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打響包蟲病「阻擊戰」

2020-12-07 健康界

  搜狐健康文/吳施楠

9月的日喀則,秋風漸起,氣溫轉涼。在桑孜珠區邊雄鄉扎西崗村村委會辦公場所內的臨時體檢點,山東省援藏醫療隊的醫生們正在使用可攜式B超設備給村民進行身體檢查。從8月底到9月中旬,山東省援藏醫療隊已經走過了40個村子,對超過8000人進行了包蟲病篩查。

西藏與包蟲病的不解之「緣」

包蟲病是棘球絛蟲幼蟲寄生在任何動物體內所致的一種人獸共患慢性寄生蟲病。該病主要侵襲人的肝臟器官,肺部、腦部、骨骼等其他器官也會不同程度的受損。其中泡型包蟲病是高度致死性的疾病,潛伏期長,患者不經治療,10年病死率可達94%,又被稱為「蟲癌」。

以畜牧業為主的西藏是包蟲病的重災區。2012年,我國開展首次包蟲病專項流行情況調查,西藏當時僅根據地理位置隨機抽取4個縣開展了調查,結果顯示,這4個縣人群包蟲病平均患病率為4.23%,為重度包蟲病流行區。但受限於技術水平和專業人員的匱乏,西藏至今尚有70個縣包蟲病流行狀況和患病人數底數不清,包蟲病的防治工作難以全面推進。

為此,今年8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組織全國17個對口援助省市,選派276名B超醫生和流調人員組成92個工作組,和西藏當地近700名技術人員,在70個縣抽取364個村開展包蟲病流行情況調查。人群包蟲病的篩查、犬牛羊等宿主動物患病情況調查以及流行區居民包蟲病防治知識和行為調查等是重點任務。

山東隊和上海隊在接到任務、組建隊伍後,分別奔赴日喀則的不同區縣,開展疾病篩查工作。據了解,山東醫療隊此次共負責日喀則市桑孜珠區、聶拉木縣、南木林縣、昂仁縣、白朗縣轄內40個村、8000人的B超篩查工作,任務最重,工作量最大。上海醫療隊21名成員分為7個小組,承擔定日縣、江孜縣等5個縣20個村的篩查任務,目前已經完成近一萬人的身體檢查工作。

(圖為邊雄鄉扎西崗村村民在接受入戶調查和問卷填寫)

包蟲病認知率低 ,疾病預防凸顯不足

「從初步調查情況來看,農牧民對包蟲病的認識程度普遍偏低,不清楚該病的傳染源是什麼,也不知道該怎樣防治。」山東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辦公室副主任王用斌說。此外,人作為包蟲病的中間宿主,潛伏期較長,有的甚至長達10年,早期是不容易發現症狀的。負責聶拉木縣篩查任務的煙臺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王曰雷,更是表達了自己的擔心:「聶拉木是牧區,相比農區患病率要高一些,很多人對包蟲病一無所知」。

此外,上海市援藏調查隊在每個縣隨機抽取150名小學生進行包蟲病知曉率調查,得到的結果同樣不容樂觀。「大部分村民目前對包蟲病還做不到『知』,知識了解比較匱乏,在健康宣教、知識掌控方面還任重道遠。」上海市援藏調查隊隊長、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急性傳染病防治科科長潘浩告訴搜狐健康記者。

除了包蟲病篩查外,兩支隊伍同時為前來參與檢查的農牧民進行了全身檢查,據山東省立醫院主任醫師鄭慕白介紹,在調查期間,共篩查出肝癌、膽繫結石、先心病在內的二十多種疾病,已經上報當地疾控中心,後續將對患者進行複查及診治。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農牧民建立健康意識,也是為了能夠讓居民們儘早得到治療。

(圖為邊雄鄉扎西崗村村委會門前,藏民們排隊等待檢查)

生活習慣成最大難題,健康教育亟待普及

為什麼西藏包蟲病的患病率高?據山東省援藏隊隊長、山東省寄生蟲病防治所副主任張本光介紹,通過現場工作來看,藏民的生活習俗、衛生習慣是患病的主要原因。這與包蟲病的生活史相關,牛羊等是其中間宿主,狗是其終末宿主。藏民普遍有養狗的習慣,蟲卵在狗的糞便中,汙染蔬菜、水源、皮毛等,如果不能及時洗手,就會將蟲卵帶入體內,引起感染。二是現實困難,藏民的飲用水大多是從山上直接引來的水,未經過消毒處理。此外,藏民不殺生,藏區流浪狗很多,牧民宰殺羊牛後,肝臟會直接扔給這些流浪狗吃,這就形成了包蟲的生活史。

