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我們不得不驚嘆於老祖宗的智慧,即使在古代落後的情況下,他們仍然能夠給我們創造很多的東西,這些東西就算到了現在也很讓人吃驚。
古詩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在字數上和韻律上都非常講究,一般都是出自文人墨客之手。另外古代還有一種通俗易懂簡潔明了的語句,一般說起來也比較押韻,大家稱呼它為俗語。俗語是古人對人生經驗的簡短概括,精闢簡短有意思,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環境改變很多俗語在今人眼裡都有點摸不清其中的含義,在農村還是多見,其實俗語話糙理不糙,非常能體現老祖宗的智慧所在,今天要說的便是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
生七不娶
這句話說的是女子一旦犯了以下七件事就會馬上被休掉,這七件事分別是:無子、淫蕩、口舌、偷盜、妒忌、惡疾、不事舅姑。這前面六件事都很好解釋,就是字面所表達的意思,最後一個的意思是對父母不孝順。古時候的舅姑指的是公婆或者女子娘家的父母,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舅姑。
小編覺得那時候女子因犯了淫蕩、偷盜、口舌、不事舅姑、無子被婆家休掉還不難理解,淫蕩、偷盜、口舌、不事舅姑是一個人道德的問題,道德觀念都不正的女子自然不能要,而無子在古時候都算的上是一件大事,也就不用多說。但是惡疾、妒忌這兩件未免對女子要求的有些不公平,這世上沒有人不會妒忌,而且為什么女子一患上疾病就要被婆家拋棄,她們豈不是很委屈。
暗九不過
這句很有講究,是針對過生日的事情而言的。在古代,人的壽命不是很長,因此假如一個人過了60歲生日,也就是一個「甲子」,那麼就算是高壽老人了。所以古人認為,活過了一個甲子的歲數以後,就不能再去過以「九」為倍數的生日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暗九不過」。
在我們的古人們看來九作為最大的數字,它所代表的意義自然也是不一樣的的,又有哪個人不希望自己能活的更久呢?而六十歲又對古人們來說是一個「轉折點」,六十歲之後的九的倍數的生日則是一個劫數。這些年齡的生日不過似乎就意味著人們的年齡並沒有達到最大的限度,還可以繼續生活在這個世間。
這些是古人迷信和心理作用,就像大家在喜慶的日子裡喜歡「十」寓意美好一樣。
這句俗語對現在的社會而言幾乎起不到作用了,男女平等是時代的產物,婚姻並不能單靠男性一方做主,女性也有絕對的話語權。一段婚姻裡面,可能會有爭執與不和,但這些都是小事,只要彼此相愛,給對方一點包涵與忍耐,有何不可?愛情也需要去認真經營。
俗語是古時候代代相傳的,是人與人之間最質樸的智慧,包含著無數人的祝福和愛意。好的句子應該被後代所銘記,其中包含的精神更加要被學習。
偶爾聽一聽祖先留下的民間俗語,同樣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眾所周知,俗語是農民在漫長的歲月裡生產生活,通過觀察摸索出來的經驗,如果我們能夠了解,並且謹記於心,會在以後的日常生活中受益匪淺!
不可否認的是俗語作為民間文化,在這片華夏大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豐富了人民群眾的認知,給大家帶來了借鑑。當然時光荏苒轉瞬即逝,人類也在不斷的進步,很多俗語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腳步,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後的俗語,更加流光溢彩。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用以前聖賢們的言論,來諄諄教誨你。廣泛搜集押韻的文字彙編成「增廣」,使你見多識廣。應該借鑑古人的經驗教訓,來指導今天的行為,因為今天是古代的延續。
「欲知大道,必先學史」,讀史使人明智,了解歷史可以增加我們的智慧。
至於要看什麼書,才能收穫到重多「金句」,收錄了從古至今非常多俗語、名言的《增廣賢文》,就是一本不錯的讀物。
《增廣賢文》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語句簡練,通俗易懂。中心內容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其中大部分諺語、俗語、對聯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前人總結下來的經驗、智慧,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世間萬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讀書高。腹有詩書氣自華,筆下能點旌旗軍。
《增廣賢文》從廣義上說,它是雅俗共賞的「經」的普及本,不需講解就能領會到經文的思想觀念和人生智慧。
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廣,多見多聞。
這本《增廣賢文》才49元,也就是兩包煙錢,卻能讓你受益終生!
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把這本大智慧帶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