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鸚鵡獲刑令養殖者提心弔膽:群裡不說鸚鵡轉談貓狗

2020-11-22 騰訊網

文圖李華良

編輯王怡波

北京南宮世界地熱博覽園內的鸚鵡園是國內首家鸚鵡園,有數十個品種上千隻鸚鵡。

「賣兩隻鸚鵡就判5年?」

2017年3月末,深圳一起非法收購售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鸚鵡案引發關注。法院一審認定,被告人王鵬在2016年4月賣出兩隻小太陽鸚鵡,另有45隻鸚鵡待售,故被認定為犯罪未遂,最終法院以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其有期徒刑五年。

判決引發鸚鵡養殖群體「爆炸」:「如果嚴格依照法律,幾乎每個養鸚鵡的人都犯法了,即使有正規證照的養殖場,也不能保證每次交易、每一隻鸚鵡來源都合法。」目前,鸚鵡養殖者處於人人自危、戰戰兢兢的狀態,養殖場不讓陌生人看,養鸚鵡的圈子也開始謹慎起來,交易大多處於半地下狀態,對圈外人眾口一詞:我養的是「合法」的鸚鵡。

「可別曝光我的信息,我證照齊全但也照樣怕查。」一位河北的鸚鵡養殖場負責人說,「不小心不行啊,誰知道警方會不會揪出幾個來當典型?這裡邊不少規定太複雜,合法不合法往往都是模稜兩可,你覺得合法,拿法律規定一套,你肯定有不合法的地方。」

近兩年,有合法的鸚鵡養殖者被抓,也有非法的鸚鵡養殖者涉案,鸚鵡養殖的圈子越來越敏感,合法養殖者提心弔膽,在微信群裡都愈發謹慎起來,不少人轉而談貓狗、談鴿子。

鸚鵡養殖創業明星被抓

鸚鵡養殖者感到氣氛異常緊張的標誌性事件是,「鳥叔」五哥被抓。

位於江蘇響水縣雙港鎮的春燕鸚鵡養殖場在圈內頗有名氣,創辦者是「鳥叔」五哥張海錦,央視2套、江蘇財經頻道等都曾來拍攝採訪,鹽城當地媒體也多次報導。但2016年人稱「鳥痴」的張海錦涉案被抓。

2016年6月響水縣檢察院發布消息:「2016年6月24日,江蘇省響水縣人民檢察院經審查決定,依法以涉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對犯罪嫌疑人張海錦、李開邦、朱建東批准逮捕。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2017年5月,春燕鸚鵡養殖場大門緊鎖,兩條大狗守在門內,大門上有「春燕鳥業」字樣。門口用水泥做了猴子和大象的雕塑,院內還有很多鸚鵡、孔雀等動物。

江蘇鹽城響水縣,張海錦的春燕鳥業養殖場

負責飼養的女職工稱,目前養殖場由張海錦的妻子負責,警方當時帶走了一些猴子等動物,但鸚鵡基本都在,「我們養鸚鵡有所有的合法證件,不合法怎麼會這麼大規模?」女職工還表示,老闆就快出來了,但具體情況不透露。目前,筆者查詢不到張海錦開庭判決的信息,有知情者說,他的案子還沒判,可能會取保候審。

五哥的妻子王春燕拒絕與筆者見面,也不願意談丈夫被抓的事。「她一個女人,不但忙丈夫的案子,還要管理這麼大的養殖場,不容易。」當地一個五哥的朋友出面,希望筆者離開鸚鵡養殖場。

在央視和鹽城媒體報導中,在家排行老五的張海錦養殖鸚鵡八九年,擁有近百畝鸚鵡園,園中有金剛、亞馬遜、葵花、非洲灰等幾十個鸚鵡品種,並帶領一批群眾致富,曾獲「2014年鹽城優秀返鄉創業項目」榮譽。

「我家住在黃海灘涂邊上,那裡地廣人稀,是動物的天堂,也是我的樂園。」他對媒體稱,小時候整天在蘆葦叢裡逮小鳥,捉各種小動物養著玩,家中常有小鳥、貓、狗、兔子等。成年後張海錦賣過服裝、開過飯店,也跑過大客車。後來他從養鳥中發現了商機,「我當時靠買鳥—養鳥—賣鳥—再買鳥的循環模式來滿足自己的養鳥愛好」。

2008年張海錦開始養鸚鵡,通過向朋友借錢、抵押房子建了鹽城當時唯一鸚鵡養殖場。2009年10月,張海錦懷揣十幾萬元到泰國買回30多枚鸚鵡蛋。

「事業剛起步時,我定期就要出國外購好的鸚鵡蛋,買回來自己孵化,養育到一定時間後對外銷售成鳥。」後來,春燕鸚鵡養殖基地擴展到近百畝,鸚鵡種類發展到近40種,第一年賣掉幾十對鸚鵡就淨賺200多萬元。

