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噸垃圾挪窩 吊車進入長沙富康小區作業 四輛環衛車配合轉運

2021-01-10 瀟湘晨報

任師傅從事清理工作十餘年,楊師傅提供吊裝服務也有八年多,他們最近接了一單活,兩人表示大開眼界," 城市小區樓頂有這麼多垃圾,真是第一次見。"

任師傅等 8 名工人自 12 月 22 日進入長沙天心區富康小區,截至 25 日從 4 個樓頂清出的垃圾足足裝了六千多個編織袋,初步估算 100 多噸。

25 日,楊師傅等人操控吊車,將吊臂升至 43 米高空,通過兩個鬥盆給空中這百餘噸垃圾挪窩。儘管去了 4 輛環衛車來回拖運,楊師傅估算,清運工作還需要一周時間。

吊車環衛車入場作業

種菜用的黃土,建築和生活垃圾全部堆在樓頂,僅靠人工清運不太現實。早在 23 日,火把山社區工作人員將吊車即將入場作業的通知張貼在富康小區各個角落。次日早上 7 點,小區還是停滿了車,吊車被堵在書院南路茅家咀巷子口,吊運工作被迫延後。

25 日上午 7 點起,長沙市天心區裕南街街道辦事處火把山社區書記鄒宇紅帶人疏散車輛,2 個多小時後,吊車得以停在 3 棟樓下作業。富康小區樓高約 30 米,吊車駕駛員將吊臂升至 43 米高空。任師傅等 3 名工人將垃圾裝入鬥盆,再倒入在一樓等候的環衛車中,每輛車裝七八噸後運出小區。

吊車吊運同時,餘下 5 名工人仍繼續清理樓頂的垃圾。任師傅說,截至 25 日上午,從 4 個樓頂清出六千多袋垃圾,每袋平均 60 斤,初步估算 100 多噸。目前,清理工作還在繼續,小區垃圾總數量暫時還無法估算。

因老舊小區線網繁多,樓棟間空間狹窄,施工難度大,社區安排專人在一樓和樓頂指揮,避免出現安全事故。在吊運過程中,考慮到鬥盆一次只能裝 1 噸垃圾,影響清運進度,楊師傅通過對講機示意再增加一個鬥盆交替裝運。

居民支持清運垃圾

74 歲王爹爹於 2001 年入住富康小區,因樓頂隔熱層效果差,整個夏天,7 樓家中熱得難受,他想著在樓頂種點花隔熱,於是將一袋袋黃土拖運到樓頂。

剛開始用泡沫箱種杜鵑、茉莉花,花開後很漂亮,王爹爹越種越來勁,泡沫箱從 1 個增加到近 20 個,種花用的黃土也堆了 2 噸左右。王爹爹說,為了讓凌霄花吸收到充足的光照,他在樓頂還搭了些木架子。十餘年來,王爹爹自稱種的花多達 200 個品種。

" 開始種的時候沒有政策禁止,後面也沒有人管。" 過去七八年,王爹爹沒再種花,泡沫箱、土堆和木架子成了垃圾,因年齡大他也無力清理。王爹爹認為,樓頂成垃圾場是小區歷史原因造成的,並非個人問題,他支持社區清運垃圾。對於以後是否還在樓頂種花,王爹爹對此說," 年紀大不種了,家裡熱就去樓頂灑水算了。"

瀟湘晨報記者走訪富康小區,對於樓頂百餘噸垃圾,居民們也很後怕,他們支持社區清運工作,表示今後會相互監督,避免類似不文明的現象再次出現。

25 日起,垃圾清理、吊運和拖運工作同步進行,楊師傅估算清運工作還需要一周時間。至於清運費用,在場工人均表示不清楚。火把山社區鄒宇紅此前接受瀟湘晨報記者採訪時透露,邀請的三撥師傅口頭報價,清運費都在 7 萬元左右。

