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和實踐瑜伽與冥想

2021-01-11 騰訊網

近年來,印度的文化似乎有在全球崛起之勢,以瑜伽為名的印度思想席捲世界,而與此有關的冥想、正念與禪定等心理技術也逐漸深入人心。《瑜伽與冥想的秘密》是雲南大學的朱彩紅老師翻譯的印度當代高僧斯瓦米·巴伽南達(Swami Bhajanananda)的重要文選。巴伽南達是辨喜在印度的學術嫡系,也是當代素有聲望的印度思想家,曾經隱居在喜馬拉雅山中很長的歲月。據我個人所知,巴伽南達具備極完整的知識結構,除了是一位精通印度學問的大師外,他對於西方的哲學、宗教與心理學都曾下過很深的功夫,故有獨到而深邃的見地,更令人驚訝的是,他還是印度不多的較深入地了解過中國哲學的僧人。

在該書的上篇——《瑜伽篇》,巴伽南達追溯了瑜伽的源流,以及各種新形態瑜伽出現之肇因。在巴伽南達看來,如今風行世上的瑜伽時尚,是被簡單化為體式性質的身體練習,「此種意義上的瑜伽可以正確地稱為『印度體操』,因為它們和真瑜伽的聯繫是很小的」。在印度主要是兩種大的瑜伽傳統:其一是吠檀多的瑜伽傳統;其二是帕坦伽利的瑜伽傳統。此兩者有著很大的不同,幾百年內,這兩大體系也一直保持著各自的獨立發展。

在印度的瑜伽思想史上,把兩者綜合起來的第一次嘗試,首次見之於《薄伽梵歌》。然而後來,吠檀多哲學慢慢確立了其主導地位,而帕坦伽利的瑜伽系統則逐漸被忽略。直至 19世紀的後半葉,辨喜與他的古魯室利·羅摩克裡希那(Sri Ramakrishna)第二次綜合了二者,並給予了吠檀多的理論方面和瑜伽的實踐方面以同等的重視,再加上原先由牧牛尊者師徒創立的哈達瑜伽(廣義上屬於吠檀多瑜伽),這三個傳統得到了恢復。辨喜在歐美傳播瑜伽時,是以帕坦伽利的《瑜伽經》為基礎來談勝王瑜伽的境界,這應該是辨喜在做一種有意思的調整。巴伽南達在書中對瑜伽源流的這種歷史性梳理,對我們的瑜伽學術之深入,其幫助之意義實不容小覷矣。……對此一綜合的廣度與深度,過去所爭論的焦點,往往還只是停留在如何協調智慧與虔信,或者智慧與行動等方面,但在我們今天,人們所需要的要遠遠高出於此,而應該是比之更恢宏、更廣泛,譬如,它要含攝諸宗教之間的和諧、宗教與科學之間的和諧、古代與現代之間的和諧、此國與彼國之間的和諧、東方與西方之間的和諧,等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談論帕坦伽利瑜伽的時候,巴伽南達自然會涉入一些重要的瑜伽心理學,基於他對瑜伽心理學的深度洞見,又具有罕見的理性,正可助我們破除一些將瑜伽神秘化的迷信,樹立起較為清晰的見地。不過,對瑜伽心理學的深入闡發見於本書的下篇——《冥想篇》。

巴伽南達對冥想有極深透的理解,此中皆有他自己長年之親證經驗。書裡面也涉及冥想的準備,冥想的類型,冥想的心理基礎,冥想的不同階段,冥想與信仰,以及禱告、崇拜與冥想的關係,還有冥想與自我的探討,內容極為豐富,若是我們能夠深讀進去,單單是那五篇《專注與冥想》,就已經令人嘆為觀止了。

由於人類的感官是天生朝向外在世界的,故而對自己的內在世界往往毫無所知,一團漆黑;而冥想則不同,它正是將感知的方向主動倒轉過來,即把心意或自我作為感知的對象,回溯至它的源頭、回溯至真我的第一因。就此,巴伽南達用了室利·羅摩克裡希那的一個比喻來說明:警官手裡提著三面是黑玻璃的燈,在深夜巡邏,提著這盞燈,他能看見別人,而別人看不見他,除非他把燈轉向自己。同樣,我們提著自我之燈,可以看見外物和思想的運作,但如果我們想要看見真我,就必須把燈朝內照,這就是冥想的含義。

但是,一旦走在這個路上,人們即會知道,把平日習慣於朝外的心意,掉轉而朝內,指向其自身的源頭,這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殊為不易。在帕坦伽利的瑜伽系統裡面,有一個與感官世界剝離的過程,這一過程在瑜伽八支中,被叫作「制感」。在冥想的關鍵階段,對心意的專注練習必不可少,而制感就意味著,與外界的接觸切斷,唯有心意是在積極流動。而冥想的專注中心,則只有單一的名(譬如神名、曼陀羅)和單一的色(通常是神像、聖物)佔據了冥想者的全部意識領域,其他所有的名色皆被自覺抑制。

