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宴是尋常的婚嫁習俗,李安的《喜宴》,卻是不尋常的電影裡程碑

2021-01-10 一木支危樓

李安的「家庭三部曲」,是指他在1991年到1994年期間執導的三部電影:《推手》、《喜宴》和《飲食男女》。

三部電影圍繞中國傳統家庭關係與現代人生活觀念的衝突,講述了三個既接地氣又有內涵的故事,能讓觀眾在觀影時感同身受,觀影后感觸良多。

又因為著名演員郎雄老師,電影中飾演的父親形象十分立體,所以這三部電影也被稱為「父親三部曲」。

「父親三部曲」,是近代華語片的裡程碑

「父親三部曲」是李安的代表作,同時也是近代華語片中的三塊裡程碑。

他們的出現,讓世界見識到華語片除了武俠和動作兩大類型外,還有文藝劇情片。

同時,通過把中國家庭置入到西方人文環境的劇情,既讓西方人能更好地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又讓我們能對外國人的思維有一定的認知,對文化交流有一定的促進意義。

除了都是講述中華傳統家庭的故事外,三部電影都融入了一定的傳統元素,並讓這些傳統元素與特定的外國文化產生碰撞,並且推進了劇情。

《推手》讓中華傳統武術在國外唐人街養老院大放光芒,又因為老父親功夫了得,甚至打傷了警察,才能讓父子兩能在看守所進行推心置腹的對話。

《飲食男女》讓中華傳統美食成為西式戀愛觀念中推波助瀾的因素。因為老父親廚藝了得,才能讓他有機會與二女兒的朋友因做菜結緣,並發展出忘年戀。

在上述兩部電影中,這些傳統文化的符號,都是正向推進劇情發展的,屬於比較尋常的套路。

《喜宴》是三塊裡程碑中的「異類」

而《喜宴》則是三部電影中,唯一不走尋常套路的。電影中的傳統元素是喜宴,這種我們最習以為常的婚禮習俗,在電影中卻是一種被「牴觸」的事物。

電影開始於趙文瑄飾演的美籍華人高偉同,被郎雄飾演的高爸爸及歸亞蕾飾演的高媽媽催婚。但由於偉同是同性戀者,與對象美國人賽門已經恩愛相處五年。父母的催婚無疑讓他陷入兩難中。

一方面,由於傳統家庭觀念的束縛,他無法開口向父母承認自己是同性戀者的事實。另一方面,出於對賽門的愛,又讓他難以接受父母不斷安排的相親和催婚。

為了一勞永逸地解決偉同的煩惱,賽門建議偉同與好友兼租客,高金素梅飾演的落魄藝術家顧葳葳「假婚」,一方面能應付高家父母,一方面也解決了顧威威的「綠卡」問題。

沒想到高家父母得知兒子要結婚,直接飛來美國見證婚禮,並且還要求舉辦一場喜宴,廣邀好友參加。

偉同的矛盾處境,註定了他會對喜宴這種尋常的婚嫁習俗產生反感。因為喜宴其實是父輩對子女成婚的一種祝福儀式,但偉同認為自己的同性戀情並不會得到父母的祝福,所以又怎會喜歡喜宴這種習俗?

電影中,喜宴更是被各種醜陋的「婚鬧」行為渲染成一出鬧劇,李安也直接下場客串,用「這是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給喜宴下了一個看似「低俗」的定義。

在《推手》和《飲食男女》中,傳統元素表現得比較正面,而且在劇情中備受歡迎。而《喜宴》的傳統元素卻成為了「反面教材」,而且還稍有醜化。

這反映了李安在運用傳統元素構建故事時,並不會因為個人情感而落入俗套。

他先巧妙地把傳婚俗的意義,與主人公現實的遭遇構成了一組對立關係,然後看似在展示喜宴中讓人難堪的環節,實際上卻讓觀眾通過一系列「惡俗」的婚鬧,更加體會主人公此刻尷尬的心情。也為後續矛盾爆發,作一個合理的情感鋪墊。