【來源:ZAKER瀟湘】

相關焦點

  • 一袋垃圾的「奇幻漂流」,從你家裡出來後它將去哪裡?
    你可知道,垃圾自從離開你家後,去哪兒了?怎麼走?你知道嗎?2018年上海生活垃圾環衛處理量為900餘萬噸,日均處理量2.6萬噸。垃圾分類,好處多多:每焚燒1.04噸垃圾,可為1戶上海居民提供一年的用電量;1噸溼垃圾經過處理,等於0.3噸有機肥;回收1噸廢紙,可免於砍伐12棵大樹……我們每天倒掉的生活垃圾都去哪了?
  • 南京強制垃圾分類實施成效追蹤:我分好的垃圾去哪兒了
    鼓樓管養集團垃圾分類調度員蒲康說,他們從2020年年中就開始逐步增加運力,為強制分類做準備。「按照『不同車輛、不同要求、不同去向』的分類收運要求,我們的廚餘垃圾車由原來4-5輛增至20輛,餐廚垃圾車由11輛增至18輛,還增加了32輛收運小電動車,負責收小街小巷的廚餘垃圾。全區現在每天可收運60-70噸廚餘垃圾。」
  • 日均分類回收量由10噸增至17噸!普陀這群人開創垃圾回收新思路!
    賽出新成效——升級收運體系「新脈絡」夏季高溫,溼垃圾量大幅增長。環衛清運作業重點改造垃圾收集和運輸兩個環節,將溼垃圾收運由原來「以桶換桶」(即三輪車到小區收桶後,運到街鎮中轉站再轉運到區中轉站)變化為「翻桶直運作業」(即垃圾車進小區收集直運區中轉站),通過減少轉運環節,改進作業設施,增加運力等措施,使曾經沿路滴滴答答漏汙水的現象一去不復返。
  • 長沙最大垃圾清潔焚燒項目將投產 日"吞"垃圾5000噸
    投資25億 日「吞」5000噸垃圾長沙最大垃圾清潔焚燒項目年底將投產華聲在線1月8日訊8日至9日,2016湖南生態環保組織綠色發展年會舉行,來自省內各市州的近100家各級各類生態環保組織代表齊聚長沙遠大城,與各界人士圍繞「綠色生活」展開對話。
  • 垃圾車司機轉運垃圾13年 沒和家人守過歲
    原標題:垃圾車司機轉運垃圾13年 沒和家人守過歲  農曆蛇年的最後一天,凌晨時分,天還沒亮,後坑垃圾壓縮中轉站內就熱鬧起來。除夕是一年中城市垃圾最多的一天,也是中轉站最忙碌的一天。垃圾貨櫃牽引車駕駛員顏海濱也早早來到中轉站忙碌起來。
  • 長沙落實「四精五有」 以繡花功夫深耕城市管理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長沙垃圾分類工作的「提升年」。這一年,長沙從「設施提標、管理提檔、源頭提質、法治提效」四個方面發力,致力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升。  八方小區的物管公司在垃圾分類工作中主動作為,那些沒有物業的小區,垃圾分類工作是如何推動的呢?  在雨花區獅子山社區、開福區兔子坡小區等地方,垃圾分類宣傳站一應俱全,因為小區人口不是特別多,加上居民文明素質提升較快,這些沒有物管公司的小區已經完成了撤桶並點工作,現在一個個垃圾分類站拔地而起,不但讓垃圾分類處理的效率加快,也讓更多志願者和居民得到了更高頻次的交流互動。
  • 南寧市有害垃圾開始轉運處置
    工作人員對有害垃圾中的廢螢光燈管進行二次分揀打包南寧市各貯存點的有害垃圾開始轉運處置了。12月23日,從南寧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由於各城區、開發區貯存點前期收集到的廢螢光燈管類在有害垃圾裡佔比最大,已經達到分類運輸處置的量,開始對螢光燈管進行二次分揀打包,然後轉運到有資質的單位處置。12月23日上午,來到位於仙葫開發區蓉茉大道環衛停車場的青秀區有害垃圾貯存點。
  • 隔壁小區垃圾清運車凌晨4點作業,科創小區住戶每天被吵醒
    近日,網友「光與暗的幻滅」在華商論壇發帖反映,稱西安市太白南路科創小區隔壁的崇立苑小區垃圾車每天凌晨4點進入小區清運作業,卡車噪音和垃圾傾倒噪音十分嚴重,清運地點就在科創小區樓下一牆之隔,每晚都把人吵醒。
  • 北汽昌河15桶桶裝垃圾運輸車適合小區240升垃圾桶快速轉運作業
    可輕鬆裝卸15桶240升垃圾桶,北汽昌河15桶桶裝垃圾運輸車整車型號:CLW5030CTYCH5型桶裝垃圾運輸車,底盤型號:CH1035AQ24,總質量:3335kg,額定載質量:1365kg,整備質量:1840kg,整車外形尺寸:5600×1900,1850×2040mm,廂體尺寸:3400×1800,1750×600mm,該車用於桶裝垃圾收集轉運;專用裝置:後尾板升降機構.整車寬/貨箱內寬對應關係為
