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么蛾子」?合肥一小區百餘居民起紅疹!出門遛個彎就「中招」!

2021-01-08 騰訊網

通訊員 邱向峰 實習生 章璇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吳夢君 張永

帶小孩在小區裡遛個彎

回來滿身是紅包!

據不完全統計

合肥市聖地雅閣小區的120多名業主

莫名出現

瘙癢、紅腫、腫包等皮膚過敏現象!

就是這種紅點迅速蔓延

一晚上癢得睡不著。

「什麼藥都塗了,就是不管用!」業主們說。

業主群裡很多寶媽也都反映了類似的情況:「一開始大家猜測過敏傳染了,加上之前連續梅雨天,我們以為是天氣太過潮溼,起了溼疹。」

一期業主方先生也表示,剛開始他以為是自己吃了什麼刺激性的食物過敏了。「因為我那幾天確實和朋友出去吃燒烤,晚上回來就感覺不對勁了,身上癢得難受,止不住地撓,誰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方先生說。

小區目前已有100多名業主身上出現起紅疙瘩的症狀!

「當時接到市民的電話,我們也很吃驚和疑惑。」8月3日,合肥市疾控中心應急辦副主任趙科伕與同事趕到聖地雅閣小區進行調查。他們發現小區外居民都沒有此類症狀,都是小區內居民出現紅斑、瘙癢;男女老少,各個人群都有此類症狀,並沒有限定在某個特定人群;出現症狀的部位都在頸脖、胳膊、小腿等裸露在外的地方,而衣服能夠覆蓋的地方沒有紅斑。此後,他們又走訪小區附近的診所得知,小區居民出現上述症狀的人數,在近一兩個星期內突然暴發,而且原因不明。

「根據初步調查的結果,我們判斷致病原因還是來自小區內。」趙科伕說,經過仔細的調查,他們發現小區幾棵烏桕樹上有很多毛毛蟲,樹幹上還有很多蟲卵。「經過了解,烏桕樹上的蟲子叫烏桕毒蛾,蟲子身上有許多絮狀絨毛,可隨風飄。」趙科伕說,「就在調查期間,我另外一位皮膚敏感的同事,僅僅拍了一張照片,兩隻胳膊馬上起了紅斑,奇癢難忍,趕緊回到車上。」

趙科伕建議小區居民和小區物業:對毛蟲進行殺滅;且不要在樹下和窗外曬衣被;儘量避免在草叢或樹下逗留,並做好個人防護;如發生皮炎,儘快到正規醫院就診。

入駐聖地雅閣小區的安徽長城物業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綠化養護工作人員已對小區綠化進行了三輪農藥噴灑工作,會對烏桕毛蟲進行徹底清除,預計在一周內完成。

物業負責人稱,聖地雅閣一期、二期的蟲害滅殺工作同時啟動,並在小區各樓棟宣傳欄張貼注意事項,提醒居民滅殺期間儘量避免晾曬衣物,外出穿長袖長褲。

還有這些「么蛾子」 潛伏城市綠化樹上

安徽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林業高級工程師朋金和介紹,烏桕毒蛾又名烏桕毛蟲,國內華東、湖南、湖北、四川、臺灣等省都有分布,在安徽算是一種常見害蟲。

朋金和介紹,烏桕毒蛾幼蟲食葉、嫩枝和果皮,不僅影響樹木生長,減少結實量,嚴重的還能導致受害樹木枯死。除烏桕外,它還危害油桐、櫟樹、樟樹、重陽木、桑及多種果樹。烏桕毒蛾在安徽一年發生二代,目前市民看到的應該是第一代幼蟲。

「幼蟲群集性強,夏季高溫時,通常於每天上午9時後從樹冠遷移到樹幹的陰面織絲網隱伏,下午5時後又陸續群集樹上大量取食。」朋金和介紹,烏桕毒蛾幼蟲體毛有毒,當毒毛觸及人體皮膚時,會引起紅腫、疼痛,給大家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當發現烏桕樹上有毛蟲時,請大家不要靠近,更不要去觸摸,可以向管護單位或當地林業和園林主管部門反映,請專業人員進行防治。」

除此之外,記者還了解到,除了烏桕毒蛾,在城市綠化樹種上,還有一些蟲害常常擾民,市民應小心遠離。一旦發現,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

「洋辣子」(資料圖)

例如黃刺蛾,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洋辣子」。又名正黃刺蛾,俗稱八角蟲,蟲體有毒刺。危害的樹種主要有棗樹、核桃樹、蘋果樹、柿子樹、楊樹等果樹和綠化樹種。

美國白蛾(資料圖)