針對上述問題,雖然國家正在嘗試多種方法改善生活條件,例如將流浪狗集中飼養,研發簡易洗手裝置,給狗服藥、登記,進行規範化管理,提倡焚燒和掩埋病肝,煮熟後再餵狗等等。但這一切措施的實施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賴健康教育的力度和普及程度。「在傳染病防控中,健康宣傳非常重要,這也是此次工作中感受最深的,甚至可以說最困難的一點。流調是為了積累數據,以便後續治療。至於會不會有更多的包蟲病病人,根本要看能否有效阻斷傳染途徑。而最要緊的就是宣傳教育。」鄭慕白強調。

在這方面,山東隊一直在進行嘗試和努力,在聶拉木地區王曰雷利用宣傳視頻的方式向牧民普及預防知識,並花了40分鐘的時間教會小學生們如何正確洗手和擦鼻涕。在做學生調查問卷時也一併向其解釋正確的預防方法等,希望孩子們能夠向自己的家人傳達健康、正確的生活方式。

不過邊巴科長告訴搜狐健康記者,雖然當地政府正在嘗試多種辦法,減少農牧民感染包蟲病的機會,但由於藏民的生活習俗和飲食習慣,這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解決的問題。

(圖為山東醫療隊B超醫生正在為藏民進行B超檢查)

專業人員匱乏,技術能力仍待提高

記者從邊巴科長處了解到,西藏農牧民每年都會進行健康體檢,但多是物理體檢,由於技術水平受限,B超檢查很少進行。對包蟲病無法檢查和確診,這也影響了病人的診治。西藏的衛生系統網絡已經初步建立,每個行政村都配備了村醫,在前年完成了全覆蓋。但從專業能力上來看,仍有待提高。另據王曰雷介紹,聶拉木縣人民醫院有一位30歲的B超醫生,但流行病知識比較欠缺,B超設備也有些「過時」。技術和設備的缺乏是包蟲病防治的難點之一。

山東隊和上海隊在工作過程中都認識到了技術和設備欠缺的問題。王用斌表示,在篩查工作中我們會有意識的對當地流調人員和B超醫生進行帶教,遇到疑難病症時會進行講解,在交流過程中提高認識。爭取把技術留下,把當地的衛生隊伍建設起來。上海隊在篩查中對B超醫生進行手把手培訓,並將流行病學概念和統計方法教給當地流調人員,並正在積極協調希望能夠讓對口地區的村醫到上海的區、市疾控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地進修。

據了解,在結束全部調查任務後,山東隊已將總價值近400萬元的6臺可攜式彩超捐贈給當地醫療衛生系統,藉此幫助藏區醫療發展,讓藏民擁有更好的診療環境。本次包蟲病的數據正在統計中,流調結果將對西藏地區包蟲病的防治起到關鍵作用,調查人員將根據此次調查結果制定適合當地情況的包蟲病防控方案。

