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也就是每年的正月初一,意味著一年的開始。先秦前稱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稱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稱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唐宋元明清都稱元旦;辛亥革命後為了與國際接軌,把陽曆元月1號稱元旦,中國的傳統佳節元旦改稱春節。
而春節的來歷據說在三皇五帝時代的顓頊。距今已有五千年歷史了。還有種說法,是在四千年前,遠古的堯、舜時期。堯在位時勤政愛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成不了大器,因此堯沒把頭領位置傳給兒子,而是傳給了才德兼備的舜。堯對舜說:「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我在地下也安心了。」
後來舜傳位給禹。這幾位首領都對百姓好,幹了很多益民的好事。於是人們把舜祭堯的日子,當一年的開始,這就是正月初一。也稱元旦。
春節是新的一年開始。也是人年齡計歲的數據。跟春節有關的節日有除夕,也就是歲末。從除夕到春節,是由舊轉新的時刻,因此很多地方都流行熬夜守歲。
還有一個跟春節相關的節日就是元宵節。元宵節是一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跟中秋節一樣,象徵著團團圓圓,因此元霄節流行吃元宵。過了元宵節,春節的年味才算真正過去。尤其現在在外地工作的人居多,過了正月十五,幾乎都遠去他鄉。
春節全國都流行一個習俗,那就是貼春聯。貼春聯據說起源於宋代,在明朝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藝術性跟思想性都得到很大升華。梁章矩編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春聯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節在民間流傳了很多習俗。包括掃塵、守歲、拜年、吃年夜飯、給壓歲錢、祭祖、燃爆竹,在此不一一介紹。
浪淘沙|過年
此夜飲屠蘇,慶祝之餘,吃雞吃鴨又吃豬。
戶戶門前粘倒福,巧把門塗。
春罷又長途,獨步江湖,人行異地沒幫扶。
一日行程千萬裡,去做財奴。
浪淘沙|過年
此日又春初,瓜果甜酥
閒情逸緻弄茶壺
有客光臨皆祝福
事事心如
送暖日徐徐
冬眠萬物即將蘇
待過清明看四處
草碧花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