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處理分類垃圾量達20噸以上(圖)

2021-01-13 網易

2021-01-08 12:03:10 來源: 大江網

舉報

  江南都市報訊 李新華、王經緯、全媒體記者範晶攝影報導:日前,記者在南昌西湖區生活垃圾分類轉運中心看到,一大早各類垃圾回收車陸續載著不同種類的垃圾進入轉運中心,並堆放在不同位置等候下一步處理。據了解,該轉運中心集紙類分揀、塑料分揀、大件垃圾破碎、可回收物的暫存與轉運、有害垃圾暫存、人員宣教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現有分揀工作人員11名,每日處理分類垃圾量可達20噸以上。

  

  坐落在西湖區桃花鎮的南昌西湖區生活垃圾分類轉運中心,佔地面積1792.52平方米,是南昌第一家由政府推動,企業投資運營最大的轉運中心。該轉運中心於2020年7月1日開始投入運行,其中配備了大型壓縮機、大型破碎機、有害垃圾專用運輸車、可回收物專用運輸車及其他垃圾專用運輸車等相關設施及車輛。

  該轉運中心的建立,標誌著西湖區垃圾分類中端處理鏈初步形成,其在整個垃圾分類工作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目前,西湖區以該轉運中心為依託,聯動西湖區12個街辦(鎮)定期開展可回收物的「雙收」活動,通過組織人員進社區,讓他們既成為垃圾分類的宣講員,又是可回收物的收購員,進一步推動居民垃圾分類意識的養成。

