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媽媽到底是怎樣的一部國產動畫片

2021-01-09 時光寄存

《小蝌蚪找媽媽》這部動畫片,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上個世紀60年代製作成的一部水墨動畫片。

也正是這部動畫片,開創了用中國傳統的水墨山水國畫風格製作一部動畫片。

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專業動畫電影製片廠

原本是隸屬於上海電影製片廠的上海美術電影製作廠,可以說是中國歷史最久規模也最大的美術電影片廠。在這裡是以動畫為基礎、通過木偶、剪紙、摺紙,皮影等具有民族代表性的傳統表現手法為創作的基地。

對於喜歡看動漫的小夥伴,尤其是一直關注國漫發展的小夥伴,一定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和那些有代表性的作品並不陌生,下方評論區裡大家可以說說都知道那些上海美術電影製作廠的經典作品。

水墨動畫電影 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找媽媽 是一幅流動的中國水墨畫

作為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全片整體的氛圍就是那種中國畫特有的素雅,再配合以古琴和琵琶,那優美意境直接就把你溶入其中。

這部作品的誕生還有一個有趣的原因,那就是因為大師級畫家齊白石的蝦太出名了,然後就有創作人員說,齊白石的蝦都能印在搪瓷臉盆上,我們是不是能把它做到動畫中呢?於是就在這樣的一個想法之下搞起了研究,直到最後《小蝌蚪找媽媽》的誕生,終於也圓夢了一代動畫人,讓齊白石的蝦遊走於動畫之中。而水墨動畫的成功研製也是我國對世界動畫藝術的一大貢獻,它打破了動畫片單線平塗的傳統形式,將水墨畫與動畫技術結合。

驚豔中外 獲獎連連

1961年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1962年第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

1962年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動畫節短片特別獎

1964年第四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78年南斯拉夫第三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1981年法國蓬皮杜文化中心第四屆國際青少年電影節二等獎

《小蝌蚪找媽媽》這部動畫電影獲得的殊榮,就算是放在當下,那也是為數不多的嬌嬌者。也足以讓人引以為傲。

我們已經進入國漫高速發展的時代

這些年,國產動漫的發展也算得上是突風猛進,好的作品也是越來越多,我們有了更多更好的團隊,也有了更多更好的製作技術,自然也少不了更多的長篇巨製。但是就算是我們改編再多的傳統歷史、神話故事,卻已經極少去體現中國水墨畫的這份神韻了,也許在一些片花過場中,你還能感受到那種特有的美感,但是用來講故事,已然沒有人下這樣的功夫了。

其實原因也簡單,首先是用戶已經習慣了在大量的CG動畫中感受那種畫面的逼真與華麗。而更重要的一點,對於水墨畫這種風格,不僅僅是需要過硬的功底,更要對傳統文化有著深厚的理解,就算是在技術層面來理解也是同樣,想要在CG動畫中表達出水墨畫的效果,真要是做的好,那也是需要花大力氣下大成本才能表達的淋漓盡致,所以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講,像《小蝌蚪找媽媽》這樣的作品,就算是中央美院的,現在也沒有幾人在搞這類作品的創作了。畫面和做動畫已然是兩個很清晰的不同專業學科,就算是一個人身兼兩科,這也不是一個人能幹的事兒。更何況在這樣的背景前提之下,作品中還得有大師級的代表作品。畢竟齊白石的蝦,自身也帶著獨有的IP,而論當下,又有誰出其右。所以綜上所述,《小蝌蚪找媽媽》這部中國第一水墨動畫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相關焦點

