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覺好多朋友加入到觀賞魚世界的大軍裡面,很多新手開始養觀賞魚了,都有一些基礎的問題。那這篇文章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新手養魚所需要注意的三個問題,基本上這三個問題注意好了,市面上大部分常見的觀賞魚都可以養好。如果是咱們帳號老的朋友已經知道這些知識的,就當做溫故而知新吧,複習一下。
第一,養魚先養水
關於養魚先養水這個概念,很高興的是看到之前很多朋友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比起以前貿然的把魚買回來之後直接用自來水去養,這種情況少了很多。現在大多數朋友都會知道養魚先養水的概念,也就是至少會把自來水靜置2到3天,除掉自來水裡面的氯氣之後再養魚。這樣的成功率自然就高一些。不過呢,仍然有一些朋友是比較著急的,在硝化細菌系統還沒有完全建立好之前,一些大的魚缸就把觀賞魚放進去,這樣確實還是沒有那麼穩妥。
真正做到養魚先養水,至少是需要魚缸開缸之後讓過濾設備開著,運行7天左右的時間。也就是至少一個星期之後在把觀賞魚放進去,這樣會更好更保險,成功率也更高。
第二,入缸之前先過水
這個步驟對於有基礎的養觀賞魚經驗的朋友來說,應該是很熟悉的。因為過水是一個讓觀賞魚從外面的環境適應我們家中魚缸水質環境一個重要的環節。就好像我們人類忽然到了一個海拔比較高的地方,會有高原反應一樣。一些觀賞魚體質比較差的,突然轉移到另外一個環境,也會有他們自己的不良反應。
那麼在觀賞魚入缸之前先過水就是把裝觀賞魚的袋子,先在原來的魚缸裡面泡15到20分鐘。目的就是讓兩者的水溫恆定平衡下來。然後,打開袋子,讓觀賞魚自己慢慢從袋子裡面遊出來。這樣他就會比較好的適應,而不會突然環境巨變導致他們不適應,然後生病甚至死亡。
第三,魚缸環境的布置
這個魚缸環境的布置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之前我個人一直強調的就是,我們的魚缸要把觀賞魚養好,真正把它們養出完好的狀態,是需要儘可能的模擬它們原來生活的環境的。這樣它們內心會有一種安定感。這是通俗的說,是祖傳下來的感覺。也就是埋藏在他們骨子裡面對某一個環境的熟悉度。
在上個月廣州的國內最大水族展上面,聽一位外國的原生觀賞魚大師說。最能展現觀賞魚狀態的是一種原生的魚缸造景。也就是儘可能的還原,這種觀賞魚它們原來栖息地的景觀。記得印象最深刻的記得是他用了一個詞語叫「迷失」。也就是說當一個觀賞魚不在他們熟悉的環境裡面,它們容易迷失自我,從而展現不出最完好的狀態。我覺得這一點對我養觀賞魚的認知非常有幫助,也希望把這個觀點傳遞給大家。
以上就是我們新手養觀賞魚需要注意的三個要點,尤其是第一點,還有第二點是特別重要的。其實關於第三點給魚缸營造更好的環境,這個我們可以通過我們準備養的這種觀賞魚的資料,查資料之後儘可能的模仿它們原生的那種環境。如果一開始就可以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去發展的話,相信你的飼養觀賞魚水平,會在短時間內有極大的提高。就是當朋友去到你家裡的時候,一看那個魚缸就感覺很高端,看上去很自然。這個我覺得是最高的養魚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