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生七不娶,暗九不過,」什麼意思?老祖宗傳下來的忌諱

2020-12-03 花落花又落

有的時候我們不得不驚嘆於老祖宗的智慧,即使在古代落後的情況下,他們仍然能夠給我們創造很多的東西,這些東西就算到了現在也很讓人吃驚。

古詩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在字數上和韻律上都非常講究,一般都是出自文人墨客之手。另外古代還有一種通俗易懂簡潔明了的語句,一般說起來也比較押韻,大家稱呼它為俗語。俗語是古人對人生經驗的簡短概括,精闢簡短有意思,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環境改變很多俗語在今人眼裡都有點摸不清其中的含義,在農村還是多見,其實俗語話糙理不糙,非常能體現老祖宗的智慧所在,今天要說的便是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

生七不娶

這句話說的是女子一旦犯了以下七件事就會馬上被休掉,這七件事分別是:無子、淫蕩、口舌、偷盜、妒忌、惡疾、不事舅姑。這前面六件事都很好解釋,就是字面所表達的意思,最後一個的意思是對父母不孝順。古時候的舅姑指的是公婆或者女子娘家的父母,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舅姑。

小編覺得那時候女子因犯了淫蕩、偷盜、口舌、不事舅姑、無子被婆家休掉還不難理解,淫蕩、偷盜、口舌、不事舅姑是一個人道德的問題,道德觀念都不正的女子自然不能要,而無子在古時候都算的上是一件大事,也就不用多說。但是惡疾、妒忌這兩件未免對女子要求的有些不公平,這世上沒有人不會妒忌,而且為什么女子一患上疾病就要被婆家拋棄,她們豈不是很委屈。

暗九不過

這句很有講究,是針對過生日的事情而言的。在古代,人的壽命不是很長,因此假如一個人過了60歲生日,也就是一個「甲子」,那麼就算是高壽老人了。所以古人認為,活過了一個甲子的歲數以後,就不能再去過以「九」為倍數的生日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暗九不過」。

在我們的古人們看來九作為最大的數字,它所代表的意義自然也是不一樣的的,又有哪個人不希望自己能活的更久呢?而六十歲又對古人們來說是一個「轉折點」,六十歲之後的九的倍數的生日則是一個劫數。這些年齡的生日不過似乎就意味著人們的年齡並沒有達到最大的限度,還可以繼續生活在這個世間。

這些是古人迷信和心理作用,就像大家在喜慶的日子裡喜歡「十」寓意美好一樣。

這句俗語對現在的社會而言幾乎起不到作用了,男女平等是時代的產物,婚姻並不能單靠男性一方做主,女性也有絕對的話語權。一段婚姻裡面,可能會有爭執與不和,但這些都是小事,只要彼此相愛,給對方一點包涵與忍耐,有何不可?愛情也需要去認真經營。

俗語是古時候代代相傳的,是人與人之間最質樸的智慧,包含著無數人的祝福和愛意。好的句子應該被後代所銘記,其中包含的精神更加要被學習。

偶爾聽一聽祖先留下的民間俗語,同樣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眾所周知,俗語是農民在漫長的歲月裡生產生活,通過觀察摸索出來的經驗,如果我們能夠了解,並且謹記於心,會在以後的日常生活中受益匪淺!

不可否認的是俗語作為民間文化,在這片華夏大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豐富了人民群眾的認知,給大家帶來了借鑑。當然時光荏苒轉瞬即逝,人類也在不斷的進步,很多俗語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腳步,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後的俗語,更加流光溢彩。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用以前聖賢們的言論,來諄諄教誨你。廣泛搜集押韻的文字彙編成「增廣」,使你見多識廣。應該借鑑古人的經驗教訓,來指導今天的行為,因為今天是古代的延續。

「欲知大道,必先學史」,讀史使人明智,了解歷史可以增加我們的智慧。

至於要看什麼書,才能收穫到重多「金句」,收錄了從古至今非常多俗語、名言的《增廣賢文》,就是一本不錯的讀物。

《增廣賢文》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語句簡練,通俗易懂。中心內容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其中大部分諺語、俗語、對聯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前人總結下來的經驗、智慧,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世間萬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讀書高。腹有詩書氣自華,筆下能點旌旗軍。

《增廣賢文》從廣義上說,它是雅俗共賞的「經」的普及本,不需講解就能領會到經文的思想觀念和人生智慧。

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廣,多見多聞。

這本《增廣賢文》才49元,也就是兩包煙錢,卻能讓你受益終生!

