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東著力傳承剪紙工藝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觀眾在參觀剪紙展覽。本報記者 文熱心 攝

本報7月15日訊(記者 文熱心)今天,衡東縣在衡陽市美術館為5位民間藝人舉辦了剪紙作品展覽。參觀展覽的省文聯副主席、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曾應民認為,這是衡東縣給力傳統民間剪紙工藝,助推這一「小手工」成為文化「大產業」的一個重要舉措。

衡東縣民間剪紙工藝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依附民俗,傳承至今,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徵和地方特色的技藝風格。與中國南北剪紙各流派相比,「剪法」有著南派的細膩、秀麗,構圖則又有著北派的粗獷、質樸。1997年,該縣大橋鄉被命名為「湖南省剪紙藝術之鄉」;2010年,大橋剪紙被列入湖南省「非遺」名錄,目前正在申報國家「非遺」項目。在全縣30多萬女性中,「來得幾剪的」很普遍,而剪紙作品能上市的不下千人。年近八旬的農民劉偉南系中國十大民間藝人之一,還有陳秋平等3人為省剪紙研究會會員。此次參加展覽的5人中,既有李水英這樣的「30後」,也有文雙鳳、陳勃這樣的80後和90後。

近些年來,衡東縣委、縣政府對這一民間工藝著力保護、傳承、開發。撥出經費,成立了老藝人剪紙工作室;舉辦培訓班,免費培訓具有剪紙熱情、天賦的青少年;把農民的剪紙作品進行包裝,作為衡東的重要文化名片,向外推介。下一步,該縣擬投入資金,組建實體,讓「散、小、初」的剪紙工藝走向規模生產、集約經營之路。

