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中文版只有一段,標題是以色列最後的審判。在各先知書裡,神對以色列的審判是審了一次又一次、判了一次又一次,不知要審判多少次。反正只要不是太短的先知書,都要審判很多次,然後換不同的先知書,繼續審判很多次。毫無疑問,這些都是各作者自己編出來的,要是真的有神的審判,他怎麼可能這麼不厭其煩、不停地批評、勸誡、責罵和審判呢。真正有權威的人話是不多的,說一句話就要起一句話的作用,何況是神,更何況是天上地上唯一的創世之神。
我們先介紹本章的內容:
以前以法蓮在以色列中身居高位,他一說話,人們就戰兢,
後來他因為侍奉巴力犯罪,就死了。
現在他們犯的罪更多,還按自己的理解用銀子鑄造偶像,
其實那偶像都是工匠做的,他們還對百姓說,向偶像獻祭就可以與牛犢親嘴,
因此他們會像早晨的霧和露水一樣散去、像穀場上的秕糠被暴風吹去、像煙騰到窗外(或者煙囪)。
從在埃及地時我就是你們的神,你們將會知道,除我之外沒有其他神,除我之外也沒有別的救主。
我以前在乾旱的曠野認識你們,
但是當他們食物得到飽足之後,就高傲起來,並將我忘記,
所以我對他們像獅子和潛伏在路旁的豹子一樣,
我會像被搶走崽子的母熊一樣撲向他們、撕裂他們的乳房(或者心臟),
我要像獅子一樣吞食他們、像野獸一樣撕碎他們。
噢、以色列,我要滅亡你們,誰人能幫你們呢。
(有的版本寫:噢、以色列,你們拒絕我的幫助,自己敗壞了自己)
(有的版本寫:噢、以色列,你已敗壞,因為你們拒絕我、拒絕我的幫助)
當年你們(求我)說:給我立一個王和首領吧,
現在你們的王在哪裡呢,能救你們嗎;現在你們的首領在哪裡呢,能保護你們嗎,
我在生氣中給你們立了王,又在憤怒中將他們除去。
以法蓮將罪孽包裹、將罪惡隱藏,其實他這麼做是不明智的(原文說他是不明智之子),
當生孩子的產痛要臨到他時,他又怎麼能讓孩子繼續躲在子宮裡(而避免產痛呢)。
我要從強大的陰間救回他們嗎,我要從死亡贖回他們嗎,
(不,)我的眼中已沒有憐憫。噢,死亡就是你們要經歷的災難,噢,陰間就是要將你們毀滅的地方。
(和合本:死亡啊,你的災害在哪裡呢,陰間哪,你的毀滅在哪裡呢)
雖然他們可以像蘆葦那麼繁華,
但是我老耶要從東邊的荒野之地興起東風,將他的源泉吹乾、將他寶庫內的所有珍寶都吹走。
撒瑪利亞違背和對抗她的神,她將承擔她所犯的罪過,
他們將倒於刀下,嬰兒要被摔成碎片,孕婦要被剖腹。
本章完。
第1句說以法蓮以前就死了,他怎麼死的,死了後來怎麼還會犯罪,怎麼還要受懲罰、還要再死一遍呢,這個問題太為難經學家們了。不過經學家們怎麼說也是胡思瞎想中的精英,這個問題看起來雖難,但也只不過能難住他們一小會而已。他們忽然想到曾經有人質疑,在伊甸園的故事裡,神說吃那果子當日必死,後來亞當他們吃了當日怎麼不死,還活了幾百歲。有人想出一個解釋,說他們當日人雖沒死,但是靈性已死。意思好像是說,神本來造的亞當他們是小神,本來是可以跟神一樣永生不老的,後來吃了果子靈性死了,就變成了會死的人。這種解釋不值一哂,不過經學家們當成了寶,凡有死啊、活啊等不好解釋的疑難問題,就把這個搬出來。在本問題中,他們就這樣解釋,說以法蓮死了,是指他靈性已死。至於說他以前在以色列中身居高位,他們解釋說,以法蓮支派在士師時期就勢力最強,後來北國的建立者耶羅波安也是以法蓮人。
以色列人經常用以法蓮代稱以色列人的原因我們以前說過,是因為在他們的傳說中,流便睡了雅各的小妾失去長子地位,而約瑟救了全家得了長子地位,雅各後來又老眼昏花把以法蓮認作約瑟的長子,於是以法蓮在後來經常被用來代表整個以色列,後來則被用來代表北方支派。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傳說,當然跟現實中以法蓮曾經比較強盛是有關係的,但這個強盛肯定不是指士師時期和耶羅波安時期,畢竟有些傳說應該是形成於更早的時候。
