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病根才能拔出窮根」——解放軍第302醫院開展藏區包蟲病防治...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除了病根才能拔出窮根」——解放軍第302醫院開展藏區包蟲病防治工作紀實

[        「經過複查,你的包蟲病已經根治了。」在解放軍第302醫院,來自西藏山南市哲古鎮哲古村的村民旦增玉珍,聽到為自己做手術的主刀醫生——302醫院肝膽外科二中心主任劉振文的複查意見時,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和旦增玉珍一起來做康復回訪的,還有她11歲的女兒彭瓊。旦增玉珍一家都是牧民,家裡養了70隻羊,10多頭犛牛,經濟條件雖不算富裕,但生活還算幸福。可不幸的是,這種幸福被母女倆相繼檢查出包蟲病而改變。   其實旦增玉珍在當地醫院被確診患上包蟲病已經是8年前的事情了,只是因為當時其體內的包蟲囊較小對生活影響不大,旦增玉珍就一直沒有手術。然而隨著包蟲囊逐漸長大,包蟲病的疼痛已經影響到了她的生活,2011年,就在旦增玉珍準備手術的時候,女兒彭瓊在學校組織的包蟲病篩查中也查出了包蟲病,這下可愁壞了旦增玉珍一家。   「是藏區貧困家庭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幫了我們一家,是302醫院的醫生們救了我們一家。」旦增玉珍告訴記者,因為母女同時患上了包蟲病家裡沒有條件醫治,病情只好一拖再拖。直到去年8月,302醫院的專家們前去哲古鎮篩查疑似包蟲病患者時,她和女兒被確定為救治對象,她們的治療計劃才有了轉機並在幾天後就進行了手術。   現在,術後一年多過去了,旦增玉珍和女兒一起進京來到302醫院複查。沒花一分錢就治好了病,旦增玉珍和女兒很是高興也對醫生們很是感激。   去病根才能斷窮根,健康扶貧是扶貧攻堅的一劑「好藥」   旦增玉珍和女兒是「藏區貧困家庭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的受益者。這項患者救助行動,是2015年11月由中華慈善總會發起的,302醫院是率先參與項目行動的愛心醫院之一。   雖然事先已經了解到藏區不少包蟲病患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但進一步查閱資料了解到的一組數據,還是讓302醫院的專家們感到觸目驚心——   作為一種人畜共患寄生蟲病,包蟲病主要流行於我國西部農牧區的350個縣,受威脅人口約5000萬,高原地區人群包蟲病平均患病率為1.2%,局部高達12%以上。其中泡型包蟲病,如不及時治療,10年病死率達90%以上,有「蟲癌」之稱。   「感染嚴重的包蟲病患者,其因病致殘、致死的概率都很高。此類患者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疾病狀態,不能徹底消除他們體內的蟲囊,就不能真正阻斷他們致貧、返貧的窮根。」這是接到出徵藏區篩查包蟲病患者的通知之後,專家們進一步討論得出的意見。   首次出徵的領隊是劉振文。雖然已經兩年過去了,劉振文依然清晰地記得專家組初赴藏區篩查包蟲病患者的情景。   11月的青藏高原,已經天寒地凍。醫療隊抵達西藏日喀則市薩嘎縣及青海省玉樹市稱多縣時,「走路都有種飄忽的感覺,就像踩著棉花一樣」。這兩個縣的平均海拔都在4500米左右,氧氣含量只相當於內地的50%,即使在氧氣相對充足的夏季,內地人到此也一般都會發生嚴重的高原反應,冬季這種情況就更加嚴重了。   記者進一步了解到,在薩嘎縣,醫療隊除了住在沒有暖氣、沒有熱水、沒有電的「三星」賓館,還總結出了「上下車要慢、走路要慢、吃飯要慢」的「三慢」定律。但篩查工作並沒有因為「三慢」慢下來,據統計醫療隊10天時間共計篩查潛在包蟲病患者600多人,確診232例。   刀尖起舞,打贏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手術戰鬥」   「我們對被確診的患者實施分級治療,有的在當地服藥,有的轉診到拉薩或者西寧的大型綜合醫院接受手術,還有些疑難重症的患者則被轉診到北京。」