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島森林景觀提升改造 狐尾山仙嶽山明年變更美

2021-01-09 廈門網

  ▲狐尾山「觀谷臺」驛站周邊景觀效果圖。

  ▲位於仙嶽山主幹道周邊的紫荊園區效果圖。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吳海奎)廈門島內山林,給人的印象是四季常綠,不過,再過幾年,季相變化將愈發明顯,有望呈現「春花浪漫、夏花熱烈、秋葉浸染、冬葉飄飛」的景觀效果。昨日,市市政園林局相關負責人做客市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時透露,我市將結合廈門健康步道建設,對狐尾山和仙嶽山進行森林景觀(林相)提升改造,其中一期工程改造面積為1301.5畝,將建設七大類14個特色景觀園區,已經開始實施,將在今年內完成,二期工程改造面積為1317.9畝,預計明年4月底完成。

  為什麼要改?

  林分結構單一,森林景觀單調

  據介紹,廈門島內的狐尾山、仙嶽山等山地森林,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廈門軍民在荒山裸巖上人工營造馬尾松和臺灣相思樹,使海島披上綠裝,對環境保護、水土保持、防治自然災害等,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隨著時間推移,林分結構單一、林木老化、森林生態功能及景觀(林相)差等問題也日益凸現出來。

  「特別是馬尾松林遭受松材線蟲病和森林火災的雙重脅迫,生態穩定性較差,森林防禦能力較脆弱,容易遭受自然災害。」梁懷欽說。隨著廈門健康步道的建設,開展林相改造,提升步道沿線景觀效果,增強森林生態效益、社會效益、景觀效益十分必要。

  怎麼改?

  豐富樹種多樣性,構建森林風景線

  廈門島森林景觀(林相)提升改造項目範圍為狐尾山和仙嶽山,將以提升森林景觀質量及生態功能,綠化美化香化為宗旨,遵循森林群落演替規律,構建穩定健康的地帶性森林植被,以綠色為基調,色葉彩化、花化為點綴,綜合考慮現有遊步道、健康步道、城市景觀面視線背景景觀需求,點線面合理布局,形成季相鮮明的特色景觀,並與科普教育、森林文化宣傳和生態文明建設有機結合,構建具有南亞熱帶植被風光特色的一道美麗的森林風景線(走廊),成為人們遊憩、觀光、健身、康養的好去處。

  據介紹,項目將採取「點、線、面」相結合的方式推進,總的改造面積為2619.4畝,其中一期工程改造面積為1301.5畝,二期工程改造面積為1317.9畝。

  連結

  點線面結合

  打造優美森林景觀

  點:設置14個特色景觀園區

  在林分稀疏、立地條件較好的地塊,設置七大類14個特色景觀園區,每一點狀特點是種植一種基調顏色的樹種。如春夏黃花園區,主要樹種包括黃花風鈴木、臘腸樹、銀葉金合歡等,達到四季黃花不斷,春夏花繁葉茂,秋冬黃花點點的效果;春夏紅花園區,保留原有的火焰木樹陣廣場,並延伸設計,以火焰木為基調樹種,套種不同花期的紅花喬木,如木棉、鳳凰木等,打造「紅花似火」的景觀園區;紫荊園區,利用春季開花的樹種,打造「粉花似霞」的景觀效果。

