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經驗,第一,喝多了,哪怕你是酒神,喝得超出了本身的耐受量,勢必會吐,因為身體已經不耐受了。第二,胃部本身有毛病會對酒精出現應激反應,哪怕有時候喝了一點點也會引起嘔吐。就算這強忍著,也會刺激大腦,不吐不快。
第三,人與人之間對於酒精的耐受度不同,就像有人天生長得高,有人天生長得矮。第四,飽腹的情況下,如果你喝多了,也會吐。酒精好像在胃裡翻江倒海,刺激你剛才吃飽了肚子進行發酵。第五,曾經總是吐過,每每喝到一定的量,不吐不快。喝酒喝多了,吐,其實是好事情。這是最原始,最有效的解酒方法。如果你不吐,就像《甲方乙方》裡面的那個喝著人頭馬的胖子大偉,硬憋著反而會對身體有害。平時喜歡喝酒,想要來一杯,身體也想喝,說明你身體對酒水有一種需要。就像某一天,你突然想吃一頓餃子,或者想吃一頓麵條,或者想吃一頓龍蝦。那是因為你身體在表達他的潛在的需求。
跟著感覺走其實是一種生理反應,雖然不理性,但是跟著直覺走對於飲食來說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一種生活多年以來,習慣下來的一種原始的表達。
有的人喝酒會吐,多數超過了一定的量。但是也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情況,就像前面我所說的那樣,有時候你僅僅喝一點就刺激了腸胃,也會引發嘔吐。
如果喝一點點就嘔吐,說明胃部存在一定的毛病。也有可能是飽腹之後喝了一點酒,胃部潛在的小毛病刺激之後的應激反應。
有的人喝酒不吐,那說明這個人對於酒精的耐受能力比較強,就像一些人善於長跑,而有一些人只善於一時衝動的爆發力。
其實喝酒吐與不吐屬於酒量的範疇,而酒量其實在很多情況下都是天生的。後天想要培養這種能力,就算進步也沒有明顯的大幅度的跨越式提升。單純的想要提高自己的酒量,鍛鍊自己的達到一定的境界,很多時候都是徒勞。有的人在高興的時候,人逢喜事精神爽。對於酒精有充分的化解能力,酒量也能倍增。而有的人在不高興的情況下喝酒,其實不僅僅是對酒都不尊重,而且很快就慫了,除了飲酒的美感全無,喝多了雖然不下洩,但上吐。
即使喝酒吐與不吐,都代表著一個人的酒量大小,總之喝一點酒就吐的人,他的酒量勢必不大。酒逢知己千杯少,那是因為高興。一人飲酒醉且嘔吐,那是因為沒有一點逼數。酒其實是個好東西,白天喝了精神,晚上喝了讓人入睡。但是一定要拿捏好自己的量,懂得自己的量,才能前途無量。
小飲怡情不會吐,大喝傷身勢必吐。與各位小酒蟲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