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把這本大智慧帶回家了。

相關焦點

  •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老祖宗教你識人
    而古人的智慧流傳至今,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對後世長生了深遠的影響,可以說很多老話如果細細品讀可以讓我們少走許多彎路。老祖宗:「生七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古人傳下來的忌諱 ;首先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很顯然跟婚姻嫁娶有關,說到婚姻之事,從古自今,一直是人們關注的事情,更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而子女的婚姻是每個父母尤其看重的事情,畢竟婚姻好壞直接影響到子女一生的幸福。
  •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是何意?現代人是否還需遵從?
    有這麼一句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據說它總結了人生兩件大事的哲理,那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或許現代人會覺得難以理解,但這些不公平的行為確實真實發生在古代女子的身上,而且還被古人奉為人生準則。古語「生七不娶」指的是在成親後,女子只要觸犯七件事中的任何一件事,就會被夫家所休。倘若還未出嫁的女子提前犯了這些事,很有可能沒辦法出嫁。
  • 俗語「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俗語說」怎樣怎樣的事,簡單明了的一句話便能概括整個所要表達的主題,這樣的「俗語」不勝枚舉,今天我們就要說一句俗語,「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這句俗語表達是怎樣的意思呢?是真的有道理嗎?一、詮釋「俗語」先有語言後有文字,當人類語言能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會用文字來記錄和保存當時的思想,所以說,語言是人類交流的第一要素。
  • 古人云: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什麼意思?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在眾多的古語中有一句話很有哲理「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這句話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意思。一、什麼叫做有事鍾無豔?古代有位齊宣王,他有一位王妃叫做鍾無豔。根據史書的描述,鍾無豔的相貌非常醜,而齊宣王為什麼會娶這樣一位醜妻做王妃呢?原來鍾無豔很有才學,尤其對於如何治理國家有著獨特的看法。正是因為如此,後來齊宣王賞識她的才學便把她納為王妃。
  • 老祖宗俗語:「滾石不生苔,轉業不聚財」,啥意思?傳下來的講究
    老祖宗俗語:「滾石不生苔,轉業不聚財」,啥意思?傳下來的講究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掙到錢,有的人會選擇投機取巧地掙錢,有的人會選擇勤勤懇懇、腳踏實地地掙錢。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選擇隨機掙錢,但是事實上,掙錢手段千千萬,最高明的還是腳踏實地,也只有這樣掙來的錢才穩妥。
  • 「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何為出妻?娶了會有什麼問題
    俗語是老祖宗們一代又一代的傳下來的,它包含了很多老祖宗們的生活智慧,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所以流傳甚遠。但是也有的俗語要根據古時候的生活情境來看,它並不符合現代社會情況。今天就來說一句關於男子娶妻的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
  • 古人傳下來的老話「豬來窮,狗來富」是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古人傳下來的老話「豬來窮,狗來富」是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過年了,距離新年也就幾天的時間了。很碰巧的是2018年就是狗年,而緊隨其後的就是豬年了。有些人可能就聯想到了「豬來窮,狗來富」這句俗語了,那它說的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所流傳下來的這句老話,其實是有道理的,但有很多人卻理解錯了!豬來窮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說,如果有一頭豬突然到你家裡來了,那就會把你家吃窮。
  • 人類知識的古人云:「女人顴骨高夫不用刀」,老祖宗,這合理嗎?
    俗話說「相由心生」,意思是一個人有什麼樣的心,會有什麼樣的臉。從古至今,「相面」是一種知識,不是臉,而是心!明代大才子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這意味著如果你想徹底了解一個人,你需要和他有一個長期的接觸。在人際交往中,有很多人,我們都只有一張臉。
  • 古人云「男怕三搖頭,女怕闊步走」,有什麼道理?老祖宗的忠告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能聽到老人們說一些俗語,這些俗語都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在民間也是廣為流傳。這些流傳下來的俗語都是很有道理的,都蘊含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的彎路,都是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