這種對中國元素的別致處理,讓《喜宴》在「父親三部曲」中成為「異類」。

但「異類」的處理方式,並不代表李安否認這種中華傳統習俗的意義,畢竟「婚鬧」並不是喜宴的全部。

在電影的結尾,李安通過一家人看合照的方式,把喜宴中溫馨的部分展現了出來。

對應相互諒解的大團圓結局,我們可以理解為高家父母雖然在認知上無法認同偉同的愛情觀,但情感上已經接受並認可了偉同和賽門的關係。

喜宴作為貫穿全片的元素,最後「洗白」成功,變成提示一家人相互諒解的證明。

另外,雖然「婚鬧」的內容表現得比較俗氣,但不少都是真實存在於各種婚禮場合中的,李安還原了許多別致的「婚鬧」環節,讓不了解喜宴的人能更全面更真實地體會這種中華傳統。

所以說「異類」的處理方式,並不是李安否定喜宴的表現。反而通過這種方式,讓演員的表現空間更大,喜宴前后角色的心理變化,也能體現出這個傳統家庭在現代生活觀念的衝擊下,發生了什麼樣的改變。

一場喜宴,改變了五個人的狀態,穩住了兩個家庭

趙文瑄飾演的高偉同,在喜宴前長期處於焦慮狀態。在孝義和愛情之間,他無法做出抉擇,也想不到兩全其美的辦法,只能一天又一天地麻痺自己,希望可以通過拖延逃避問題。

當發現問題已經到了避無可避的狀態,他依然心存僥倖,希望能通過「騙婚」,既讓父母心滿意足,又讓自己能無所牽掛地享受與賽門的愛情。

但事情的發展逐漸失去了控制,因為父母的到來,他必須和賽門保持距離,兩人感情受到衝擊。再加上父母不滿足於見證一場西式婚禮,並且在美國友人的慫恿下,執意要舉辦一場中式喜宴。

偉同在這種狀況上已經處於情緒崩潰的邊緣,時刻準備爆發。

米切爾·利希藤斯坦飾演的賽門,在喜宴前並不明白為何偉同不敢向父母承認自己的愛情。但出於對偉同的愛,他選擇無條件支持偉同的做法,並向偉同支招,讓他用「騙婚」來瞞天過海。

「騙婚」的做法看似高明,但是卻充分體現了賽門對中國傳統婚俗的不了解。他以為中國父母對待子女婚姻的態度,和西方一樣只是需要見證,但沒想到高家兩老要前來舉辦一場能「給人交代」的喜宴。

這種講究「面子」的行為,賽門在喜宴前是無法理解的,例如在餐廳中,高爸爸的戰友指著他的臉說「丟臉也不能丟到美國來」時,他一臉的錯愕。

他只知道高家兩老在美國待得越久,他和偉同的關係就越容易出問題,所以內心也充滿焦慮。

高金素梅飾演的顧葳葳,在喜宴前一直以為自己能把偉同「掰直」。她答應偉同的「騙婚」行動,並不是單純為了得到「綠卡」,而是她本身就喜歡偉同。

她在向偉同傾訴時上下其手,她看見偉同「約會」毛妹時醋意十足,都是她喜歡偉同的表現。所以當得知有機會能與偉同「假成婚」,她二話不說就答應下來,並非常專注地通過賽門了解偉同的生活習性。

但隨著事情的發展,她發現偉同和賽門之間的感情是自己無法幹預的,高家父母對自己的好也讓她感到自己的欺騙行為相當錯誤,所以內心一直備受煎熬。

三名年輕的主角中,賽門和葳葳都有著明顯的現代生活觀念,行為較開放,思想較唯我。

偉同雖然受著傳統傳統家庭觀念的薰陶長大,思維模式離不開各種傳統思想的束縛,但在現代都市的長期生活已經讓他行為變得相對開放,屬於夾在傳統和現代之間的中間人。

相較之下,高家父母就完全是中華傳統家庭觀念的兩個代表了。

歸亞蕾老師飾演的高媽媽,在喜宴前是中華傳統家庭觀念中的陰性代表。她雖然說話輕聲細語,為人隨和,但言語間處處透露出中國傳統家庭中慈母的思想。

她不會強迫偉同做事,但卻經常通過一些「關愛」行為去讓他「被動接受」。如主動幫他約相親對象,不經詢問就給偉同帶來「大包小包」的家鄉物品,自作主張收了鄉親的禮金為偉同舉辦喜宴等。

