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鄉下的童年,那些有鳥相伴的歲月

2021-01-08 愚伯的自留地

文:鄧聯歡

圖:來自網絡

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心中都有一些散發著泥土芬芳的美麗意象。那一縷炊煙,一灣小溪,一抹綠色,一片金黃,一聲鳥鳴……必然一直伴著我們生命的腳步欣然前行。

那些沉澱在歲月深處的蟬鳴鳥唱的記憶,猶如一面久置不用的鏡子,拭去一層層斑駁的灰塵,便綻放出原汁原味的光亮,一切過往清晰如昨,淋漓盡致。

童年和青春的鄉村宛若一副印象派畫卷,那些翩飛的鳥兒成了它無序的線條,構成了七彩的迷離。那些精緻而美麗的飛鳥,像一個個生動傳神的詞語,在童年和青春的書頁中遊動,慢慢地連綴成如詩如畫的歲月。

鳥鳴在耳畔迴響,鳥群在藍天飛翔,有鳥相伴的歲月真好!回眸那些青蔥的歲月,我們在那澄明的秋光裡,用稚嫩的童聲朗誦著:「一群大雁向南飛,一會兒排成一字,一會兒排成一個人字……」開啟了童年有意識的認知窗口。

於是,鄉村那些可愛的鳥兒如一粒貯存了無窮無儘快樂的種子,落在了童年和青春的大地,生根,發芽,在生命的春風春雨裡,開枝散葉,葳蕤成人生鬱鬱蔥蔥的永恆記憶。

在生命歷程中,最先相識和最愛的鳥,就是燕子。我認為燕子是離人類最近的鳥,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想想也是,這些可愛的生靈,用婉轉的歌聲陪伴了無數孩子的童年,哪一個鄉村孩子的童年沒有經過燕語燕歌的浸泡?

那時候,鄉村的燕子可真多,家家戶戶都有燕子窩,好多燕子的巢穴就築在我們的居室裡。清晨,我們在清脆的燕子的啁啾聲中醒來,看它們像一道道黑色的閃電在晨光熹微中綻開,在藍色的天幕上畫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中午,看勞燕分飛,你來我往,盤桓巢穴,給雛鳥餵食。

小燕子巨大的黃嘴叉,驚喜貪婪的喳喳聲,在我們幼小的心湖裡推波助瀾;傍晚,勞累一天的燕子回家了,燕子的歸巢,展現了鳥類飛翔技藝的高超。你看它們俯衝進入門框上面的空隙時一點也不減緩速度,幾乎是在接近巢穴的那一刻,才來了一個急剎車,然後精準地鑽入窩內。

紫燕的精彩表演,常常讓我看得如醉如痴。我們那一代人的童年就是在燕子春來時驚喜和秋去時惆悵中度過的。

燕子在鄉村在農人的心中是一種神聖的鳥。它那油黑的脊背,乳白的腹部,剪刀似的翅膀和尾巴,對我們的童年無疑是一種挑逗。應該說每個鄉村孩子的心中都住著一個抓鳥玩鳥的惡魔。

儘管它們常常張牙舞爪躍躍欲試,然而,我們的童年對燕子卻充滿了敬畏,始終不敢對燕子和燕巢有所冒犯。因為燕子是益鳥,大人常常編造一些嚇人的善意謊言:搗毀燕子窩,會瞎眼;抓燕子幼鳥,會生病。一次次來教育孩子們不要傷害燕子。這也許是燕子將巢建在居室內與人類相依為命的原因吧。

可惜,現在鄉村的房子也大多沒有了檁條,燕子將無法在鋼筋水泥建造的光溜溜的天花板上築巢,再加上化肥農藥的使用,燕子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差。鄉村庭院的燕子窩也很少了,真的擔心燕子會離我們遠去。真不敢想,沒有燕子穿梭飛翔歡快吟唱的鄉村,那還是鄉村嗎?

