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6日,新浪微博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年度盛會「微博影響力峰會」。在教育專場散會後的晚宴上,新浪微博教育組負責人佟振和考蟲教學教研副總裁尹延坐到一起,聊了起來。
「考蟲做得很不錯,微博全站#四六級#相關的標籤有10億的總閱讀量,我們以後可以更深入的合作。」
「好啊,我們好像也有幾個億的閱讀量。」尹延掏出手機,點開標籤#考蟲四六級系統班#,上面的數字定格在4.3億。
在沒有任何官方推廣,也沒有渠道投放的背景下,這個才創建一年的話題閱讀量可以用非常驚人來形容了,佟振反覆確認了好幾次,說了一句,「那你們確實做的非常好。」
但佟振所不知道的是,2017年,考蟲四六級系統班已經售出25萬人次,考研系統班10萬人次,成為大學生群體裡異常火爆的現象級產品,每到開學季,全國2600多所大學的校園快遞點裡常常堆滿明黃色的考蟲「炸藥包」(多知網註:考蟲贈送的教材資料),成為校園裡一道靚麗的風景。
在微博中搜索「考蟲」,可以得到一千萬條以上原創的內容結果,知乎、貼吧、百度知道更是海量一片倒的好評。在大學生群體中迅速成長的網際網路教育新興品牌,在教培行業裡卻以極其低調的方式存在——沒什麼人了解,更沒有多少人談論。
在百度新聞中以「考蟲」作為標題進行搜索,居然沒有任何結果。考蟲高級技術總監袁哲挖一名百度資深工程師,當時聊的很好,結果他回去一搜,給袁哲發來微信消息,「一條新聞都沒有,你們不會是騙子吧?」
不僅「外行人」不了解,很多教育圈的競品公司也看不懂考蟲,王偉在加入考蟲負責VIP事業部之前,曾經在一家老牌考研培訓機構任職九年。這家公司多次開會討論考蟲的產品和模式,很長一段時間,得出的結論都只能是「他們的銷售數據應該是假的」。
考蟲甚至連融資這種大事,都很難在網際網路上搜到隻言片語。2016年底,考蟲完成經緯創投領投、北極光跟投的千萬美元B輪融資,一年時間過去了,除了在內部會上有所提及,外界鮮有人知曉。只有招聘網站上的歸類,考蟲被悄悄列入了「B輪」。
「在規模達到足夠安全之前,我希望越少人注意到我們越好。」考蟲的創始人兼CEO李好宇說。
考蟲的產品形態簡而言之就是純在線的超級大班課。以四六級為例,班型甚至高達萬人。如果競品達到與之相當的規模,可以有非常好的毛利,但如果低於它一半甚至更多,面臨的就是長期虧損。所以對於考蟲,規模是已構建出的壁壘。也只有規模,才能給李好宇足夠的安全感。
2015年8月27日,考蟲第一期系統班上線,199元的四級課程一個半小時內搶掉2000份,這是當時教育行業裡為數不多需要「搶」的課程產品。隨後很快出現了二三十家模式、設計甚至連文案都幾乎完全一樣的競品,半年之後,活下來的只有網易旗下有道精品課和新東方在線的酷學,其他基本都已經關閉或轉型。
2017年,是考蟲創辦的第二個年頭。這一年,考蟲營收超過1億元,主產品付費學員超過40萬人次,市場佔有率超過第二名、第三名之和,這樣的規模讓李好宇覺得剛剛「初步安全」。真正給他信心的是幾個遠高於業內的的數據:註冊用戶轉化到購買系統班的比例高達40%;100多次課程的系統班平均到課率超過40%,前十次課總到課率接近90%;營銷費用佔比不到5%,幾乎全部依賴口碑傳播……
「用戶真正喜歡我們的產品,並且獲得了很好的學習效果,這個事情就成了。」
……
以上文字節選自《培訓行業這一年2017》。這是在線教育品牌考蟲的第一次深度報導。創辦僅一年多,考蟲年營收已經超過了1億元。在飛速奔跑的過程中,考蟲驗證了網際網路模式下超級大班的打法,並且不斷反覆迭代,推出新品。這其中,考蟲都做了哪些不為人知的探索,創始人李好宇手中的「王牌」又是什麼?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2018年1月8日《培訓行業這一年 2017》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