相關焦點

  • 西藏向有「蟲癌」之稱的包蟲病宣戰
    原標題:西藏向「蟲癌」宣戰   全國17個省份的數百位醫務工作者近日在拉薩集結,本月底,這支「白衣軍團」將開赴西藏自治區70個縣開展調查工作,向有「蟲癌」之稱的包蟲病宣戰。
  • 中國菸草等機構向西藏捐贈包蟲病防治實驗室設備
    近日,中國菸草總公司、援助西藏發展基金會向西藏捐贈包蟲病防治實驗室設備儀式在拉薩舉行。據介紹,此次由援助西藏發展基金會籌集、中國菸草總公司捐助購買的包蟲病防治實驗室設備總計9種12臺,價值470萬元。自治區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捐贈設備將進一步提升西藏包蟲病防治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動西藏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深入實施。據了解,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包蟲病防治研究所重點實驗室在自治區疾控中心落地和投用。
  • 國家衛生計生委在西藏開展包蟲病流行情況調查
    為全面掌握西藏自治區包蟲病流行範圍和程度等情況,國家衛生計生委近日組織全國17個對口援助省份276名B超醫生和流調人員組成92個工作組,和西藏當地近700名技術人員,在70個縣抽取364個村開展為期1個月的包蟲病流行情況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人群包蟲病篩查、終末宿主犬感染情況、中間宿主牛羊等家畜動物的患病情況調查以及流行區居民包蟲病防治知識和行為調查等。日前,記者對山南市包蟲病流調工作進行了走訪。
  • 國家衛健委:西藏人群包蟲病患病率從74.15%下降到0.24%
    ▲國家衛生健康委扶貧辦主任、財務司司長何錦國 圖源國新網何錦國介紹,衛健部門實施了「組團式」援藏援疆,創新「以院包科」和「師帶徒」等幫扶模式,大幅度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在西藏實現了近四百種「大病」不出自治區,2200餘種「中病」不出地市就能治療,絕大多數「小病」在縣醫院和鄉鎮衛生院就能得到解決
  • 真情澆灌格桑花——全軍衛生系統開展藏區包蟲病救治服務各族群眾...
    伴著羌塘高原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解放軍第302醫院赴西藏包蟲病篩查醫療隊開始了在那曲尼瑪縣一天的忙碌。超聲科主治醫師馮卉喘著粗氣,連續為近百名群眾進行B超檢查,右手小拇指磨出了血泡。這是今年7月,該院醫療隊到尼瑪縣篩查的一個鏡頭,也是他們自2015年11月響應中華慈善總會發起的「藏區千名貧困家庭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以來,第6次進藏篩查。
  • 戰勝新冠肺炎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西藏流浪犬現象的啟示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萬眾一心參加到這場疫情阻擊戰之中,湧現出無數讓人淚目的感人故事。14億人手拉手如同一個整體,我們有信心可以擊敗任何妖魔鬼怪。我們也有信心,能夠儘快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但是,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又給我們上了一課。至少,它促使我們深刻反思人類的生存方式、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尤其是人類與動物的關係。敬畏意識、憂患意識應該長存於我們每個人心中。
  • 西藏昌都市提高中小學生包蟲病防治能力
    原標題:昌都市提高中小學生包蟲病防治能力   自啟動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以來,昌都市將包蟲病防治知識納入到中小學健康教育內容,各級各類學校依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特徵,精心設計宣教載體,增強健康教育實效,讓學生對包蟲病防治形成清晰、科學的認識,成為包蟲病綜合防治的實踐者和宣講者。
  • 中國幾大包蟲病流行區聯手劍指「蟲癌」
    包蟲病是寄生於人或動物體內引起的人獸共患寄生蟲病,分泡型和囊型兩種。中國包蟲病流行區主要分布在西北的牧區和半農半牧區,其平均患病率為0.24%,而青海省平均為0.63%,部分地區高達12.38%,是中國乃至世界包蟲病流行最為嚴重的地區。
  • ...的不只是健康,更是希望 ——解放軍第三〇二醫院防治藏區包蟲病...
    編者按:包蟲病是一種流行於西藏、青海等地廣大牧區的由棘球蚴寄生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蟲病,給當地群眾健康造成了嚴重危害,許多患者及其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包蟲病防控工作,社會各界也紛紛參與其中。
  • 健康扶貧精準指向藏區包蟲病 部隊醫療隊深入當地篩查巡診
    中華慈善總會自2015年11月開始,啟動實施了「藏區千名貧困家庭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2年來先後9次邀請部隊醫院組成愛心醫療隊,解放軍第302醫院、解放軍第253醫院、解放軍第107醫院、西藏自治區武警總醫院等多家醫院派出精銳醫療力量,為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提供健康保障。健康扶貧政策,如何成為山區人民的新「靠山」?常態化的救助如何延續?