麻雀是鄉村鳥類的土著,一年四季隨處可見它們的身影。不過,現在也日益減少,已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今天,捕殺麻雀是違法的。可是,在我們的童年和青春期,麻雀是「四害」之一,即對人類有害的四種生物。掏麻雀鳥蛋,抓雛鳥,當時應該是為民除害,更是青少年喜歡的事情。

那時候,麻雀可真多,多得讓人望而生畏。莊稼成熟期,防麻雀是一件非常讓人頭疼的事。麻雀落在莊稼上,像一片灰色的網,立刻罩住了莊稼的本色,只看到灰濛濛的一片。不大一會,眼看到手的糧食,就被它們吃得「杯盤狼藉」,光禿紛披,慘不忍睹。因此,莊稼人可不待見麻雀,人們對它恨之入骨。

麻雀的危害的確不小,它們無孔不入。庭院裡,樹木上,每天都有麻雀鳥群的起落,聲勢浩大,猶如起飛的機群,轟轟作響,呼嘯的聲音非常駭人。誰家房子上沒有麻雀窩?那時房頂是用草鋪設的,在房簷和牆壁之間的縫隙裡,開裂的牆洞裡,甚至在房頂的草堆裡,隨處可見麻雀窩。

麻雀是一種喜歡早起的鳥,我們常常在它們嘰嘰喳喳的煩人的叫聲中醒來,抬眼望去那小巧玲瓏的形體,灰色的羽毛上滿是黑色的斑點,在室外飛來飛去。時而,像一個個箭鏃射向房頂或高大的樹木;不一會,又像一枚枚石子砸向地面。一起一落間,它們吵聲不斷,不知道是爭搶食物,還是爭風吃醋?嘁嘁喳喳,喳喳唧唧,沒完沒了。

春夏之交,是麻雀繁殖的季節。棉衣褪去,也是鄉村孩子們掏鳥蛋,捉雛鳥的有利時刻。課餘時間,三五成群,結伴到房簷下尋找鳥窩,是我們感興趣的事情。麻雀是一種缺少智慧且懶惰的鳥,他們常常在房簷下找一個現成的窟窿或縫隙,鋪墊上乾草或羽毛就安了家。

只要看到那些耷拉著的草或洞穴邊被磨得光滑的小洞,十有八九就是麻雀窩。掏麻雀窩是容易摔傷的。儘管麻雀損壞莊稼,大人還是極力反對小孩子掏麻雀窩。常常告誡我們:麻雀窩裡有長蟲(蛇),你們張著嘴向裡看,長蟲會從嘴裡進去,從肛門裡鑽出來。

可是,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在青少年的痴狂裡,威力銳減,面對麻雀飛進飛出,小鳥唧唧的誘惑,大人的恐嚇顯得格外蒼白無力,早被我們忘得一乾二淨。

那時候,生活條件差,農家很少有梯子,掏鳥窩是很不容易。我們採用的是兩種簡易方法:一是搭人梯,就是一個蹲下另一個人踩著肩膀,然後,慢慢站起逐步升高,直至鳥窩,這種辦法只適用於低矮的房子,好在那時矮房子比較多;二是用一個大木棍,放在房簷上,人順著爬上去。

掏鳥窩令人激動興奮,好玩,還可以改善夥食。有時收穫頗豐,掏出不少鳥蛋,小夥伴分開回家煮著吃;尤其,抓到雛鳥,我們歡呼雀躍,興奮異常。小一點的肉嘟嘟,滿身紫紅,大一點的羽毛未豐,大多被我們在玩耍中死去,也有個別幸運的被放在鳥籠裡養大,最後放生。

不過,掏鳥窩,有刺激,危險也時有發生,有時人梯下面的人因為勞累站立不穩,上面的夥伴在觸摸到鳥蛋的興奮中會突然摔下。最恐怖的是在鳥窩裡真的摸到了蛇,上面一聲驚叫「有蛇」!下面應聲四散,竟然忘了身上還站著人,常常弄得人仰馬翻,摔得鼻青臉腫,狼狽至極。

在我的記憶裡,把巢穴築在樹上的鳥大多很狡猾。斑鳩、布穀鳥、喜鵲等鳥喜歡把巢築在樹上,不是懸掛在高高的樹梢上,讓人夠不到;就是藏在濃密樹葉間,叫人找不到。

喜鵲在我的故鄉豐縣方言裡把它叫做「嘛嘎子」,這類鳥有兩種:一是青灰色,黑頭,體型較小;另一種是黑色,白腹,體型較大。兩種喜鵲都很漂亮,羽毛油亮,眼睛似黑豆,顧盼生輝,長長的尾巴翹著自信與俊美,飛起來很像一架架直升飛機。它們有時勻速滑翔,有時疾馳如箭,有時在樹梢盤旋,有時在房屋間穿行,其飛翔的姿態美不可言。