這句話說以法蓮曾身居高位,後來死了,實際上當然不是說什麼靈性已死,所謂的靈性死亡這些說法都是後來的經學家們想出來的,當時的以色列人可不知道靈性死亡是什麼意思。實際上我們結合歷史就知道,這裡說的以法蓮,是代指北國。以法蓮曾身居高位,是指傳說說掃羅最早建立北國,後來死了,是指掃羅建立的北國滅亡。前面10:9說「以色列人啊,你們從基比亞的時候就開始犯罪」也是指以色列人在掃羅的時候就開始犯罪。不過,按照聖經的歷史書,耶和華廢棄掃羅不是因為侍奉巴力,而是因為掃羅沒有百分之百地執行神的命令,神讓他與亞瑪力人爭戰,要殺死他們全部人和牲畜,結果掃辦把其餘人雖都殺死,卻把首領生擒回來還,還有一些上好的牛羊沒有殺死,於是神生氣,就說不讓他再當王。歷史書是瞎編,但至少他們的傳說可能就是這樣的,這個作者說掃羅時期以色列人侍奉巴力,卻是他自己胡亂編造出來的,顯然不符合歷史傳說。
上一句作者自己胡編,第2句卻是根據歷史傳說寫的,他說「現在他們犯的罪更多,還按自己的理解用銀子鑄造偶像」就是說耶羅波安建立的北國。不過後半句說獻祭就可以跟牛犢親嘴,這個在歷史書和其它先知書裡並沒有佐證,可能是他自己添油加醋編造的。按自己的理解是說他們造的神是出於他們自己的想像,實際上「真神」並不是那樣,和合本寫作「照自己的聰明」。都是工匠做的,就跟說偶像一樣,意思是指這是假的。
第3句作者用四樣東西比喻以色列將要被滅亡:早晨的霧和露水、穀場上的秕糠、屋裡的煙。前三個比喻在聖經裡是常見的,比如早晨的霧和露水在何西阿書6:4就被用於比喻以法蓮的良善已經不見,寫糠被風吹走則有很多,比如但以理書2:35說,成如夏天禾場上的糠秕,被風吹散。最後說煙騰到窗外算這個作者獨特的比喻,窗也有的版本寫煙囪,不過那個時候我估計他們還沒有發明出煙囪,所以還是寫窗比較合適一點。
第4句和合本說:我就是耶和華你的神。在我以外,你不可認識別神。這個翻譯是錯誤的,他們把know這個詞的認識和知道這兩種意思混淆了。you shall know no god but me,應該是你們將會知道除了我之外沒有神的意思,而不是在我以外你不可認識別神。根據神理,如果世上只有耶和華一個神,那又何必吩咐以色列人不可認識別神,如果說偶像也算神,那麼聖經裡說以色列人認識了那麼多偶像,你讓他們不可認識別神等於放屁一樣,沒人聽你的,豈不太失神的面子。
第5句說,我以前在乾旱的曠野認識你們。要是根據前面說的神是在埃及認識以色列人的,那麼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可不是乾旱的曠野,那裡起碼水資源是充分的,而且迦南每次旱災的時候,以色列人都躲那裡去,說明那裡比迦南要好得多。
第6句說,他們食物飽足之後,就高傲起來、將他忘記。大約意思是說神把他們帶到迦南這個「流奶流蜜」之地後,他們就不再理老耶這個傢伙。
接著第7-8句寫耶和華因為被以色列人拋棄就惱羞成怒,要像獅子、豹子、母熊、野獸一樣撲向他們和吞食、撕裂他們。作者同志,我要跟你商量一下,在以色列人傳說裡,耶和華可是創世之神、獨一無二的永生之神,他閉花羞月、貌似潘安、風流倜儻、風度翩翩,他就算發怒要殺人,你也要給編得仙氣十足並且瀟灑自如才行,怎麼把他寫成各種野獸一般呢,這樣神的高貴和威嚴何在嘛。你將他單獨比作西亞北非的曠野之王獅子還好,又加上豹子、母熊、野獸,你難道當老耶是四面神獸嗎。你將堂堂耶和華比作那麼多種動物,可能還滿自我得意的,但是我敢保證如果耶和華真的存在,他肯定會很不高興。他不高興,後果很嚴重,你的蛋蛋就要玩完了。
接著第9句有好同個不同版本,有的說神要滅亡以色列,有的說以色列自己敗壞了自己,有的說無人能幫他們,有的說是因為他們拒絕神的幫助。從上下文看,應該是說神要滅亡以色列,並且沒有王、首領能救他們和保護他們,而不是說以色列拒絕神的幫助而滅亡,所以另兩個版本並不是很符合。為什麼會產生另外的版本,可能是因為後來的人不大理解這句話的原意,只看到這句話裡有「滅亡」和「幫助」,於是就組合這兩個詞自己想出了新的句子,再後來又有人覺得那樣改的不好,又繼續修改,最終產生了多個版本。這種修改的痕跡也證明聖經並不是什麼神的默示,如果聖經是神的默示,就不應該有多個意思完全不同的版本。
