子,餃子又叫水餃。

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宋代以前把餃子稱之為「角子」。在元代又叫「扁食」,至明清時普遍用「餃子」一詞。

為什麼叫「餃子」呢?對此一般的解釋是「角子」與「餃子」諧音「交子」,即相交子時的意思,也就是象徵新年到來,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寓意。所以,在清代,餃子一般都是在三十晚上之前包好,在新年子時一過,家家戶戶就開始煮水餃,這也成為新年的第一頓飯。史書記載「每年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

對崇尚親情的中國人來說,在除夕、初一的時刻來一頓熱騰騰的餃子,把所有的祝福與思念,都包進那薄薄的餃子皮裡,伴隨著辭舊迎新的鞭炮,盛上餃子,也盛出了對來年美好的期望。當人們吃著這潤滑可口的水餃時,如果再知道有關它的來歷,誰能不驚嘆我們傳統文化的麵食魅力源遠流長呢!

04春節習俗之四——拜年

拜年是新年期間強化社會關係、親情關係的重要活動,是人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在古代,「拜年」以此本來的含義是給長者祝賀新年。包括問候生活安好、祝賀新年如意以及向長者口頭施禮等。遇到一些同輩的親戚好友,也要施禮道賀。在宋代,拜年不僅是民間百姓祝賀新年、交流思想

增強家族團結的一種形式,也是上層社會聯絡感情、擴大人際關係的一種手段。並且士大夫已經有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明代的百姓以投謁代替拜年,其賀年片設計更加完美、精緻,帖上不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還寫上了「新年快樂」「吉祥如意」的祝辭。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即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

隨著社會的發展,拜年也不斷地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包括現在的網絡拜年、微信拜年等。而拜年的時間一般為初一到初五,在這之前的拜年稱為拜早年,在這之後的拜年稱為拜晚年。

在家庭裡,過年時,晚輩早晨起床後要首先向長輩磕頭,祝願長輩健康長壽。之後依次到各個親戚朋友家裡向長輩拜年。作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就是給拜年者壓歲錢。如果家裡親戚朋友比較多,那拜年活動要一直持續很多天。

05春節習俗之五——壓歲錢

在春節,年夜飯後,小輩要給長輩口頭拜年祝長輩健康長壽。而長輩則要給小輩紅包,即壓歲錢。

壓歲錢的起源比較早,最初的用以是鎮惡闢邪,避免小孩受到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

關於壓歲錢的由來有很多不同版本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廣為流傳。傳說古代有一個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裡出來,專門摸睡熟的小孩的腦門。小孩被摸過後就會發高燒說夢話,退燒後也就變成「祟」。

據說有一大戶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愛。在年三十晚上,為防小偷,兩人將錢幣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後,包著的八枚銅錢就放在枕邊。半夜裡,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頭,突然孩子枕邊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著逃跑了。於是祟不敢再來了。很快,這件事就傳揚開來,大家紛紛效仿,在大年除夕夜裡用紅紙包上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面,祟就不敢再來侵擾了。因而人們把這種錢叫「壓祟錢」,「祟」與「歲」發音相同,日久天長,就被稱為「壓歲錢」了。

在古代一開始,壓歲錢並不是給真錢,而是一種象徵錢的東西,希望能起到威懾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把壓歲錢的實用性意義強化了,因此就變成了給真錢。

不管怎麼說,壓歲錢成為過年一道不可或缺的習俗,更多的是傳達一種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的祝願。

這些春節習俗你都了解了麼?