張海錦還和國內30多家動物園、鳥語林及遊樂場籤訂了長期供求合同,並組建了5支專業表演團隊,在各個城市的遊樂場所巡迴表演。

2015年響水縣商務局的信息顯示,春燕鸚鵡養殖場總佔地面積243畝,獲得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有鸚鵡鳥種400餘對,二期工程800餘對,通過OTO電子商務模式,年銷售額達2000萬元。

張海錦計劃回收部分野生動物標本建設展示館,進行正能量的科普宣傳教育,「力爭打造中國第一、世界知名的鸚鵡養殖基地。」在媒體的報導中,張海錦託著鸚鵡,講述著自己鸚鵡養殖的遠景計劃,意氣風發。

五哥張海錦在鸚鵡養殖圈頗有名氣,2016年涉案被捕(圖片來自網絡)

但沒過多久,張海錦突然涉重案。2016年,江蘇電視臺《「鳥痴」落網記》報導稱,鸚鵡養殖能手五哥成販賣野生動物主犯。南京紅山動物園救助了一批動物,包括紅毛猩猩、黑帽懸猴以及鸚鵡等國家保護動物12種100多隻,這些被解救的動物來自五哥家中。100多隻鸚鵡都是國家二級以上保護動物,紅山動物園專門為這些鸚鵡建設新場館。

此報導稱,張海錦因涉及4·22特大非法販賣野生動物案,已被警方刑拘。2016年3月,響水警方接到公安部下達的一條線索,偵查中,警方發現,張海錦雖然取得了國家頒發的許可證,但在大量的鸚鵡銷售交易中,並沒有通過林業等部門的審批,屬於私自販賣,涉案金額達四百多萬元。

在報導中,鹽城市辦案民警稱,張海錦也經常會登錄一些鳥類的論壇查看各類信息,並通過網絡聯繫買家,一隻金剛鸚鵡市場價大概是在一萬到兩萬之間,張海錦販賣給他人,一對則要賣到十幾二十萬。

來自響水網的信息說,2009年,張海錦非法從南美等地走私珍惜野生動物入境,並通過網絡聯繫客戶。「經查,張某有合法的鸚鵡繁殖、馴養許可證,但無收購、銷售野生動物的審批手續。張某曾多次向林業部門申請核發進口、出售珍稀鳥類的批文,均被核否。」

「合法不合法,誰都拿不準」

五哥被抓,把遠隔千山萬水的河北某縣鸚鵡養殖戶高原(化名)嚇得不輕。

高原與五哥認識,以前因為養殖鸚鵡打過幾次交道,交流過技術和信息。目前,高原收縮了鸚鵡養殖的數量和種類,不再養「敏感」的中大型鸚鵡,養殖的大多是小鸚鵡,「誰也不知道哪陣風吹過來,我們就倒黴了,合法不合法,誰也拿不準了」。

「草木皆兵」的高原約筆者在一個商場見面,不願帶筆者去看他的養殖場。

從前年開始養鸚鵡的高原,去年辦下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剛開始養牡丹、虎皮和玄鳳,這幾種不用辦證。為了上中型的和尚、金太陽、小太陽,他才開始去辦證。中型鸚鵡繁殖快,一對上千元、數千元,價格高。

「辦這個證差點沒跑斷腿,前後折騰了大半年,縣林業局、市林業局和省林業廳,跑了多少次記不清了。」高原說,虎皮、牡丹和玄鳳等鸚鵡市場價格不高,一對也就幾十塊錢,投入幾十萬元一年下來除了各種成本,也賺不了多少錢。要養小太陽、金太陽等鸚鵡就得辦證,高原先成立了公司,取得工商執照,再向縣林業局提交各種申請材料。

在筆者獲得的一份「行政許可申請書」上,列明了15項申請材料,包括養殖場地、引種來源、技術證明、獸醫資格、房產證、飼料來源、申請馴養種類等。「獸醫資格只能付費找有資格的人,用別人的證,其他各種資料必須經過一項項嚴格審查。」

「我去辦證的時候,究竟哪些鸚鵡是二級,哪些是一級,哪些品種在目錄裡,林業局人員都不清楚,各種學名都搞不懂的。」高原說,最後能拿下省林業廳核發的證,簡直是個奇蹟。2017年,也有朋友想辦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證,找高原取經,最後半年了一個也沒申請下來。

高原說,即使有了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證,也只能允許你繁殖,不能隨便賣,每次對外賣鸚鵡,都必須單獨申請一次,獲得林業部門審批,批准你賣,也不是隨便賣,賣給的對方也必須有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證,而且買賣雙方都要去林業部門申請手續。賣給個人就是違法的。「很多淘寶上、網店上賣鸚鵡的,查出來就是違法的,大部分都夠判刑了。」

