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大家都不陌生,幾乎沒有人能逃脫與它面對面「較量」的經歷。人們都說「打不死的小強」,它傳播細菌、傳播疾病,對人類來說是十惡不赦的害蟲,人類也一直在消滅「小強」的道路上努力。今天,記者為你介紹一種消滅「小強」的新方法——真菌滅蟑螂。這樣殺死的蟑螂,與傳統殺死蟑螂不一樣,是從內部讓蟑螂生病,變成「蟑螂僵蟲」,沒有異味,更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
多次交手他鑽研出終極「滅蟑絕招」
夏玉先教授與研究人員觀察蟑螂滅殺狀態
記者在重慶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見到了夏玉先教授,他講述了這幾年來與蟑螂多次「鬥智鬥勇」的故事。
2000年時,夏玉先從英國讀完博士後回到重慶,當時住在重慶大學一個老舊宿舍樓房裡,老宿舍的地板牆壁很多地方都是木板做的,因此這裡的蟑螂問題讓夏玉先很是頭疼,「當時蟑螂很多,我實在受不了,就想了各種辦法來消滅它們。」
他買來噴霧殺蟑藥,與之前一樣,一開始十分有效,但時間一長,蟑螂又猖狂起來。
「只要是化學殺蟲劑,昆蟲很快便有了抗藥性。」夏玉先表示,他又嘗試買粘膠,但蟑螂很聰明,過一段時間後基本不往粘膠的地方活動。
他回憶起當時在英國念博士時的論文「真菌殺蝗蟲」,蝗蟲蟲害一直以來都是世界級難題,既然真菌能殺蝗蟲,那麼有沒有一種真菌能殺死蟑螂呢?夏玉先告訴記者,自然界裡,植物、昆蟲都會「得病」,再強的「小強」也會得病——真菌病。
夏玉先決定,採用自然法則來對付蟑螂。於是,他與團隊一起,到重慶許多地方去尋找死掉的僵蟲,將死蟲身體裡的真菌分離,結合之前研究過的針對蝗蟲的真菌菌種庫,尋找一種能殺死蟑螂的真菌。
蟲草原理讓「小強」變成僵蟲
「其實我們生活中最能理解的就是蟲草,與這個是一個原理,只是真菌和蟲子都不一樣。」夏玉先說,當孢子入侵蟑螂體壁,便迅速在蟑螂體內大量繁殖,吸取蟑螂體內的營養,讓蟑螂變得僵硬,直至死亡。
而這種真菌非常安全,本身就廣泛地存在於自然界中,即使粘附在人體皮膚上,人類絕對不會被感染,甚至其他昆蟲都不行。
「它一定是發現它的寄主才行。」夏玉先表示,根據基因組研究,真菌內含有識別蛋白,這些蛋白能識別不同的寄主,因此真菌的針對性非常強。
真菌是找到了,但如何使用又成為了難題。原來,實驗後發現,不同的真菌驅避蟑螂的能力不同,就連同樣的真菌,濃度不一樣效果也不同。實驗得出的結果是,真菌原來是有「味道」的,而這個味道蟑螂是可以感知到的。
夏玉先表示,因此,要選出一種真菌既能有效地殺死蟑螂又可讓感知的味道不那麼靈敏。經過逐一篩選,他所在團隊選出一個叫金龜子綠僵菌421菌株,一定濃度下,蟑螂最容易接近。
當蟑螂接觸了金龜子綠僵菌421後會怎樣,通過實驗結果記者了解到,兩天後蟑螂的動作會變得遲緩,三天後幾乎不動了,四天後完全喪失自由,身上逐漸長出真菌,逐漸變成蟑螂僵蟲。而這樣的蟑螂僵蟲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會發臭,不會腐爛。
模擬習性製作蟑螂誘餌和「小黑屋」
夏玉先告訴記者,「誘餌」是做好了,但怎麼才能讓蟑螂接觸到呢?
於是夏玉先與團隊又開始了新實驗,找到了蟑螂最愛的食物:麥麩、麥片、白糖、芝麻油等,用這些物品製作成一個「美味球」,並且放入一個黑色的小圓盒「小黑屋」裡面。
「蟑螂怕光,喜暗,喜歡縫隙,我們就給它營造這樣一個理想的『小黑屋』。」這些物品看似簡單,但都是按照蟑螂喜愛的樣子打造的。
夏玉先給記者看了看這個「小黑屋」,是一個圓形的小盒子,盒子有一個很有考究的縫隙:他們研究了最大的蟑螂都可以爬進去,並且在裡面觸碰到「美味球」後可轉身,出來後被感染的蟑螂可將真菌帶給其他的蟑螂,讓蟑螂群體「一鍋端」。而這個真菌的實用性很強,根據目前夏玉先的朋友使用後反饋,一盒能放半年左右。
目前,這項技術還處在有關部門的相關審批階段,相信不久將應用在生活中。
(來源:重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