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孔學堂:文化自信道路上的新杏壇

2020-12-05 大眾網

  

  「文脈詩心」第七屆兩岸漢字藝術節啟動儀式

  

  中國漢字(摩崖)藝術一帶一路巡展在貴陽孔學堂啟動

  

  孔學堂裡大成廣場上的孔子雕塑

  

  觀眾參觀書法篆刻展

  大眾網貴陽9月26日訊記者 陳宏發)兩岸漢字藝術節、中國漢字(摩崖)藝術一帶一路巡展、書法篆刻展……全國媒體「國學熱在貴州」採風行自25日啟動以來,漸入佳境,行走在貴州大地上,一路文化之旅,感受到一脈相承的傳統文化基因。尤其是貴陽孔學堂壘築起黔中大地的新杏壇,傳承與弘揚儒學,教育與開啟新風,把優秀國學深深烙入群眾思想,賦予時代新生命。

  2500多年前,孔子杏壇講學,創辦平民教育,廣收弟子三千,傳播儒家文化。自孔子老家曲阜往西南,1800公裡以外的貴陽, 2013年正式開放貴陽孔學堂,開設公益講堂,講學布道,成為新杏壇。新建成的孔學堂選址在花溪溼地的大將山下,佔地460畝,建築面積近15萬平方米,群山環抱,曲徑通幽處,建築有別於曲阜孔廟的明清風格,而是採用漢唐風韻,黑白色調,沉穩拙樸,大氣恢宏,給人大開大合的莊重感。

  走過欞星門,踏過泮橋,拾階而上,333階梯綿延向上,寓意對儒家思想的學習和研究是無止境的,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大成廣場上,9.28米的孔子標準石像微笑審視著芸芸學子。孔學堂裡大成殿、杏壇、講堂群、六藝學宮、鄉賢祠、陽明祠、奎文閣,仿古而不泥古,讓人產生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作為一名山東人,遠在千裡之外,看到如此規模宏大的孔學堂不免心裡有些疑惑,這座宏偉建築的功用如何?意義何在?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黨委書記、理事會理事長徐圻先生在活動的媒體見面會上介紹說,孔學堂建設的目的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孔學堂將努力打造成為貴州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成為構築貴州「精神高地」的重要支撐。

  據多彩貴州網報導,自2013年1月1日對外開放以來,370多場傳統文化公益講座在這裡舉辦,13萬聽眾造訪;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精彩紛呈;中外國學名家紛至沓來,國內外知名高校、學術機構爭相入駐。

  「每逢周末,容納四百人的大講堂一座難求,不得不準備些小凳子放 在講堂後面。」多彩貴州網承擔大講堂的網上預訂工作,總編室副主任黃勝裕告訴記者,來聽課的有上班族、帶孩子的家長、大學生等,常常是「一票難求」,「於丹來講課時,連過道都站滿了聽眾」。

  在開展傳統文化公益講座的基礎上,孔學堂還不斷完善工作機制、拓寬師資渠道、引進優質資源、深化講座內涵、提高講座質量。「我們講的文化復興,絕不是簡單的復古。」對於「古為今用」,徐圻更關注「今用」,「不僅要講老祖宗的東西,更要思考其當代價值何在。」國學堂另一個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度挖掘和研究,把學和研有機統一起來,「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實現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講話中闡釋了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我國今天的國家治理體系,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根植於此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繼承和發揚了優秀文化基因,因此也應該有無比的自信。這種文化自信在道路實現上,應該有一系列繼承又弘揚還能推進世界交流的平臺,「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由此可見,貴陽孔學堂是時代的產物,應時而生,必須也必將以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為己任,成為我們在提高文化自信,提升國家軟實力道路上的新杏壇。