住在樹上的鳥一般很安全。它們要麼在高高的樹梢上,趾高氣揚地歡唱;要麼隱藏在濃密的樹葉裡「暗度陳倉。」那種可望而不可即,累得眼疼也無處尋覓的感覺,讓我們很無奈。

我們掏鳥蛋抓雛鳥的渴望,在這些狡猾的鳥的面前,只能「望樹興嘆」。那些各式各樣的鳥窩在我們春天的守望中,夏天的尋覓中,撲朔迷離。狡猾的鳥巢常常出乎我們的意料,秋風勁掃,落葉繽紛,偶然發現原來有個鳥窩就在我們經常玩耍的那棵樹上的一個枝丫間,依然高高地懸掛著,可是「人去樓空」。我們熱辣辣的眼光頓時凝望成圓圓的念想和期盼。

歲月是個魔術師。現在鄉村的生活好了,古樹和大樹卻少了,鳥巢更少了。可憐而不會築巢的麻雀找不到牆上的裂縫和窟窿,更找不到草窩,只好棲息在空調移除後留下的圓洞或無可依靠的樹葉間過夜。

望著那些搭建在供電鐵塔和電線桿子的夾縫中的一個個鳥巢,心中總不是滋味。那一個個沒有綠葉覆蓋的鳥巢,一隻只穿飛在電線間的鳥兒,仿佛沒有了生命,品味著這被物資日益削弱的詩情畫意與自然之趣,驀地冒出一個叩擊心扉的問題:鄉村的鳥少了,難道伴著我們遠去的青春飛走了?一陣陣的酸楚湧上心頭,越發懷念那有鳥相伴的歲月,更痴情地守望著那些綠色的記憶。