由於審批太嚴格,即使買賣雙方都有合法證件,往往也難成交,「申請一個手續往往需要幾個月,鳥還是雛鳥的時候我們雙方準備交易,等我們的手續都批下來,鳥都成年了,成了老鳥,錯過了時間,也沒人要了。」高原無奈地說。

曾經有公園、動物園找到高原,希望引進一批鸚鵡,但最後也沒有談成,最主要的因素是手續太難辦,雙方都頭疼,為了辦個手續要折騰幾個月,縣裡市裡的林業局都不太懂,不敢批,拖延時間太長,高原算了算成本,最後只能放棄。

令鸚鵡養殖者無法言說的還有很多人情,比如親戚、朋友上門,索要一兩隻養著玩,誰也無法拒絕,也有親朋託人來買走幾隻,如果嚴格按法律來摳,也是違法的。因此高原也感嘆,養上了鸚鵡就像走鋼絲,每天戰戰兢兢,不知道哪一天就犯了法,「養著養著,進了監獄」。

筆者去河北某縣林業局諮詢,林業局人員介紹,養殖鱷魚、鴕鳥、鸚鵡等野生動物辦證的程序是一樣的,所需要材料也基本一樣,只要把材料準備齊了,縣林業局向市、省林業部門上報,最後發證的是省林業廳。

不過,2017年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證確實停辦了,縣裡也不再接受相關申請,目前等上級的最新通知,停辦的原因是從2017年初開始野生動物保護名錄有調整,如非洲灰鸚鵡升到一類了,因此申請程序也可能調整,相關細則還沒下發,暫不接受新的申請。

作為養殖戶,高原希望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律也能與時俱進,定期調整保護的目錄,參考歐美國家及港臺等地的先進管理經驗,不要一刀切,把所有人工繁殖數代的鸚鵡、雜交變異的鸚鵡、數量有幾百萬上千萬的鸚鵡都劃為「珍惜野生動物」。

「保護大熊貓、東北虎都能理解,因為繁殖很難,但鸚鵡不一樣,繁殖太快了,根本沒有瀕危的可能。」

高原說,鸚鵡養殖實際上是擴大了種群,某些種類的鸚鵡在野外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但人工繁殖的數量卻很大,而且養殖鸚鵡的人基本都是喜歡養鳥的人,但如果養殖鸚鵡無法獲得持續經濟收益,僅靠興趣是無法長期維持的,一年下來少說也要投入幾十萬,誰也無法承受,也不能擴大養殖規模。

只能養不能賣,賠500萬放生也違法

國家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有嚴格法律法規和監管,但現實中,養殖鸚鵡者也因此面臨很大困境,有鸚鵡養殖者面臨只能養、不能賣,也不能放生的左右為難情況,由於鸚鵡繁殖速度快,每天都要投入大筆資金,但無法銷售只能不斷賠錢,快要支撐不住。

與高原養殖的主要是小型鸚鵡不同,投入數百萬元的廣東人張力(化名)養殖的主要是中大型鸚鵡。他有一個16畝的養殖場,養有藍黃金剛、綠翅金剛和非洲灰鸚鵡3種共計160多隻,他持有國家林業局頒發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在幾個微信群裡,張力曬出了許可證,但有這個證只能代表你有資格養鸚鵡,不能對外賣。

通過微信交流,張力介紹了養殖場情況和困境。筆者多次希望能到他的養殖場去看一看,都被張力拒絕,他擔心惹惱林業部門。

張力養的鸚鵡都是從浙江一家養殖企業引進的二代種,花費380多萬元,有兩種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以下簡稱《公約》)附錄Ⅱ中。非洲灰鸚鵡原在《公約》附錄Ⅱ上,去年被調整進《公約》附錄Ⅰ中,從最初的引種、建養殖場,幾年裡張力投入了四五百萬元,最終,他發現養鸚鵡遠不是他最初想像的行業,太複雜了,「都按合法的來,但4年來已賠了500多萬,盈利依然遙遙無期。」

如果像其他寵物一樣售賣給普通人,他需要辦理《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經營利用許可證》,但這個證他申請過多次均不能獲批。

由於鸚鵡繁殖很快,目前,張力的鸚鵡養殖場不斷有新的鸚鵡孵化出來,張力不堪重負,每年僅養殖成本就要30多萬元。但當他萌生退意,準備不幹了,也同樣面臨困境:鸚鵡賣不了,也不能放生,養殖的鳥放生難以生存,就會造成大批死亡,那也是違法。即使贈送他人,如果沒有馴養繁殖證的人也不敢要,誰養誰犯法。