相關焦點

  • 聽見傳統 · 分享經典丨《孔學堂傳統音樂時間》之《夜深沉》
    而《夜深沉》的慢板隨鼓聲進入,大鼓與京胡的競奏,讓人似乎可以感受到舞臺上舞步婀娜,水袖舒展;雙劍時而合一,時而分揮的舞步,《夜深沉》表現的是兩個字:糾纏。是力量和柔美,也是肉體和心靈。 《孔學堂傳統音樂時間》是一檔由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和貴州廣播電視臺音樂廣播共同打造的高品質傳統音樂節目。
  • 市民感受文明貴陽
    今年以來,貴陽市各區開展農貿市場整治,現在的菜市場環境乾淨整潔、附近道路通暢,文明標識、溫馨提示等隨處可見,管理也更加規範。  背街小巷大改觀  平整乾淨的柏油路,嶄新的「中國夢」主題文化牆,綠意盎然的花池……如今,家住烏當區臣功新天地小區的方明華覺得走在五福路上是一種享受。
  • 田鑫 武敬波:文化自信賦
    田鑫 武敬波:文化自信賦 發表時間:2017-05-05    來源:黨建網字體: [大] [中] [小] [列印] [關閉] 文化自信賦田鑫  武敬波 闡述文化自信,國家民族基因。
  • 文化自信看湖湘
    文化自信,是中國人的風骨和精氣神,是炎黃子孫發自內心感情的真摯流露,是一種骨子裡的自信。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根」和「魂」,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信念與力量。堅定的文化自信,就是保持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
  • 與歷史對話 增文化自信
    文章指出,縱觀歷史,中華文明具有獨特文化基因和自身發展歷程,植根於中華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與時代共進步,有著旺盛生命力。(12月1日人民日報)  不忘本來,才能更清楚我們從何處來、向何處去,才能更好地面向未來、開創未來。
  • 貴陽樂理培訓班
    貴陽樂理培訓班,那麼,關於樂理培訓班還有哪些知識點呢? 市場上各種音樂培訓機構非常多,機構宣傳的手段也是花樣百出,報課程送樂器、老帶新優惠、甚至有音樂培訓機構開起了魔方課,這些營銷手段讓家長們的眼花繚亂。想為孩子選擇一個合適的培訓機構,一定要具備火眼金睛,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媽媽們如何為孩子選擇一個靠譜的音樂培訓機構。
  • 【乘風破浪】杏壇青企會員嘉年華之夜完滿舉行.
    2020年9月8日晚上,杏壇青年企業家(青商)協會2020年會員嘉年華之夜在悍高星際總部戶外家具展廳內進行。
  • 讓文化自信撐起「中國故事」脊梁
    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積極主動做好對外文化交流工作,讓世界各國人民更好地感知中國、了解中國。雲山同志強調,要充分發揮我們的文化優勢,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把一個文明進步、開放包容、繁榮發展的中國展現在世界人民面前。(中國文明網)   講好「中國故事」必須從中國文化自信出發,只有良好的文化自信才能讓「中國故事」的內容和結構熠熠生輝。
  • 什麼是文化自信?什麼是文化不自信?
    「文化自信」只是一句口號、一個理論名詞麼?不是,我們提倡的「文化自信」有其深厚根基,是可以真正踐行的。因為,我們有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蘊,也有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過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種在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的繼承和發展,夯實了我們文化建設的根基,奠定了我們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 | 以文化自信厚植中國之治的根基
    這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來,黨中央首次明確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標誌著我們黨對文化建設重要地位及其規律認識的深化,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推動建成文化強國提供了行動指南,為我們深刻認識新時代文化建設新使命、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明確了前進方向。 回望我國5000多年文明史不難發現,文化興盛始終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條件。
  • 貴陽202路公交車「丟」了幾個站
    近日,市民王女士反映, 202路公交車不經過「民大辦公樓」,但公交站牌上有這個站點,卻沒有相關線路調整的提示。「站牌上有站,根本沒經過,也沒有任何提示。」王女士說,她29日到民族大學去辦事,在煤礦村上車,站牌上有「民院辦公樓」站點,公交車卻未經過該站。
  •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建設文化強國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即將開啟新徵程。為此,本刊特邀請四位專家,深入解讀闡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堅定文化自信,讓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增強了文化底蘊和價值底氣。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韓子勇說,《建議》明確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吹響了增強「四個自信」、凝聚人心力量、繼續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昂首進發的衝鋒號。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
  • 貴陽這段路新裝隔音牆,過路司機:高大上
    6月28日上午,市民張先生駕車途經貴陽市雲巖區貴開路高架橋時,發現有幾名工人正在橋頭兩側護欄上安裝隔音牆。「新安裝的這種隔音牆好像跟原來的不太一樣,感覺要更高大上一些呢!」有過路的司機如此說道。6月28日下午,記者在貴開高架橋橋頭實地探訪,這段新安裝的隔音牆長約300米,是原來沒有的。而貴開路到觀山東路方向兩側原有的隔音牆,如今拆得只剩下金屬立柱。記者了解得知,今年5月19日晚,貴陽市區出現了狂風暴雨極端天氣,觀山東路、西二環等道路兩側安裝的隔音牆均有受損,安裝在隔音牆上的玻璃有墜落現象發生。
  • 貴陽四大金剛:花果園、未來方舟、世紀城、新世界到底好不好?
    如果向外地朋友介紹貴陽樓市的特點,「大盤」一定是個關鍵詞。貴陽大盤,可謂是中國樓市名牌。貴陽更牛逼的是以超級大盤聞名於世,坊間流傳一句話:在貴陽生活,你一定有住花果園的朋友;如果沒有那肯定有住未來方舟的朋友,如果都沒有那絕對有住世紀城的朋友。
  • 為文化自信提供堅實支撐
    要深入研究中華文明、中華文化的起源和特質,形成較為完整的中國文化基因的理念體系。  ——談文化自信,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
  • 【學思踐悟十九大】增強文化自信,要具備「兩個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  這是因為,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成為世界上偉大的民族。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 巨變·貴陽|老貴陽,新貴陽:大十字噴水池……
    改革開放四十年,貴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成果惠及千家萬戶,百姓迎來了美好生活。40年時光裡,有你的奮鬥,有我的辛勞;有你的故事,也有我的記憶。下面是一些貴陽新舊對比照片,不知能不能喚起您塵封的記憶。城市建設貴陽城鎮化進程跨越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