相關焦點

  • 鄧聯歡:記憶裡的童年,那些有鳥相伴的歲月
    那些沉澱在歲月深處的蟬鳴鳥唱的記憶,猶如一面久置不用的鏡子,拭去一層層斑駁的灰塵,便綻放出原汁原味的光亮,一切過往清晰如昨,淋漓盡致。童年和青春的鄉村宛若一副印象派畫卷,那些翩飛的鳥兒成了它無序的線條,構成了七彩的迷離。
  • 陸琴華‖鳥在鄉下(散文)
    鳥在鄉下‖陸琴華搬到城裡住了一段時間,不論春夏秋冬,我發現城市有花香,卻很少有鳥語。「恐驚天上人,不敢高聲語。」寒蟬噤聲,難道城裡的的鳥也噤聲?其實,城裡的鳥可能都飛鄉下了。那樹可能還沒有城裡路旁的樹茂盛,可是你低頭從那條路經過,會有鳥鳴不時襲入你的耳畔,昂頭看看,根本看不見鳥的身影,原來鳥都讓濃密的樹葉遮擋住了。鳥鳴好聽一點的,好像是百靈鳥;不好聽一點的,是不是麻雀呢?要不就是有些滲人的烏鴉。夏天枝條垂掛,樹葉婆婆,要是爬上樹看看,說不定有一個驚喜的發現,這個發現就是鳥巢。
  • 土狗真的土嗎,為啥總比那些寵物狗憨厚?
    它勇猛頑強,忠厚忠誠,抗病力強,繁殖力強,優點很多,自然也是名犬,雖然不那麼高貴,但卻是鄉下孩子童年最美的記憶,最可靠的朋友,最忠實的夥伴。 記憶中,你家的那條中華田園犬,給你留下多少記憶呢? 這是河北涉縣的一處林場,68歲的程計堂護林30年養的第16隻中華田園犬。與其為伴,歲月如白駒過隙。
  • 徐州都有些什麼鳥?連「鳥中大熊貓」都來了!
    179種鳥類「落戶」徐州 徐州目前有常見鳥類中,包括常年生活在徐州的留鳥五六十種,還有各種冬候鳥、夏候鳥和過路鳥。 研究人員說:「這179種鳥類大都是在徐州市區監測到的,而且每年都在增加。其中有許多鳥類,如鳳頭鷹、紅頭長尾山雀、煤山雀和棕臉鶲鶯等,都是最近兩年在徐州發現的。
  • 中行致老友:從前的歲月有你相伴,今後的歲月有我守護
    過去,中行感恩有您一路相伴成長!未來,中行與您攜手共創美好生活!不忘感恩 相伴成長海南中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歷經百年風雨成長為海南最具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的商業銀行之一,離不開千千萬萬新老客戶的信任與陪伴。
  • 那些寄居在時光縫隙裡的小物件組成了我們的童年
    那一件件的舊物組成了我們的童年,看到它們就勾起了回憶。 那些被時光撫摸過的小物件們,仿佛擁有魔力一般,只要和它對上眼,保準能給你帶來點意想不到的驚喜。翻開 《一器一物:遇見舊時光》 ,好像掉進回憶的漩渦,看作者為你解讀每一樣器物背後專屬於它的故事。
  • 在徐州鄉下,紅薯葉流行這種吃法,用它做窩頭,連吃兩個都不過癮
    圖文:紅豔自從進城之後,對老家的念想也就多了起來,由於生活的忙碌,很多人顧不上回農村老家,去感受鄉下的美好,今天,我就借著這組徐州鄉下的系列圖片,向大家來傳遞家鄉的風土人情。母親說,在過去,紅薯葉基本都是被廢棄的東西,但這些年,豐縣老家的人,吃東西越來越注重原生態的東西,像槐花、榆錢、胡蘿蔔纓、灰灰菜、麵條子稞等等,都被拿來蒸吃,口感既好,又有營養。母親洗淨紅薯葉之後,開始在案板上將其切碎。
  • 品味宮崎駿:《龍貓》,最美好的童年,最可愛的龍貓
    作為宮崎駿童年類作品中最具代表的《龍貓》,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為他們營造了美好的童年世界。《龍貓》的劇情不是那種跌宕起伏的,它所描繪的就是普通家庭的普通生活,這其實比那些坎坎坷坷的劇情更加吸引人的目光。主人公是兩位小女孩,姐姐叫草壁皋月,妹妹叫草壁米,母親生病住院,父親帶著她們二人搬到了鄉下居住,而在這看似平淡的鄉下,姐妹二人經歷的一些有趣神奇的事情。
  • 徐州那些嚇哭外地人的昆蟲,雖然它很美味哦
    我們大徐州生來就是來做人民英雄的!然而這對大徐州的吃貨們並沒有什麼困難。只要味道好,管他活著的時候是幹什麼的!下面咱們看看我們大徐州平常都有神馬好吃的蟲子。天牛說起天牛,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長長的觸角形似戲曲裡雉尾生帽子上的兩根翎子,身體堅硬,眼大顎利,就是它給人們留下的最初印象。
  • 在鄉下的農村,伴著鳥叫聲醒來的清晨,農活就已經開始
    清晨,在鳥叫聲中醒來。鳥叫聲是從窗外傳來的,就在窗臺的下面。我是在鄉村長大的,一直在那裡生活到十一歲,我的童年是屬於鄉村的,對於鄉村小路和鳥叫聲我有著無限的倦戀和懷念。每每走在鄉間小路上,我就仿佛回到了幸福的童年,童年的我走在鄉間小路上總是蹦蹦跳跳的,無比的快樂!