劉振文向記者介紹。   16歲的藏族少年扎西多傑,是來到302醫院接受免費治療的患者之一。去年被篩查出是包蟲病患者的時候,扎西多傑還是一名初三學生,正在準備中考。   雖然從去年上半年開始,扎西多傑就時常感覺腹部有脹痛感,但因為面臨中考複習時間緊迫,去醫院檢查的計劃一拖再拖。讓扎西多傑感到幸運的是,去年上半年,302醫院先後3次組織專家醫療隊赴藏區篩查包蟲病患者,扎西多傑所在學校是篩查地點之一。也是在這次篩查中,扎西多傑被確診患上了包蟲病,並於去年暑假來到302醫院進行手術治療。   雖然篩查中已經明確扎西多傑是包蟲病患者,但他的檢查結果還是讓所有醫務人員大吃一驚——扎西多傑體內竟有一個足球大小的巨型包蟲囊,直徑長達20釐米,如不及時摘除,將隨時威脅著這個少年的生命。   肝膽外科二中心孟令展醫生介紹說,包蟲囊壁薄如蜻蜓羽翼,一旦破裂,不僅會在人體內產生新的包蟲囊,患者也會出現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所以每一例肝包蟲切除手術,對於劉振文主任團隊來說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戰,猶如在刀尖上起舞。   由於扎西多傑體內包蟲囊受到擠壓後導致肝門結構變形,而肝門又是進出肝臟的血管,手術稍有差池就會導致大出血或者肝萎縮,風險較大。因此,針對扎西多傑的救治,醫院多次論證了手術方案。8個小時的手術後,劉振文團隊終於將這一足球大小的肝包蟲囊從患者體內成功摘除。   「其實,每一場手術都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劉振文坦言,面對挑戰只能精益求精,不斷尋求突破也不斷總結經驗。   而據了解,針對包蟲病易傳染、復發率高這一世界難題,302醫院總結研究運用先進肝臟切除技術,採取整體剝離辦法,對疑難複雜包蟲外囊進行切除。截至目前,該院作為全國第一個實現藏區包蟲病患者手術成功率100%的醫院,已為從藏區來北京的19個批次的124名患者進行了治療,為99名疑難重症患者實施手術,術後無一例復發。   既授漁又扶智,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雖然「100%的手術成功率」讓302醫院的專家們驕傲,但對於包蟲病的進一步防治他們直言「並不輕鬆」。這主要是因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救治患者固然重要,但提高當地百姓疾病防控知識更重要。   「可藏區牧民多以遊牧為主,衛生條件有限,做到飯前便後洗手就不容易。並且藏區的野狗數量眾多,絕大部分都攜帶著包蟲病的蟲卵,因信奉『不殺生』,牧民們不僅不會驅殺野狗,甚至還會投餵它們。這些生活習慣再加上當地低溫缺氧的生活環境都為包蟲病的傳染提供了『溫床』。」劉振文表示,在牧區,由於信息閉塞和醫療條件匱乏,很多藏民忽視了包蟲病的危害,如何讓牧民認識包蟲病,又如何去防止感染實際上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   「所以我們的醫療隊既是戰鬥隊,也是宣傳隊,走一路,宣傳一路,普及一路。」302醫院政委葉宏志意味深長地告訴記者,專家醫療隊在西藏、青海的小學、中學開展包蟲病篩查時,還對學生們進行健康宣傳教育,提高他們的防病知識;還與當地醫院、衛生院等單位同行一道,邊篩查病人,邊根據病人情況講解包蟲病防治技術。   而為了給當地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防治醫療隊,2016年7月,一場名為「包蟲病患者手術現場演示」的活動在西藏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進行,劉振文團隊共同為藏區4名肝包蟲病患者進行了手術。同月,302醫院作為全國首家援藏包蟲病治療技術幫扶醫院揭牌,同時聯合中華慈善總會成立了藏區第一家包蟲病治療中心。   