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下午,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機電工程署籤署了《深化機電人才發展合作備忘錄》,這是兩地繼2018年首次籤署《深化機電人才發展合作備忘錄》後的再度合作。
新一版的合作備忘錄計劃在前兩年的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在技能人才交流培訓外,還將在院校合作、培訓基地建設、職業資格評價互通互認等方面進行探索。
在首版合作備忘錄籤署至今的兩年間,穗港機電人才發展取得豐碩成果。通過共建培訓基地、聯合開展世賽選手集訓等方式,廣州為香港機電工程署累計培訓技能人才157人次。職業培訓院校間交流合作加深。
兩年為香港培訓機電技能人才157人次
本次穗港籤署《深化機電人才發展合作備忘錄》是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機電工程署的再度合作。
早在2018年,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按照「灣區所向、港澳所需、廣州所能」的要求,主動對接香港技能人才培養培訓需求,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機電工程署籤訂《機電人才發展合作備忘錄》。
兩年來,穗港機電人才發展交流合作取得豐碩成果。穗港合作共建6個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聯合開展世賽選手集訓,助力香港選手在第45屆世賽中取得歷史性突破。
參加2019年世界技能大賽電器安裝項目的香港代表選手陳宇泰曾到廣州市技師學院參觀和進行訓練。「廣州導師的經驗非常豐富,給了很好的提示,讓我的電路設計、安裝和編寫程序能力都大幅提升,同時體會到只要能沉著應戰,冷靜分析,難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在廣州參加訓練時,一名曾經參與世賽的導師給陳宇泰留下了深刻印象,「二十歲左右的他已經成為一名導師,當時讓我憧憬在完成世賽後也將自己的所學和經歷分享給年輕人。」如今,如他所願,完成世賽的陳宇泰在香港成為了一名小教練,為他的師弟師妹提供指導。「很感激這個合作,為穗港兩地的機電人員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機會。」
空調製冷、屋宇設備、電氣安裝、汽車技術……穗港聯合舉辦的各類培訓班如雨後春筍,累計為香港機電工程署培訓技能人才157人次,提升了香港技能人才水平。
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屬廣州市機電技師學院、公用事業技師學院分別與香港中電學院建立了交流合作機制,共同推進穗港技能人才培養及課程互認等方面的合作。
「我們多了很多增長見聞的機會。」香港製冷與空調項目專家裁判陳志遠認為,穗港兩地籤定合作備忘錄對帶動技術交流,推動世賽的發展、開展技能人才培養等領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香港團隊可以到北京、上海與國家團隊進行集訓。我也可以和國家隊的專家一起分享故障查找經驗,兩地上下一心,群策群力,提升聯合集訓的效率。」
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穗港兩地還積極探索創新培訓新模式,廣州市技師學院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機電工程署聯合舉辦了電氣裝置見習技術員線上直播培訓,疫情也不能阻隔兩地聯手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步伐。
擬開展職業資格評價互通互認
廣州、香港同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城市,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經濟交融,在技能人才培養上各自具有鮮明的比較優勢和發展特色。
廣州技工教育體系完備,技能人才培養走在全國前列,在近5屆世賽中共獲得6金3銀5銅14優勝獎的佳績。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機電工程署作為政府的創新促成者,擁有創新思維及完善管理系統,與機電業界有著緊密聯繫,致力為香港機電業界培訓人才。
深化穗港機電人才發展交流合作,既是共同推進穗港兩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共同落實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部署的職責所在。
在廣州市人社局發展規劃處處長範海強看來,新籤訂的合作備忘錄將在前兩年的基礎上,拓展合作深度和廣度。「此前的合作備忘錄側重於技能人才培訓方面的合作,現在更加強調在國家戰略層面推動穗港技能人才的融合交流發展。雙方通過共同培養技能人才,推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大灣區的建設中來,更有力地推動粵港的融合發展。」
範海強解釋道,新一版的合作備忘錄在技能人才培訓以外,還計劃在院校之間的合作、培訓基地建設、探索職業資格評價互通互認等方面進行更全面的探索。兩地的合作項目、培訓內容也將得到進一步拓展。
在合作的方式上,兩地還將更加注重利用網際網路和信息化的技術,實行線上交流和線上技能培訓,確保雙方交流不中斷。在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廣州市技師學院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機電工程署聯合舉辦了電氣裝置見習技術員線上直播培訓,這是穗港兩地在培訓模式上的創新。
廣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廣州市人社局將攜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機電工程署繼續共擔重任、同心共創,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推動穗港機電人才融合發展,共同為穗港兩地的繁榮發展、攜手建設世界級城市群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南方日報記者 鄭慧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