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八方支援 雷火神山背後的中國製造硬核力量

2021-01-16 金羊網

「朋友」八方支援 雷火神山背後的中國製造硬核力量

中國青年報  作者:張藝  2020-12-31

最多的時候超過6000萬人同時在線,雷神山醫院亦然。

  「雷火神山」和它們的硬核「朋友」

  從來沒有如此多的人如此關注過一家醫院的建設過程。2020年春節假期,每天全網都有上千萬人通過視頻直播觀看火神山醫院現場施工進展,最多的時候超過6000萬人同時在線,雷神山醫院亦然。

  網友們看到的是,五湖四海匯聚而來的7000多名建設者日夜奮戰,鋼筋鐵骨拔地而起。10天,1000張床位,一個現代化的傳染病收治醫院建成,「中國速度」令人驚嘆。而這個速度的背後,是來自雷火神山「朋友們」的八方支援,來自中國製造的硬核力量。

  在12月26日舉行的「聚力新徵程,築夢十四五」——第五屆「中國製造日」網絡傳播活動上,當雷火神山的建設者們回憶起那段日子時,現場和線上的觀眾們似乎又回到了那個雲監工的現場。

  不計代價

  2020年年初的武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床位頻頻告急,雷火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們挺身而出,拔地而起的兩家醫院迅速填補了病床的短缺。除了床位、口罩、防護服外,年初疫情最短缺的還有一種急需的醫療物資——氧氣。

  2月7日,在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工作第十七次新聞發布會上,武漢肺科醫院院長彭鵬表示,目前醫院的用氧量超過日常用量峰值10倍以上。武漢市多家收治醫院都表示面臨「缺氧」困境。2月16日,武鋼有限氣體公司又緊急採購5000隻氧氣鋼瓶,全力支援武漢市醫用氧氣供應。

  氧氣是生命存續的希望。華潤武鋼總醫院呼吸科主任李欣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發熱、乾咳、乏力為主要表現,多數患者在1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氧氣吸入對於減少由於缺氧導致的重要臟器損害有很大幫助。

  「不講條件,不計代價,不計成本。」

  第五屆「中國製造日」網絡傳播活動上,中國寶鋼股份武漢鋼鐵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黃浩東在演講中說,「疫情期間,武鋼停不得,不能停。我們寧可高爐缺氧,也不能讓病人缺氧。」

  武鋼緊急成立了一支供氧突擊隊,中國寶武總部下屬涉及氧氣製備、氧氣運輸、氧氣銷售、建設施工及設備安裝等單位參與其中。

  5個晝夜、6個批次、130餘人次持續馳援火神山、雷神山;24小時開足馬力,供應醫用液態氧約2000立方米;為34家醫院供應各類氧氣瓶8281個,液氧槽車94輛,保障全市醫用氧氣一半以上用量。

  網友們很難觀察得如此細緻,在雷火神山醫院醫用氧氣建設施工現場,供氧抗疫突擊隊冒著寒風,24小時連續工作,保障氧氣供應。

  黃浩東還表示,鋼筋鐵骨壓腕,全體員工緊盯生產計劃一步一個臺階,生產精品鋼材按期交付,才能保證國家重點項目和關鍵國防建設,超額完成了全員的生產目標。近期的數字顯示,中國寶武2020年產量突破1億噸。

  秘密武器

  儘管有2003年非典時期北京小湯山醫院的設計經驗在前,10天建起一座傳染病醫院依然「看似是不可能完成的」。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建築師樊則森說,這不僅需要調配大量的人員和物資,部門之間還要默契配合,共同完成一項零失誤、零感染的任務。

  而建築面積3.39萬平方米、1000張床位的火神山醫院10天完成建設,建築面積7.99萬平方米、容納1600張床位的雷神山醫院,僅用了15天便交付使用。

  有網友把火神山和雷神山兩座醫院的火速建造稱作「基建狂魔」。這一速度的最大秘密武器,是工業化裝配式建築建造技術。也就是說,組成裝配式建築的大部分構件是在裝配工廠、「雲監工」看不到的地方完成,再在火神山醫院拼裝。

  原來,恰逢春節,許多建築下遊工廠早已休工,工人和材料儲備不足,短時間內許多裝配式構件工廠很難大量出貨。因此,建設方需要先統籌武漢周邊構件工廠,統計市場上現有的裝配式貨櫃的規格型號、數量,再納入設計中去,最大限度採用拼裝式工業化成品。