  • 在B站看《小蝌蚪找媽媽》感覺如何?
    《小蝌蚪找媽媽》是1960年出品的一部動畫片,相信很多網友對此都很熟悉,因為它曾出現在我們的課本上。因為1960年技術設備受限,當年這部動畫片是用一張張水墨畫堆出來的,可以說部動畫片其實是給我們展示中國的水墨畫,它濃聚了中國水墨藝術彩色,是一部非常經典具有年代感的動畫片。
  • 小蝌蚪找媽媽:一部60年代的動畫短片,為何到現在仍能家喻戶曉?
    「小蝌蚪,不發愁,一心一意找媽媽,加把勁,往前遊。」你聽過這句話嗎?這句話來自一部經典的動畫——《小蝌蚪找媽媽》,該片講述了一群小蝌蚪百折不撓最終找到青蛙媽媽的故事。隨著科技的進步,動漫動畫的製作水平越來越高,卻有不少網友說:「再也沒有這樣的動畫片了」,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 《小蝌蚪找媽媽》成絕響!矯野松離世,經典動畫作品經久不衰
    1960年代,是中國動畫片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黃金年代。這一時期產生了一大批極具民族特色、質量上乘的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牧笛》《山水情》……這些動畫片的創作集合了大批知名畫家、音樂家、動畫人。幼兒啟蒙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小鯉魚跳龍門》、《牧笛》、《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大家非常熟悉的作品,都出自於矯野松之手。
  • 《小蝌蚪找媽媽》被指常識性錯誤:片中蝌蚪像蛤蟆仔
    (青蛙媽媽產的卵形如球狀)上世紀60年代的經典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伴隨了無數人度過了童年時光,近日《小蝌蚪找媽媽》中的經典畫面將製成5枚特種郵票,並於6月1日問世。不過有科普人士指出,當年動畫片中的小蝌蚪,其實找錯了媽媽,片中黑不溜秋的小蝌蚪明顯是癩蛤蟆(即蟾蜍)的娃。他們呼籲還小蝌蚪真實的「母子」關係,莫讓誤會繼續下去。
  • 《小蝌蚪找媽媽》中的媽是蟾蜍 短片誤人無數
    上世紀60年代的經典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伴隨了無數人度過了童年時光,近日《小蝌蚪找媽媽》中的經典畫面將製成5枚特種郵票,並於6月1日問世。不過有科普人士指出,當年動畫片中的小蝌蚪,其實找錯了媽媽,片中黑不溜秋的小蝌蚪明顯是癩蛤蟆(即蟾蜍)的娃。他們呼籲還小蝌蚪真實的「母子」關係,莫讓誤會繼續下去。
  • 《小蝌蚪找媽媽》創作者:15天前走了,抗擊疫情時期消息延遲公布
    只要讀過書的人,沒有人不熟悉《小蝌蚪找媽媽》,小學語文課本裡就有這則童話。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向鯉魚打聽媽媽的情況,聽說媽媽是四條腿,就錯認烏龜為媽媽,當它們找到媽媽時,它們已經長成了青蛙。這是小學語文課本裡的文章,同時,還有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
  • 小蝌蚪最後找到的並不是它們的媽媽,原來我們被騙了這麼多年
    上世紀六十年代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小蝌蚪找媽媽》可以說是我國非常經典的一部動畫片了。歷經半個多世紀,依然經久不衰。它影響了數代人,也陪伴了我的童年。不過,我最近在陪孩子重溫這部經典的時候,卻發現了之前沒有注意到的一個問題——這些小蝌蚪最後找到的並不是它們的媽媽。
  • 《寶蓮燈》一部動畫片,主題曲全火了!
    我們水墨風格的《小蝌蚪找媽媽》皮影戲風格的《鐵扇公主》還有我認為最有分量的動畫片《寶蓮燈》為何這樣說呢,因為不管是重視程度,製作水平,演員陣容,後期效果來說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在中國,再也不可能出現這麼一部稱之為偉大的動畫出現了。
  • 部編語文《小蝌蚪找媽媽》一等獎教學設計,這老師真厲害
    過渡:小蝌蚪雖然在池塘裡生活得很快活,可是沒有媽媽在身邊怎麼行呢?他們多麼希望能和媽媽生活在一起呀!瞧,他們正商量著一起去找媽媽呢!他們找呀找,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原來他們的媽媽是一隻可愛的大青蛙。青蛙媽媽長什麼樣兒呢?請大家找找課文中描寫青蛙媽媽外形的句子吧!①課件出示文字。
  • 給大家介紹一部特別值得孩子去看的動畫片
    其次就是選動畫片,大家都知道,有些動畫片會誤導孩子,有的會因為裡面的動作孩子會去模範,導致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個我認為適合孩子看的動畫片,裡面的畫面漂亮,也很溫馨,有很多地方都值得孩子們去學習,看了這部動畫片我想孩子肯定會變的有禮貌,有愛心的。
