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沭縣青雲鎮:助推鄉村文化振興

2021-01-16 新華網山東頻道

  山東臨沭縣青雲鎮把文明實踐工作作為統攬農村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總抓手,大力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戰略,把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結合起來,不斷推動文明實踐工作向縱深開展。

  結合群眾需求,讓文明實踐更接地氣

  突出實用性、從群眾的實際需求出發,是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注重統籌謀劃。目前,全鎮36個行政村(社區)已達到文明實踐站全覆蓋。工作中,他們注重整合鄉村大舞臺、文體活動室、圖書閱覽室、村史館、幸福院等各類資源,並與「3小時主題黨日」、社會治理、移風易俗等工作相結合,使全鎮文明實踐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注重穩步推進。根據縣委宣傳部鄉村文化振興暨文明實踐現場觀摩方案要求,每季度至少要打造兩個文明實踐站村級示範點,然後以點帶面,逐步擴展到所有村居。今年以來,全鎮已重點打造了華山社區、前趙窩村、於家山村、前齊莊村、柳河社區等5個村居示範點,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激發群眾智慧,讓文明實踐「百花齊放」

  讓群眾走進文明實踐中心,參與文明實踐工作,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抓實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按照建立「5+N」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的要求,鎮級層面成立了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縣級分隊,村級層面成立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設若干相對固定的文明實踐志願者。目前,全鎮共發展志願服務隊210支,志願者3500餘人,開展宣講、各類評選等志願服務活動600餘次,服務群眾近2萬名。根據工作需要,該鎮還重點打造了孝善養老、柳編文化、電商培訓等特色實踐項目,發揮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抓好文化引領。一方面,讓文化活動成為文明實踐的常態。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去年以來,在全鎮各村居組織各類群眾性文化活動上百場,參與群眾達6餘萬人次,極大豐富了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文化陣地在文明實踐工作中的作用。在美麗鄉村片區前齊莊、中朱崔、銀馬莊、周官莊分別建成了青雲柳編館、供銷館、木工文化館、周官莊村史館,同時,正積極推進10家農家書屋、10處文化大院建設。這些陣地全部納入了全鎮文明實踐平臺,激發了群眾的自豪感,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文明實踐工作中來。

  對標群眾期盼 讓文明實踐提檔升級

  立足群眾需求,與重點工作做好結合,文明實踐工作才更具有生命力。

  把文明實踐工作與脫貧攻堅工作做好結合。制定出臺了《青雲鎮關於開展2020年度農村孝善「紅黃榜」評選活動的通知》,讓孝敬父母、遵紀守法者上紅榜,不孝不善者上黃榜。第一期,全鎮共評選出紅榜309人,黃榜人員99人,通過紅榜表揚、黃榜警示,在全鎮上下形成了極大影響。

  把文明實踐工作與社會治理做好結合。這個鎮將村裡的群眾訴求接待處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辦公,面對面受理群眾訴求,遇到較難處理的問題,報鎮文明實踐所辦公室。他們引導群眾通過合理的渠道表達訴求,將問題化解在萌芽中。

  把文明實踐工作與志願服務工作做好結合。在借鑑外地經驗的基礎上,在前齊莊、柳河社區等村建設了「蒲公英超市」,對村裡經常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的志願者,村裡評選的好婆婆、好媳婦、美在農家示範戶等各類典型,實行積分制,實行個人積分兌換物品。活動開展以來,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來,志願服務活動取得了實效。(完)