  • 《龍貓》感謝宮崎駿先生,再一次讓我們感受到了童年的快樂
    但更有特色的卻是那輛「龍貓車」,它的樣子像貓,但卻有比貓還多的腿,也許這樣就能跑快了,給觀眾心裡那幻想的心於極大的滿足感。夏日的風吹過,吹不醒慵懶的睡意,翻個身又聽到陣陣鼾聲。這個故事也很美,只有好孩子才能看見TOTORO,其實它並不是虛構的而是源自於宮崎峻小時侯聽到的一個傳說「在我們鄉下,有一種神奇的小精靈,他們就像我們的鄰居一樣,居住在我們的身邊嬉戲、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們的,據說只有小孩子純真無邪的心靈可以捕捉他們的形跡。如果靜下心來傾聽,風聲裡可以隱約聽到他們奔跑的聲音。」
  • 我的鄉下夥伴:鳥、雀、蟻、蟲還有雞和狗
    在鄉下,是與鳥雀相伴的。綠綠的院子,院子裡長滿了高大的梧桐,梧桐蓬蓬如傘,把整個院子都撐起來了,密密麻麻,不透一點縫隙。偶有光斑灑下來,斑斑點點,姍姍可愛。院子一角就是瓦屋,青磚藍瓦,木樑椽,麥秸泥糊頂,又有葦笆。清爽透氣,冬暖夏涼。住在屋子裡就能嗅到草木的清氣。
  • 鄉下的這6種鳥,現在都成了保護動物,你見過幾種
    在這些地方到現在還能看到一些飛禽走獸,這其中鳥類是最常見的一種,小編就記得小時候經常去抓一些鳥來養著玩,有些鳥兒是可以馴服的,就好比八哥,養大了很好玩,吹個口哨就飛過來了,停在肩上或是手上,很聽話,不知道你們小時候有沒有養過鳥呢?
  • 童年記憶裡的螢火蟲
    童年記憶裡的瑩火蟲晨 流《白浪情》網友夏天,望著漆黑的夜空,我便常想起那些在童年記憶裡飛來飛去的螢火蟲。山鄉的夜很靜,也很寂寞。在哪些沒有煩惱,沒有憂傷的童年時光裡,黑夜也沒能關住我們快樂的童心。寧靜的星空下,最誘人最快樂的事莫過於追捉那些提著燈籠飛來飛去的塋火蟲了。螢火蟲是光的使者,那一盞又一盞忽閃忽閃的小燈,點亮起山鄉的黑夜,也點亮起我和小夥伴們的快樂心情。山鄉的夜很靜,蟲的鳴叫聲,劃破夜的寧靜安祥。
  • 12隻白琵鷺現身徐州 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難得一見 扁平的湯匙狀嘴巴似琵琶「這種鳥的嘴巴又長又扁,扁平似湯匙狀的嘴巴又神似樂器琵琶,全身披白色羽毛,所以才叫白琵鷺,十分漂亮!」楊洪武說,「它們早上飛到大龍湖情人灣附近歇腳,中午一點多飛走了。」據楊洪武介紹,這群白琵鷺是遷徙路過徐州,只作短暫停留。
  • 念及時光皆喜憂,拾掇歲月亦沉浮
    對於孤寂無聊的生活,何曾有過一點趣味呢?那麼,就養一隻奶狗吧!看著它天天長大,就仿佛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在那個乳臭未乾的年月,我們何嘗不是也像一隻閒不下來到處溜達、好奇心甚篤的狗崽麼?在這座喧囂的城市裡,我們都活得不如一隻狗自由。如果不出意外,每天天一黑,都能聽到一隻或幾隻狗子在社區怒吼和咆哮。但我能斷定那一定不是老張家的狗,老張家的狗可乖巧得呢!而事實上,也並非全然如此!
  • 今夜有雨,明天徐州天氣還有變化!
    今夜有雨,明天徐州天氣還有變化!>據@徐州氣象預報今天夜裡到明天多雲有時陰局部地區有時有小雨未來三天全省以多雲天氣為主,溫度緩慢回升據@江蘇氣象報導,今天下午到夜裡全省多雲到陰,其中淮河以南部分地區有時有小雨,全省偏北風3級左右,今天最高溫度:淮北地區19℃左右,其它地區21~22℃,明晨最低溫度:淮北地區13~14℃,其它地區15~16℃。
  • 我所經歷的那些「鳥」事
    北海溼地的鳥(大雨攝)一九七四年我跟父親到他任教的小學走讀時,每天像保衛大人物的警衛員帶槍一樣,兜裡總藏著一柄彈弓,見到什麼鳥就亂射一氣。這是我做過的算是造孽的事之一,雖然我幾乎沒有射中過幾隻鳥,只是讓它們受了驚嚇,用現在的俗話說,那些鳥只是「嚇尿了」、「震驚了」、「怕了」,至於是不是「怒了」我不知道。
  • 等待老了,就回鄉下老家
    多少人都在想,等待自己老了就回到老家鄉下養老。回到家中,把小院屋前屋後收拾收拾,再養上一些家禽,一條狗,一隻貓,房前家屋後種上瓜.果.桃.李.花等。春季到時靜等粉紅桃花盛開,秋季的時候,滿地瓜,滿樹果成熟後,各種香味飄過來。
  • 追憶兒時與車相伴的青蔥歲月(全文)
    汽車之家2012年6月2日報導 又到一年六一,雖然六一這個詞彙早已經不屬於我們80、90後,但是作為不想長大的我們確實還丟不下我們童年的那些喜悅,也不應該丟棄,所以今年這個六一我們準備帶著大家一起重拾我們兒時的青蔥歲月,找回那些年我們一起「玩車」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