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翩翩起舞這個詞,很多人第一印象是穿花點葉的美麗蝴蝶,然而最近有一群「翩翩起舞」的傢伙畫風不那麼美好,因為這是一群「么蛾子」。
草地貪夜蛾又稱秋黏蟲,從名字就可以感受滿滿的不友好。它主要為害玉米、水稻等作物,具有適生區域廣、遷飛能力強、繁殖倍數高、暴食危害重、防控難度大等特點,被國際農業和生物科學中心評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前陣子還被國務院常務會議點了名。
據觀潮君了解,草地貪夜蛾自美國等地飛來,從西南邊境「偷渡」進入中國境內。自今年1月入侵雲南省以來,在國內遷飛擴散速度快。至6月底,全國已在19個省1062個縣監測到了草地貪夜蛾,發生面積652萬畝,現已防治780萬畝次。
個子雖小危害巨大
下面,觀潮君就帶領大家一起認識一下草地貪夜蛾。(註:畫面可能引起不適,未成年人請在監護人陪同下觀看。)
幼蟲頭部(倒「Y」形狀明顯)
幼蟲背部正方形排列的斑點
幼蟲顏色多變
成蟲的樣子
草地貪夜蛾幼蟲顏色多變,但長大了都一個德行。特別貪吃不挑食,最愛玉米、水稻,此外還有高粱、甘蔗、花生、大豆等八十多種植物都在它的餐譜裡。在美國佛羅裡達州,這隻么蛾子曾讓當地玉米減產了兩成,危害之大可見一斑。
而且它們繁殖非常快,一隻成蟲一次最多可以產卵2000粒,30天就可以完成一個世代,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形成一支大軍。藉助季風,他們可以一晚上遷徙100公裡。這不,短短半年時間,大半個中國就已經被它禍害了。
記住,看到這傢伙,不要猶豫,馬上通知當地農業部門,立刻請他們來「降妖」!
「蟲口奪糧」是場「全民戰爭」
眾所周知,湖南是全國重要的糧食供應省份,年產量超過600億斤,這隻么蛾子給當前湖南的糧食生產帶來一定的困擾。
觀潮君從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湖南於4月26日最早在宜章縣巖泉鎮胡家村首次監測到草地貪夜蛾,之後快速蔓延擴展,至7月1日,14個市州共有119個縣市區的1169個鄉鎮監測到草地貪夜蛾,累計發生面積76.7萬畝。
草地貪夜蛾蟲情發生後,省委書記杜家毫、省長許達哲等省領導第一時間作出批示。省政府召開會議對防控工作專題研究部署。省農業農村廳召開了全省防控會議,各級成立了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強化責任落實,並廣泛宣傳動員,組織全社會力量參與防控。各級財政緊急統籌落實防控資金共3000萬多萬元。
5月24日,省農業農村廳面向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專門印發了《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各地認真組織實施,指導全省打好這場糧食保衛戰。全省前期在52個玉米主產縣、60個水稻主產縣緊急布設1800多個固定監測點,確保蟲情監測調查全覆蓋。同時,大力推行性誘監測(通過安放性誘劑誘殺害蟲並對害蟲進行監測),在全省1536個鄉鎮,每個鄉鎮布設6套性誘裝置,確保各鄉鎮至少有一個玉米地性誘監測固定點和一個水稻田人工調查固定點。
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已出動專業化統防統治人員8000多人次,組織施用高效應急藥劑價值2000多萬元,出動植保無人機、遠程噴霧器等高效施藥器械3200多臺次。
截至目前,全省已防治92.3萬畝次(部分地方已防治兩次),其中統防統治面積18.2萬畝,防效達90.6%。
當然,「蟲口奪糧」是一場需要全民參與的「戰爭」,除了科學防治更需要抓早抓小、「打點保面」。
比如在吉首市,該市通過培訓、簡訊、微信、電視、廣播等方式,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的宣傳培訓力度,引導農戶正確認識草地貪夜蛾的危害,掌握識別和防控方法,形成群查群防群治的聯防聯控合力。截至目前,吉首市玉米草地貪夜蛾發生面積4419畝,防治面積9305畝。
治不如防,惟有把這隻么蛾子扼殺在襁褓之中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衛我們的糧食。一旦發現草地貪夜蛾,一定要第一時間向當地農業農村部門報告。
可防可控但不可掉以輕心
省農業農村廳向觀潮君透露,全省雖然發生面積仍在增加,但增長幅度已顯著放緩,且由於監測防控及時,田間蟲口密度和被害株率均處於較低水平,整體情況可防可控。其中茶陵、攸縣、寧鄉、瀏陽、沅江等地在高粱上有發生。
目前全省各地陸續進入第二代幼蟲盛期,大部分地方春玉米逐漸進入成熟期,草地貪夜蛾主要在穗上為害,由於防控難度大,可能對局部田塊造成一定產量損失。下階段,少數地方的晚熟春玉米、夏玉米、高粱等生育期偏遲,防控任務仍然較重。
當前草地貪夜蛾在湖南主要危害的作物是玉米和高粱,但後期不排除轉移為害水稻等作物,以及不排除北方回遷蟲源在某種作物上集中為害可能性。
對此,觀潮君提醒各地要密切監測調查,強化應急處置,並要結合實際情況及時調整防控措施和技術,做到分類施策、精準防控。
「湖廣熟,天下足」,這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三湘大地引以為傲的話,雖然當前這場蟲患在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和廣大農民朋友的有力應對下暫時得到「阻擊」,今年的糧食產量形勢依舊樂觀。但危機並沒有完全過去,仍需要提高警惕。
所以,重要的事說三遍:一旦發現「么蛾子」,一定要第一時間找當地農業農村部門來「降妖」!(紅網特約作者 觀潮的螃蟹)
來源:紅網
編輯:張立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7/07/5688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