  • 保潔人員「外帶」垃圾進小區 長沙黎郡新宇小區業主直呼太奇怪
    家住長沙雨花區黎郡新宇小區的張先生,最近發現了一件怪事,小區物業的保潔工作人員,經常會從外邊菜市場專門撿來菜葉等垃圾放到小區,有時候還會把這些垃圾攤放在路邊,保潔工作人員為什麼要給自己增麻煩,加大工作量呢?
  • 垃圾分類風靡義烏大街小巷 「小黃狗」半年回收再生資源超1200噸
    通惠門小區的住戶葉阿姨一邊熟練地拿出手機掃描二維碼,一邊將廢舊衣服投進對應的回收箱。去年7月中旬,義烏全面啟動垃圾分類工作試點,通惠門小區成為了四個試點小區之一。「小黃狗」入駐通惠門小區已半年有餘,上到七旬老人、下到三四歲孩童都能熟練使用,有時還會排起長隊。
  • 保潔人員「外帶」垃圾進小區,長沙黎郡新宇小區業主直呼太奇怪!
    家住長沙雨花區黎郡新宇小區的張先生,最近發現了一件怪事,小區物業的保潔工作人員,經常會從外邊菜市場專門撿來菜葉等垃圾放到小區,有時候還會把這些垃圾攤放在路邊,保潔工作人員為什麼要給自己增麻煩,加大工作量呢?
  • 深圳部九窩建築垃圾填埋場將變鮮花谷
    據悉,深圳市城管局關於推廣深圳市純電動環衛車輛通知是文件中提出,2018年12月31日要使用純電動環衛車輛1000輛,淘汰1000輛以上,2020年底基本實現全部更換為純電動。 朱小萍指出,目前生產廠家有中聯、東風,新能源噸位4.5噸以下,正常環衛車輛18噸左右,遠遠不能滿足清掃、清運所需,目前市場上為數不多可產生大噸位電動環衛車輛,深圳只有一兩輛展示的車輛,生產能力遠遠不夠,難以滿足2018年底深圳市場推廣純電動車輛1222臺龐大需求。
  • 豐都機械「清道夫」助力清漂,日清垃圾達80噸!
    成為了清漂的「主力軍」「履帶式機械化專業清漂船的作業效率,是人工清漂的幾十倍。」從事清漂工作12年的任吉明說,履帶式機械化專業清漂船通過履帶滾動循環作業進行清漂,只需經過一次,就可把履帶覆蓋範圍內的成片垃圾「一掃而光」。
  • 垃圾分類正熱,高端垃圾車也火了?豪沃T5G自動裝卸垃圾運輸車實拍
    重汽的環衛車也是多種多樣的存在,前兩年北京市政府就把奔馳阿克託垃圾運輸車斯換成了重汽豪沃7。不僅在首都,其他地區重汽的環衛車保有率也不低。底盤部分:實拍的這輛T5G採用了排半駕駛室。選用排半駕駛室可能是因為車輛設備較多,單排駕駛室內安裝過多設備會導致駕駛室內部空間過於緊湊。
  • 普通環衛車「技術升級」變廚餘垃圾專用車丨能自動搬運垃圾桶,車體...
    微型白色小貨車和紅色的翻鬥大卡車經過一系列技術改裝,成功變身為廚餘垃圾專用運輸車——前者深入社區收運餐廚垃圾,後者在中轉間守候將小車垃圾實現集成轉運。由此,廚餘垃圾從社區至垃圾處理廠進一步實現無縫銜接。
  • 戰「疫」時刻|瀋陽垃圾收集實名制管理運輸車輛GPS軌跡追蹤 管控...
    為了更好地處理管控區域居民產生的生活垃圾,瀋陽環衛部門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專班,調度各項環衛作業工作,並會同市衛健委、生態環境局、市政公用局建立了重點管控區域生活垃圾收運模式。▶運送人員穿防護工裝 垃圾全消毒7日下午,皇姑區北控城市服務有限公司司機趙剛準備出車收運垃圾。「過去幾天,我每天出車前都要穿上這種防護工裝。」當著記者面,他穿上了防護工裝。趙剛所做的工作,是開著垃圾壓縮車前往管控區域的封閉小區,在門口收運生活垃圾,再運到焚燒廠無害化處理。
  • 日處理分類垃圾量達20噸以上(圖)
    ,一大早各類垃圾回收車陸續載著不同種類的垃圾進入轉運中心,並堆放在不同位置等候下一步處理。據了解,該轉運中心集紙類分揀、塑料分揀、大件垃圾破碎、可回收物的暫存與轉運、有害垃圾暫存、人員宣教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現有分揀工作人員11名,每日處理分類垃圾量可達20噸以上。
  • 「下崗」的垃圾桶 ——新鄉縣垃圾分類處理帶來的啟示
    等參觀完畢,他們又會讚嘆:垃圾分類真環保,廢物利用新時尚。   垃圾桶「下崗」   毛莊村的一天,是從收集垃圾開始的。3輛電動三輪車,9個人,每天準時沿著3條街挨家挨戶收集垃圾。喇叭一響,村民聞聲而動,到了誰家門口,該戶村民就把昨日收集的垃圾,分別倒進三輪車上的6個桶內。   「剩飯剩菜放一邊,箱子袋子放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