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愛的節日就是春節,春節的來歷有很多,還跟袁世凱有關

2020-12-05 夢裡蓬山路論說歷史

外國人最喜歡的節目就是聖誕節,而中國人最喜歡的節日就是春節。春節是中國人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春節是對中國人來說是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或者還有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

中國人過春節有悠長歷史,到現在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現代社會,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一般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春節才算結束,不過在民間的傳統上,春節是指從臘月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春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比如說春節源於臘祭、源於巫術儀式說、源於鬼節說等,但是最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那時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繼天子位,帶領著他的人民祭拜天地。從此之後,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

這就是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改叫春節。

春節自然在正月,夏朝用孟春(即正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規定以十月為正月(這個和現在不同啊)。漢朝初期沿用秦歷。

但是在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學家落下閎鄧平等人制訂了《太初曆》,將原來以十月為歲首改為以孟春為歲首(終於春天成為正月了),後人在此基本上逐漸完善為現在使用的陰曆(即農曆),落下閎也得了一個美稱,他被稱為「春節老人」。

但現在人很少知道落下閎這個人,只是年年過他制訂的春節。

從此之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曆(陰曆,又稱農曆)紀年,直到清朝末年,長達2080年。現在用的是像外國人的公元西曆,一般不用農曆,可是春節卻是農曆的日子。

在中國的不同時代,春節有不同的名稱。

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漢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

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注意,元旦和現在的元旦是不同的,現在的元旦是1月1日)、

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民國時的事,還跟袁世凱有關。在中華民國北洋時期,那時要改用陽曆, 袁世凱元旦定義為西曆01月01日,將農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原來春節是袁世凱規定的。袁世凱為中國傳統做的兩大貢獻,就是第一、規定了農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第二,把元宵改稱為湯元,因為元宵和「袁消」同音。不過改了之後,袁世凱還是稱帝失敗了。

漢朝時,祭祖是春節的重要活動和習俗。

魏晉時,形成除夕守歲的習俗。

唐朝時,人們除登門拜年。

宋代人過年開始吃餃子,宋朝稱餃子為「角子」。

爆竹是從宋代開始的,宋代已普遍開始用紙包火藥做成爆竹。除夕、春節放爆竹之俗便逐漸盛行。

清朝的宮廷過年十分奢華,皇帝有寫福字下賜群臣的習俗。過年要從大年初一延續至元宵佳節才算結束,猜燈謎非常流行。

春節從古到今都是合家團圓日子。除夕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其樂融融,一起吃團年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坐在一起守歲

春節有各種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耍獅子舞龍燈扭秧歌、雜耍諸戲等。因此,集祈年、慶賀、娛樂為一體的春節就成了中國人最隆重的佳節。但是到了現在,除祀神祭祖等活動一般沒有了,春節主要是為了合家團聚,所以春運的隊伍特別地宏偉龐大。

這就是有關春節的傳統和風俗習慣,年年過春節,你可知道這些有關春節的知識嗎?