張力感到,一張大網把自己網在中央,大網越來越緊,又掙脫不開。

與張力陷入困境不同的是,國內也有養殖鸚鵡規模較大的企業選擇與動物園、公園等合作,走上合法的養殖、觀賞等途徑。

在北京南宮世界地熱博覽園內的鸚鵡園內,有數十個品種上千隻鸚鵡,包括《公約》附錄Ⅰ中的棕櫚巴丹鳳頭、非洲灰鸚鵡等珍惜品種。同時,在鸚鵡園內,固定時間還有金剛鸚鵡的雜技表演。

南宮世界地熱博覽園內的鸚鵡

鸚鵡園內的鸚鵡是由福建夢想之家鸚鵡養殖有限公司提供,負責馴養的是該公司的總經理鄒創奇。他介紹,目前國內正規的鸚鵡養殖基地大概200多家,南方要多於北方。該公司有齊全的證照,主要是與國內的動物園、公園及其他養殖基地等引種互換合作,與公園合作進行鸚鵡養殖、表演。

夢想之家最初與臺灣合作,從2013年開始養殖鸚鵡。鄒創奇介紹,當年與南宮地熱博覽園合作時,為了把這一批鸚鵡運到北京,雙方都要向屬地的林業主管部門辦手續,大概花了半年才各自辦好審批手續。大部分鸚鵡屬於二類目錄,省一級的林業廳就可以批,但一類的比如棕櫚巴丹、非洲灰鸚鵡,要國家林業局才能批下來。

鄒創奇表示,他非常支持國家對野生動物進行嚴格的保護,但確實,某些鸚鵡種類比如深圳鸚鵡案中提到的小太陽,國內繁育的數量非常龐大,也很容易繁殖,一對小太陽一年可以繁殖出幾十隻,這樣的種類就可以適當放寬在民間的養殖、交易管理。

據他了解,在歐美不少國家、新加坡及臺灣、澳門等地區,《公約》附錄Ⅱ中的鸚鵡到人工繁殖第三代就可以在市場出售,一類可能要到第四代。

一位北京郊區的鸚鵡養殖者也表示,目前,他也在申請辦理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證。即使是多年鸚鵡養殖戶,也不敢輕易判斷哪個種類的鸚鵡在不在目錄上。

養鳥人打遊擊避談「鸚鵡」

「中國有多少人養鸚鵡?」在十裡河天驕文化城外的馬路邊,幾個遛鳥、賣鳥的人聊天,「北京至少有幾十萬,全國上千萬不止。」一位老先生說,很多人養個一兩隻小太陽、金太陽、和尚之類的鸚鵡,純粹出於喜歡,但要嚴格來講都屬於違法。

在養鳥圈子,大家都知道,近一兩年不少人因為養鸚鵡被抓、獲刑,但大家都不以為然:「誰碰上了就倒黴,但自己在家裡養幾隻鸚鵡的人太多了,你怎麼去抓呢?」養鳥者說,目前在北京養鳥的圈子裡還沒聽說有人進監獄,但誰都說不好,會不會抓幾個當典型。

天驕文化城裡已經多年不允許賣活鳥,但可以賣鳥籠子、鳥食,賣鳥的人平時都聚集到市場外的馬路邊,拎著幾隻展示,他們銷售的鸚鵡主要是虎皮、牡丹等,還有繡眼鳥、八哥、珍珠鳥等。但實際上,早在2007年12月,北京就曾公布,調整後的《北京市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將畫眉、八哥、鷯哥等7種劃入保護動物範圍,查到了將被處罰。

十裡河天嬌文化城早已禁止活鳥交易,賣鳥的人只能在馬路邊售賣鸚鵡、繡眼、八哥等鳥

「北京人有養鳥的傳統,這個傳統幾百年了,養鳥人數量龐大,但現在很多市場不讓活鳥交易,大家就跟打遊擊一樣,大多聚集在市場周邊、小河邊等地交易,還經常遭城管驅趕。」一位賣鳥人說。

買鳥的人都不敢擺出「敏感」的鳥,但碰上懂行的買鳥人,都表示如果想要小太陽、金太陽,可以搞到,「現在小太陽、金太陽沒人敢擺出來賣,我的朋友家裡是大別墅,養了幾隻金剛鸚鵡,鸚鵡就在大客廳裡飛,一般只是在朋友圈子裡玩,也不能拿到外邊,萬一被人舉報了也麻煩。」

實際上,在百度「小太陽鸚鵡吧」、一些電商平臺,有很多轉讓求購鸚鵡的信息,小太陽鸚鵡的交易很活躍。新京報今年5月初曾報導,在北京紫竹橋新官園花鳥魚蟲市場,有賣鳥籠的商戶將有意買鸚鵡的人帶到地下四層隱蔽的房間,那裡有小太陽鸚鵡待售。