郎雄老師飾演的高爸爸,在喜宴前則是中華傳統家庭觀念的陽性代表。他舉手投足間盡顯父親的威嚴,一言不合拍桌子走人,二話不說就直奔美國催婚,三言兩語就震住婚禮現場,可見他魄力十足。

他的存在讓偉同感到無所適從,但又無法抗拒。電影中有一幕,高爸爸晨運回來後睡著了。偉同小心翼翼地試探父親是否還有呼吸,表情驚恐中透著一點希望,發現父親尚有呼吸後,送了一口氣之餘又略有失望。趙文瑄這段把偉同對父親的矛盾心理展現得惟妙惟肖。

喜宴過後,偉同和葳葳在「婚鬧」的半推半就之下,完全釋放了原始的欲望,結果卻誤打誤撞懷上了孩子。得知此事的賽門大為惱火,直接在高家兩老面前指責偉同和葳葳,並引起了一場三人的爭執。

這場爭執把電影推向了高潮,每個人都因為喜宴而改變了以往的狀態。

偉同終於立下決心向母親坦白,表示了他不願再逃避的決心。

葳葳也明白自己無法得到偉同的心,甚至想放棄腹中胎兒,離開美國。

賽門則理解了中華傳統文化中家的理念,希望成人之美,不再與偉同相處。

高媽媽則一反平常不善說理的常態,希望能對葳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她留下胎兒。

眼看著這個家即將分崩離析,偉同與葳葳已經在前往醫院的路上,高媽媽無能為力地癱坐著。高爸爸卻突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反轉。

他主動約賽門外出談心,交給他一個紅包,並用英文告訴他自己知曉一切,希望賽門能成為自己的「另外一個兒子」。紅包與高家父母剛來美國時,交給準兒媳的「過門紅包」同款,這意味著看似最不可能接受賽門的高爸爸,已經認可了兒子的另類愛人。

當然,高爸爸並不是完全理解兒子和賽門的愛情,他知道自己已無法幹預他們,只要高家香火能延續,他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妥協。

隨著高爸爸的反轉,整個劇情開始發生戲劇性變化。

葳葳在去醫院的路上突然回心轉意,希望能留下孩子,並把他撫養成人。

賽門被高爸爸的行為感動,更深刻地了解到中華傳統家庭中關於愛和妥協的內容,也接受了偉同與葳葳的孩子。

高媽媽也主動了解賽門的家庭背景,與剛到美國時問話葳葳的情景相呼應,證明她也接受了賽門。

偉同更是放下了心頭大石,左擁右抱之下展露出久違的笑容。

最後,一家人在機場離別前,共同觀看了喜宴時拍攝的照片。其樂融融的鏡頭展現了兩個家庭的關係暫時趨於穩定,老父親最後接受安檢高舉雙手的一幕,更讓人聯想到他所代表的中華傳統家庭觀念,在與現代生活觀念衝突時所作出的妥協,讓人唏噓。

三名年輕人所代表的現代生活觀念,在與傳統家庭思想衝突時,只會表現出隱忍,直到忍無可忍之下徹底爆發,容易讓事情發展成不可收拾的地步。相較之下,還是中華傳統家庭觀念的中庸之道比較理性。

