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錦鯉魚怎麼養的第一步不是怎麼養錦鯉魚,而是要做好養錦鯉魚的前提準備,不要小看錦鯉養殖的這些細節,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在飼養錦鯉前就要了解最好掌握這些知識。首先你要知道錦鯉品種的分類以及它們的特點,以及市場行情。從而可以判斷你會飼養哪些錦鯉品種。還有就是飼養錦鯉你要考慮到你最多適合養幾條錦鯉,不然空間不夠有可能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一、飼養錦鯉的水體和水質,俗話說:養魚先養水。最基本的錦鯉養殖方法莫過於對水質的管理,而適合的水質才可以養出好的錦鯉魚。
一般自來水是錦鯉養殖中最常用的水體,河水、井水、泉水就很少有人飼養錦鯉魚。不過無論是哪種水質,都含有一定量的氯氣。故在使用前進行除氯。一般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化學除氯法:將適量的硫代硫化鈉投入水中,跟氯氣發生反應生成無害的鈉鹽。第二種物理除氯法:將水放在陽光下暴曬兩三天,也可以向水中不斷充氣,將氯氣「趕跑」
養魚的水必須是無色透明、沒有混濁物;在溫度方面最好是22~28℃,要儘量避免水溫突變情況發生,差不得超過2℃,否則會直接危害到錦鯉健康;正常的溶氧量達到5~7mg/L時就比較符合錦鯉養殖條件;錦鯉適合生長在弱鹼性水中,故鹼度在6~8.5左右均屬於正常;水體中的氨、氮含量不得超過0.1mg/L,否則會威脅到錦鯉的健康,氨氮等化學物質對水生生物是有害的,含量過高會直接導致錦鯉死亡。
二、過濾系統
養殖錦鯉的水體不想是自然界水域一樣,具有自淨功能。所以在飼養錦鯉時,就需要一套完整的過濾系統,讓整個水體循環起來,維持錦鯉的整個生活環境。一套完善的過濾系統包括:植物過濾、化學過濾、物理過濾、生物過濾。
植物過濾:利用水中植物吸收的方式,將錦鯉魚的排洩物所產生的物質吸收掉。
化學過濾:利用濾材將溶於水的有害物質除去。一般是使用活性炭等濾材。
物理過濾:將水中不溶於水的物質阻隔在濾材上。例如魚的排洩物、食物殘渣等。
生物過濾:將食物殘渣、糞便等所產生的含氮物質,進行氧化處理,轉化為亞硝酸鹽。
三、餌料與投餵
在餌料的選擇上,一般分為天然餌料(活餌:紅蟲、蚯蚓、麵包蟲等)、人工餌料(育成料、胚芽科和色揚料等)。投餵時最好遵循「四定原則」:定時、定點、定質、定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四、飼養管理
在飼養錦鯉之前,首先要考慮飼養容器的大小及所能容納錦鯉的尾數。錦鯉的觀賞主要在於它華麗的色彩、剛健的體形、優雅的動作及群泳的美姿,而且錦鯉須從背面觀賞即斜上方觀賞最佳,若從側面觀賞則遜色不少。要能完全滿足這些條件,只有庭園地池飼養。
但作為都市居民,並非人人都有花園,只好用水族箱代替。魚池密度一般的放養可參照魚池放養錦鯉的密度表;水簇箱密度一般60 釐米×30釐米×15釐米可放養體長15釐米~20釐米的錦鯉6尾;90釐米×3 0釐米×50釐米可放養8尾;110釐米×30釐米×50釐米可放養10尾。
在花園水池飼養時,一般以紅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黃金或白金、秋水、淺黃等搭配。而在水族箱中,人們只能觀賞到錦鯉的側面,可選擇魚體會反光的品種如黃金、白金黃金、松葉黃金、山吹黃金等錦鯉,再搭配德國鯉。但無論是飼養在地池或水族箱中,大多以色彩鮮明的錦鯉為主,顏色較暗、有光澤且優雅的為輔。
錦鯉隨著季節溫度的變化,其管理方法也不同。春季,天氣乍暖還寒,錦鯉由冬眠開始復甦,飼養從室內轉移到室外,但要特別注意突然降溫,要及時覆蓋薄膜,保持水溫穩定;投餌以植物性餌料為主,投量由少逐漸增多,以利錦鯉消化吸收。
夏季,天氣高溫酷熱,須加蓋塑料遮光網,防止陽光直射,使陽光照度由8000~12000勒克斯降為5500~5800勒克斯為最適宜。秋季,天氣少雨多晴,水溫明顯有所下降,最適錦鯉生長,可增加動物性(蛋白質)的比例,如蠶蛹等。加大投量促進快長。
冬季,天氣比較寒冷,當氣溫降至0℃時,要將錦鯉及時轉移到室內魚池越冬,室內水溫要保持在2℃~10℃,注意重點是保溫,適當投餌,保鏢防病,11月至翌年3月期間為錦鯉越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