相關焦點

  •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手抄報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手抄報2017-01-28 00:20:0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春節,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手抄報有哪些?  春節的來歷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300字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300字2017-01-28 00:18:1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春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春節歷史悠久,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鬱的民族特色。
  • 農曆春節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麼?
    ,在民間舊時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號,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曆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喧天的鞭炮聲正式拉開了春節的序幕,燃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據說鞭炮能嚇跑一種叫「年」的怪獸,保佑人們平安的生活。
  • 關於春節的習俗以及春節的由來你都知道嗎
    距離春節越來越近了,現在的春節的氣氛越來越淡了。之前從大年23開始,大家都開始掃房子、蒸饅頭、貼對聯了,還有最重要的買新衣服、新鞋。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不在像小時候對春節那麼期待了。除了這些常見的習俗外,關於春節的習俗你還知道哪些嗎?關於春節的由來你知道嗎?
  • 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國春節過年傳統習俗介紹
    [小年大年是什麼意思]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幾種較具代表性的說法,如春節源於臘祭,春節源於巫術儀式說,春節源於鬼節說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 元旦節的來歷和習俗_關於元旦節的來歷和資料
    元旦是世界傳統的節日,都是每逢舊的一年過去,新的一年的第一天被訂為元旦,在2017元旦來臨之際,那麼,大家知道關於元旦節的來歷和資料是什麼嗎?下面小編帶來元旦節的來歷和習俗,一起來看看吧。  元旦簡介資料  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即1月1日)。自西曆傳入我國以後,元旦一詞便專用於新年,傳統的舊曆年則稱春節。
  • 喜宴是尋常的婚嫁習俗,李安的《喜宴》,卻是不尋常的電影裡程碑
    在上述兩部電影中,這些傳統文化的符號,都是正向推進劇情發展的,屬於比較尋常的套路。《喜宴》是三塊裡程碑中的「異類」而《喜宴》則是三部電影中,唯一不走尋常套路的。電影中的傳統元素是喜宴,這種我們最習以為常的婚禮習俗,在電影中卻是一種被「牴觸」的事物。電影開始於趙文瑄飾演的美籍華人高偉同,被郎雄飾演的高爸爸及歸亞蕾飾演的高媽媽催婚。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美到窒息的中秋節古詩詞大全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美到窒息的中秋節古詩詞大全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基本上都是由很多神話故事串聯起來的,這也印證了中國人的智慧,因為刻板的知識往往很難讓人們記住,但是形成了故事,經歷了無數代人的傳承,只會越來越廣為人知,不會因為時間,媒介而發生改變,我們今天要聊的中秋節的來歷也是一樣,中秋節作為傳統節日,其背後的神話故事同樣迷人。
  • 農曆節日來歷與習俗---春節
    漢武帝以前立春就是春節,春節古稱「元旦」辛亥革命後,採用公元紀年,新年的第一天即1月1日為新年。農曆正月一月一日稱陰曆年,民間習慣稱過大年。按習俗,從臘月初一祭農神開始至正月二十五填倉祈福,歷時50多天,分為臘月節和正月節。
  • 春節的由來和習俗
    春節是中國人最為重視的一個節日,每到春節時,在外的遊子紛紛回家和家人一起慶祝農曆新年,春節的由來和習俗是什麼?春節的由來春節這一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有很多神話故事來說明春節的來歷,不過一般認為春節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傳說最早在堯舜時就有過年的風俗,現在也是我國重要節日。
  • 你知道今年是第多少個春節嗎?春節是為慶祝什麼?春節的來歷
    春節,這個帶給我們無限美好記憶和無限期待的日子,現在不僅是我們國人特有的傳統節日,已然成了全球最為聲勢壯大的節日奇觀。十多億中國人奔波忙碌一整年,都趕在這一個節日回家團聚,如此大負重的人口大遷徙也堪稱世界奇蹟。經過這麼多年的沉澱,春節似乎現在已愈發滲透到每一個中國人的血液中,可是你知道嗎,」春節」這一概念從確定下來至今才不過一百年而已。
  • 春節的來歷,你知道多少呢
    春節的來歷但那時並沒有曆法,人們不知道冬天什麼時候會結束,秋天什麼時候會來,為了以應不時之需,他們在寒冷的季節中節衣縮食,只維持最低限度的能量供給。當終於發現天氣暖和時,他們才能判斷出食物儲備的豐寡。在大部分情況下,這種糧食儲備都是會有部分盈餘的,而且經過了一冬天的貯藏,很多食物必然會趨向變質甚至壞掉。如此一來,在這段時間內人們便可以放開肚皮把多餘的糧食消滅掉。
  • 馬上就要過年了,年的來歷你知道嗎,這個來歷很奇怪
    春節越來越近了,也就是說新年馬上就要到了,那麼有多少人知道我們的傳統節日——年的來歷?可能大人知道和「年獸」有關,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年的來歷吧。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人們點起油燈,坐在一起閒聊,通宵守夜,這就是除夕夜「熬年守歲」。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年」從深山老林裡竄了出來,摸進人聚居的村落,只見家家戶戶大門緊閉,無法進入, 轉了大半晚上,街上沒一個人,毫無收穫,想吃人嘗鮮只能落空。時間一到,公雞啼曉,這些兇殘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山裡。
  •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作為我們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許多人都知道是農曆五月初五,可是不是太清楚是公曆幾月幾日,幾天小編就分享下,順帶說說端午節的來歷由來,端午節的習俗等等。
  • 中國傳統佳節春節的來歷
    春節,也就是每年的正月初一,意味著一年的開始。先秦前稱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稱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稱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唐宋元明清都稱元旦;辛亥革命後為了與國際接軌,把陽曆元月1號稱元旦,中國的傳統佳節元旦改稱春節。而春節的來歷據說在三皇五帝時代的顓頊。距今已有五千年歷史了。還有種說法,是在四千年前,遠古的堯、舜時期。
  • 知識分享:「元旦」的來歷以及「春節」源於何時
    001■"元旦"的來歷  每年陽曆的一月一日,是我國傳統的新年-元旦。元旦年年要過,可又有幾人知道元旦這個節日是怎麼定下來的呢?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正式將陰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將陽曆一月一日定為元旦,並通過決議,寫入了相關的文件,便一直沿用至今。  趣味連結:元旦飲"屠蘇酒"的習俗  我國從三國以來,就有元旦飲屠蘇酒的習俗。屠蘇是什麼?
  • 我國春節的由來,發展和習俗你都了解嗎?
    春節在中國乃至亞洲其他國家,都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根據有關資料的記載,春節在中國早已經有了4000多年的歷史,所以說春節也是由我國,傳播到其他國家去的。關於春節中過年以及除夕的來歷,主要是來源民間故事故事。
  • 隨筆 春節來歷的傳說——紅紅火火過大年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 春節的來歷
    春節的來歷(一)     傳說,很多很多年以前,在山青水秀的定陽山下,有個不太大的村莊。村頭山坡上,有間小石屋,住著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他家境貧寒,以打柴挖藥為生。那時節令很亂,弄得莊稼人無法種田。萬年是個有心計的青年,想把節令定準,可是,不知從哪裡下手。
  • 臘月二十三祭灶神,這些習俗別忘了!
    那麼您知道臘月二十三祭灶神的來歷嗎,為何要祭灶神呢?下面跟滴天居士一起來看看吧!【2019年臘月二十三為1月17日】習俗一:祭灶祭灶也就是祭灶神,也可以說「接神」,臘月二十三那天,相傳是灶王爺回天上的日子,如果你能夠誠心誠意,準備諸多祭品供奉灶神,那麼灶神會高高興興地回到天上,然後稟告給玉帝你的優良事跡,還會多幫你美言幾句,賜予你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