第9-11句意思是說,神要滅亡以色列、要懲罰以色列人,他們立起來的王和首領都已被神滅亡,所以根本不救他們,也不能保護他們。
這裡說王是百姓求神給他們立的,後來又是被神廢去的,這些當然只是先知書作者們編造的謊言,或者說是以色列人迷信的傳說。何西阿書8:4還說「他們立君王不由我」呢,不用說別的證據,本書內就已自證矛盾。
第12句說以法蓮將罪孽包裹、將罪惡隱藏。這是說以法蓮企圖以掩藏罪惡的辦法避免受懲罰,第13句說他這麼做是不明智的,就像人要生小孩子的時候,沒辦法讓小孩繼續呆在肚子裡來避免產痛。他這麼做既然沒用,那麼生孩子的痛苦就馬上要臨到以法蓮。作者的這個比喻看起來非常有道理,但是說以法蓮掩藏罪惡卻沒有證據,這只是作者自己給加的戲。
另外,說孩子要出生沒辦法延遲,這是從人的角度來說的,按說在有神的世界裡,神既能無中生有讓人生出小孩,當然應該也可以從有變無把小孩給變沒掉。在撒母耳記第5章,神能讓約櫃被搶的地方全部人馬上患上痔瘡,把約櫃送走又沒事。作者說人不能避免生孩子的痛苦,豈不是太小看神的本事了嗎。所以作者要將這句話寫完善,就應該加個前提,說神如果不幫你,你的產痛就免不了。不過實際上人不能避免產痛在古人心裡已成常識,他應該沒想到,如果編神話的話,就應該要打破這個常識。
經學家解釋說,這裡的將罪孽包裹和將罪惡隱藏是指神把以法蓮的罪惡都保存在倉庫裡,以前都忍著他,現在拿出來算總帳,這種說法則更荒唐,根本不符合原文的意思。
第14句是說神開始的時候還在猶疑,要不要滅亡以法蓮,後來他眼裡收起憐憫,下定決心要使他們毀滅,就是要他們經歷死亡,就是要讓他們在陰間被毀滅。
因為原文有部分句子可能不好理解,所以這句話各中文版的翻譯比較亂,經學家們的解讀也是亂解一通。我們先把常見四個中文版的翻譯列給大家看一下:
和合本:我必救贖他們脫離陰間,救贖他們脫離死亡。死亡啊,你的災害在哪裡呢?陰間哪,你的毀滅在哪裡呢?在我眼前絕無後悔之事。 呂振中:我必贖救他們脫離陰間的權勢;我必贖回他們脫離死亡。死亡阿,你的災害在哪裡(傳統∶我要做)?陰間哪,你的毀滅在哪裡(傳統∶我要做)?我看不到須改變心意呀。 思高本:我要解救他們脫離死亡嗎?死亡啊!你的災害在哪?陰府啊!你的毀滅在哪?憐憫已由我的眼前隱蔽了。 現代本:我不要從陰間把以色列人救出來;我不要從死亡的權勢下把他們釋放出來。死亡啊,散播你的災害吧!陰間哪,施展(希伯來文是:我要作)你的毀滅吧!我再也不可憐這人民。
這四個版本裡,現代本翻譯的還算可以,思高本沒把中間疑難的部分翻譯出來,其它兩個版本則都錯得一塌糊塗。首先最前面的部分,本來是自問要不要從陰間和死亡救贖他們,後面給出答案是不救,但是卻被翻譯成「我必救贖他們脫離陰間,救贖他們脫離死亡」,這樣整句話的意思就全反了,根據這樣的翻譯,經學家們就解釋說,這是神對救贖以色列人的應許,不但答應必救,而且還絕不反悔。這可能也不能全怪中文版的翻譯,因為英文版也有些版本存在這樣的翻譯問題,但是也不能一點都不怪翻譯,因為這種意思明顯跟上下文全部都不搭配。
這句話的翻譯難點就在「O Death,where are your plagues?O Sheol,where is your destruction?」、和合本翻譯成「死亡啊,你的災害在哪裡呢?陰間哪,你的毀滅在哪裡呢?」這部分,其實要表達的就是死亡和陰間就是你們要去的地方之意。
按照這句話,神在最後才真正下定決心要懲罰以色列,這點在人來說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在神來說卻非常不合理。按照神理,神要懲罰以色列的事情早早就已經放出很多個預言,如果他當時沒下定決心,萬一後來取消掉了怎麼辦,那不是讓之前的預言全部都失效了嗎。這個問題在先知書裡比較普遍,比如耶利米書很多地方寫,如果以色列人能聽從先知的勸誡的話,神就會取消懲罰,我們就問,取消了懲罰,之前那麼多預言怎麼辦呢。
第15-16句把以色列要經歷的災難寫得相當殘忍,嬰兒要被摔死,孕婦要被剖腹。在人們普遍信神的時候,人們不僅愚蠢而且野蠻,人類社會真正文明起來,是科學發展、教育普及以後。