  線:沿健康步道和登山路建設

  沿健康步道、登山路兩側3至5米,適度間伐後種植帶狀花灌木,每隔4至5米種一株景觀喬木,如銀葉金合歡、碧桃、梨樹、紅車、俏黃櫨等,形成線狀景觀帶,兼起防火作用。

  面:營造山體景觀

  通過提升改造修復,選擇套種一些優良的鄉土闊葉樹種、防火樹種,如木荷、楓香、火力楠、紅椎、山烏桕、南洋杉等,豐富樹種多樣性,改變單一樹種結構,促進針闊混交林及復層林自然群落的形成,提升森林景觀質量及生態功能,一般要3-5年後才可見成效。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廈門島內森林景觀提升改造一期預計下月完成 改造範圍主要包括狐尾...
    陳瓊攝  廈門網訊 (文/廈門晚報記者 陳瓊 圖/廈門市市政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提供) 「春夏花繁葉茂,秋冬層林盡染」,廈門島內森林景觀將更豐富多彩,季相鮮明。昨日,記者從市市政園林局獲悉,廈門島森林景觀(林相)提升改造工作目前正穩步推進中,其中,一期工程改造面積為1301.5畝,將於7月份完成,二期工程改造面積為1317.9畝,預計明年4月底完成。
  • 景觀提升!狐尾山仙嶽山林相改造6月完工
    【目標】過三五年,有望呈現「春花浪漫、夏花熱烈、秋葉浸染、冬葉飄飛」的景觀效果【進展】工程共分為兩期建設。一期工程改造面積約為1301.5畝,已基本完成;二期工程改造面積約為1317.9畝林相改造後的春夏黃花區效果圖。
  • 狐尾山健身步道提升改造方案出爐 將更加人性化
    狐尾山一直是市民登山健身的最佳去處之一,未來,這條健身步道將進行分級,不同年齡段的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登山路徑。  記者昨日從思明區了解到,根據市民和網友意見制定的狐尾山公園健身步道提升改造初步設計方案已經出爐。從今天開始,思明區將對初步設計方案再次徵求市民意見,以期讓狐尾山健身步道更人性化、更舒適好用、更有檔次。
  • 狐尾山提升改造完工 氣象主題公園一年四季皆有花海
    廈門網訊 (廈門晚報記者 戴懿)補種開花植物群,新建遮雨廊架,新增健身區……狐尾山氣象主題公園煥然一新;而狐尾山靠近東渡路一側山體改造也已經完工,山體更加穩固安全,也更加生態美觀。等花兒大面積開放時,這裡將成為一道更加亮麗的風景線。  狐尾山上的氣象主題公園在去年「莫蘭蒂」颱風過後,一片凌亂。如今,公園的綠化已經恢復了,還新增了不少設施設備。
  • 福州明年新建改造一批公園
    明年,市園林中心將通過項目建設提升品質,打造榕城新景象,包括繼續推進「綠進萬家綠滿榕城」行動,從城市公園、串珠公園、街頭公園、綠道等角度,打造有機銜接的市民休閒空間體系和城市生態空間體系。  未來,福州市還將通過特色花卉景觀大道、花卉主題公園、花漾街區、街心花園等項目,打造一批城市花園花廊,進一步提升福州「顏值」。
  • 濱州市城管局提升改造兩項景觀工程 渤海十八路「顏值」「氣質」雙...
    近日,細心的市民在途經渤海十八路、黃河二路至黃河十二路段時不難發現,該路段的綠化景觀與之前相比有了明顯提升——道路中央綠化隔離帶新增加了造型黑松、紅葉石楠、瓜子黃楊等苗木,植物造型錯落有致,色彩搭配十分豐富;在黃河二路、渤海十八路四個拐角區域,景松、國槐、月季、海棠等植物組團成景,豐富提升了景觀效果
  • 多點開工 同步推進 24小時施工作業 西安高新區「三河一山」建設明年4月底前完工
    、運動場地及設施、配套建築及設施等,未來將以城市文脈和城市生態為核心,打造成集生態修復、溼地保護、綠色防洪、休閒觀光於一體的生態廊道,這是西安高新區「三河一山」綠道建設工程的三大項目之一。如今,灃河秦渡段沿岸的垃圾已經被綠植、水面及慢行步道取代,人可以在岸上看風景,也可以在親水區域親近水面;在灃河國際社區段,慢行道、綠化帶、河堤線及外圍50米綠化層次分明,已經初步呈現出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治理效果,垃圾圍河已成歷史。
  • 豐臺這個258畝「城市中的森林」開園!南苑森林溼地公園的建設進展...
    步入公園,鋪裝、擋牆、坐凳,隨處可見灰色的瓦片元素,並以鋼仿瓦的形式代替了傳統瓦片,在保證景觀效果耐久性的同時尋求現代元素與傳統符號碰撞。「公園所在的盧溝橋鄉大瓦窯村早在明代就有記載是為北京城燒制磚瓦的場地,園內景觀設計融入了磚瓦文化,將地域文化與景觀融為一體。」
  • 越變越美 溫州「九山鬥魁」華蓋山將迎「變臉」
    公園路越變越美,與之相連的溫州古城九山之一的華蓋山是否也要「變臉」升級呢? 記者日前從鹿城區公園管理處了解到,為實現與改造後的公園路和中山公園的和諧統一,提升街區整體環境,華蓋山公園將於近期進行部分基礎設施工程公開招投標,並進入施工維修階段,計劃於今年7月前初步完成改造。
  • 從觀音山可走到狐尾山(中)!
    之前有廈門的同事給我推薦,說五緣灣溼地公園怎麼怎麼的好,實地去了一次,感覺很一般,是我去過的那麼多溼地公園裡最名不副實的一個了,感覺也就是一個普通公園,撐不起「溼地公園」這個稱呼;五緣灣溼地公園就是圍繞著這個湖泊展開的,其實也就是沿河的景觀帶;形色上查了一下,這叫雞冠刺桐,廈門怎麼那麼多我不認識的花花草草,南方的物種就是多樣化
  • 西安興慶宮公園整體提升改造!興慶公園的大象滑滑梯,明年再見