相關焦點

  • 山東臨沭:青雲鎮文旅大發展引領鄉村振興
    中國發展網 郝會會、記者殷曉旭報導 山東省臨沭縣青雲鎮以境內青雲山冠名,歷史悠久。總面積164.11平方公裡,轄36個行政村82個自然村,常駐人口10萬人。近年來,青雲鎮依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堅持文化引領,深度挖掘青雲的鄉土文化旅遊資源稟賦,系統推進文旅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條文旅引領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 臨沭縣青雲鎮「四好」公路讓貧困戶出行順心
    「路修好了可方便多了,以前還計劃搬出去,現在把老宅翻修建了寬敞明亮新房,住著別提多舒服了」,家住山東省臨沭縣青雲鎮柳莊二組的王松折開心地說到。  農村道路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礎性工作,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之一,也是改善農民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的基本保障。
  • 臨沭青雲鎮:村史館留下記憶 讓群眾砥礪前行
    柳筐、石磨、收音機、農耕農具,一張張黑白照片……走進山東省臨沭縣青雲鎮各村村史館,一件件充滿回憶的老物件、照片呈現在眼前,它們記錄了各村群眾幾十年來在農村建設、工農業發展、幹群團結奮鬥等事業發展方面取得的成績,記錄了建設美好家園的和諧畫面,成為留住鄉愁、凝聚人心、傳承文明的重要窗口。
  • 臨沂市臨沭縣青雲鎮 「助殘脫貧,決勝小康」在行動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8日訊近年來,臨沂市臨沭縣大力實施殘疾人生活保障、康復救助、教育扶持、就業創業服務等,拓展殘疾人保障路徑,搭建殘疾人創富平臺,提高殘疾人增收「造血」功能,加快推進殘疾人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立,讓越來越多的殘疾人享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和更有尊嚴的生活。
  • 山東舉行大力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11月6日山東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大力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為鄉村振興提供重要支撐情況  11月6日,山東舉行介紹大力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為鄉村振興提供重要支撐情況新聞發布會,請省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王紅勇,省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付俊海,省文聯副主席姜慧,榮成市委書記包希安,沂水縣委書記薛峰出席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延長縣:認養農業助推鄉村振興
    延長縣立足豐富的農業資源,探索發展認養農業,助推鄉村振興。得知延長縣要在七裡村街道管村舉行認養果樹掛牌儀式,浙江甲骨文超級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區域經理呂凡早早地就來到了現場,這次公司認養10棵果樹,她自己也認養了2棵,對於延安蘋果她讚不絕口。
  • 蘄春推進縣鄉道升級改造助推鄉村振興
    1政務新聞/col/col3/index.html縣市新聞/col/col33/index.html 蘄春推進縣鄉道升級改造助推鄉村振興
  • 上蔡縣人大代表李合成:爭當鄉村振興聯絡員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李振星 通訊員 曹耀強)上蔡縣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委員、縣人大代表、駐馬店市保安服務有限公司上蔡縣分公司經理李合成,積極參與「助推鄉村振興,人大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當好鄉村振興聯絡員。
  • 融合之道——山東德州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
    近年來,德州市按照中央決策部署,結合實際推進鄉村振興,努力在城鄉融合、工農融合、產業融合、治理融合等方面走出一條融合化之路。本報今天轉發經濟日報山東記者站站長管斌歷時幾個月、數下德州,採寫的長篇通訊《融合之道——山東德州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敬請關注。□經濟日報記者管斌
  • 以茶為媒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縣委副書記、縣長陳躍慶,縣政協主席詹松輝,副縣長黃立慧和市、縣有關單位領導參加活動。陳躍慶代表縣委、縣政府對活動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近年來,茶產業已成為饒平具有農村區域經濟特色的優勢產業,全縣茶產業的整體影響力和效益得到了顯著提升,示範帶動潮州乃至粵東地區茶產業的發展,先後獲評「全國重點產茶縣」「全國無公害農產品(茶葉)生產示範基地縣」等稱號。
