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本報曾以《百餘垃圾桶小區門口「列隊」》為題,報導了保利嘉園3號院在小區東門搭建簡易棚,堆放百餘只垃圾桶,堵塞消防通道,垃圾惡臭與清運噪音擾民一事。
報導中提到,常營鄉政府、物業公司已和業主代表就此事進行過多次溝通,物業承諾今年11月11日前完成垃圾暫存點拆除工作,圍擋全部拆掉,垃圾桶全部移走,並更改新的垃圾清運方案。
11月4日,居民季女士高興地告訴記者,東門堆放垃圾桶的棚子已經拆掉了。11月17日上午,記者來到保利嘉園3號院,只見小區東門十幾米長的簡易棚已經不見蹤影。此前這裡每天早晨都堆有一兩百隻垃圾桶,棚裡佔不下就擺在路邊,不僅影響美觀,還擋住了消防通道。現在棚子徹底拆除,用來「遮羞」的圍擋也被拆掉,從小區外透過欄杆就可以看到這塊乾淨整潔的空地。門衛告訴記者,這塊空地明年還會補種綠植,到時小區門口會更加美觀。
棚子拆後,放在這裡的百餘只垃圾桶去了哪裡?垃圾清運工作又是如何開展的?記者看到,小區內分散設置了幾個垃圾站點。居民們告訴記者,物業新購置了小型垃圾清運車,每天進小區對這幾個點位進行循環清運。「總的來說就是化整為零,」物業工作人員表示:「這樣一來清運費用肯定會上漲,但我們的物業服務費不會因此上調。」
住在1號樓的居民告訴記者,以前一輛大型清運車在小區門口對上百隻垃圾桶集中清運,而1號樓距離小區門口很近,噪聲吵得人沒法睡覺,「現在小型清運車進小區,噪音問題徹底解決了。」
新清運方案正式實施後,物業還及時通知居民:由於附近的垃圾中轉站正在升級改造,近期垃圾清理可能會出現不及時的情況,大約一個半月後將恢復正常。
據了解,以前垃圾車每天收一趟,現在物業人員在各桶站前對分類不到位的垃圾進行二次分揀,再由小型清運車進行循環清運,滿了就拉走,每天收2至3趟,統一運送至環衛定點垃圾中轉站。居民們對小區新的清運模式都十分滿意。
來源 北京日報
實習記者 鹿藝佳
流程編輯 邰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