筆者聯繫到北京一位發信息轉讓金剛、葵花鸚鵡的男子,他介紹,自己經營公司,平時喜歡鸚鵡,就買了幾隻養著玩,繁殖出來的鸚鵡就轉售。「真要是抓,貼吧、淘寶等網上有很多交易記錄,能抓的過來嗎?涉及幾百萬、上千萬人。」這位男子說,無證養鸚鵡的人太多了。

該男子表示,前幾年,小太陽、金太陽、和尚甚至金剛鸚鵡都是公開賣的,在一些花鳥市場經常能看到,「不少飯店、小店也掛著一兩隻金剛、葵花鸚鵡,招徠顧客,大家司空見慣。」那時,森林公安也偶爾去花鳥市場巡查,但一般只查那些從野外捕獲的鳥,沒聽說過查抄家養繁殖的鸚鵡。但從去年開始,氣氛開始緊張:「現在不想養也得養著,給別人也沒人敢要啊。」

「以前在我們的鸚鵡愛好者群裡,大家都會曬鸚鵡,現在沒人敢曬了,都嚇壞了,都不敢提鸚鵡了,開始曬貓狗,曬金魚。大家都是喜歡鳥的,養鳥純愛好,如果就因為養幾隻鳥判刑、丟工作,一輩子毀了,那多不值。」

不過,該男子也覺得,只養幾隻鸚鵡的,不靠販賣鸚鵡生活,也沒什麼可擔心的,「難不成還能進家裡挨家挨戶搜查鸚鵡嗎?不至於。」

「深圳鸚鵡案」尚在等待二審

32歲的王鵬是江西九江人,住深圳寶安區。妻子任盼盼對媒體表示,王鵬曾是數控設備廠工人,養鸚鵡出於偶然。2014年,同事在廠區撿到一隻鸚鵡,後轉贈給他,後來王鵬從網上買了一隻雌鸚鵡配對。兩隻鸚鵡繁殖幅度很快,一年就繁殖出幾十隻,2016年4月,王鵬賣了6隻給朋友謝田福。

根據公開的案情,王鵬從2014年4月開始收購、飼養、繁殖珍貴、瀕危鸚鵡,並將之出手牟利。2014年5月,王鵬在網上看到有人出售2隻小金太陽鸚鵡,花了280元購買其中一隻。2015年2月,王鵬又在網上看到有人出售灰鸚鵡,隨後約定地點,以4200元買下一隻。

2016年4月初,王鵬將自己飼養的6隻鸚鵡賣給寶安區沙井街道沙井花卉市場經營水族館的謝田福,每隻500元。後被一審認定2隻是小金太陽鸚鵡,4隻為玄鳳鸚鵡。小金太陽鸚鵡的學名為綠頰錐尾鸚鵡(人工變異種),是列入《公約》附錄Ⅱ的保護物種。

2016年5月17日,在王鵬租住位於寶安區石巖街道某房屋裡,警方查獲各類珍貴、瀕危鸚鵡45隻。其中,綠頰錐尾鸚鵡(人工變異種)35隻,和尚鸚鵡9隻,非洲灰鸚鵡1隻。這45隻鸚鵡都列入《公約》附錄Ⅱ。

最終,王鵬被一審法院判定犯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並處以罰金3000元。謝田福犯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緩刑2年,並處以罰金3000元。

談到出售鸚鵡,王鵬的妻子任盼盼表示,王鵬賣的都是剛孵出來的雛鳥,因為孩子生下來3個月大,腸胃有問題總去醫院,沒有精力再照顧才賣掉雛鳥。夫妻兩個都不知道賣的鳥是受保護的動物,「都算是法盲,稀裡糊塗就犯了法」。

因鸚鵡涉案的人並不少,現代快報報導,2017年3月24日下午,南京玄武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涉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的案件。因自己經營的花鳥店中有19隻被列為國家保護動物的鸚鵡,侯某涉案受審。

案發後,鸚鵡被公安機關扣押並交由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護。侯某認為,賣的鸚鵡是家養的,是人工用蛋孵出來的,不是野生動物,侯某本人沒有任何售賣鸚鵡的許可證。侯某面臨5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的刑罰。

在深圳,因鸚鵡被判刑的王鵬也不是第一個,律師李仲偉在微博貼出一起鸚鵡案的判決書:深圳江某因酷愛小動物,買了3對鸚鵡飼養把玩,其中一對鸚鵡還下蛋孵化了一隻小鸚鵡。這7隻鸚鵡中6隻被鑑定為金太陽鸚鵡,江某被以非法收購珍貴、頻危野生動物罪判刑5年,罰金兩萬,該案目前已經上訴。