相關焦點

  •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手抄報
    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手抄報有哪些?  春節的來歷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
  • 你知道今年是第多少個春節嗎?春節是為慶祝什麼?春節的來歷
    春節,這個帶給我們無限美好記憶和無限期待的日子,現在不僅是我們國人特有的傳統節日,已然成了全球最為聲勢壯大的節日奇觀。十多億中國人奔波忙碌一整年,都趕在這一個節日回家團聚,如此大負重的人口大遷徙也堪稱世界奇蹟。經過這麼多年的沉澱,春節似乎現在已愈發滲透到每一個中國人的血液中,可是你知道嗎,」春節」這一概念從確定下來至今才不過一百年而已。
  • 中國傳統佳節春節的來歷
    春節,也就是每年的正月初一,意味著一年的開始。先秦前稱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稱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稱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唐宋元明清都稱元旦;辛亥革命後為了與國際接軌,把陽曆元月1號稱元旦,中國的傳統佳節元旦改稱春節。而春節的來歷據說在三皇五帝時代的顓頊。距今已有五千年歷史了。還有種說法,是在四千年前,遠古的堯、舜時期。
  • 春節手抄報內容春節來歷2019簡單春節手抄報製作方法步驟
    春節手抄報內容春節來歷2019簡單春節手抄報製作方法步驟  春節快到了,學生在寒假期間,可以做一張關於春節的手抄報,那麼春節的手抄報應該怎樣製作呢?下面介紹幾種方法吧!  醒目的標題,可以讓人一眼就知道手抄報的整體內容,大標題可以寫在手抄報的中間,也可以寫在手抄報的一側,左側或者上面。
  • 春節的來歷30字50字簡短介紹 春節的由來起源100字150字簡寫
    春節快要到了,春節的來歷是怎樣的?你對春節的來歷了解多少?春節的由來是什麼?小編為您整理了有關春節來歷的簡短介紹。春節的來歷30字簡短介紹  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時,帶領部下,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 中國傳統節日之春節的來源
    春節,又稱新春、新年、度歲等。想必是中華人民最喜愛的傳統節日之一,不光是它的假期最長,最重要的是它凝聚著幾千年中華文明的文化精華。「年」在甲骨文當中也有記錄。請看下圖,下部分弓著腰是「人」字,上部分是「禾」意為禾穀,字的解讀是人們背著穀物表示豐收,收穫。下面是「年」字隨著歷史推進演變的過程。
  • 隨筆 春節來歷的傳說——紅紅火火過大年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 春節的來歷與歷史意義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年節」俗稱新禧,春節起源於上古時代,起源時間約4000年前左右,固定形式的春節於2000年前的西漢出現,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歷史悠久。,春節是個歡樂吉祥,團聚在一起的日子,它集中體現了中國的哲學思想與傳統文化內涵,團圓和諧、辭舊迎新、傳承孝道是春節的主要內涵,春節是中華民族團圓的節日,春節代表著快快樂樂,和諧相處,這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只有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才能有幸福的生活,有和諧之美好。
  • 春節的來歷,你知道多少呢
    春節的由來有很多種版本,最常見的一種版本就是有一種叫做「年」的怪物,每逢過年都要出來吃人害命,所以大家就會熬夜,時刻準備幹仗。後來有了鞭炮,於是便放炮將怪物趕走……但傳說畢竟是傳說,聽著玩玩可以,要當真可不行。
  •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有哪些習俗和文化?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有哪些習俗和文化?「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北宋大詩人王安石,最膾炙人口的一首詩。這首詩所描繪的景象,就是古人過春節時的熱鬧景象。春節作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首,不僅可以表達闔家團圓的喜慶之情,同時也可以彰顯出舉國歡慶的熱烈場面。筆者認為中國人過春節講究的就是一個熱鬧,無論身在天涯海角、不管多忙,過春節這一天都要如約回家。其實過春節回家也是春節時的一個重要習俗,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才有過節的氣氛和意義。
  • 春節,是狗狗們最害怕的節日……
    相傳,古時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尖牙利齒,目露兇光,兇猛異常。「年」每到除夕,便竄出吞食牲畜傷害人命。為了驅趕年獸,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原本是年肆虐屠殺的時日,變成了讓年最恐懼的日子。而春節這種闔家歡樂的節日,除了年獸害怕。也讓狗子們膽戰心驚......
  • 春節的來歷
    春節的來歷(一)     傳說,很多很多年以前,在山青水秀的定陽山下,有個不太大的村莊。村頭山坡上,有間小石屋,住著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他家境貧寒,以打柴挖藥為生。那時節令很亂,弄得莊稼人無法種田。萬年是個有心計的青年,想把節令定準,可是,不知從哪裡下手。
  • 農曆春節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麼?
    很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節了,農曆新年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節前十天左右,大家就開始為這個節日做準備了。春節前需要的準備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年獸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在中國,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
  • 春節的由來和習俗
    春節是中國人最為重視的一個節日,每到春節時,在外的遊子紛紛回家和家人一起慶祝農曆新年,春節的由來和習俗是什麼?春節的由來春節這一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有很多神話故事來說明春節的來歷,不過一般認為春節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傳說最早在堯舜時就有過年的風俗,現在也是我國重要節日。
  • 春節淺談:春節的起源,春節美食「餃子」寓意
    春節,有很多稱謂:大年、歲首、新年、陰曆年,俗稱過年、度歲、慶新歲。是中國最熱鬧、最盛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但春節不是中國特有的節日,在世界上很多的國家、民族,都有過春節的傳統。比如越南、韓國、馬來西亞等地區。而中國卻是最注重春節的國家。
  • 春節的由來與傳說
    >春節的由來與傳說2017-01-28 00:20:5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
  • 我國春節的由來,發展和習俗你都了解嗎?
    春節在中國乃至亞洲其他國家,都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根據有關資料的記載,春節在中國早已經有了4000多年的歷史,所以說春節也是由我國,傳播到其他國家去的。關於春節中過年以及除夕的來歷,主要是來源民間故事故事。
  • 全世界有哪些跟「貓」有關的節日?
    馬上就到春節了,這是一個慶祝新年的節日。 那跟貓有關的節日有哪些呢?—Fastelavn 節日有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把一張貓的照片和糖果,裝到畫有貓圖案的木桶裡,然後由穿著奇裝異服的小朋友輪流拿棍子敲桶,直到木桶被打碎,小孩子拿到糖果。
  • 「百家號鼠你紅」春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 關於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春節作為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對於春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你又了解多少呢?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現代年輕人對於春節的傳統習俗關注的越來越少,因此說到關於春節的風俗有哪些,很多90後、00後感到一臉茫然。
  • 民國報紙:打倒春節!喊「恭喜發財」就是「反動派」!
    春節是中國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但在1929年到1933年之間,春節曾經隨農曆一起「被打倒」。當時輿論氣勢洶洶,想要從政治和經濟上共同絞殺中國的傳統節日,想在文化上矮化和抹黑春節。但中國春節,直到今天依然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