「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家醫院的力量對藏區包蟲病患者的救治能力畢竟是有限的。下一步,我們還需要不斷發動更多醫療資源,探索更加深度軍地聯合防治藏區包蟲病的新路子。」302醫院院長姬軍生說,目前302醫院已在全國建立技術協作醫院近70家,今後還會定期為西藏、青海等地的協作醫院開展醫務人員培訓、技術幫帶和遠程醫療會診等工作,真正讓包蟲病治療技術在藏區「落地生根」。   ■延伸閱讀   青海省包蟲病防控有了「達日模式」   在青海省果洛、玉樹等藏族自治州,包蟲病的發病率同樣不容忽視。以果洛州的達日縣為例,該縣包蟲病的局部發病率高達12.8%,千名群眾直接深受其害。   為更好地開展包蟲病防治工作,2016年6月7日,青海省人民醫院與果洛州達日縣政府籤訂了包蟲病醫療扶貧協議。在協議中雙方約定:達日縣負責將包蟲病患者送到青海省人民醫院集中救治,縣政府對患者醫療費用兜底報銷,患者完全免費獲得治療;青海省人民醫院則負責對達日縣包蟲病患者的篩查、人員培訓、門診、查房、屬地手術、科研等工作。   這種包蟲病防治模式又被稱為「達日模式」。青海省人民醫院院長吳世政告訴記者,達日模式的本質是醫院和政府積極開展合作,共同防治包蟲病,以消除包蟲病對當地人民群眾健康的危害。   具體來說,達日模式具有以下五個特徵:   一是,達日縣政府和青海省人民醫院同心合作,青海省人民醫院醫務、護理、醫保、財務、扶貧辦、包蟲病診療中心等部門通力配合,共同致力於包蟲病防治工作。   二是,青海省人民醫院包蟲病醫護專家隊伍直接深入當地,聯合篩查,聯合防治,長期指導。   三是,設置了專職聯絡員及專事翻譯,他們長期入住青海省人民醫院負責患者入出院手續辦理、協調,以及醫患溝通交流等各項事宜。   四是,篩查、入院、出院、隨訪「四統一」,即篩查後統一登記;患者入院出院由當地政府統一接送;患者定期隨訪統一由省醫院專家指導、當地縣醫院具體負責。   五是患者零負擔,包括交通、食宿、醫療均無需患者支付費用。   據吳世政介紹,現在達日模式已經被進一步推廣、複製,在達日縣之後,青海省人民醫院又與甘德、瑪多、班瑪、久治、雜多等多個縣政府建立了包蟲病精準醫療扶貧關係,這是在達日模式下進一步取得的精準扶貧成功案例。文/記者 劉喜梅 通訊員 洪建國 陳愛平 劉娟  ]

相關焦點

  • ...的不只是健康,更是希望 ——解放軍第三〇二醫院防治藏區包蟲病...
    2015年11月以來,解放軍第三〇二醫院(以下簡稱「三〇二醫院」)作為國內首家參與「藏區千名貧困家庭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的愛心醫院,積極開展包蟲病流行病學調查、防治知識宣教,對疑似患者篩查和確診患者的分級治療,成果顯著。
  • 真情澆灌格桑花——全軍衛生系統開展藏區包蟲病救治服務各族群眾...
    伴著羌塘高原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解放軍第302醫院赴西藏包蟲病篩查醫療隊開始了在那曲尼瑪縣一天的忙碌。超聲科主治醫師馮卉喘著粗氣,連續為近百名群眾進行B超檢查,右手小拇指磨出了血泡。這是今年7月,該院醫療隊到尼瑪縣篩查的一個鏡頭,也是他們自2015年11月響應中華慈善總會發起的「藏區千名貧困家庭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以來,第6次進藏篩查。
  • 健康扶貧精準指向藏區包蟲病 部隊醫療隊深入當地篩查巡診
    中華慈善總會自2015年11月開始,啟動實施了「藏區千名貧困家庭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2年來先後9次邀請部隊醫院組成愛心醫療隊,解放軍第302醫院、解放軍第253醫院、解放軍第107醫院、西藏自治區武警總醫院等多家醫院派出精銳醫療力量,為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提供健康保障。健康扶貧政策,如何成為山區人民的新「靠山」?常態化的救助如何延續?