電影通過喜宴,完成了一家五口的心理轉變,得出了大團圓結局。李安通過《喜宴》,用欲揚先抑的方式介紹了傳統婚禮習俗,引出了傳統思想與現代觀念衝突下的深層思想。

看似尋常的劇情,通過不尋常的敘事手法揭露了豐富的內涵,說是華語文藝片的裡程碑一點也不為過。

一些「異類」的彩蛋

除了展示傳統元素的方式比較異類,《喜宴》的男女主演也是演員中的「異類」。

《喜宴》是男主趙文瑄的第一部影視作品,此前他是一名「空少」,完全沒有表演經驗。但李安導演看中了他的表演潛質,認為趙文瑄只要願意努力學習,肯定能成為不錯的演員。

結果趙文瑄不負眾望,成功把高偉同的角色形象樹立了起來。他也因此一戰成名,受到不少優秀作品的青睞。如最近因為《演員請就位》而被重新被觀眾熟知的《大明宮詞》。

趙文瑄在其中一人分飾兩角,把薛紹和張易之都飾演得栩栩如生。

《喜宴》對於女主高金素梅來說,則是演藝事業中最高光的作品。儘管她是歌手出身,與影藝圈淵源不少,但由於1998年時身患重疾,不得不退出影藝圈,讓人嘆息。

康復後,她逐漸遠離演藝事業,積極投身政壇。成為女演員中「棄影從政」的「異類」。

男主非科班出身,卻成為了廣受歡迎的演員。女主起點很高,最後卻在影藝圈中寂寂無聞,兩人「異類」的發展路線相較之下也讓人感慨。

但總得來說,他們在《喜宴》中的演出都相當精彩,為《喜宴》成為華語文藝片裡程碑作出了不少的貢獻,值得肯定。

我是一木支危樓,大家對這部豆瓣評分8.9分的華語文藝片《喜宴》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評論。