第14章是何西阿書最後一章,只有9句話,我們就不另起一篇,一起介紹了吧。這章雖短,中文版卻分成三段,標題分別是何西阿勸告以色列人、耶和華應許賜以色列新生命、結束的話。下面介紹這三段全部內容:
噢,以色列,你要歸向你的神耶和華,你被絆倒是因為你犯了罪,
你歸向耶和華,並向他禱告:
帶走一切罪孽,接受我們的良善,我們會獻上我們嘴唇的果子(有的版本寫牛犢),
亞述不會救我們,我們也不騎馬,
我們不再對我們手造的(偶像)說:鵝滴神啊,我們就像孤兒一樣只向你求憐憫。
(第二段,耶和華應許賜以色列新生命)
我的怒氣已向他們轉消,我將治好他們的背道、盡情地愛他們,
我將對以色列如甘露,而他將會像白楊一樣紮根、百合花一樣開放(白楊有的版本寫黎巴嫩)。
他的樹枝將會伸展出去,美貌如橄欖樹、芳香似黎巴嫩(的香柏樹)。
他們將歸回並且居住在我的(或他的)蔭下,
他們將像穀物一樣復甦(有的寫像園子一樣興旺)、繁榮如葡萄樹、香氣像黎巴嫩的葡萄酒。
以法蓮會說:我和偶像還有什麼關係呢,
我回答他:你的將來由我照顧,我就像常青的柏樹,在我這裡你會結出果實。
(第三段,結束的話)
讓明智和有辨別能力的人知道這些事,
耶和華的道路是正直的,義人會走在其中,違規者會在裡面跌倒。
本章完。
這一章的內容比較簡單,其實就是被擄以色列人的幻想,希望向耶和華說說好話,然後他就會來拯救他們、讓他們回家興旺發達。或者也可以說這是作者編出來誘惑被擄的以色列人,讓他們要堅持他們的民族信仰。他說,讓明智和有辨別能力的人知道,耶和華的道路是正直的,這句話有兩重意思,一重是讓被擄的以色列人覺得堅持信仰耶和華就是明智和有辨別能力的人,另一重是只要堅持信仰耶和華,耶和華就能拯救他們。何西阿書寫了十幾章,可能對後來的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來說都有影響到的就是最後這一句話的兩重意思,它讓信徒們以為自己迷信是明智和有辨別能力的、以後是可以得救的,別人不迷信是不明智的、沒辨別能力的、以後是不會得救的。
這一章裡比較難理解的可能就是第2句的後半句:我們會獻上我們嘴唇的果子。這個嘴唇的果子聖經裡還有兩個地方提到:以賽亞書57:19說,我造就嘴唇的果子;希伯來書13:15說,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神,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由這兩處我們可以看出,所謂嘴唇的果子,其實相當於就是感謝祭,就是以說話代替獻祭,把說感謝、讚美的話代替本來要獻的祭物,比如牛犢。感謝祭就是窮人獻不起祭物然後發明出來的一種祭,作者在這裡說獻感謝祭,其實就代表當時以色列已經被滅亡,大部分人獻不起祭物,否則求神來救命這麼大的事,怎麼可能不捨得獻點祭物呢。
第3句說亞述不會救我們,我們也不騎馬,和合本翻譯成「我們不向亞述求救,不騎埃及的馬」,雖然不大符合原文,可能意思是差不多的吧。原文並沒有提到埃及,翻譯在這裡寫埃及,應該是結合了聖經的其它內容。以賽亞書31:1說,那些下埃及求幫住的,是因仗賴馬匹。以西結書17:15說,他卻背叛巴比倫王,打發使者往埃及去,要他們給他馬匹和多民。幾卷書都說以色列人向埃及求馬,估計就算沒有這個事實,也有這個傳說,作者在這裡雖然沒有寫埃及,但7:11說,他們求告埃及,投奔亞述。這裡給加上埃及,也算與前面相對應。
第二段作者寫的內容雖然有點糊裡糊塗,但意思是好懂的。就是說神突然治好了自己的狂燥病,怒氣轉消,要盡情地愛以色列人、認真仔細照顧他們,要讓他們結出果實。這裡結出果實的意思差不多就是指人丁興旺、日子舒爽。很明顯這只是作者的願望或者忽悠,因為我們從歷史可以看到,以色列人在當時離興旺發達還有幾千年時間,他們的小災大難還遠沒過完呢。
何西阿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