  • 西藏首批肝包蟲病患者在302醫院接受免費治療
    302醫院承擔的「藏區千名貧困家庭肝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拉開帷幕,近日,首批5名患者抵達北京解放軍302醫院接受免費治療。在中國,包蟲病有囊型和泡型包蟲病兩種,其中泡型包蟲病由於病死率較高,被稱為「蟲癌」,以西藏、青海,寧夏、新疆等牧區發病率最為嚴重,目前包蟲病已經成為危害藏區群眾身體健康的重大傳染病。  此次來京接受治療的病人病源發於左肝,病灶體積都在10公分左右,病情非常嚴重,有些病人甚至是一些術後復發的病人。腹腫、腹脹、腹痛等症狀非常明顯。
  • 撒向三江源大地的醫者仁心——省人民醫院開展藏區包蟲病防治攻堅...
    當年7月,雜多縣有關部門組織來自薩呼騰鎮和昂賽鄉的18名包蟲病患者「組團」到省醫院住院接受包蟲病治療,這是雜多縣送到省人民醫院的第一批患者,隨後又有四、五批患者陸續到醫院接受治療。省人民醫院還協助雜多縣建立了遠程會診醫療網絡平臺,積極開展「包蟲病遠程診斷治療項目」,讓當地包蟲病患者「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省級專家的服務。
  • "藏區千名貧困家庭肝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啟動
    302醫院醫務人員與首批患者合影留念    新華網消息:由中華慈善總會和西藏自治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起,中國人民解放軍302醫院承擔的「藏區千名貧困家庭肝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日前啟動,首批5名患者已抵達北京接受免費治療。
  • 四川初步確立適合藏區包蟲病防治原則 得到廣泛宣傳和應用
    人民網成都12月15日電(王軍)今日,由四川省醫學會主辦、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承辦的四川省醫學會第四次包蟲病防治學術會議在成都舉行。  眾所周知,包蟲病是人蓄共患寄生蟲疾病,為丙類傳染病。包蟲病稱為蟲癌,但又不是癌,比癌生長緩慢,有其自身的特點和治療原則。在包蟲病防治中,可以借鑑肝癌的治療方法,但又不能照搬。防治過程中既要防右,又要防左,既要提升群眾的生活習慣,又要防治兼顧,才能從根本控制包蟲病蔓延的勢頭。
  • 「醫院+政府」助力青海藏區包蟲病精準醫療扶貧
    「醫院+政府」助力青海藏區包蟲病精準醫療扶貧 2017-06-10卓瑪當智 攝   中新網西寧6月10日電 (孫睿卓瑪當智)記者10日從青海省果洛州瑪多縣委宣傳部獲悉,為加強黃河源頭包蟲病防治,青海省人民醫院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政府籤訂《包蟲病精準醫療扶貧協議》,並與瑪多縣人民醫院籤訂《醫聯體協議》,至此,瑪多縣人民醫院正式加入青海省省級區域醫療聯合體,以滿足病患家門口就醫需求。
  • 四川:努力摸索適合藏區肝包蟲病防治的道路
    人民網成都11月19日電(王軍)昨(18)日,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承辦的四川省醫學會第三次肝包蟲病防治學術會議暨藏區肝包蟲病診治培訓班在成都舉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曾勇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醫療衛生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嚴律南到會致辭;四川省醫學會包蟲病防治學組組長陳哲宇教授分享了多年對包蟲病治療的體會。
  •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開展丁青縣首例包蟲病抗體檢測
    當家住丁青鄉的34歲牧民次旺多鄧拿到檢測報告,得知自己排除了包蟲病時,高興地和叔叔布尼瑪擁抱在一起,連聲說:「沒想到這麼快就出結果了!沒有花多少錢,讓我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7月19日,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丁青縣首例包蟲病抗體檢測,由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援藏醫療隊在該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 據介紹,這是該縣首次成規模運用實驗室方法成功檢測包蟲病,填補了丁青縣包蟲病抗體檢測的空白。
  • 首批「軍隊藏區包蟲病救治行動」項目患者康復返鄉