然而,這裡存在的深度困難,乃是因為外部世界的信息雖然被控制,但被留在心意中的潛在印跡卻在不斷地萌發成一些新的波動,幹擾了冥想的穩定性。所以,對於心意之運作的了解乃是冥想所必需的。

按照巴伽南達的介紹,在瑜伽心理學當中,印度人主要貢獻出了五大心理原則:

第一,意識屬於人的真我,而非屬原質;原質是無意識的,但非惰性,它以無意識之力,在驅動著整個宇宙。

第二,認知是心意波動的結果,構成真我與客體之間的關聯。因純粹的真我無法直接認識客體,在真我與客體之間,必須插進心意,才生成知識。

第三,語詞和知識之間有著恆定的關係,譬如,唱誦曼陀羅,會帶來知識。

第四,每一經驗都會留下一個印跡,並再造出相應波動的能力。

第五,心意變化無常,無法徹底止息。冥想未必是止息一切的波動,而是在較長的時間裡保持同一波動的穩定。

這五條原則在此著的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表述,然無論如何表述,皆十分深刻,它幾乎是所有冥想傳統都要遵循的準則,雖然哲學背景未必相同。巴伽南達在書中也談到了這些不同的思想背景,基於對終極實相的本質之理解的不同,故而也有了不同的冥想傳統,主要有如下三種對實相的觀念。第一種是來自數論-瑜伽的觀點,它認為原質是整個宇宙最終的、無常的原因,諸真我(普魯沙)形成獨立的、不變的實相,不受原質的演化和變化的影響。第二種觀點是基於吠檀多哲學,認為梵是宇宙最終的、不變的原因,個體的真我(阿特曼)是梵的一部分或映照。第三種觀點則為佛教所持有,認為萬物都在流動的狀態,看似終極實相或原因的東西,無非皆是空性。相應於這三種實相觀,印度人也發展出了各自不同的冥想技巧,大體也分為三個範疇:面向原質的冥想,面向梵的冥想,面向空的冥想。所有的冥想道路,無非是這三條主幹道的各種小路、小徑或旁道而已。

巴伽南達指出,冥想的首要目標,其實是發現我們內部的神聖中心或靈心。冥想修習,能夠幫助追求者整合他自己的人格,冥想為追求者的意志提供了一個內部的焦點,甚至在他尚未達成圓滿的冥想境界時,一個內部焦點的存在,也能為他的整個人格帶來了一種合一感,這可以幫助他始終不受外部世界的變化與紛爭的影響。不僅如此,冥想可以幫助人回歸到存在界的節律,如同回歸母體一般的安穩。在冥想中,人有望恢復他自身秉有的天然和諧。

我們知道,在人世的每一步進展,皆會因愛的歡喜而獲得。巴伽南達的這一本書,真的是靈山深藏、遍地珠玉。如此深透、如此煙波浩渺的無邊景致,一旦展開,就是春風萬裡,現在,我卻不得不把文字做一個了結了,擱筆於此,也願它能給讀者朋友以導讀之助。

是為序!