相關焦點

  • 李安結婚照首次曝光 拍《喜宴》有罪惡感
    李安兩次獲奧斯卡獎,創造了很多個「第一」,被稱為「華人之光」。李安稱,「這本書記述了我電影生涯前十年的第一個大高潮,如今看來,還真是『十年一覺電影夢』。」人到中年的李安,面對演員偶而也會感慨:「幹嗎要這麼擠榨他們?」都是李安自己在說話該書責任編輯陳陽春介紹說,李安拍攝《色,戒》期間親自逐字逐句審訂連標點符號都不放過。
  • 淺談:電影喜宴的中西文化研究
    《喜宴》與《推手》雖然同屬於李安「父親三部曲」中的作品,但《推手》傳遞給觀眾的是一種含蓄的悲憫之情,而《喜宴》則是一部略帶喜劇意味的作品,影片用中國傳統觀念來處理同性戀問題使得東西方文化產生了強烈的衝撞,也引起社會對同性戀問題的關注和深入探討。
  • 2018年同志電影最新排名,《喜宴》位列第二
    透過以下這三部電影,可以感受到常人無法感受到的心酸……追求幸福、追求愛與被愛,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權利,愛沒有什么正確的方程式,只有「常規」與「特別」,你可以不接受,但也請尊重。第一部 | 斷背山《斷背山》豆瓣8.7分,幾乎是一部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電影,不管是同志,還是不是同志,影片中的愛都能讓人動容。你問,他們的愛究竟有多深?
  • 令人痛哭流涕,哭笑不得的瞬間《喜宴》
    喜宴是李安父親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作為看過此片的觀眾,喜宴是父親三部曲中所具有喜劇色彩的電影,而且是一個相對完美的happy ending,其中有很多笑料和感動,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截圖喜宴前的感動 高偉同的父母可以說是非常傳統的中國父母,辦婚禮前給了顧薇薇一大筆美鈔,還帶來了中國新娘子結婚的傳統服飾,又與顧薇薇說了一大堆知心話,顧薇薇站在那裡許久,此情此景不是語言可以描述的。
  • 《喜宴》:五千年的性壓抑,用謊言成全圓滿
    於是打著哈哈結束了電話,然後默默打開了李安這部經典之作《喜宴》。結果看得人滿心悲哀。1. 妥協與形婚傳統中國文化裡燻養長大的李安,可能是目前唯一能將東西方文化彼此連接融合打通的一線導演。電影《喜宴》裡,為了平衡自己的感情和父母家人的期待,旅居曼哈頓的同性戀者高偉同(趙文瑄飾)決定做出妥協,與非法移民女畫家顧葳葳(金素梅飾)形婚。
  • 如果要選出中國電影史上的10大劇本,《喜宴》應該是其中之一
    如果要選出中國電影史上的10大劇本,《喜宴》應該是其中之一。我不認為一部家庭電影可以玩大反轉。這一轉變不僅是為了給觀眾帶來快樂,也是為了表現作品的主題。謊言才是《婚宴》最大的關鍵詞。謊言貫穿整部電影,男主角阿偉說,近20年,他生活在一個大謊言中。他年輕的時候長得很像周杰倫。
  • 《喜宴》《誰先愛上他》視角與同妻—當劉三蓮遇上顧葳葳
    然而生在美國的他不知道,結婚對於中國人來說,並不只是牧師下的宣誓、市政廳的證書、槲寄生下的親吻。一頓父母要求下的喜宴、一次意外的懷孕,把三人拋進陌生的倫常秩序,並引發越來越多的麻煩。在同性戀婚姻未合法化的地區,迫於長輩壓力結婚生子的男同性戀不在少數,而他們的妻子則成為了「同妻」。同床異夢,對於雙方都是一種漫長的折磨。「這個主意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錯誤!」最後三人說道。
  • 電影觀後感·第57部《喜宴》因為愛所以欺騙,因為愛所以包容
    一場喜宴背後,是一個家庭的堅忍與理解。《喜宴》不是同志電影,無關同性戀,關乎愛和理解。《喜宴》是中西方價值觀融合的典範佳作,西方價值觀為載體,東方價值觀為內核,兩者激烈碰撞,火花四射,不失幽默,又令人反思,李安獨具匠心的編排讓人驚喜。
  • 高雄山民颱風天擺喜宴 淡定吃完喜酒才撤村
    中國臺灣網9月22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高雄市茂林區一戶人家不畏「天兔」颱風,21日照常在部落內為新人舉辦喜宴,並擺席85桌。眾居民淡定吃完喜酒後,才配合區公所,上車撤離危險地帶。  高雄市茂林山區21日風雨不大,但區公所為安全起見,仍決定撤離山區民眾防臺。
  • 喜宴內場圖曝光 米奇頭像組「囍」字童趣十足
    喜宴現場:米奇頭像裝飾顯童趣傍晚開始,工作人員為婚宴現場作最後準備,一旁監督的杜汶澤透過微博首度曝光喜宴內場照片。只見中餐廳內以暖色系的粉色、紫紅色及淡雅的米白色為主色,舞臺中央由兩個米奇頭像拼成的「囍」尤其搶眼,加上會場處處掛上米奇頭像的氣球,會場充滿童話色彩。
  • 松松兔的童話故事:騎著紅金魚的森,和森參加燕神的喜宴