  中國建築集團在收到建設火神山醫院的指令後,以中建三局為先鋒,整合武漢市政等多家單位參與,組成聯合「戰隊」。設計、採購、施工並行,並根據實際情況優化調整。

  樊則森說,利用這種智能建造的方法,結合裝配的靈活性,幾十道工序齊頭並進,精確每一步施工計劃所需時間,有序對接,使得前線「將士」能夠迅速把模塊化的廂式房在現場拼起來,像搭積木一樣蓋房子。

  為確保工程高效有序,建造方繪製「小時制」作戰地圖,給每個施工單位按照小時為單位進行工程進度的通報考核:24小時整平了5萬平方米場地;3天1600多套貨櫃安裝到位;4天完成6個護理單元和水電改造設計;10天,火神山醫院落成!

  高效率啟動各項工程建設,第一步就要求快速完成各項高精度測量工作,而這有賴於北鬥高精度定位和測繪技術。

  在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高精度定位設備火速馳援,確保工地大部分放線測量一次完成,為兩座醫院迅速施工爭取了寶貴時間。

  在我國重點戰「疫」區域,還有上百架無人機在北鬥衛星的定位導航下,將一線急需的醫療和防疫物資精準投送到醫護人員手中。

  有多個國家使用中國的北鬥衛星系統,例如印度尼西亞土地確權、科威特建築施工、烏幹達國土測繪等。這一我國自主研製的衛星定位系統不僅讓中國免於受到GPS的鉗制,也在關鍵時刻發揮了中國製造的作用。

  「看見」就是信心

  在雷火神山醫院,2.5萬名建設者晝夜勞作。工地上沒有姓名,通行的稱呼是某某「師傅」。有人會在黃色安全帽的一側寫上姓氏,後腦勺位置寫上「武漢加油」。有人說,自己累得「站著都能睡著」。有人說,像這樣「帶有光環」參與援建工程還是人生首次。

  網友們可以看到,工人們的晝夜趕工,讓每一天的工地上都在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屏幕的另一端,網友的評論裡滿是鼓舞和致敬,「熱乾麵加油」「工人們辛苦了」,見證著變化的他們,也一次次感慨著「中國速度」。

  而在17年前,非典期間北京小湯山醫院是怎麼建起來的,網友無法共同見證。

  技術的突飛猛進讓我們能夠實時「看見」,而「看見」本身就是力量和信心。

  在雷火神山建造的同時,中國移動等運營商迅速搭建了5G基站,並提供了5G高清直播的應用場景,億萬網友通過直播共同見證了武漢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的快速建成。

  5G網絡的應用不止於此,醫院建成後,5G遠程醫療系統又讓武漢之外的專家跨越千裡,與抗疫前線的臨床醫生實現「面對面」高清救治指導。

  雷火神山醫院的建造變化,還有「天眼」見證。航天科技集團中國四維遙感運行事業部疫情期間保障衛星正常運行,記錄下武漢各醫院建設的真實情況,讓全國人民第一時間通過衛星圖看到建造進程,堅定戰「疫」的決心。

  從荒草叢生、機器轟鳴、骨架成型到病房密布,雷火神山的施工、通信、供電、加油、供材、運輸、配貨,每一步都離不開「朋友們」的支撐。

  這些「朋友」是中國企業,它們趕工期、保質量。

  國家電網,3天就完成兩家醫院的電路鋪設;三大電信運營商36小時實現火神山醫院的全面3G/4G/5G網絡覆蓋;華潤集團為醫院提供總價值約300萬元的保障藥品、器械;中鹽集團主動對接醫院指定的輸液供應單位,做好緊急供應醫用氯化鈉準備;三峽集團協調落實4500平方米土工膜,滿足醫院施工需要……

  還有數十家企業向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建設提供設備、物資和技術。比如,三一重工的起重機、挖掘機,聯想的IT設備,和遠氣體的醫用氧氣,美的的全部家電,華為的5G網絡設備及技術支持,神州數碼的視頻監控和視頻會議設備,公牛的牆壁插座開關,卓譽的制氧機、微壓氧艙,海潤節能的負壓病房通風系統。