——節選《瑜伽與冥想的秘密·序言》

相關焦點

  • 瑜伽冥想中的喜樂,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近期悠季瑜伽的公開課比較多,我在12月中旬體驗了薛侖老師的直播課 - OM冥想,冥想實踐的次第喜樂,對健康的概念、OM唱誦和冥想又有了新的認知。我對薛老師並不陌生,因為她是默瀚老師的翻譯,之前第一階段的研修班課程就是她和默瀚老師共同完成的,我也聽過她給其他印度大師做翻譯的課程。但這是我第一次單獨上薛老師的課。
  • 我對瑜伽的一些理解和感悟
    「沒有,你是個半三角」)學完瑜伽教培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其實都是處於一種很迷茫的狀態:究竟什麼是瑜伽?瑜伽這條路要怎麼繼續走下去?要往怎樣的方向努力?……沒上教培班的時候覺得,上完教培應該就算入門了吧,上完以後才發現,瑜伽太過廣博了,自己只是遠遠看到了門而已,離入門還遠著呢。那個時候讓我很感動的一點就是瑜伽巨大的包容性。
  • 瑜伽也有冥想?冥想對健康有何益處?
    小密語錄:快節奏的生活,瑜伽冥想讓你靜下來。 據小密所知,大多數上班族在下班回家時,到了車庫會停下車吸一根煙再回家,為什麼呢?難道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不想馬上回到沙發的懷抱嗎?其實,在群體性越來越強的工作環境中,人們越來越缺少獨處的時間,往往此時也是最渴望獨處的時候。其實除了在車庫抽菸,你還有更好的選擇,那就是瑜伽中的冥想。
  • 瑜伽冥想音樂更自然的聲音
    瑜伽音樂有很多種,大多都是專門為練習瑜伽時進行使用的。而瑜伽冥想音樂就是其一。也是一種比較貼近自然的音樂。那麼,下面就來看看瑜伽冥想音樂都會起到哪些作用吧!瑜伽冥想音樂很重要,尤其是對於初學的瑜珈愛好者來說,因為音樂可以治病,所以一個好的音樂的選擇,對於初學的瑜珈愛好者非常重要,就是對於他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效果都會起到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現在有很多的瑜珈音樂,關鍵是哪種效果。
  • 女性雲課堂|如何進入瑜伽冥想狀態?瑜伽 第七節:冥想及養氣固氣練習
    瑜伽第七節《冥想及養氣固氣練習》為全面提高我省女性綜合素養,豐富婦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吉林省婦聯網絡信息傳播中心特別推出《女性雲課堂》專欄,邀請省內知名教師精心製作中國畫、瑜伽等線上課程,為廣大女性打造足不出戶的學習平臺。
  • 瑜伽中的冥想真的有效果嗎?
    瑜伽冥想讓你慢下來 據軒姐所知,大多數上班族在下班回家前都會在車庫停下來抽一根煙再回家。為什麼呢?工作一天後你難道不想馬上回到沙發的懷抱嗎?事實上,在一個日益群體化的工作環境中,人們缺少越來越多的獨處時間,而此時往往是他們最渴望獨處的時候。事實上,除了在車庫吸菸,你還有更好的選擇,那就是瑜伽中的冥想。瑜伽冥想能在熙熙攘攘的環境中帶給你片刻的安寧和健康!
  • 瑜伽冥想強調的一個心理學概念,是核心自我,談談冥想改變心態
    瑜伽冥想主要分三個部分,就是冥想的好處、冥想的技巧、通過冥想改變心態。重點是第三部分,如何思考、如何看待他人、如何調節自己情緒。瑜伽冥想強調一個心理學概念:核心自我。但是生而為人,最首要的是認識自己、愛自己,一個懂得如何愛自己的人才會懂得如何愛他人,才會尊重每個人作為獨立的存在、尊重他人的思想、生活習慣和空間,才能在茫茫人世中不迷茫。個人主義不等於自私自利,愛自己尊重自己並不會傷害他人,也不會減少對他人的愛。我們歷來對個人主義這個詞有重大誤解,需要澄清。
  • 瑜伽冥想,到底在想什麼呢?
    因著冥想的神秘,它被奉為瑜伽當中最高深的習練。很多人都會疑惑,冥想到底在想啥呢?那些大師們面容平和閉眼調吸,頭腦裡都裝著些什麼呢?說到這,不禁讓我想起艾揚格在瑜伽之樹中的某一個片段,「外人無法告訴你說你的練習是靈性的還是身體的。我可以表面上是在禪坐,但內心深處正想著一位美女。
  • 瑜伽冥想有什麼好處?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他
    靈性作家張德芬老師在金字塔框架下練習瑜伽冥想。現在很多人練習瑜伽冥想,但很少有人知道大多數人只是坐在那裡用閉著的眼睛。當你冥想剛開始時,你需要靜靜地坐著,停止你的身體活動,在外面休息,放鬆…人體不動,心卻能思考。當你冥想的時候你會怎麼想?要不要?
  • 練瑜伽,靜坐冥想用什麼「口令引導詞」?