  • 古人云:樹怕三搖,女怕三撩,下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揭露了人性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中,流傳著許多祖宗留下來的俗語,這些俗語經歷了這麼長的時間流傳到現在,一定是有其中的一些道理的,比如說老人常說:「兩腮無肉不可交」,比如說「娶妻娶德不娶色「等等。明代大才子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曾這樣說道:「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樹怕三搖春季是植樹的最佳季節,也就是三四月份。
  • 老祖宗的講究: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
    書裡面有一句話,「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經常被過去的木匠掛在嘴邊。 老祖宗生活中處處講究吉利、吉祥,把追求幸福的願望寄托在身邊的一器一物上。
  • 老祖宗傳下來的十大規矩,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01. 02. 家裡來客人了,添飯時一定不能說:還要飯嗎? 04. 過年下餃子皮破了不能說「破」。
  • 古人云:男怕三點頭,女怕闊步走,啥意思?老祖宗給年輕人的忠告
    古人云:男怕三點頭,女怕闊步走,啥意思?老祖宗給年輕人的忠告正所謂男女有別,這並不是說男女之間的生理構造不同,而是社會對其的要求存在差異,這在古時候尤為明顯。很多人不明白「三點頭」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做人做事沒有主見,在大是大非面前只知道聽從別人,不停地點頭附和。而「闊步走」說的是女子走路時的姿勢,像男子一樣,這麼做顯然有違規矩,所以同樣不會被社會所接受。那麼為何會存在這樣的差異呢?對於一個男人而言,其一定要有自己的是非觀和判斷能力,這樣才不至於隨波逐流,也不會給小人可乘之機。這一點不光是在古時候,放在當今也依舊適用。
  • 老祖宗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啥意思?還沒對象的注意了
    老祖宗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啥意思?還沒對象的注意了雖然現在婚姻自由,不用像過去那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家人們還是會幫助家中的小輩物色對象。畢竟小輩們年紀輕,見過的人少,長輩們怕他們上當受騙,和不靠譜的人結了婚一輩子都不會幸福。
  • 為何「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什麼是「生妻」?娶個媳婦容易嗎!
    其實婚姻問題是老生常談了,自古以來夫妻間就很少有不吵架不拌嘴的。嚴重者甚至大打出手,最後一地雞毛。不過不同的是,古代女子地位比較低,即便心中有氣也不敢大發脾氣,否則一旦被丈夫拋棄那無異於斷了活路。俗話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就是關於婚姻生活的,但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放到現在還成不成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古人說「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是啥意思?老祖宗說的挺有道理
    這些民間的俗語,都是老祖宗們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比如說「男好帶毛,女好帶膘」、「男怕孤,女怕寡」、「樹怕三搖,女怕三撩」、「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等等。這些俗語都是老祖宗的智慧,就比如說我們村裡經常會聽到有人說「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仔細想想其實這句話其中,蘊含著很深的古代哲學理論。
  • 俗話說:「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話說:「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文|全民閱歷史我們國家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些俗語雖然難登大雅之堂,卻也是老祖宗們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就比如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這句俗語,古時候木匠就非常注重這句話,打造的器具也大多是照著這個來的。
  • 古人常說:男怕水蛇腰,女怕小噘嘴,明白意思後,真嘆服古人智慧
    以相面識人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獨特見解,這裡不是指以面相預測他人的命運前程,而是指通過面相看一個人的身體是否健康。古語中有一句話,「男怕水蛇腰,女怕小噘嘴」,這話也許與現在的審美起了衝突,因為現在大多數人都追求水蛇細腰以及一個性感的小噘嘴。但是在古人看來,這是身體不健康的表現。那麼這一句古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何古人會怕呢?
  • 民間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道理?
    在古人的觀念中任何事情,都應該按照章法去做,否則就會亂了禮數和體統。這種思想在現代社會中,其實也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老祖宗們將這種思想貫穿於俗語中,目的就是想讓世人了解,生活中其實處處皆學問。
  • 「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說的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流傳下來的俗語除了教人做事做人外,還有很多俗語是以物喻人或借物觀察天氣變化的,這些俗語相信老農民心裡都很清楚,在小編當地,也流傳著許多經典的俗語,比如說反應人情世故的俗語「人窮不走親,沒錢莫攀貴」,還有四大俗語等等,這些俗語蘊含哲理,通俗易懂,也具有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