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媽媽》動畫設計之一馬克宣因病離世

2021-01-16 中國新聞網

  上世紀80年代風靡一時的美術電影《三個和尚》《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設計之一馬克宣近日在上海辭世。消息傳來,引發網友對昔日經典美術電影的集體追憶。人們向藝術家致敬,更關心動畫電影「中國學派」的前途和命運。下一部經典美術電影又在哪裡?據新華社新媒體專電

  送別美術電影界的爺爺們

  進入21世紀,中國美術電影界連失泰鬥級人物。2010年初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首任廠長、動畫電影「中國學派」創始人之一——特偉駕鶴西去,幾代動畫人為之扼腕。

  緊接著,2011年-2012年,美術電影界又痛失「九色鹿」之父錢家駿、《沒頭腦和不高興》導演張松林等。

  單就水墨動畫而言,早年直接參與《小蝌蚪找媽媽》等經典動畫攝製的老前輩,如今健在者已不是很多。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廠長錢建平說,在滬去世的馬克宣先生,不僅是《三個和尚》的動畫設計之一、《天書奇譚》的美術設計之一,同時也是經典水墨動畫《山水情》的導演之一,這部《山水情》正是「水墨動畫之父」特偉老廠長在其晚年堅持推出的。「在動畫短片領域,馬克宣還留下了多部經典,這樣的老藝術家群體正在萎縮。」

  水墨動畫並未「斷香火」

  令人欣慰的是,半個多世紀來,美術電影界的前輩們不僅是創意大師,同時也是育人楷模。

  翻開中國美術電影史,當年在特偉倡導的「不模仿、不盲從」的創作精神引領下,《三個和尚》導演阿達(徐景達)、《小蝌蚪找媽媽》的攝影師段孝萱等紛紛獨當一面。

  錢家駿更是桃李滿天下,他的學生有《哪吒鬧海》導演嚴定憲、《黑貓警長》導演戴鐵郎、《雪孩子》導演林文肖、《鷸蚌相爭》導演胡進慶等。

  馬克宣作為曾經受益於特偉老廠長的第二代美術電影人,在改革開放後亦是跑遍大江南北,培養出新一代運用電腦技術繪製中國特色動畫的新生代,水墨動畫並未「斷香火」。馬克宣辭世後,來自上海、北京、吉林、杭州等中國動漫重鎮的學生們紛紛在網上發起悼念。一些「80後」弟子追憶,「他是最認真、最敬業的老師。」

  激活經典

  依然「在路上」

  令國內動畫迷焦慮的是,近年來影視動畫領域的「日風美雨」再度「升級」,無論是立體動畫技術,還是真人實景與動畫的交疊技術,不斷為觀眾帶來全新體驗。那麼,動畫電影的「中國學派」究竟何去何從?

  早在「十一五」規劃期間,上海美影廠「三個和尚」的品牌價值,就曾接受國家廣電主管部門研究機構的評估,價值「接近11億元」。人們熟知的阿凡提、哪吒、九色鹿等經典形象也擁有「億元級」的身價。

  2014年,上海美影廠公布一項三年「復興計劃」:自2015年起,《黑貓警長》《大鬧天宮》等經典動畫中的主要動漫形象將通過新故事和再加工重返大銀幕。進入2015年,上影集團透露,包括阿凡提在內的傳統形象也將被激活。

  專家認為,對美術電影而言,激活經典、創造經典的使命依然「在路上」。老一輩美術電影導演嚴定憲說:「當年《大鬧天宮》的創作鍛鍊出了一批人,他們成了中國動畫電影的後繼者。今天我們在培養新一代動漫人才時,是否也可以借鑑前輩的經驗和思路呢?」