    今天小編會為大家送上一個特別的漫畫,這是小編以前完全不一樣的風格,相較於之前的漫畫,今天的內容可能會更加的輕鬆溫暖一些,閒的時候偶爾看看這樣的小故事,也會是內心得到放鬆。這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部漫畫《松松兔溫暖童話》,既然是童話,帶了點溫馨夢幻,也帶了點懵懂天真。我喜歡它在於每次看這個漫畫都能給我帶了溫暖,帶著美好的幻想,而且漫畫的風格也很唯美,符合了小編的胃口。
  • 李安不排斥為好萊塢拍大片:內心仍有殘念
    詹姆士·沙姆斯是李安的鐵桿搭檔,除了展現同性牛仔悽美愛情的《斷背山》以及艾瑪·湯普森主演的《理智與情感》外,他以編劇和製片人的身份參與創作了李安執導的所有電影作品。沙姆斯說,雖然不採取親自嘗試的方式,但李安還是會讓自己沉浸在有關嗑迷幻藥體驗精神動力學的著作世界。「影片的劇本非常優秀,為李安表現嗑迷幻藥之旅提供了不少建議。」
  • 一個尋常的職業,一份不尋常的付出
    一個尋常的職業,一份不尋常的付出 2020-01-10 2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電影的五座「金熊」
    其目的在於加強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促進電影藝術水平的提高 。電影節主要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目前我國共有五部影片獲得過最佳故事片「金熊獎」。
  • 跟李安一起,做一場三十年的電影夢
    才讓李安下定決心同中影籤約拍攝。而《推手》問世後一舉拿下九項金馬獎提名,並最終獲得最佳男主、最佳女配和評委會特別獎,這使李安成功打響名頭,走出從影以來長期的經濟困頓,開始了獨立創製電影的導演生涯。之後李安還陸續拍攝了影片《喜宴》、《飲食男女》,上述三部影片被稱為李安的「父親三部曲」,堪稱是李安早期電影創作中的代表作品,在臺北金馬影展、柏林國際電影節及奧斯卡金像獎上均獲得了多項大獎及提名。
  • 看看農村的喜宴都吃啥,滿桌子的大魚大肉,這場面城裡孩子沒見過
    ,菜品質量一點都不比城裡酒店差。農村600元一桌的喜宴,20多道菜,大魚大肉全了,大廚說城裡要賣1200,做菜的大廚看見我在拍照,借著空閒的時候,跟我聊了幾句,其中我了解到,這些菜一共是40多桌,每桌有20多道菜,價格相當便宜,才600多塊錢一桌,看著這些大魚大肉,我感覺這個價格很公道了,最後大廚說,這些菜在城裡最起碼能賣到1200以上,下面就帶大家來看看農村600多一桌的喜宴是什麼樣的吧!
  • 李安:要和整個工業界、觀影文化去鬥爭
    看完《臥虎藏龍》的小說後,書中的古代俠義世界、鮮明生動的人物,讓李安萌生了拍成電影的想法。「李慕白很像我,李秀蓮很像我太太,玉嬌龍非常吸引我,很像我心裡想的卻不敢做的事。」這部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改編自王度廬的同名小說,《斷背山》、《理智與情感》、《色戒》等經典電影也是李安的改編名作。常年以來,一些觀眾對植根於文學創作的影視改編作品頗有微詞。
  • 李安奧斯卡領獎呼"我愛你" 妻子不屑:肉麻得無聊
    林惠嘉的酷  有什麼好慶祝的,我們不搞這一套  林惠嘉出生於臺灣,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微生物學博士,現任紐約醫學院研究部教授,1983年8月19日,同為伊利諾伊大學校友的李安和林惠嘉在紐約結婚。「酷」是李安讚美林惠嘉的形容詞。
  • 農村俗語:「鼠年難逢雙立春,農家喜宴把肚撐」,20年有啥講究?
    農村俗語:「鼠年難逢雙立春,農家喜宴把肚撐」,20年有啥講究?盼望著盼望著春節就來了,又是一年過去了,嶄新的一年就要來了,一個新的年代也要到來了。在過去農村都有這麼一句俗語,「鼠年難逢雙立春,農家喜宴把肚撐」,恰好過幾天豬年就要結束、鼠年就要來了,大家都知道這句老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嗎?其實不說大家也應該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每逢鼠年都很難有兩個立春,家裡人辦喜宴肚子都吃的飽飽的。所謂的立春顯然就是二十四節氣的其中之一,也是一年之中比較重要的一個。
  • 18歲高中生迎娶14歲初中生 喜宴現場一幕令人咋舌
    近日,一段「18歲高中生迎娶14歲女初中生」的視頻引關注,兩人喜宴現場一幕令人咋舌。一名男孩與一名女孩並坐在紅色方桌邊一起吃飯,桌上點著有金色囍字作為底座的紅蠟燭,飯菜頗為豐盛,旁邊疑似有成年女子在勸兩人多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