  • 張灼華團隊發表包蟲病無創分子診斷的最新研究成果
    紅網時刻6月4日訊(記者 鄭濤)近日,寄生蟲病領域權威國際期刊《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在線發表了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精準分子醫學研究所、中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學遺傳學研究中心張灼華教授團隊在包蟲病無創分子診斷研究中的最新成果。
  • 四年,他們救治了296名包蟲病患者,讓「蟲癌」不再可怕
    近日,在中華慈善總會「藏區千名貧困家庭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的幫助下,首批來自青海省玉樹州的包蟲病患者,到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接受免費治療。11月7日,20位患者從青海省出發,來到新疆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接受免費的包蟲病治療。
  • 包蟲病的流行與危害情況介紹
    根據2012年全國包蟲病流行情況調查,全國包蟲病流行縣共計350個(見圖4),受威脅人口5000多萬,分布於我國的內蒙古、四川、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9省(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省人群患病率從高到低依次為四川(1.08%)、青海(0.63%)、寧夏(0.22%)和甘肅(0.19%),新疆、內蒙古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群患病率均低於0.1%。
  • 中華慈善總會為藏區包蟲病患者「五一」送溫暖
    4月30日上午,「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中華慈善總會新聞界慈善促進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徐鐿軒、副秘書長高志良等人代表中華慈善總會新聞界慈善促進會全體執委,先後來到武警總醫院、解放軍第三〇二醫院看望免費救治中的西藏和青海的26名貧困家庭包蟲病患者,為他們帶來了深深地節日問候,受到醫護人員和患者的歡迎。
  • 【科普專欄】預防「包蟲病」,從身邊做起!
    【科普專欄】預防「包蟲病」,從身邊做起!>包蟲病棘球蚴病又稱為包蟲病。包蟲病是人感染棘球絛蟲的幼蟲(棘球蚴)所致的慢性寄生蟲病。本病的臨床表現視包蟲囊部位、大小和有無併發症而不同。
  • 西藏首批肝包蟲病患者在302醫院接受免費治療
    西藏首批肝包蟲病患者在302醫院接受免費治療 2016-01-04 19:16:31  此次來京接受治療的患者來自西藏自治區薩嘎縣,年齡最小的患者今年11歲,最大的患者45歲,他們都是常年生活在藏區的牧民。由於牧區生態環境艱苦,牧民衛生條件無法保障而受到了感染。  包蟲病是由棘球蚴屬滌蟲寄生於人體或宿主動物體內而引起的人獸共患寄生蟲病。
  • 「除了病根才能拔出窮根」——解放軍第302醫院開展藏區包蟲病防治...
    原標題:「除了病根才能拔出窮根」——解放軍第302醫院開展藏區包蟲病防治工作紀實[        「經過複查,你的包蟲病已經根治了。」在解放軍第302醫院,來自西藏山南市哲古鎮哲古村的村民旦增玉珍,聽到為自己做手術的主刀醫生——302醫院肝膽外科二中心主任劉振文的複查意見時,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和旦增玉珍一起來做康復回訪的,還有她11歲的女兒彭瓊。
  • 「醫院+政府」助力青海藏區包蟲病精準醫療扶貧
    卓瑪當智 攝   中新網西寧6月10日電 (孫睿卓瑪當智)記者10日從青海省果洛州瑪多縣委宣傳部獲悉,為加強黃河源頭包蟲病防治,青海省人民醫院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政府籤訂《包蟲病精準醫療扶貧協議》,並與瑪多縣人民醫院籤訂《醫聯體協議》,至此,瑪多縣人民醫院正式加入青海省省級區域醫療聯合體,以滿足病患家門口就醫需求。
  •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開展丁青縣首例包蟲病抗體檢測
    當家住丁青鄉的34歲牧民次旺多鄧拿到檢測報告,得知自己排除了包蟲病時,高興地和叔叔布尼瑪擁抱在一起,連聲說:「沒想到這麼快就出結果了!沒有花多少錢,讓我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7月19日,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丁青縣首例包蟲病抗體檢測,由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援藏醫療隊在該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 據介紹,這是該縣首次成規模運用實驗室方法成功檢測包蟲病,填補了丁青縣包蟲病抗體檢測的空白。
  • 首批「軍隊藏區包蟲病救治行動」項目患者康復返鄉
    ↑包蟲病患者白瑪在做手術前準備。陳愛平攝「我長大了也想當醫生。」春節前夕,11歲的包蟲病康復患者拉巴卓瑪出院返鄉前,依依不捨地拉著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護士長白瑛的手,說出了她心中的小秘密。拉巴卓瑪來自青海省玉樹州稱多縣珍秦鎮,她的爸爸更求索安和二姐白瑪永措也是包蟲病患者,一家5口人中有3人得了包蟲病,這讓更求索安這個康巴漢子整日一籌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