有罪無罪, 網友態度不一

代理「深圳鸚鵡案」的律師徐昕,曾代理天津擺氣球射擊攤大媽趙春華的案子。鸚鵡案在某種程度上也類似趙春華涉槍案,涉及大量的鸚鵡飼養者,甚至各種野生動物的飼養者和使用者,也涉及法律規則是否合理的問題。

一審後王鵬上訴,目前尚在等待二審通知。徐昕認為,王鵬主觀上沒有以此牟利的犯罪故意,客觀上沒有造成社會危害,一審判決量刑過重,二審中將為王鵬作無罪辯護。但無罪辯護之後,仍然會提出量刑辯護意見,希望其儘快獲得自由。徐昕曾在網上發起過投票,超過九成的投票人認為「王鵬冤枉」。

5月12日,徐昕到深圳市寶安區看守所會見了王鵬。王鵬說:「確實不知道飼養的鸚鵡是國家保護動物,直到被抓。自己真的很愛鸚鵡,把它們當孩子來養。」

「絕大多數人無法辨識所養的鸚鵡是否屬於國家保護珍稀動物。絕大多數人也不可能去農業部官網查詢,所養是否系珍稀動物,即使去查官網,也無法認定自己所養的是哪一種具體類別。」徐昕認為,法院認定王鵬販賣的是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那麼王鵬繁殖了四十多隻,就是增加了這一物種的數量,保護了這一物種,維護了這一野生動物資源。

徐昕希望,二審開庭審理,可申請原鑑定專家出庭作證,也可以由辯方申請專家證人出庭,提供給法院不同的珍稀動物保護專業知識。

「動物保護法急需修改,司法解釋亟需調整,期待深圳鸚鵡案個案推動法治,促進中國建立更科學、更完善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律規則。」

不少律師認為,法院判決所依據的最高法院《關於審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擴大了野生動物的範圍。

劉文華律師撰文提出,此案中「野生動物」被強行司法解釋成「包含馴養繁殖的物種」。脫離了群眾對漢語言的普遍理解,一般人對「野生動物」的普遍理解是「野外生存的動物」。他認為司法解釋擴大法典術語的詞義,將導致超綱解釋,影響法典的權威。

不過,網友也不是一邊倒認為王鵬無罪。

根據新京報報導,北京市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稱,2009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U)將野生的小太陽品種列為低危。雖然小太陽等鸚鵡數量有所上升,但從全球看總數還是較少,依然屬於受保護的野生動物。

有網友指出,確實國內目前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陳舊落後,不區分累代人工繁殖個體乃至變異品系,也沒有給予一些國內真正需要保護的野生動物應有的保護。但當事人私自繁殖交易受保護的鸚鵡種類、觸犯了現有法律,也是事實。

