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各地對五毒的解釋不盡相同,五毒一般指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
一:文化習俗:
(1)由來:是古時人們自然知識匱乏,而穀雨以後氣溫升高,病蟲害進入高繁衍期又易咬傷人,加之當時人們的封建思想的影響和醫學條件的落後,才形成此習慣。
(2)表現:
1、在山東、山西、陝西一帶張貼穀雨貼,進行驅兇納吉的祈禱
2、老天津衛吃刻有五種「毒物」的圖案的五毒餅
3、剪五毒紙,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於五毒之上,即認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橫行了)
二:生物知識
(1)五毒特徵:
1、都具有毒素(但不一定是害蟲,害益蟲的區別一般在於是否對農業有幫助,如蟾蜍就是益蟲,這裡的「蟲」不單是昆蟲哦)
2、基本標準:就是為中國民間所用的可入藥的劇毒生物。而蜘蛛不論在古代還是今日,一般都不可入藥。因此將其列入五毒是十分不嚴謹不科學的做法,說蜘蛛是五毒之一是金庸武俠小說中關於「五毒教」的設定才有的,所有的蜘蛛雖然都有毒,但一般毒都不大,毒性大的狼蛛,黑寡婦等毒蜘蛛都在南美地區,中國幾乎見不到
(2)五毒之首:一般來說,正常的五毒中,最厲害的是蟾蜍:
1、其他四毒的毒素對蟾蜍基本造成不了威脅,且蟾蜍的毒一般大於普通的毒蛇、毒蠍
2、實驗證明:蟾蜍對付其他四毒主要採取物理攻擊即抓、吞,直接生吃,沒有一點難度,基本上是「秒殺」其他四毒,一般一打四都不成問題
(3)毒素比較(除蟾蜍)個人觀點:蛇≥蠍>蜈蚣>壁虎
理由如下:蛇——屬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爬行綱蛇目,毒蛇的毒素非常複雜(有血液毒素和神經毒素之分),對人的危害性相對很大,有些蛇的毒素甚至能輕易就致人死亡,而蠍子很難致人重傷更不必說死亡了(像以色列殺人蠍這種對人類危害大的在蠍目的物種比例比同樣危害的蛇在蛇目比例小得多)
蠍——屬動物界節肢動物門螯肢亞門蛛形綱蠍目,所有的蠍子都有毒,其毒腺外面的肌肉收縮時,毒液即自毒針的開孔流出。大多數蠍的毒素足以殺死昆蟲,但對人無致命的危險,只引起灼燒樣的劇烈疼痛。蠍用螯肢把食物慢慢撕開,先吸食捕獲物的體液,再吐出消化液,將其組織於體外消化後再吸入,進食的速度是很慢的。(蠍的尾巴其實是它的腹部即肚子)
蜈蚣——屬動物界節肢動物門多足亞門(也有稱多足綱)。 蜈蚣的腳呈鉤狀,銳利,鉤端有毒腺口,一般稱為顎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傷後,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順顎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毒素不強,被蜇後會造成疼痛但不會致命,毒量較之於蠍也少些
壁虎——屬動物界脊索動物們脊椎動物亞門爬行綱蜥蜴目。一般認為壁虎本身無毒,而且沒有牙齒,一般也不會主動攻擊人類。但是壁虎的尿液是有一定的毒素的,不過毒性並不是很強,沾到人類的皮膚,可能會導致局部紅腫、瘙癢,幾天後就會逐漸消退。
野生的五毒動物一般都是國家保護動物哦,涉嫌非法捕殺的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甚至會受到刑事處罰,我們千萬不要食用野生動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