還有美國白蛾,世界著名檢疫害蟲。取食雜,危害300多種樹種,體毛雖無毒,但大暴發時容易爬入居民家中客廳、臥室、廚房等擾民,影響生活。

綜合:合肥疾控

審核:馬翔宇 編輯:胡霈霖 校對:李黎

相關焦點

  • 小區「么蛾子」作妖 百餘名業主身上起紅疙瘩
    7日,記者從該小區走訪調查發現,讓百名業主中招的「罪魁禍首」竟是在小區烏桕樹上生長繁衍了烏桕毒蛾。毒蛾身上有許多絨毛隨風而飄落到衣服和皮膚上,引起皮炎。目前,小區物業已組織綠化養護工作人員進行了三輪農藥噴灑工作,預計清除滅殺工作將在本周完成。
  • 渾身瘙癢起滿紅疙瘩!合肥聖地雅閣小區100多人中招……
    合肥市聖地雅閣小區,綠化不錯,到處都是樹木,平時,居民們喜歡在小區裡散散步,遛遛彎,可最近一段時間,小區居民們談論最多的,不是綠花綠化多,也不是環境好,而是一個字癢。這是怎麼回事呢?
  • 合肥又出「么蛾子」!若這2個縣「抱團」,將會闖出新道路
    合肥又出「么蛾子」!若這2個縣「抱團」,將會闖出新道路!合肥在我國眾多的省會城市中,算得上一個比較低調的城市,雖然低調,但是的它的後續的發展卻非常不錯,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國境內很有影響力的一個城市,在我國的東部地區它是一個重要的中心城市。現在在它境內還有4區4縣,此外還有1個縣級市,在合肥的帶領下,這些城市也都有了很好的發展前景。
  • 這是什麼么蛾子啊?
    萬能的條友,請問這是什麼么蛾子啊?長得像架戰鬥機,有七八公分長,還挺漂亮。這是益蟲呢,還是害蟲?
  • 雲南農大發現「么蛾子」命門
    雲南120餘個縣受危害 「這就是個『么蛾子』,一點不錯。」桂富榮從一個長得與冰櫃類似的恆溫恆溼實驗箱中拿出一個培養皿。培養皿中放著的新鮮玉米嫩葉上,是草地貪夜蛾的卵塊。
  • 整個小區100多個人同時起紅疹,莫名的瘙癢嚇壞居民!
    合肥市聖地雅閣小區,綠化不錯,到處都是樹木,平時,居民們喜歡在小區裡散散步,遛遛彎,可最近一段時間,小區居民們談論最多的,不是綠花綠化多,也不是環境好,而是一個字癢。這是怎麼回事呢?居民們告訴記者一個多月前小區裡就有人身上出現了瘙癢起紅疙瘩的症狀。小區居民元英豪說,都以為是蟎蟲,或者自己皮膚溼疹之類的。
  • 合肥小區業主全身起紅疹,越撓越大,「真兇」原來是這種蟲子
    最近,安徽合肥聖地雅閣小區的業主向有關部門反映,小區內的有些樹木上面長滿了黃黑色條紋的蟲子,密密麻麻地看起來十分嚇人。而只有在樹下經過的人,沒過一會兒就會覺得手臂上,身上都紅了一大片,感覺瘙癢。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據有關部門調查發現,背後的「真兇」原來是烏桕毛蟲。
  • 「么蛾子」要來整事了!早發現,早治療!
    有一種么蛾子食量大、特能飛並且還特能生。我國發現這種么蛾子時間是2018年12月26日,發現時間早。防禦及時,所以去年沒在中國造成太大危害。據央視報導,2020年,受境外蟲源、省內定殖蟲源和國內回遷蟲源「三股勢力」的疊加影響,截至4月19日,已在15個州市101個縣發生,累計發生面積62萬畝次。那麼究竟是什麼蟲子危害這麼大呢?
  • 「么蛾子」又出現!目前情況如何?
    近日,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馬蹄鎮的一處玉米地裡出現了「么蛾子」,這是四川省今年繼達州達川區之後的第二起。具體詳情如何?目前防治得怎樣了?01當地蟲害情況5月7日,據四川省瀘州市農業農村局通告,古藺縣馬蹄鎮一處玉米地近日出現草地貪夜蛾,發生面積為30畝,從幼蟲長度判斷,蟲齡為3—4齡。
  • 合肥764個小區樓下垃圾桶集體「消失」!發生了什麼?
    -01 07:54:02 來源: 東垣談養生 舉報   今天  廬陽區很多小區居民下樓扔垃圾
  • 「美人計」誘殺「么蛾子」
    嚴防「么蛾子」捲土重來便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田地裡如路燈一般的裝置叫「性誘劑誘捕器」。如同施行美人計一般,性誘劑不斷釋放雌蛾的通訊信號,吸引雄蛾前來交配,隨後將雄蛾困進誘捕器。這種誘捕器可用于田間蟲情監測,也可以誘殺雄蛾減少田間雌蛾的交配。依靠該所技術團隊的研發成果,性誘劑釋放的信息高度專一,只吸引草地貪夜蛾的雄蛾「入甕」,而非其他昆蟲,準確率高達95%。
  • 頂梢捲葉蛾,這么蛾子咋又來危害蘋果樹?高溫多雨也沒能擋住它