網友建議,政府應建立一套更可靠的監管體系:加強對寵物繁育和交易的管理;區分人工繁殖個體和野生個體;讓合理的寵物繁育可以健康發展,不合理的寵物貿易不能渾水摸魚。

相關焦點

  • 男子賣了自己養的鸚鵡獲刑5年!你知道這犯法嗎
    (原標題:男子賣了自己養的鸚鵡獲刑5年!一開始養鸚鵡,任盼盼持反對態度,她覺得一個男人養鸚鵡是玩物喪志。但身邊的人說王鵬沒有不良嗜好,就養點鳥而已,任盼盼就沒有再幹預。2015年懷孕後,王鵬出於健康考慮,不讓她碰鸚鵡,所以任盼盼也不知道丈夫何時買了一隻鸚鵡配對。任盼盼說,為了養好鸚鵡,王鵬花了很多精力,甚至鸚鵡受傷了,還用雲南白藥給它們包紮。
  • 養鸚鵡獲刑五年,二審控辯雙方激辯十小時
    任盼盼租住的房間裡,留有丈夫曾經養鸚鵡的籠子。
  • 為什麼說除了貓狗,鸚鵡也是人類的好伴侶?手養鸚鵡不香嗎
    為什麼說除了貓狗,鸚鵡也是人類的好伴侶好朋友呢?因為小型鸚鵡的壽命一般也是在8~10年,只要鏟屎官不出什麼差錯,一般小可愛是可以陪你走向下一個十年!我家神氣的咕咕首先養鸚鵡要知道哪些鸚鵡可以養,哪些鸚鵡不可以養
  • 淺談籠養鸚鵡和架養鸚鵡哪種方式好?新手必看
    籠養寵物鸚鵡的方式,適用於所有種類的鸚鵡,因為籠子可大可小,籠養鸚鵡可以讓它們得到很好的保護,避免貓狗的侵害,尤其是那些活潑好動的小型鸚鵡——虎皮鸚鵡、牡丹鸚鵡、玄鳳鸚鵡等,可以讓它們得到充分的活動自由。
  • 鸚鵡總往主人錢包裡鑽,實在好奇打開一看:養鸚鵡真太費錢了
    現在的人養寵物的範圍越來越廣,有的人喜歡養一些貓貓狗狗,還有的喜歡養鸚鵡、魚之類的小巧型寵物,也不用像養貓狗一樣每天要花費很多精力。但是這位外國鏟屎官養了一隻鸚鵡後,他的錢包卻越來越扁了。國外一男子養了一隻玄鳳鸚鵡,剛養的時候男子就把家裡零零碎碎的東西都收好,防止鸚鵡誤食了什麼東西或者弄傷了自己,進醫院也要花不少錢呢。男子以為他該做的都已經做了,沒想到鸚鵡沒生病也沒吃壞東西,卻讓他花了不少錢。男子最近覺得鸚鵡很奇怪,總往他的錢包裡鑽。男子一開始也沒放在心上,只要鸚鵡別瞎吃東西。
  • 賣家養鸚鵡被判刑10年有比之更荒唐的嗎?
    胥健向記者反映:他家的萬生鸚鵡養殖場,之前按政府部門要求辦了營業執照和人工繁育鸚鵡許可證,父親胥家忠在2019年初分兩次將自己養的41隻鸚鵡賣給了李延增,結果兩人雙雙獲刑——2019年11月20日,河北保定市徐水區法院一審判決,胥家忠因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刑10年;轉賣鸚鵡的李延增犯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獲刑10年6個月。
  • 男子販賣2隻自家飼養鸚鵡 被罰3000元獲刑5年
    一開始養鸚鵡,任盼盼持反對態度,她覺得一個男人養鸚鵡是玩物喪志。但身邊的人說王鵬沒有不良嗜好,就養點鳥而已,任盼盼就沒有再幹預。任盼盼說,為了養好鸚鵡,王鵬花了很多精力,工廠有一片花壇,丈夫種過高粱、向日葵還有青菜,經常晚上去超市買別人挑剩下的廉價玉米,餵各種水果,鸚鵡受傷了,還用雲南白藥給它們包紮。  王鵬自學養殖技術,宿舍裡的鸚鵡數量不斷增多,到被公安查獲時竟然達到了45隻。
  • 販賣2隻自家飼養鸚鵡,廣東一男子被罰3000元獲刑5年
    「紅星新聞」微信公號5月5日消息,5月4日21時53分,名為「80後養鸚鵡獲刑案」的微博網友發出了一條信息:【千古奇冤】只因養鸚鵡,我丈夫王鵬就被廣東深圳寶安法院判刑5年,已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提起上訴。
  • 鸚鵡之「禍」!貪玩兒的老實人因鳥獲刑始末
    鸚鵡之「禍」!貪玩兒的老實人因鳥獲刑始末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4月01日 17:07 A-A+ 王鵬       開庭前一天,妻子收到了王鵬在看守所裡寫給她的信,末尾一句「你們安好,便是晴天」讓她更為牽掛。
  • 想要養鸚鵡?新手需要注意這麼幾點
    想要養鸚鵡?新手需要注意這麼幾點現在很多萌寵視頻上都有不少鸚鵡的搞笑片段,這也引發了一個年輕人養鸚鵡的熱潮。養寵物也是如今年輕人的解壓方式,下班之後看到自家寵物過來親近你,別提有多治癒了。鸚鵡就是這樣一種寵物,相對貓狗來說要處理的事並不多,但是想要養好也是特別難的,這裡我給想要養鸚鵡的新手提幾點建議。對於新人來說,最初的嘗試當然是要選擇比較好養的鸚鵡,如果你沒人教自己學習練手的話,最好選擇虎皮鸚鵡,這種鸚鵡很好養,特別的適合新人朋友,價格方面也是特別的實惠,一般在100以內。
  • 一北京大爺養鸚鵡,回家後發現鸚鵡把自己的毛啄光了