  該轉運中心通過半年來的運作,有效提升了轄區居民的知曉率,又為西湖區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貢獻了一份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濟南2020年垃圾處理量達254萬噸
    據悉,濟南2020年垃圾處理量254萬噸,產生約6億度電,可滿足約17萬個家庭全年的用電量。在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濟南市委關於制定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合理規劃建設一批現代化垃圾處理設施,推廣垃圾分類處置,實現市域垃圾全分類、資源全回收、原生垃圾基本零填埋,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 北京垃圾分類七個月:分類設施改造年度目標接近完成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12月2日,北京市城管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北京生活垃圾分類啟動七個月以來的進展。市城市管理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巖介紹,分類設施改造年度目標接近完成。東城、西城、石景山區和行政副中心桶站規範化建設已基本完成。
  • 垃圾分類讓城市高顏值 仙遊縣城生活垃圾分類年底戶數達50%以上
    莆田網訊 近日,記者從仙遊縣城市管理局了解到,把仙遊建設成為高品質、高顏值的宜居宜業家園,我縣出臺《仙遊縣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暨拓展新城區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攻堅行動  方案指出,要在2020年底,縣城建成區(鯉城街道東門、十字、南橋、壩壟、城內、木蘭、洪橋、龍泉,鯉南鎮玉田、西埔、柳坑、仙安)生活垃圾分類達標投放戶數佔總戶數比例達50%以上,鯉城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全縣城市建成區所有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生活垃圾分類基本知識進課堂,各學校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普及率達到100%。
  • 餐廚垃圾處理「神器」 小蟲子「大胃王」日吃垃圾10噸
    如果要數近來全國最為熱門的社會話題,「垃圾分類」一詞絕對能佔一席之地。因為從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這就意味著,上海市在全國範圍內率先進入垃圾分類的「強制時代」。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垃圾分類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涵,可謂勢在必行。
  • 垃圾分類的青島經驗:一小區集中堆肥日處理廚餘垃圾千斤
    12月17日,「生活垃圾分類城鄉一體化體系建設」——第八屆零廢棄論壇在佛山召開。來自各地從事垃圾分類的相關工作者分享了他們在垃圾分類和處理方面的相關經驗。來自青島市城陽區街道辦事處的趙強從2017年分管街道的垃圾分類相關工作,今年3月,他主導設計研究山東省第一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站,5月份,城陽垃圾處理中心開始投入使用,他還積極推廣廚餘垃圾的堆肥工作,從源頭上實現了垃圾的減量,目前全街道舊改社區全部完成了集中定時定點投放撤桶並點的工作。
  • 深圳農批市場垃圾處理案例,如何處理垃圾才能達到多方共贏?
    運營單位及政府部門,均有「利」可圖處理中心實際日均處理量約為40噸,一個月的收運處理補貼為10.6萬元,清運工加操作工按六人計,月薪包加班工資按4500元計,管理員月薪按6000元計,人工成本3.3萬元;設備總功率42KW,按一天運行八小時計,水電費汙水處理費等雜費按每月1萬元計,
  • 垃圾處理新探索!養蟲子吃廚餘垃圾,每日可吃掉2.5噸
    交匯點訊 廚餘垃圾處置、資源化利用是各地推進垃圾分類的難點。記者昨日從南京市高淳區城管局獲悉,高淳區漆橋街道建立了南京首個黑水虻繁育基地,用廚餘垃圾餵養黑水虻,探索廚餘垃圾和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新途徑。
  • 從垃圾分類準確率看「湖裡實力」
    由靠管理變成靠自覺、由複雜變成簡單、由困難變成容易,垃圾分類成為居民的自覺行動。 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明——三年來,湖裡區生活垃圾日均轉運量從1200多噸減少至1000噸左右,同比下降約17%;廚餘垃圾及餐廚垃圾日收運量約430噸,超過全市日收運總量的50%,垃圾分類準確率達85%以上。
  • 「下崗」的垃圾桶 ——新鄉縣垃圾分類處理帶來的啟示
    此前,在毛莊村黨員義工的宣講中,村民已經熟練掌握分類方法,其實最主要的就是將廚餘和生活垃圾乾濕分開,交由村裡統一再分揀處理。   全村426戶,大概一個小時左右,垃圾回收隊工作完成。他們把收集的垃圾拉到村外專門的場地,進行二次分揀。目前,垃圾分揀可分為30多個類別,比如舊衣服類、有毒有害類、廢舊木材類、金屬類、廢舊電器類、玻璃類等。
  • 長沙最大垃圾清潔焚燒項目將投產 日"吞"垃圾5000噸
    投資25億 日「吞」5000噸垃圾長沙最大垃圾清潔焚燒項目年底將投產華聲在線1月8日訊8日至9日,2016湖南生態環保組織綠色發展年會舉行在參與抽樣調查的33家機構中,全職公益人為110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佔比達89%,其中一部分是剛畢業不久積累了一些公益志願經驗的大學生。
  • 垃圾分類意義是什麼 有什麼好處呢
    一、垃圾分類的優點垃圾處理的方法大多處於傳統的堆放填埋方式,佔用上萬畝土地;並且蚊蠅亂飛,汙水四溢,臭氣燻天,嚴重地汙染環境。
  • 從「流浪」到「回家」——聽代表委員說說「垃圾分類線路圖」
    新華社北京3月8日新媒體專電 題:從「流浪」到「回家」——聽代表委員說說「垃圾分類線路圖」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分類還是靠「破爛王」、填埋時仍然「大雜燴」……一些城市探索推行「垃圾分類」多年,但大多難逃收效不佳的尷尬境地。
  • 垃圾處理新探索!養蟲子吃廚餘垃圾,這裡的蟲子每天可吃掉2.5噸
    交匯點訊 廚餘垃圾處置、資源化利用是各地推進垃圾分類的難點。記者昨日從南京市高淳區城管局獲悉,高淳區漆橋街道建立了南京首個黑水虻繁育基地,用廚餘垃圾餵養黑水虻,探索廚餘垃圾和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新途徑。
  • 小黃狗收購笨哥哥 加速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產業鏈布局
    笨哥哥成立於2016年7月,是國內第一家結合信息科技、機械科技與廢品回收行業的網際網路公司,通過整合零散回收人員、打通分揀銷售環節,建立了從企業級用戶回收、分揀、稱重到打包銷售一體化的廢品回收運營體系,目前平臺已覆蓋10個省市及自治區,共15家標準化的智能分揀中心,日處理能力達3000噸,服務20000+回收人員,其中2000+為平臺眾包回收人員平均收入提升50%以上,服務3萬個客戶,線下可調度近
  • 南京強制垃圾分類實施成效追蹤:我分好的垃圾去哪兒了
    鼓樓管養集團垃圾分類調度員蒲康說,他們從2020年年中就開始逐步增加運力,為強制分類做準備。「按照『不同車輛、不同要求、不同去向』的分類收運要求,我們的廚餘垃圾車由原來4-5輛增至20輛,餐廚垃圾車由11輛增至18輛,還增加了32輛收運小電動車,負責收小街小巷的廚餘垃圾。全區現在每天可收運60-70噸廚餘垃圾。」
  • 重慶中心城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垃圾進行分類後「就地正法」,還可通過設備轉化為營養土,製成有機肥料,實現了垃圾資源化循環利用處理模式。  垃圾不用出市場即產即「消化」  石灰市菜市場共有三層樓,除了銷售肉類、水產、水果、糧油等常規貨品,還引入了日本中古店、鮮花烘焙店、時尚餐飲店、特色小吃店等業態,能夠滿足市民的多元需求。
  • 深圳垃圾分類即將實施,貓先生推動垃圾分類全面實操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已經發布了消息,7月4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正式批准施行《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條例預計將在9月起實施,屆時垃圾分類措施將在全市開展,垃圾分類有法可依了。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網站發布關於《深圳市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激勵實施方案(2019-2021)》(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激勵方案」)公開徵求意見的公示。
  • 垃圾分類新進展!滬超市將售家用分類垃圾袋、垃圾桶
    原標題:超市將售賣家用分類垃圾袋、垃圾桶  記者24日從市綠化市容局獲悉,近期,本市家樂福等賣場計劃推出符合本市垃圾分類標準的分類垃圾袋和垃圾桶。市綠化市容局環衛處有關負責人介紹,和平時常見的垃圾袋相比,這批垃圾袋在大小、厚薄、顏色等方面更便於市民在家中進行垃圾分類。
  • 垃圾分類風靡義烏大街小巷 「小黃狗」半年回收再生資源超1200噸
    資料圖 「俗語:「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在義烏,春節前大掃除早已成為每家每戶迎新年的重要環節。正因如此,除舊迎新的傳統讓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再次成為小區的「打卡」聖地。今天(2月2日)上午,在義烏稠城街道通惠社區通惠門小區,記者看到藍黃相間的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前人頭攢動,居民或手中拿著裝滿衣物的環保袋,或懷裡抱著大大小小的紙盒、可樂瓶。「這是我剛剛從家裡收拾出來的舊衣服,以前總覺得衣服還挺好都不捨得扔,趁著快過年了索性全部收拾收拾,投到『小黃狗』,既可以資源再利用,又能賺點小錢。」
  • 分類趨勢下 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現狀、成分特點、處理模式
    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與處理是垃圾合理處置和資源回收的重要基礎,是實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必經之路,對保護人體健康、提升環境衛生具有重大意義。本文將結合生活垃圾的特點,以垃圾分類政策為背景,對生活垃圾處理模式進行全面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