  中國製造的意義是什麼?或許在這兩座生命之舟上就能找到答案。

編輯:智羊

相關焦點

  • [分享]火神山醫院板房資料下載
    萬眾矚目的火神山醫院為抗擊疫情、救治患者贏得了寶貴時間,也創造了工程建設史上的一項奇蹟。   (圖片來源於網絡)   火神山醫院是一個應急醫療工程,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急」。設計方要用非常規的付出和投入為施工方留出更多的建造時間,讓醫院方能夠如期交付,達到快速、有效救治病人的目的。
  • 那些馳援武漢背後的力量……
    冬春之交 湖北省、武漢市被新冠肺炎疫情陰影籠罩 這是一場遭遇戰 八方馳援,同舟共濟 投身這場必須打贏的疫情防控阻擊戰 全國各地醫療隊馳援武漢 一批又一批的救援物資從五湖四海匯聚 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 一座座方艙醫院陸續建成 陽春三月,伴隨著疫情趨向平穩
  • 國潮崛起 第五屆「中國製造日」 聚力新徵程
    2020年12月26日,由團中央宣傳部、國資委新聞中心、中國青年報社等單位主辦的第五屆「中國製造日」網絡傳播活動在線上線下同步舉行。本次活動通過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來「中國製造」的輝煌成就、艱辛歷程,未來的壯闊發展前景、蘊含的強大精神力量,引導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堅定「四個自信」、激發愛國熱情、立志投身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宏偉事業,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而奮鬥。
  • 10個暖心故事,帶你感受「中國速度」背後的力量...
    這裡沒有基建狂魔,只有中國力量!當前,中建安裝參建的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已相繼交付使用,面對疫情,中建安裝力量火線集結,衝到前沿、戰在「疫」線,他們的武漢戰「疫」將暫告段落。在這場與疫情的生死競速背後,是付出艱辛和力量的建設者們,他們不計報酬、不舍晝夜、臨危受命,奔赴最艱苦、最勞累、最危險的前線,鑄造起疫情防疫的新堡壘,他們是這個時代的平凡英雄!今天,讓我們走進「中國速度」背後的故事......
  • 保生產忙搶修抓建設 荊楚戰「疫」背後的湖北供水力量
    和戰鬥在前沿的醫護人員、社區系統、市場監管、人民警察不同,還有一群「幕後英雄」為抗疫一線傾力支援,他們就是每個城市的供水人。眾多西方媒體在報導中國抗疫新聞時驚嘆於中國的全面動員能力和勞動者的韌性,更驚嘆於社會的正常運轉,他們在文中表述:「如果這麼嚴重的災情發生在他們國家,城市早就斷水、斷電、斷氣、斷通訊,失去了秩序和保障。」
  • 僅僅十天,火神山從開工到投用:193秒視頻見證中國速度
    1月23日下達任務,2月2日完工交付:建設火神山醫院從開工到投用,只有10天時間。193秒視頻,記錄火神山醫院建設全過程,見證中國速度!視頻來源:8KRAW(03:13)火神山建設不完全手冊怎樣才能建一個火神山醫院?
  • 【央廣時評】舉世罕見全民戰「疫」的中國力量
    【央廣時評】舉世罕見全民戰「疫」的中國力量 2020-02-28 19:13:00來源:央廣網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為啥建那麼快?科技密碼在這裡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題: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為啥建那麼快?科技密碼在這裡!新華社記者王優玲正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建築科技創新大會之重大科技成就展引起人們廣泛關注,其中一些與建造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相關的科技吸引參觀者駐足。
  • 踐行初心使命 奮力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二、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有力彰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疫情發生後,全國上下緊急行動,依託強大綜合國力,開展全方位的人力組織戰、物資保障戰、科技突擊戰、資源運動戰,全力支援湖北省和武漢市抗擊疫情。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是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醫療支援行動中的一個縮影。
  • 火雷神醫院:卡友和一線英雄的中國力量
    在7000多萬「雲監工」的注視下,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拔地而起。短短10來個晝夜,兩所醫院迅速落成,並開始收治首批患者,刷出了與疫情賽跑的「中國速度」。風「火」神速,「雷」厲風行的背後,是逾萬人的建設隊伍日夜鏖戰,一千多臺各類大型機械設備及運輸車輛24小時不間斷施工。「基建狂魔」與疫魔的「生死競速」,其建設艱辛程度遠超想像,飽含著無數人的辛勞與汗水。
  • 一張「硬核」的抗疫答卷