    春節前夕,11歲的包蟲病康復患者拉巴卓瑪出院返鄉前,依依不捨地拉著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護士長白瑛的手,說出了她心中的小秘密。拉巴卓瑪來自青海省玉樹州稱多縣珍秦鎮,她的爸爸更求索安和二姐白瑪永措也是包蟲病患者,一家5口人中有3人得了包蟲病,這讓更求索安這個康巴漢子整日一籌莫展。
  • 解放軍第302醫院:「傳染世界」寫大愛
    嘉賓介紹: 王福生:中國人民解放軍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全軍愛滋病和病毒性肝炎重點實驗室主任,302醫院肝病生物治療研究中心主任,著名傳染病學專家。長期致力於軍隊和國家重大傳染病救治、各種疑難危重肝病臨床診治和科研工作。
  • 我院承辦藏區肝包蟲病診治培訓班 助甘孜阿壩防治「蟲癌」
    12月24日-25日,由四川省醫學會主辦、我院承辦的第二屆肝包蟲病防治學術會議暨四川藏區肝包蟲病診治培訓班在成都召開。
  • 中華慈善總會為藏區包蟲病患者「五一」送溫暖
    4月30日上午,「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中華慈善總會新聞界慈善促進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徐鐿軒、副秘書長高志良等人代表中華慈善總會新聞界慈善促進會全體執委,先後來到武警總醫院、解放軍第三〇二醫院看望免費救治中的西藏和青海的26名貧困家庭包蟲病患者,為他們帶來了深深地節日問候,受到醫護人員和患者的歡迎。
  • ——全國政協「西部農牧區包蟲病防治」雙周協商座談會發言摘登
    在包蟲病防治工作中,不但要有嚴格的制度措施和充分的資金投入,更重要的是提高認識和改變觀念,只有群眾積極配合,包蟲病防治工作才能取得預期成效。包蟲病流行區同步行動,集中捕捉流浪犬,控制流浪犬繁衍。杜絕包蟲病疫情出現省際此消彼長的現象。做好家犬和圈養流浪犬的登記,定期驅蟲。同時嚴厲打擊流行區犬只違法交易。 四、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我省藏區的成功經驗——「小手拉大手」宣教活動成效顯著:在學校,老師對少數民族學生開展宣傳教育;在校外,學生影響家長並自覺開展社會宣傳。
  • 王一宏出席省重大傳染病防治工作委員會暨四川藏區包蟲病綜合防治...
    2018年7月6日,省重大傳染病防治工作委員會暨四川藏區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在成都召開。王一宏副省長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強調,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決策部署,充分認識當前重大傳染病防治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切實增強憂患意識,進一步改進作風、明確責任、突出重點、形成合力、嚴格督查,在狠抓落實上下功夫,紮實推進健康四川建設,確保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項部署落地落實。
  • 鬥爭高原「蟲癌」成效初顯—石渠縣包蟲病綜合防治攻堅紀實
    央廣網石渠縣3月28日消息(刁海瀚 記者劉濤)包蟲病—一種人畜共患寄生蟲病,因死亡率高被稱為「蟲癌」。該病長期困擾著四川藏區部分縣市,以甘孜州石渠縣尤為嚴重。  一直以來,在中央、省、州對甘孜藏區的關心、照顧下,在歷屆石渠縣委、縣政府的長期努力下,該縣的包蟲病防治工作於去年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和國家相關部委先後兩次聽取了該縣包蟲病工作專題匯報,並作出重要指示;國家部委、省、州多次組成工作組赴石渠縣開展實地調研和組織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安排部署,從省到縣分別制定了《石渠縣包蟲病綜合防治試點工作方案
  • 青海省「十三五」畜間包蟲病防治效果第三方評估工作啟動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為貫徹落實全省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專題會議精神,全面掌握我省「十三五」畜間包蟲病防治攻堅戰的成效,11月16日,省農業農村廳在西寧市啟動了「十三五」畜間包蟲病防治效果第三方評估工作。
  • 西藏打響包蟲病「阻擊戰」
    其中泡型包蟲病是高度致死性的疾病,潛伏期長,患者不經治療,10年病死率可達94%,又被稱為「蟲癌」。以畜牧業為主的西藏是包蟲病的重災區。2012年,我國開展首次包蟲病專項流行情況調查,西藏當時僅根據地理位置隨機抽取4個縣開展了調查,結果顯示,這4個縣人群包蟲病平均患病率為4.23%,為重度包蟲病流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