  •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1課《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第一單元本單元圍繞著「大自然的秘密」的主題,選編了《小蝌蚪找媽媽》《我是什麼》《植物媽媽有辦法》3篇課文,1個「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1個「語文園地」和1個「快樂讀書吧」。1小蝌蚪找媽媽1.能正確認讀「塘」等14個生字,正確認讀多音字「教」在本課的讀音,能正確書寫「兩」等10個字;讀記「腦袋」等12個詞語。2.結合課文插圖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內容及敘述順序,能講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知道蝌蚪長成青蛙的過程。3.藉助課文的短語了解「披」等四個詞語的意思,能仿照例子各說一句話。
  • 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你能說出小蝌蚪是怎麼變成青蛙的嗎
    二年級上冊第一課的《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相信同學們都學完了,你掌握得怎麼樣呢?現在跟著時老師一起來複習吧!短語積累:大大的腦袋 黑灰色的身子長長的尾巴 快活地遊(動詞前面用「地」)碧綠的衣裳 雪白的肚皮遊哇遊二.學習課文學習這篇課文,同學們要重點掌握小蝌蚪是怎麼一步步變成青蛙的,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小蝌蚪變化過程1.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
  • 《小蝌蚪找媽媽》動畫設計之一馬克宣因病離世
    上世紀80年代風靡一時的美術電影《三個和尚》《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設計之一馬克宣近日在上海辭世。消息傳來,引發網友對昔日經典美術電影的集體追憶。人們向藝術家致敬,更關心動畫電影「中國學派」的前途和命運。下一部經典美術電影又在哪裡?
  • 中國難以忘懷6部經典動畫片,你看過幾部呢?
    相信我們中國的動畫也會越來越好,那麼我們以前還有一些比較經典,雖然沒有現在動畫打鬥的效果這麼好,沒有現在這麼高清,但是一點也不影響我心中對這些動畫的喜愛,有時候也會把它們在找出來重溫一些,那都有哪些呢?6,《小蝌蚪找媽媽》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0年製作的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
  • 找童年:90後放學必看的幾部國產動畫片!
    《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這一部動畫片,90後的小夥伴應該不陌生吧,小時候還在想為什麼小頭爸爸的頭那麼小,卻生了一個頭那麼大的兒子,長大後就知道了,原來大頭兒子是遺傳了他的圍裙媽媽,小時候還因為大頭兒子這部動畫片,編了一句順口溜「大頭大頭,下雨不愁,人家有傘,我有大頭」。《小鯉魚歷險記》《小鯉魚歷險記》取材於「鯉魚跳龍門」這個古老的民間傳說。
  • 難道被小蝌蚪當成了媽媽?
    難不成,它被小蝌蚪誤認成了媽媽?可是小蝌蚪真的會找媽媽嗎?為什麼小蝌蚪不找爸爸呢?帶著這些問題,蝌蚪君開始研究起了自己的同胞。小蝌蚪將來都會變成青蛙嗎?長出四肢的小蝌蚪即將變身為小青蛙每一隻想要成為青蛙的小蝌蚪,都必須把億萬年的生命演化歷程重演一次,都必須把變態進行到底。
  • 被人民日報點名,成經典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真夠資格嗎?
    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每年的10月28日對於漫迷來說都是一個大日子,畢竟這一天是「世界動畫日」,它創辦的初衷是為了紀念法國人埃米爾·雷諾用交卷繪圖的方式製作了全球第一部動畫片並進行大範圍放映。
  • 當然是這些有趣漲知識的動畫片!附動畫片推薦名單
    動畫片是童年的美好回憶,快樂的源泉。對於我們如此,對於我們的孩子也如此!今天小編就來推薦一些不錯的動畫片哦,請爸爸媽媽記得要收藏!《海爾兄弟》80後、90後的集體回憶,1995年開始播放的一部國產動畫片。描述海爾兄弟的探險經歷,融地理、人文、歷史等知識於一體。豆瓣評分8.1,對於國產動畫片來說算是很不錯的成績了。
  • 「盤點」80後記憶中的動畫片——國產30部
    一、《神筆馬良》1955年這是一部木偶人動畫片,小時候很喜歡看這種木偶動畫片,現在想來,可能是因為有三維的效果......曾經也幻想自己能有一支畫什麼來什麼的筆。二、《漁童》1959年這個應該也是70後的記憶,這部動畫片拿到現在來看還是很經典。這是一個愛國的故事。
  • 《萌雞小隊》被廣電評為國家優秀國產電視動畫片
    網易娛樂3月5日報導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了關於推薦2017年第三季度優秀國產電視動畫片的通知,《萌雞小隊》等一批國產動畫被廣電總局評選為國家優秀國產電視動畫片,作品堅持正確價值導向,具有較高藝術水準和製作水平,將會安排在全國各級少兒頻道優先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