    最近,有很多新伽人老師諮詢,在靜坐時候,該說什麼引導詞,其實瑜伽的最高境界,是不需要任何音樂以及引導詞的。不過,瑜伽初學者在剛開始覺知力比較差,無法自我控制進入狀態的時候,音樂以及引導詞可以用來很好的輔助。
  • 瑜伽坐姿冥想有什麼效果?知道這些好處以後,你一定會練瑜伽的
    為什麼每天都要練習瑜伽冥想,冥想坐姿有什麼效果?國際瑜伽標準體式有108式,這108式被稱為基礎標準體式,其餘的體式均是在這個基礎上變體而來的。每一個體式的效果和姿勢都不一樣,如果將瑜伽細分,又可以分為:站姿體式,半屈體式,蹲立體式,坐姿體式。我們今天就講講坐姿體式。
  • 喜馬拉雅冥想基礎培訓課程
    2007年6月5日至16日,印度喜馬拉雅冥想的精神領袖斯瓦米-韋達(Swami veda)大師親自帶隊來到中國廣州,在領受韋達大師的指導和親密會晤後,確立了其在中國傳承、發展喜馬拉雅冥想的職責。以喜馬拉雅聖人斯瓦米-拉瑪(Swami Rama)為代表的喜馬拉雅冥想體系是全世界最具威望和最具活力的瑜伽冥想體系,幾千年來一直以師徒相傳的方式傳承著。
  • 試試這套瑜伽序列!瑜伽 第八節:冥想...
    瑜伽第八節《冥想及肩頸問題修復體位練習》姐妹們本期女性雲課堂將為您帶來瑜伽系列課程有一種優雅源於瑜伽的靈動你可以在輕鬆的瑜伽動作中感悟生活真諦在歡樂的氛圍裡自然放鬆身心「練習瑜伽的女子猶如清風明月站在那裡就是風景自帶故事,低頭便成一首詩不傾國,不傾城
  • 冥想的作用和如何冥想?
    >冥想,心性鍛鍊法,在瑜伽裡經常使用的,在佛教道教中則稱為打坐,在佛教也可稱為坐禪。容光煥發冥想美容法 這是一種獨特而新穎的美容妙方,可使人容光煥發神採飛揚。這種方法很簡單,只要在心中選擇一個你最羨慕的、漂亮的、健美的人,一有閒暇,就閉目浮想她(他)的音容笑貌,以及健美勻稱的身影。長此以往,你會驚奇地發現,你的容貌和體態能變得和她(他)接近,自己也漂亮多了。
  • 在家如何練習瑜伽冥想?初學者可通過這6個步驟進入深度靜坐冥想
    《瑜伽經》:「冥想是練習瑜伽的終極目的。」冥想是通往幸福彼岸的橋梁,通過冥想訓練,幫助身陷重重壓力之下的現代人釋壓,定心,重獲身心自由,找尋到愛、快樂和幸福的真諦。冥想是一種集中精神的方式,可以平靜無盡的心靈嘈雜,減緩精神壓力,恢復我們的精力。在瑜伽傳統中,冥想即禪,是帕坦迦利上師所說的八支分法的第7個分支,通過冥想我們可以與宇宙意識連為一體。
  • 冥想在「想」什麼?如何練習冥想?
    很多瑜伽練習者認為,瑜伽體式好練,可是冥想練習太不容易。瑜伽老師引導冥想因為詞窮而苦惱,或自己排斥冥想而無心訓練。其實你真的不了解冥想,只有親自通過冥想堅定地訓練自己,才會在冥想中有所獲得。今天我們分享冥想究竟要如何練習?通過冥想會帶給你什麼樣的生命財富?
  • 「冥想」+「提升注意力」如何用冥想的方式提升自我把控能力?
    什麼是冥想呢?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冥想麼?很多人把冥想神秘化了,甚至將它妖魔化,使其成為了一種迷信的神秘側事物。這是對冥想的認識誤區。按照百科對冥想的解釋,冥想,英文是meditation,是瑜伽中最珍貴的一項技法,是實現入定的途徑。
  • 瑜伽冥想真的太有用了,冥想帶給你不一樣的自己
    最近又重拾了幾年不碰的瑜伽,本來作為一個瑜伽的普通習練者,之前雖然學藝不精修為不夠,但也多多少少舒緩了僵硬的身體,如今歷經的事情更多了,更在乎瑜伽的冥想過程,一次次的呼吸,一次次的收攏意識,耳語者引導我與深層的自己對話,第一次我的靈終於離開了這副軀殼站在自己面前,面前的這軀殼依舊盤腿舒適地坐在蒲團上
  • 練習瑜伽冥想,這6個步驟最關鍵!
    瑜伽中,冥想是超越體式練習更具挑戰性的一環,它並不僅僅是靜坐這麼簡單。以下6個步驟是練習冥想的有效方式和關鍵,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盡力嘗試
  • 每天瑜伽冥想1分鐘,肉體會發生什麼變化?
    小密語錄:每天瑜伽冥想1分鐘,肉體會發生什麼變化?如果每天堅持練習瑜伽冥想1分鐘,肉體會發生什麼變化呢?首先會讓你的皮膚變得清潔透亮,吹彈可破,你的毛孔被打開了,髒東西被排出在外,整個身體都是健康的。其次你的免疫力提高了,不再經常受到感冒和生病的困擾,對於食物也不會再有如饑似渴的狀態。最後你的心胸變得更加寬廣了,覺得所有事情都是小事,沒有什麼值得你去生氣的。這就是瑜伽冥想的魅力。不過,瑜伽冥想不是隨隨便便放空,做到深入有竅門。上伸腿變式這個體式鍛鍊的是我們腰部的力量以及減少我們腹部的脂肪,拉伸我們腿部的經絡,讓整個身體變得更加的修長和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