    從今天起《河南新聞聯播》播出系列述評《為河南喝彩》,今天播出第一期《一張「硬核」的抗疫答卷》。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省委省政府帶領一億河南人民勠力同心,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中原防線,在大戰大考中交出了一張「硬核」的抗疫答卷。在攻堅克難的關鍵時刻,主心骨越是堅強有力,就越能凝聚風雨無阻的力量。
  • 走出火神山的他們,變成了「志願者」「支援者」
    走出火神山,選擇英雄同行■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劉會賓 王均波 記者 高立英萬先生今年45歲,是火神山醫院收治的首批患者之一。48歲的趙玉英是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名軍醫。2月4日,剛被趙玉英和戰友們迎進病房,萬先生就把短視頻發到網上,曬出病號飯:「吃不完。」
  • 盤點2020奇蹟之一:火神山醫院建設
    2020年第一件奇蹟,就在除夕夜開始,火神山醫院!中貝通信接到通知,火速完成了火神山醫院的4G/5G通信網絡覆蓋設計。電信,聯通,移動,中國電子,中國鐵塔湖北公司,中國信科等前後方企業一起努力,36小時完成5G基站建設,包含光纜敷設,基站安裝,調試開通····還交付了雲資源,核心系統計算與存儲,建成於解放軍總醫院的遠程會診系統。武漢水務集團直接負責供水施工任務。湖北晟威公司派出相關安保人員24小時值守。
  • 一朵棉花背後的中國製造
    在第五屆「中國製造日」全國主會場活動「硬核支援」板塊上,穩健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副總裁尹文嶺表示,企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持續推動產業鏈的發展。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劍/攝2020年的四季,少不了「winner」的字眼兒。它曾出現在武漢各大醫院醫護人員的防護服、口罩上,也出現在全國各地百姓家裡的口罩上;它還出現在免洗洗手液、酒精棉片等各類防護物資上。
  • 機友會對話「疫」線工程機械三兄弟:「逆行」助力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
    請纓到「疫」線「我是大年三十中午接到中建三局一個朋友的電話的,他說火神山醫院建設需要挖機問我能不能去,當時我正忙著收帳沒有立即應允。,因為還有很多工程機械人和他一樣「逆行」在前往支援疫區的路上。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施工一線場景「只要我在朋友圈和抖音這樣的社交平臺上發布有關現場施工的圖片、小視頻,就有很多朋友留言說為我驕傲,我自己也為能夠參與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為家鄉人民抗擊疫情出一份力感到自豪。」王飛興奮地說。
  • 「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製造什麼!」中國製造:我們當真!
    嫦娥五號刷屏那幾天,除了感嘆奔月神話變為現實,還有網友翻出15年前中國制定的探月計劃↓↓↓2004年2月,國防科學工業技術委員會領導對外宣稱:中國月球探測計劃已經進入實施階段,將分「繞」「落」「回」三步。3年內,一顆屬於中國的衛星將開始繞月飛行,衛星命名為「嫦娥一號」。6年內,中國的月球車將在月面上軟著陸,展開巡視探測。
  • 【為河南喝彩(一)】一張「硬核」的抗疫答卷
    從今天起《河南新聞聯播》播出系列述評《為河南喝彩》,今天播出第一期《一張「硬核」的抗疫答卷》。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省委省政府帶領一億河南人民勠力同心,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中原防線,在大戰大考中交出了一張「硬核」的抗疫答卷。在攻堅克難的關鍵時刻,主心骨越是堅強有力,就越能凝聚風雨無阻的力量。
  • 《命運與共》:連線俄羅斯電影人,「硬核」抗疫
    俄羅斯派出軍事運輸機運輸中方捐贈的醫療物資提起俄羅斯人民,中國網友們有一個常用的形容詞——「硬核」。援助完中國醫療物資卻不宣傳,在國內由特技飛行表演隊來提醒大家注意防控......俄羅斯的一系列抗「疫」行為可謂是為「硬核」代言。作為世界大國,中國與俄羅斯不僅在這次抗擊疫情中互相幫助,也一同為其他國家伸出援手,派出了多批醫療隊。前不久,甚至有義大利民眾特意為此升起了中國和俄羅斯的國旗。
  • 火神山建設不完全手冊:如何10天建一座醫院?
    2月2日,基建狂魔們用10天在一片空地上建起了火神山醫院2月6日,經過10個晝夜的艱苦奮戰雷神山醫院通過驗收並逐步移交這看似天方夜譚的奇蹟真實發生了小新一直全程為你記錄→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網友@偶腳得偶還可以搶救一下梳理火神山醫院建設歷程整理了《火神山建設不完全手冊
  • 第五屆「中國製造日」活動在線上線下...
    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來,「中國製造」走過艱辛歷程,創造了輝煌的成就,更積蓄了強大的精神力量。第五屆「中國製造日」活動緊緊圍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引導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堅定「四個自信」、激發愛國熱情、煥發奮鬥精神,立志投身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宏偉事業,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