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過去農村人的生育能力那麼強?現在卻好很多
中國人口十幾億,堪稱得上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現在的人口這麼多其實不僅是因為時代的進步,時代的變化,這其實也跟中國古代的時候的人口生育能力也有關係。在中國古代的家庭裡,一家擁有七個八個子女那都不算什麼。有人就想問了,現在的家裡最多兩個,一個的也更多,可是為什麼過去農村人的生育能力那麼強?現在卻好很多?這就有了今天的話題。
第一個原因是處在封建社會。在封建社會,家家都認為人多力量大。自己的家族人口多的情況下,可能有的會有才能,有的可能會嫁入到某個豪門家或者娶到哪個有錢有勢,只有這樣,這個家族才能興盛起來。在當時封建的時代下,那些有錢有勢的家庭一個男人可能不止一個女人,三妻四妾都是存在的,這些也都是延續自己家的香火,隨便出現一個有才幹的可能這個家族就可以長久不衰。
第二個原因是當時朝政的支持。當時的朝政收稅是靠人頭來收稅的,所以只有在人口特別多的時候朝政才能賺得更多的銀兩。所以當時的朝政是鼓勵一家好幾個人口的。人口多的情況下,還能為打仗而做好後備的資源,當時動不動就是戰爭,就是什麼的,所以朝政對於人口來說需求量也是特別的大的。
重男輕女可謂是從古代都已經流傳到了現代,至今的家庭裡甚至還存在著重男輕女的思想。而這第三個原因正是重男輕女。在古代的時候,家家對於延續家族的香火是非常的看重的,對於生男生女也是特別的有要求,幾乎都是要求生下男孩,這樣家族也會得到延續,女兒的話嫁出去就不再是自己家的孩子了。家族也得不到延續。恰恰現在的想法也是如此,男孩成了一家最重要性的標識,如果家裡沒有個男孩,可能就會嘲笑。其實在古代家家要求的也都是男孩,因為發生戰爭的時候,能上去打仗的也都是男的。一些貧窮的人家生下以後也都是讓自己的孩子參軍,然後去得到國家的補助和糧食,這樣也就有了就算是貧窮的家庭也都會有好幾個孩子的情況出現。
還有一個原因呢就是地理環境的因素。中國大部分地區都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雨水,陽光充足。非常適合水稻和其他農作物的生長,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環境也是完全可以容下的。現在我們常講環境容納量的問題,一個地方的人數如果超過一定範圍的時候,這個地區的環境就難以容納太多的人。但在古代的中國,環境方面是完全不用考慮的,就算這些人口再多個幾倍,對整個地方來說也都沒有什麼影響的。並且中國環境容量足夠大,相比於其他國家,能夠容下更多的人口。
就單單靠著上面這幾點,在古代生育能力就是得這麼的強。放在現在就好很多了,可能生個男孩,你就得難過,因為你還得為了孩子到時候婚姻而去考慮,什麼車什麼房什麼存款。生個女孩,你依舊得難過,女兒嫁出去誰給自己養老送終呢。不生,家裡怎麼能放過自己,這個家也得不到延續了。所以說當今的社會才是最大的一個「進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