    我今天看的這幾片果園裡面,都被這些么蛾子危害的比較重,雖說這些傢伙沒有危害蘋果的果實,但是這些嫩葉都被它們這麼糟蹋,對蘋果樹的生長肯定是有一定危害的,尤其是像這樣幾乎沒有嫩葉能逃得了的情況。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么蛾子頂梢捲葉蛾,危害蘋果的捲葉蛾中的一種,危害蘋果的主要是它們的幼蟲,我們就從它們的生活習性開始了解吧。
  • 個子小危害大,么蛾子入侵,看看你的家鄉有沒有
    農村的老農民都知道,農民種地不但害怕天氣不作美,比如春種的時候天氣乾旱或者雨水過大,都會影響種地的收成,而且更害怕蟲害,蟲害能讓農民的天地顆粒無收,比如今天我要說的這個蟲害就有這麼大的威力,由緬甸入侵的么蛾子。么蛾子的本名是草地貪夜蛾,俗稱秋黏蟲,別看它只是一隻娥,它可是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預警的超級害蟲。
  • 符龍飛節目裡怒摔臺本,旁觀者表情卻是一臉懵,又想整什麼么蛾子
    ,又想整什麼么蛾子?  所以褲之後只要讓哥哥們去油成功,將他們一個個從陳志朋變為於朦朧,觀眾們絕對會有興趣接著往下看。但就是這麼好的idea就擺在褲的面前,它愣是能視而不見,優秀!  本身符龍飛是節目中為數不多的有著過硬的唱跳實力的哥哥。
  • 《白鹿原》田小娥死後為何是變成白色么蛾子而不是彩色的蝴蝶呢?
    陳忠實先生對于田小娥的死還做了魔幻的處理,她的屍骨被煅燒之後,天空出現了一群白色的么蛾子……,中國自古有化身成蝶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在世為人不能喜結連理,化身成碟亦要比翼雙飛,這是一個美好的故事。
  • 危害巨大的「么蛾子」入侵江蘇 宜興、溧陽等地發現草地貪夜蛾
    有一種「么蛾子」,危害大!在全球已造成超100億美元的損失。    有一種「么蛾子」,大胃王!玉米、水稻、小麥、大麥、高粱……見啥吃啥。    有一種「么蛾子」,飛得快!可在幾百米的高空中藉助風力進行遠距離定向遷飛,每晚可飛行100千米,若在產卵前可遷飛500千米。    有一種「么蛾子」,超能生!
  • 關注丨銀川有人身上起紅疹,奇癢無比,具體原因不明!
    最近幾天家住永豐巷和光明巷巷口的林阿姨遇到了一件煩心事林阿姨身上起了大大小小的紅疹,去醫院看過,醫生也說不出所以然,擦藥也不管用。請輸入標題 bcdef那天,林阿姨的兩個女兒陪她在小區門口乘涼,一陣風颳過來,大女兒身穿的黑色衣服上爬了很多針尖大小的白色小蟲,還在不停地蠕動。於是姐妹倆懷疑,就是這些小蟲子,導致林阿姨身上出現了紅疹。
  • 長沙機場口岸截獲巨大「么蛾子」
    長沙機場口岸截獲巨大「么蛾子」 2017年9月2日         這隻蛾子是名副其實的「大么蛾子」——烏桕大蠶蛾,又名蛇頭蛾。烏桕大蠶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蛾類,數量稀少,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根據我國相關規定,動物標本屬於禁止進境物。因為昆蟲標本由昆蟲的屍體製作而成,有可能攜帶疫病。
  • 小區門口百餘垃圾桶撤走 小型垃圾車循環清運居民點讚
    9月19日,本報曾以《百餘垃圾桶小區門口「列隊」》為題,報導了保利嘉園3號院在小區東門搭建簡易棚,堆放百餘只垃圾桶,堵塞消防通道,垃圾惡臭與清運噪音擾民一事。11月4日,居民季女士高興地告訴記者,東門堆放垃圾桶的棚子已經拆掉了。11月17日上午,記者來到保利嘉園3號院,只見小區東門十幾米長的簡易棚已經不見蹤影。此前這裡每天早晨都堆有一兩百隻垃圾桶,棚裡佔不下就擺在路邊,不僅影響美觀,還擋住了消防通道。現在棚子徹底拆除,用來「遮羞」的圍擋也被拆掉,從小區外透過欄杆就可以看到這塊乾淨整潔的空地。
  • 家裡突現大量蟲子,專家稱這種「么蛾子」清理乾淨即可
    楚天都市報8月7日訊(記者劉孝斌 王永勝 實習生李翠婷)家住漢陽區琴臺大道國信新城小區的王女士,在母親臥室裡發現很多不認識的蟲子,十分擔憂。今日,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周興苗表示,這是一種小蛾子,幼蟲喜歡吃穀物、棉織品之類的物品,居民不必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