相關焦點

  • 《小蝌蚪找媽媽》成絕響!矯野松離世,經典動畫作品經久不衰
    據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導演、二級動畫設計師,中國影協、上海影協會員,離休幹部矯野松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不幸於2020年1月27日上午10時52分去世,享年91歲。
  • 小蝌蚪找媽媽:一部60年代的動畫短片,為何到現在仍能家喻戶曉?
    「小蝌蚪,不發愁,一心一意找媽媽,加把勁,往前遊。」你聽過這句話嗎?這句話來自一部經典的動畫——《小蝌蚪找媽媽》,該片講述了一群小蝌蚪百折不撓最終找到青蛙媽媽的故事。隨著科技的進步,動漫動畫的製作水平越來越高,卻有不少網友說:「再也沒有這樣的動畫片了」,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 小蝌蚪找媽媽到底是怎樣的一部國產動畫片
    《小蝌蚪找媽媽》這部動畫片,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上個世紀60年代製作成的一部水墨動畫片。也正是這部動畫片,開創了用中國傳統的水墨山水國畫風格製作一部動畫片。水墨動畫電影 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找媽媽 是一幅流動的中國水墨畫作為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全片整體的氛圍就是那種中國畫特有的素雅,再配合以古琴和琵琶,那優美意境直接就把你溶入其中。
  • 《小蝌蚪找媽媽》被指常識性錯誤:片中蝌蚪像蛤蟆仔
    (青蛙媽媽產的卵形如球狀)上世紀60年代的經典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伴隨了無數人度過了童年時光,近日《小蝌蚪找媽媽》中的經典畫面將製成5枚特種郵票,並於6月1日問世。不過有科普人士指出,當年動畫片中的小蝌蚪,其實找錯了媽媽,片中黑不溜秋的小蝌蚪明顯是癩蛤蟆(即蟾蜍)的娃。他們呼籲還小蝌蚪真實的「母子」關係,莫讓誤會繼續下去。
  • 矯野松離世 曾創作小蝌蚪找媽媽等經典動畫
    根據媒體報導,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導演、動畫設計師矯野松因生病救治無效,在2020年1月27日去世。因處於特殊時期,家屬商量後決定將這一消息延遲公布。矯野松離世    矯野松出生於1929年8月,逝世時享年91歲。半個月前,矯野松在上海肺科醫院去世。
  • 在B站看《小蝌蚪找媽媽》感覺如何?
    《小蝌蚪找媽媽》是1960年出品的一部動畫片,相信很多網友對此都很熟悉,因為它曾出現在我們的課本上。因為1960年技術設備受限,當年這部動畫片是用一張張水墨畫堆出來的,可以說部動畫片其實是給我們展示中國的水墨畫,它濃聚了中國水墨藝術彩色,是一部非常經典具有年代感的動畫片。
  • 《小蝌蚪找媽媽》中的媽是蟾蜍 短片誤人無數
    上世紀60年代的經典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伴隨了無數人度過了童年時光,近日《小蝌蚪找媽媽》中的經典畫面將製成5枚特種郵票,並於6月1日問世。不過有科普人士指出,當年動畫片中的小蝌蚪,其實找錯了媽媽,片中黑不溜秋的小蝌蚪明顯是癩蛤蟆(即蟾蜍)的娃。他們呼籲還小蝌蚪真實的「母子」關係,莫讓誤會繼續下去。
  • 矯野松去世,享年91歲,曾創作《小蝌蚪找媽媽》等經典動畫作品
    根據媒體報導,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導演、動畫設計師矯野松因生病救治無效,在2020年1月27日去世。因處於特殊時期,家屬商量後決定將這一消息延遲公布。矯野松出生於1929年8月,逝世時享年91歲。半個月前,矯野松在上海肺科醫院去世。
  • 部編語文《小蝌蚪找媽媽》一等獎教學設計,這老師真厲害
    過渡:小蝌蚪雖然在池塘裡生活得很快活,可是沒有媽媽在身邊怎麼行呢?他們多麼希望能和媽媽生活在一起呀!瞧,他們正商量著一起去找媽媽呢!他們找呀找,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原來他們的媽媽是一隻可愛的大青蛙。青蛙媽媽長什麼樣兒呢?請大家找找課文中描寫青蛙媽媽外形的句子吧!①課件出示文字。
  • 《小蝌蚪找媽媽》創作者:15天前走了,抗擊疫情時期消息延遲公布
    只要讀過書的人,沒有人不熟悉《小蝌蚪找媽媽》,小學語文課本裡就有這則童話。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向鯉魚打聽媽媽的情況,聽說媽媽是四條腿,就錯認烏龜為媽媽,當它們找到媽媽時,它們已經長成了青蛙。這是小學語文課本裡的文章,同時,還有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
  • 小蝌蚪最後找到的並不是它們的媽媽,原來我們被騙了這麼多年
    上世紀六十年代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小蝌蚪找媽媽》可以說是我國非常經典的一部動畫片了。歷經半個多世紀,依然經久不衰。它影響了數代人,也陪伴了我的童年。不過,我最近在陪孩子重溫這部經典的時候,卻發現了之前沒有注意到的一個問題——這些小蝌蚪最後找到的並不是它們的媽媽。