    12月22日,西安興慶宮公園發布了公告:2020年12月25號至2021年6月30號期間,將會暫時閉園半年進行整體提升改造!明年7月1號之前,興慶宮公園將會以全新面貌迎接遊客!陝視新聞(029-83156789)了解到, 興慶宮公園為確保此次提升改造工程按期完成,同時確保廣大遊客安全,決定實行封閉園區改造。改造項目主要包括:遺址保護性展示、唐文化建築修復、水體生態治理、園林綠化提升以及基礎設施配套提升等內容。興慶宮公園1958年正式建園,多年來不僅提供了周邊居民的健身需求,還承載著幾代西安人的共同回憶!
  • 森林:自然美的重要元素
    而相比於山水,森林之美,有著更豐富的內涵。因為森林不僅是一個大的空間存在,也是一個永恆的時間流淌,一個無數動物、植物組成的生命的世界。        山之美,總體上是一種靜態美,而水和森林之美,則不僅有靜態之美,還有動態之美。山之美也往往因水和森林得以呈現更豐富的美的形態。自然之美給人的第一印象主要是一種壯美,這是自然美的突出特質。森林不僅有著壯美,也有著其他各種美的形態。
  • 王浩督導檢查「三河一山」綠道建設工作 嶽華峰參加
    綠道規劃建設工作,實地查看綠道重要節點方案規劃設計、景觀改造提升、河道河堤整治、工程建設進度等情況,現場研究綠道建設、全域治水、文旅融合發展等具體問題。王浩強調,要把河道治理作為綠道建設的重要內容,按照整體治理的思路,提升灞河水質,擴大水域面積,恢復河道自然生態功能,保護好沿岸植被,打造「洪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河道。藍田縣要紮實做好截汙納管和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擴大溼地面積,確保流入灞河水質優於四類。灞橋區要全面排查汙染源,加大汙水處理力度,確保灞河水質達到三類。滻灞生態區要嚴查違法亂排亂放,確保灞河水質不降低。
  • 盧一先調研森林防火和治水工作 保護環境提升整體景觀
    1月9日,南沙區委書記盧一先帶隊調研黃山魯森林公園防火、南沙灣片區規劃、治水(南沙灣和獅子洋斷面水環境)和水路安全工作。盧一先要求,要堅持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從嚴從細做好森林防滅火各項工作,要大力推進河湧整治和拆違治水工作,保護區域的水生態環境。
  • 外沙湖水果湖楚河「打包」治汙,明年將現水清岸綠美景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清淤工程將於明年1月全部完工。施工船正在清淤作業。記者雷衎 攝外沙湖、水果湖及楚河屬東沙水系,具有調蓄洪水、生物棲息地、景觀等多種功能,本次綜合整治還將對11處排口進行改造,有效提升東沙水系調蓄能力和水質。其中,外沙湖排口改造7處,分別為楚漢路排口、外沙湖大橋下隧道排口等。楚河排口、水果湖排口分別改造2處。
  • 廣州將新建19個鎮街森林公園 3個10公裡景觀帶 打造「花漾珠江」
    據南方日報報導,至2020年,珠江核心段白鵝潭至南海神廟30公裡將分18個重要節點,建601公頃景觀綠化工程,打造共享性、生態性、連續性魅力景觀岸線,使珠江成為世界名河、花漾珠江。記者獲悉,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制定的《廣州國家森林城市品質提升建設規劃(2016—2020年)(送審稿)》目前已完成徵集意見。
  • 「區縣解讀」渝北 城美山青扮靚重慶「窗口」
    如今,這一臨空「窗口」開始以其城美山青的形象,展現在全世界面前。渝北自2017年大規模開展國有空地覆綠開始,始終保持高投入、大規模的城市綠化建設態勢,城市綠地面積連續3年保持超100萬平方米的高增長。「近年來,我們立體化打造臨空花園城市,使城市品質得到明顯提升。」渝北區城市管理局負責人說,城美山青,讓重慶的「窗口」更美。立體綠化——彰顯山地城市魅力,讓城市穿上漂亮的「衣裳」「這是一幅綠色壁畫,好美!」一位乘飛機來渝的遊客在欣賞了機場旁邊綠夢立交周邊綠地的堡坎立面綠化後,發出了讚嘆。
  • 把生態「淪陷」區高質量建成了國家級森林公園
    根據場地特徵,項目分為功能提升區、濱江休閒區及生態修復區,功能提升區以保護為主,改造為輔,在對場地進行最小幹預的前提下,優化主要節點景觀,對道路、慢行系統等進行梳理完善;濱江休閒區主要通過優化公共空間,打造獨具風格的觀江看臺,建成具備觀江遠眺、遊憩休閒功能的攬江綠道;生態修復區結合現狀碼頭、工業設施改造,構建濱江體育公園,打造綠色活力景區,促進體育旅遊。
  • 朱前明主持召開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立法工作調度會議
    會議現場朱前明講話左志鋒講話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6日訊(通訊員 鄒暢寧)3月3日,新化縣委書記朱前明主持召開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立法工作調度會議,加強對大熊山的立法保護,嚴格控制開發強度,引導產業發展,完善園區整體聯動監管機制,確保大熊山生態系統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