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心目中,狼一直是兇猛殘暴的代名詞。雖然狼的單體戰鬥力並不高,但狼是群居性動物。一般來說最少以七隻結為一隊,有些狼群甚至能達到30隻。因為這個習性,就算是百獸之王老虎看見了狼群也會退避三舍。
而且小小的狼群等級分明,彼此之間用氣味和肢體動作進行溝通和辨別身份,所以可以發揮出很強的團隊戰鬥能力。
狼是肉食性動物,它們的飲食範圍很廣,只要是肉都能吃。蚯蚓漿果也能吃,夏天時它們還會抓鳥抓魚。對狼而言,只要餓極了,沒有不敢吃的東西。甚至一些大型肉食性動物也逃不過它們的魔爪,當然還有人。
但是在歷史上卻出現過一些奇怪的現象,有的狼在遇到了人類的嬰兒後並沒有直接吃掉,而是把這些嬰兒帶回狼窩長大。這些被狼群撫養的嬰兒,有一個名字就叫「狼孩」。
據統計,有資料記載的「狼孩」有10多個。最著名的便是在印度發現的卡馬拉和阿瑪拉。在1920年,印度加爾各答的東北部,當地居民看見了兩個用4隻腳走路的怪物,後面還跟著三隻狼。村民出於好奇便將狼打死,把那兩個小怪物帶了回去近距離觀察,在這才發現原來這兩個怪物竟然是人類的小孩!他們便是7歲的卡馬拉和兩歲的阿瑪拉。
隨後這兩個小女孩便被熱心的印度群眾送到了孤兒院,但在第2年阿瑪拉就死了,卡瑪拉到1929年也去世了。
無獨有偶,在古羅馬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傳說。羅馬第15代國王努米託爾,被自己的兄弟篡位殺害。在臨死之前,他將自己的雙胞胎子女裝在籃子裡丟進了河中。孩子隨波逐流,飄到了下遊。孩子的哭聲引起了河邊飲水的母狼的注意,母狼看到之後將孩子帶回了山洞,和自己的狼崽一起撫養。
後來有一個牧羊人發現了這對孩子,便將他們帶回了村莊。這對嬰兒長大後成為了健壯而勇敢的青少年,創建了羅馬城市。
從這個幾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母狼撫養人類孩子的情況是確實存在的。為什麼狼會有這種習性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撫養嬰兒的狼一般都是母狼,原因也是出於母愛。在專家進行研究後發現,狼群不僅僅會撫養人類的小孩,也會撫養其他狼群的小狼。就算外出狩獵,也會有其他的母狼輪流照顧這些小狼和小孩子。
那麼就有人問,為什麼母狼不撫養其他動物的幼兒呢?其實主要是因為人類的幼兒不具備攻擊性,再加上人類也不是狼群的主要食物。所以母狼看到了人類的嬰幼兒時,不會產生警惕,母愛大於了攻擊欲望。如果正好母狼又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它們便有充足的理由將其帶回狼窩撫養。
聯想起來前幾天虐待孩子,吵架摔孩子的那幾個新聞,發現有些人甚至連狼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