  •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1課《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第一單元本單元圍繞著「大自然的秘密」的主題,選編了《小蝌蚪找媽媽》《我是什麼》《植物媽媽有辦法》3篇課文,1個「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1個「語文園地」和1個「快樂讀書吧」。1小蝌蚪找媽媽1.能正確認讀「塘」等14個生字,正確認讀多音字「教」在本課的讀音,能正確書寫「兩」等10個字;讀記「腦袋」等12個詞語。2.結合課文插圖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內容及敘述順序,能講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知道蝌蚪長成青蛙的過程。3.藉助課文的短語了解「披」等四個詞語的意思,能仿照例子各說一句話。
  • 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你能說出小蝌蚪是怎麼變成青蛙的嗎
    二年級上冊第一課的《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相信同學們都學完了,你掌握得怎麼樣呢?現在跟著時老師一起來複習吧!短語積累:大大的腦袋 黑灰色的身子長長的尾巴 快活地遊(動詞前面用「地」)碧綠的衣裳 雪白的肚皮遊哇遊二.學習課文學習這篇課文,同學們要重點掌握小蝌蚪是怎麼一步步變成青蛙的,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小蝌蚪變化過程1.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
  •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小蝌蚪(中班美術)
    一、活動背景(設計意圖):  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我們經常會在這時利用美麗的春景來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激發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比如帶幼兒春遊、布置自然角等。一天班上有位幼兒帶來了許多小蝌蚪,我將它們安置在自然角中,孩子們很好奇地圍著小蝌蚪,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開了,有的說:「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呀?」
  • 難道被小蝌蚪當成了媽媽?
    難不成,它被小蝌蚪誤認成了媽媽?可是小蝌蚪真的會找媽媽嗎?為什麼小蝌蚪不找爸爸呢?帶著這些問題,蝌蚪君開始研究起了自己的同胞。小蝌蚪將來都會變成青蛙嗎?平心而論,青蛙蝌蚪和蟾蜍蝌蚪的畫風很是接近。一定要玩找不同的話,青蛙蝌蚪的體色一般較淺,嘴巴的位置相對靠上,通常喜歡獨往獨來。顏色更黑的蟾蜍蝌蚪比較顯胖,它們特別熱衷於扎堆生活,個頭也比青蛙蝌蚪小得多。
  • 美影廠曾經讓小蝌蚪動起來 一甲子期待再續水墨「神話」
    東方網記者解敏、曹磊、劉昊6月1日報導:「小蝌蚪你問我,我問你,我們的媽媽在哪裡?」「大眼睛、白肚皮、四條腿,她是我們的媽媽呀,怎麼她跟我們長得不一樣……」相信很多人的童年記憶中都有那樣一副畫面,一群靈動的小蝌蚪,穿梭在魚塘水草間,尋找著自己的媽媽。1960年中國誕生了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水墨動畫將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引入到動畫製作中,虛虛實實的意境和輕靈優雅的畫面使動畫片的藝術格調有了重大的突破。而把這一嶄新的動畫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正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 ...中國,李晶晶,語境,蝌蚪,轉譯,丹麥,國歌,中國人,周雷,到來之際...
    原標題:讓世界在新語境下愛上中國故事  東方網4月24日消息:康定東路、蘇州河邊,一幢紅牆歐式小樓,靜安區少兒圖書館,近年來人氣火爆,在滬上外籍父母圈也小有名氣。絕非勝在藏書量,它比拼的是一個「自帶故事」的公益項目,一個跨文化閱讀活動「雙城記」———讓中外家庭共讀經典繪本,交流閱讀心得。
  • 蝌蚪想要變青蛙,這一「碘」可不能少
    01   變態   需要碘   我們都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 阿衰:河中撈出不明生物,會說會跳小蝌蚪找到親生爸媽
    前言: 非常感謝大家關注最新動漫小郎君。今天小郎君繼續給大家帶來精彩好看的阿衰漫畫。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大家小時候絕對都聽過的,然而夥伴們沒有聽過小蝌蚪找爸爸。那麼令人眼前一亮的一幕就出現了,阿衰就是小蝌蚪的爸爸。這段奇妙的大型認親現場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 這40部童年經典動畫,不止是回憶,更是孩子美育啟蒙絕佳資源
    今天這篇沒有錄音,因為太適合看著讀了~  一個多月前和團隊小夥伴開會,聊起小D學校在做生命周期的項目。我就找了《小蝌蚪找媽媽》和她一起看。 沒想到,一家人都看得津津有味, 這部小時候的動畫,現在看也一點不過時。  結果,好幾個夥伴也是同感,覺得小時候的動畫,現在看也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