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句話:「孩子是婚姻的試金石,嫁沒嫁錯人,生個孩子就知道」。很多人生孩子前,都不會覺得自己的婚姻有什麼,但一旦孩子生下來後,就會發現之前沒發現的很多問題。
媽媽剛生完孩子後,就覺得很虛弱,這時,丈夫的表現就足以檢驗他對妻子的感情。
尤其是產後第一天,媽媽需要面對很多問題,但身嬌體虛的產後媽媽,縱使明知道很多事做了對身體有好處,一個人也辦不到。此時,就需要爸爸上場了。
產後第一天,媽媽會面對什麼樣的問題:
1. 身體疼痛
都說生產的時候最痛,過後就沒好多了,但好多了並不代表不痛了。
順產的媽媽在經歷過生產後的疼痛後,雖然結束之後一時不怎麼痛了,但在第一天晚上,也會出現連續性的疼痛。
剖腹產的媽媽在麻藥效果消失後,疼痛會驟然出現,甚至會讓一些媽媽受不了。
2. 心理上的不適
媽媽產後情緒會很不穩定,心理不安,產生各種或喜或憂的想法。
也許是十月懷胎產後得子的喜悅,也許是之後對孩子的養育的憂愁,又或許是對自己身材走樣的煩惱。
面對媽媽的這種不安感,家人也不要大驚小怪,可以用一些語言或者行動去消除。
3. 排尿不方便
很多媽媽產後第一天遇到的最鬱悶的事就是排尿困難。順產的媽媽因為生產體力耗盡以及生產時膀胱受到擠壓,導致排尿困難。
而剖腹產媽媽在手術時,可能會傷到尿道神經,導致媽媽頻尿。
媽媽產後第一天,爸爸做好這5件事,對媽媽身體恢復有好處
1. 幫忙照顧娃,讓媽媽抓緊時間休息
總有一些媽媽在經歷了生產後,整個人都處於極其不穩定的情緒中,完全無法平靜下來好好休息。於是本該休息的時候,孕媽要不就是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喜悅或者經驗,要不就是靜靜照看著孩子。
生產結束並不代表疼痛結束,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後面都會出現疼痛加劇的情況,如果媽媽不好好休息的話,等到後面疼痛來臨,媽媽想休息也休息不了,身體也就更加虛弱。
所以丈夫這個時候,儘可能的要陪伴孕婦,幫忙照顧孩子,讓媽媽抓緊時間去休息,這樣對身體恢復才有益處。
2. 幫助孕媽起身下床
有的媽媽可能生來就是「猛漢子」,本來生產後都會很虛弱,結果起床下床的時候偏偏猛的不行,結果就會發生撕裂傷口或者身體晃倒的情況。
建議產後媽媽起床和下床都要注意「緩」和「慢」,起床的時候可以先將慢慢坐起來,下床的時候先坐再起。下床時需要格外注意緩,這時,丈夫的作用就到了,需要扶著產婦,否則無法起床不說,還可能會暈倒。
3. 幫助媽媽儘快排尿
順產的媽媽因為膨脹的膀胱會影響到子宮收縮,所以為了孕婦身體考慮,產後6~8小時內必須進行第一次排尿。但因為會排尿困難的情況,所以需要丈夫幫媽媽按摩或者熱敷恥骨上方的膀胱位置。
剖腹產的媽媽雖然排尿沒問題,但第一天仍會有頻繁想尿的感覺,過程中也容易碰到傷口,導致撕裂,丈夫需要格外注意。
4. 幫助媽媽翻身,讓她儘快排氣
生完孩子的第一天,有的剖腹產媽媽可能會碰到這樣的情況,總有護士問:「放過屁了沒?」護士之所以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放屁可以將孕媽體內的廢氣儘快排掉。
能排氣了,就說明你的腸道功能基本恢復了。為了讓媽媽儘快排氣,爸爸可以幫媽媽做一些簡單的翻身動作。
5. 給媽媽保暖
媽媽在產後,之前體內滯留的水分會開始慢慢排出體外,而這些水分排出體位後就會在媽媽身體表層形成汗液。
出汗時皮膚表層的毛孔會打開,這個時候隨著大量汗液的蒸發,孕媽就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所以即使大熱天也要注意保暖。
這個時候,爸爸一定要注意將媽媽的身體儘可能蓋住,不要留有空隙,不過也不要完全包住,不然不透氣,身體的汗液也蒸發不了。
另外媽媽第一天生產後,後背可能會溼透,為了減少換衣服的頻次,爸爸可以給媽媽後背墊一塊毛巾。
媽媽產後第一天,能夠做到這些事的爸爸,必定是十分關注媽媽,這也說明夫妻間感情很好。這樣幸福有愛的家庭,對寶寶以後的成長也大有益處。
你生完孩子後,丈夫都有哪些表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