  • 山東省汶上縣:四好農村路 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汶上縣南旺鎮宋莊村黨支部書記宋慶春說,由於歷史原因,村內道路年久失修,坑窪不平。為徹底解決這一狀況,該村藉助國家補助政策,多方籌措資金300萬元,新修道路2620米,與周圍5個村得到了有效連接。當地老百姓由衷地說道:「通過『四好農村路』建設,給我村帶來翻天覆地變化,路寬了,錯車方便了,公交車也通到了村頭。」
  • 四川:宜賓金秋湖鎮堅持「五個堅定」助推鄉村振興
    四川:宜賓金秋湖鎮堅持「五個堅定」助推鄉村振興 2020-11-29 10:53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黃小俊) 金秋湖鎮位於四川宜賓翠屏區中部,屬於川南一小時經濟圈重要節點
  • 古丈縣|主題黨日搭平臺,鄉村振興我參與
    新湖南客戶端5月12日訊(通訊員 宋健宏)5月9日,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城管執法局組織全局幹部職工、坪壩鎮叭喇村黨員群眾和古陽鎮古丈坪社區、紅星社區志願者共150餘人,在叭喇村開展「發展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主題黨日活動
  • 通川區:文旅融合助推高質量發展!|達州|通川區|文化旅遊|鄉村振興|...
    城鄉景點 繽紛多彩深厚的文化底蘊,多彩的文化傳承讓通川旅遊發展有了源頭活水,讓「文旅融合」有了得天獨厚的豐潤土壤。近年來,通川聚焦「達城百萬市民休閒文化旅遊示範區和川渝陝結合部鄉村度假目的地」兩大目標,一以貫之,一往無前。如今,通川城鄉景點爭奇鬥豔。
  • 山東廣饒大王鎮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大力發展大棚種植產業
    去年7月,按照省委統一部署安排,省市縣共10名同志組成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以下簡稱「服務隊」)來到大王鎮。服務隊以「為鄉親謀幸福,為鄉村謀振興」為己任,以「打造齊魯樣板」為使命,全身融入基層,全心投入工作,全力服務協調。
  • 平邑縣藉助「網際網路+」打造電商新模式,助推鄉村振興
    據奇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武政介紹,下一步,奇偉罐頭電商中心將繼續以品牌化、精品化的思路推動農產品上行,以自身的努力帶動更多青年電商創業,為家鄉代言,為鄉村振興代言。借電商東風助力鄉村振興,大山裡飛出的「金鳳凰九間棚村坐落在640米高的龍頂山上,上世紀80年代,九間棚村山高澗陡、四面懸崖、土地瘠薄、不通水電,自然環境和生存條件十分惡劣。1984年,在九間棚村黨委書記劉嘉坤的帶領下,全村老少齊上陣,修路、引水、架電、植樹,使山澗變通途,徹底改變了貧困惡劣的自然面貌,鑄造了聞名全國的「九間棚精神」。
  • 鄉村振興·東營策|廣饒縣李鵲鎮梨園村:魚菜共生特色產業 助推鄉村...
    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東營市實施了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今年以來湧現出了許多好典型。大眾網·海報新聞開設「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欄,記者走進農村和農業產業園區,為您展示鄉村振興「東營策」。
  • 山東沂河源:鄉村振興與國際接軌
    魯網9月1日訊 青山綠水、果樹草坪、石板翠竹,形成鄉村振興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近日,記者走進位於山東沂源縣魯村鎮的沂河源田園綜合體,感受最深的是這裡中西方文化藝術和諧共存和城鄉文化生活的有機融合。我們以慈善感召天下英才下鄉,以資本吸引優質產業進村,以藝術活化美麗鄉村,立志打造『中國藝術振興鄉村』的標杆,成為世界農村、農民、農業融合發展的典範。」談及鄉村振興,省政協常委、北京東方君公益基金會會長、東方匯泉金融控股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沂河源田園綜合體項目負責人董方軍信心滿懷。
  • 紅色文化+鄉村旅遊+漁業產業」助鄉村振興
    紅色文化+鄉村旅遊+漁業產業」助鄉村振興2019-05-05 09:0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方網        瀏覽量: 3599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在汕頭市南澳縣中部,有一個純漁業村莊——山頂漁村,這裡曾是中共東江特委領導下開創的重要紅色根據地。這是一片擁有光榮革命歷史的紅色熱土。
  • 【新鄉賢工作進行時】溫州瑞安「賢治」模式助推鄉村振興
    「沙洲要振興發展,關鍵是要破解觀念、人才、資金、資源等制約。靠什麼,就是要靠從沙洲走出去的事業有成、學有所成,分布在國內外的沙洲人。」2018年,沙洲村新鄉賢參事會顧問鄭超豪等人帶頭調查、排摸,與村民代表、黨員、村幹部們深入交流討論,起草了《打造「12345+」工程和沙洲全面振興計劃》,凝聚全體沙洲人的力量致力於建設富美家園,拉開沙洲鄉賢助推鄉村振興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