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今日,天寒露凝,是為寒露,讀幾首詩詞「膽氣」生。寒露是風鳴於冬的前奏,我們不妨吟嘯徐行,歸來,必然也無風雨也無晴。
《池上》
白居易
褭褭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獨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
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嫋嫋的涼風吹著,悽冷的寒露凝結。蘭草衰零花越來越白,荷破葉子卻更青了。沙鶴獨自棲在沙灘上,兩隻水螢齊飛。如果說寥落孤寂的境地,那就是酒醒之時看著這些悽冷景色。
涼風習習,晨露清冷,蘭花凋零,荷葉雖殘破依然帶綠的寥落景象,正在無聲地訴說著寒露的到來。
酒意初醒,如果這是真的,天地之間的變化真讓人如夢初醒。寒露時節,露水變涼,天氣也開始寒了。花衰荷破,涼風習習,注意保暖。
《八月十九日試院夢衝卿》
王安石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
永懷所好卻成夢,玉色彷佛開心顏。
逆知後應不復隔,談笑明月相與閒。
天氣已進入深秋,滿地的落葉非常詩意,最美,不過此刻了。寒露時節,詩人在庭院之中,感慨秋日漫漫,寒露來了,身上的衣服也覺得單薄。
這樣的夜中,不免讓人想起了自己的好友,過往的時光是那般的美好。在這樣一個深秋時節,許多人同詩人一般,會想念友人,在這樣的深秋中,願友人珍重自己,好待來日相見。
《巽公院五詠·芙蓉亭》
柳宗元
新亭俯朱檻,嘉木開芙蓉。
清香晨風遠,溽彩寒露濃。
瀟灑出人世,低昂多異容。
嘗聞色空喻,造物誰為工。
留連秋月晏,迢遞來山鍾。
新亭俯倚紅色的欄杆,四周開滿了美麗的芙蓉。晨風把清香吹送遠處,溼潤的彩花沾滿露珠。
鮮花瀟灑地開在人世,高低俯仰有無數的姿容。我曾聽過色、空的比喻,造物界到底是誰在巧奪天工?留念這深秋的月光,斷斷續續傳來山寺的晚鐘聲。
此詩前四句全是寫景,勾勒了一副顏色絢麗、動靜相間的水彩畫。第三句「瀟灑出人世,低昂多異容」,繼續描寫芙蓉花,千姿百態,賞心悅目。
第四句筆鋒一轉,由花自然聯想佛學中色、空的比喻,不知造物界到底是誰在巧奪天工,創造出芙蓉花這樣美麗的景物。詩中的「色」一語雙關,既指芙蓉花的顏色,又泛指世間事物。最後一句「留連秋月晏,迢遞來山鍾。」從早到晚,留連芙蓉亭的美景,久久不願離去。
秋月中,詩人靜聽斷斷續續地傳來山寺的鐘聲,嚮往佛學禪境的思想不言而喻。禪院中有如此美好的景物,佛經中更是詩人精神寄託的理想之地。詩熔風景詩、詠物詩、山水詩為一爐,情景交融。
《齋心》
王昌齡
女蘿覆石壁,溪水幽濛朧。
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
朝飲花上露,夜臥松下風。
雲英化為水,光採與我同。
日月蕩精魄,寥寥天宇空。
這首詩是王昌齡在山中修煉時所寫,女蘿等植物覆蓋了石壁,溪水幽幽地流著。紫葛、菊花在寒露時娟娟地開放著。早晨喝花上的露水,晚上就靜臥在松下,享受輕風。日月洗滌了我的魂魄,天空寰宇都倍覺空闊。
秋深了,人未央,有了滄桑,枯草暗藏,紅塵往事,有不盡的情懷在流淌。第三句「朝飲花露,夜臥松下」是全詩的點睛之筆,字字都在表達著詩人舉世皆濁,唯我獨清的孤高自足於風霜之際的人生境界。
《玉蝴蝶·望處雨收雲斷》
柳永
望處雨收雲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
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遣情傷。
故人何在,煙水茫茫。
難忘,文期酒會,幾孤風月,屢變星霜。
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
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黯相望。
斷鴻聲裡,立盡斜陽。
我悄悄地倚欄凝望,雨已停歇,雲已散去,目送著秋色消逝於天邊。秋天的傍晚,景色蕭瑟悽涼,真讓人興發宋玉悲秋之嘆。
輕風拂過水麵,白蘋花漸漸衰殘,涼月使露水凝住,梧桐樹也禁不住月夜寒露的侵襲,葉子已片片枯黃。
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感傷。我的故朋舊友,不知你們都在何方?眼前所見只有一望無際的秋水,煙霧迷茫。
文人的雅集,縱情的歡宴,如今仍歷歷在目,令人難忘。離別後辜負了多少風月時光,鬥轉星移,都只為你我相距遙遠,天各一方。
海是如此之遙,山是如此之遙,相逢相會不知何處何年?讓人感到悽苦彷徨。想那雙雙飛去的燕子,難以靠它給故友傳音送信;
企盼故友歸來,遙指天際蒼茫,辨識歸來航船,誰知過盡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我默默佇立,黯然相望,只見斜陽已盡,孤雁哀鳴聲仍在天際飄蕩。
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霧結煙愁,蕭蕭秋意重,依依寒色濃,秋景蕭疏,花老,梧葉黃,煙水茫茫,故人不見,悲秋傷離之感充盈心頭;斜陽已盡,無人與我立黃昏,用孤雁哀鳴,來襯託自己的羈旅之苦和孤獨悵惘,可謂妙合無垠,聲情悽婉。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整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