    ,有時候在生活當中會出現一些很奇怪的現象,令那些養鳥經驗非常豐富的專業人士都會表示很納悶。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說:有一位北京大爺平時就很喜歡養鸚鵡,但是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家的鸚鵡把身上的毛全部都給啄光了,這一現象令大爺感到十分惶恐,本來還想帶著這隻心愛的鸚鵡去獸醫院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一看這隻鸚鵡已經把身上的毛,一根不剩的全部給啄光了,都不好意思把鸚鵡帶出門了。
  • 深圳養鳥人賣珍稀鸚鵡獲刑 最高法核准判有期徒刑2年
    【此前報導】販賣2隻自家飼養鸚鵡,廣東一男子被罰3000元獲刑5年(2017年)5月4日21時53分,名為「80後養鸚鵡獲刑案」的微博網友發出了一條信息:【千古奇冤】只因養鸚鵡,我丈夫王鵬就被廣東深圳寶安法院判刑5年,已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 鍾意養鸚鵡的湛江「90後」 ——「鸚鵡達人」的故事
    而在湛江,也有一位喜歡養鸚鵡的「90後」。近日,記者對家住赤坎、今年25歲的陳國成進行了採訪。 剛出生的鸚鵡需要在保溫箱內保持體溫。 「兩年前,我開始與鸚鵡結下不解之緣,我覺得鸚鵡聰明漂亮,性格活潑,於是便被這種智商較高的『精靈』深深地吸引住了。」
  • 手養鸚鵡跟籠養鸚鵡的區別,這可能是兩種鳥!
    ,其實這還是其次,不如先想清楚自己是要飼養手養鸚鵡跟籠養鸚鵡,雖然樣貌和價格相差無幾,但性格和互動性卻天差地別!  簡單來說,手養鸚鵡不怕人,可以玩耍甚至放飛,是可以互動的寵物鳥。而籠養鸚鵡非常怕人,見到人就叫個不停,強行拿在手上還會咬人,只能在籠子裡作為觀賞鸚鵡。
  • 深圳養鳥人賣珍稀鸚鵡獲刑案二審開庭,專家將出庭發表意見
    原標題:深圳養鳥人賣珍稀鸚鵡獲刑案二審開庭,專家將出庭發表意見  深圳寶安區石巖鎮一個出租屋三樓裡,散亂擺放了四輛自行車,一旁堆疊著幾個空落落的鐵籠。  「這裡曾是鸚鵡的天堂,每天都在屋子裡四處飛。」任盼盼說。如今,這些鸚鵡已不在籠中,而她的丈夫王鵬已身陷囹圄。
  • 賣2隻自家養鸚鵡被判5年 又是掏鳥窩獲罪奇葩案?
    小太陽鸚鵡(學名綠頰錐尾鸚鵡) 圖據百度百科  時光匆匆,任女士與丈夫結婚後,丈夫又買了一隻被俗稱「和尚」的鸚鵡,正好與家裡原來那隻湊成一對。自己與丈夫恩恩愛愛,兩隻鸚鵡的相處也相得益彰。  任女士說,丈夫是一個喜歡鑽研的人,「開始養鸚鵡之後,他很快沉溺進去。」
  • 賣兩隻鸚鵡獲刑五年,冤不冤?
    有觀點認為,五年的頂格量刑,雖然也在法官的自由裁量範圍內,但考慮到被告是初犯,且出售的是自養動物、數量較少,應酌情予以減輕;也有觀點認為,除了兩隻賣出的鸚鵡,還有45隻鸚鵡「待售」,五年刑期並不過分。而法院在一審判決書中也認定,45隻鸚鵡待售,存在犯罪未遂的情形。所以,二審量刑會否有改變,關鍵看這45隻鸚鵡如何認定。
  • 為什麼養鸚鵡要經常開窗?是為了散味嗎,真實答案讓人害怕
    鸚鵡從古至今一直都是一種非常討喜的寵物,它們活潑、靈敏,長時間的飼養還能和主人培養出感情,著名的玄鳳鸚鵡甚至還能被人養成像小狗一樣痴纏主人,再加上大部分鸚鵡體型都不算大,日常開銷和貓狗比起來要小很多,所以直到今天,鸚鵡也一直是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寵物。
  • 21起案例32人因買賣鸚鵡獲刑 其中20人被判緩刑
    近日,深圳男子王鵬出售自養鸚鵡獲刑5年一案引發關注。實際上,近年來被告人因買賣鸚鵡獲刑的案例並不少見。32人因買賣鸚鵡獲刑,涉二十餘種鸚鵡共752隻據中國林業網描述,鸚鵡有2科、82屬、358種,是鳥綱最大的科之一,「鸚鵡是人們喜歡飼養的寵物,其野生種群也因此而受到威脅,很多種類都成為了瀕危物種。」
  • 350元一隻,淮安男子賣了6隻小太陽鸚鵡獲刑兩年半
    記者23日從淮安市淮陰區檢察院獲悉,淮安男子王東(化名)以350元每隻的價格將自己養的小太陽鸚鵡賣出去六隻後,經該院公訴,王東因非法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獲刑兩年半,而且被罰款一萬元。警方從王東(化名)家閣樓查獲的鸚鵡王東,無業游民,也是個花鳥發燒友,從小愛好花鳥,打十幾歲就開始養鳥,在花鳥圈玩了多年,有一次,王東在花鳥微信群裡看到了一名鳥友分享的小太陽鸚鵡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