相關焦點

  • 七旬手藝人剪紙玩出新花樣 傳承「非遺」文化
    劉泥巴在德國漢堡G20峰會上的參展作品 蘭豔 攝中新網武漢1月4日電 (蘭豔)「傳承剪紙非遺文化,必須要在傳統技藝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不能固步自封。」武漢民間手工藝人劉泥巴4日向記者展示他的剪紙創新作品。
  • 縣芙蓉學校:「傳承非遺文化·體驗米塑藝術、剪紙」活動
    12月2日下午,安仁縣芙蓉學校邀請了安仁米塑非遺文化傳承人何陸生先生到校開展「傳承非遺文化·體驗米塑藝術」活動。活動中,何陸生首先向我校六年級的學生介紹了安仁米塑的歷史來源,讓同學們詳細了解了安仁米塑的歷史和淵源,激發了孩子們的鄉土情懷和自豪感。
  • 「孝感雕花剪紙傳承示範學校」在黃花小學掛牌
    2020年11月30日,孝南區文化和旅遊局、孝感雕花剪紙研究所在孝南區臥龍鄉黃花小學舉辦了「孝感雕花剪紙傳承示範學校」授牌儀式。授牌儀式上孝感雕花剪紙所和黃花路小學負責人共同表示:授牌儀式只是一個起點,雙方將攜手共建孝感雕花剪紙特色課堂,通過校內非遺教育常態化,課外延伸教學傳承,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非遺教學,讓孩子們愛上孝感雕花剪紙,讓傳統文化更好的走進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中,讓優秀中華傳統文化蓬勃發展、得以傳承。
  • 韓豔剪紙藝術館重新開放 新增剪紙教學區
    9月10日,教師節當天,以剪紙藝術為主題內容,位於廣州市海珠區黃埔古村的韓豔剪紙藝術館,在歷經三個月重修後重新向社會開放。當天,藝術館還舉辦了特別的拜師收徒儀式和一場別開生面的兒童剪紙課。圖為開館儀式當天的拜師收徒儀式。
  • 巧手雕刻時光 「剪紙」傳承文化
    學生們的剪紙作品惟妙惟肖,每一件作品都展示了同學們的心靈手巧。這是每年都會在石璜鎮中心小學上演的場景,百人剪紙現場賽的一幕。自2001年起,嵊州市石璜鎮中心小學就開始了剪紙特色教育的研究,學校組建剪紙團隊,開發剪紙校本課程,還成立了剪紙社團。
  • 吉林剪紙大師推動百年藝術傳承:不讓它斷代
    「按照滿族的文化習俗,在過去,七八歲的小孩就得學習剪紙、扎花、描雲,但現在的孩子很少會這些了。」71歲的關雲德是滿族剪紙藝術的傳承人,到他這一輩,關氏剪紙藝術已經傳承了百年。「我是從我的祖輩那裡學來的,我還要繼續把它傳承下去,不讓它斷代。」
  • 鼠年喜登「老鼠臺」 《庚子年》生肖鼠郵票衡東原地首發
    鼠年郵票和老鼠立體剪紙作品。在湖南省衡東縣特種郵票衡東原地首發式現場,不少市民和集郵愛好者為了能買到《庚子年》特種郵票,一大早就來現場排隊等待。來自衡陽的集郵愛好者羅先生開心地向記者展示自己多年來購買的四輪鼠年郵票。鄧先生更是特意從株洲趕來衡東,為自己集郵愛好的小孩購買了多套郵票首日封。2020年農曆庚子年,即生肖紀年的鼠年。鼠在中國生肖文化中,受到人們的喜愛和尊崇。
  • 仙桃雕花剪紙——你不能錯過的中國藝術!
    2018年5月25日,仙桃雕花剪紙剪紙入選國家傳統工藝提到剪紙!那麼沒錯!今天小編會帶你們領略仙桃雕花剪紙的藝術魅力啦!仙桃雕花剪紙《龍飛鳳舞》湖北剪紙中的雕花剪紙藝術以沔陽(今仙桃市)、孝感、鄂州為代表。湖北雕花剪紙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實早在西晉時期,就已經剪紙習俗了。到了明代,剪紙藝術才漸趨成熟,並不斷發展,開始豐富起來。
  • 鼠年喜登「老鼠臺」 《庚子年》郵票在衡東首發
    當天上午,年逾七旬的衡陽市集郵愛好者羅衡,一大早就趕到衡東購買1套《庚子年》生肖特種郵票,他高興地向記者展示了這套「子鼠開天」「鼠兆豐年」郵票。年逾七旬的衡陽市集郵愛好者羅衡,一大早就趕到衡東購買1套《庚子年》生肖特種郵票。
  • 非遺傳承人創作7米巨幅作品祝福祖國 夢想建剪紙傳承基地
    【解說】蔚縣剪紙源於明代,是一種風格獨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傳統民間藝術。周淑英是河北蔚縣剪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她歷時半年創作了巨幅剪紙《江山千裡圖》。
  • 以非遺剪紙為載體,尋求適合高職學生的文化傳承和服務創新之路
    剪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一種古老的"手藝",一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中華民族濃厚的文化情懷和獨有的"東方式智慧"。在無錫,有這樣一所高職院校,多年來始終堅持以非遺剪紙為載體,通過大師引領、課程教學、社會服務等各種途徑,尋求適合高職院校學子的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
  • 極具創意的小動物剪紙插畫,領略古巴工藝大師風採!
    剪紙插畫是一直比較流行的一項插畫設計,因剪紙的工藝而別具新意。今天介紹一位古巴藝術家Elsa Mora,他的紙藝插畫超級有趣~小編看完都想親自學一學了!他將自然界的動物們做成一個個剪紙的工藝品,仿佛訴說奇妙的童話故事,超級可愛!新龜兔賽跑?
  • 我校舉辦「喜迎七十華誕,共築美麗中國」剪紙作品展
    6月14日上午,由校團委主辦、紅磨坊剪紙協會承辦的第十一屆大學生社團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之「喜迎七十華誕,共築美麗中國」剪紙作品展在逸美樓大廳隆重開幕,學校副校長彭澤立、團委書記孫魁以及剪紙愛好者等100餘人參加了開幕式。嫻熟的技法、行雲流水般的剪紙線條,吸引了眾多師生的駐足觀賞和嘖嘖稱讚。
  • 「北京剪紙」非遺傳承人徐陽走進滎陽六小
    徐陽堅守剪紙民俗藝術已有40餘年,並有堪稱一絕的自創技法「疊彩剪紙」,從內容、題材、手法等方面為剪紙工藝的傳承與發展提出了新思路,曾獲2004年中國文聯民間藝術最高獎「山花獎」、2008年首屆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大展剪紙類最高獎。
  • 河北蔚縣:剪紙第一村裡的「剪紙」是「刻」出來的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河北蔚縣的剪紙太有名了。有名到提起蔚縣,尤其在家家戶戶都會貼剪紙窗花的年根兒下。在蔚縣,這裡有全國最大的點彩剪紙專業村和加工基地,「世界剪紙看中國,中國剪紙看蔚縣」的句子就寫在蔚縣的村落間。
  • 濱城區三河湖鎮殘疾人蘭福梅:傾心傳承非遺剪紙手藝繪就紙與剪刀和...
    自幼受家人啟蒙,而勤奮鑽研民間剪紙技藝。多年傾心研究發展非遺手藝剪紙,成為了中國剪紙研究會會員、優秀民間藝人,濱州首批優秀民間剪紙藝人。蘭福梅的剪紙作品,繼承、保持並發揚了濱州剪紙結構嚴謹、古樸渾厚、拙中蘊靈的特點。他善於從生活中汲取創作靈感,其剪紙創作既不脫離傳統又自成一體、自創一格。
  • 開發區金城小學打造剪紙藝術實踐工作坊 在特色美育中落實立德樹人
    ,她憑藉著精湛的剪紙技藝給廣大師生帶來了妙趣橫生、頗具匠心的剪紙藝術課。近年來,學校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不斷提升師生剪紙技藝,持續強化傳承使命,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一是剪紙技藝與漁燈文化深度融合,激發文化傳承新活力。
  • 鏤空光影中的文化傳承
    永不停歇的創新之路 多年來,旬邑縣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彩貼剪紙的宣傳普及和傳承保護工作,截至目前,旬邑縣建有「庫淑蘭剪紙紀念館」展廳2個,組建命名剪紙傳習所16個,剪紙協會、剪紙工作室、合作社等30多個,全縣會剪紙、愛剪紙人員2000多名,長期從事彩貼剪紙人員200多名。
  • 青島市非遺傳承人王德蕊:剪紙從娃娃學起 也讓外國朋友來學習
    上學工作時,王德蕊只能業餘的時候剪紙,退休後剪紙則成了她的專業。」我最喜歡剪人物作品,因為每一個人物都是一個歷史故事,每一個歷史故事都富含了歷史文化,可以通過故事去傳承、教育、影響別人「。王德蕊說,剪紙是一門手藝活,要想剪一幅惟妙惟肖的好作品,離不開紮實的基本功,特別是對於線條的要求,更是要在細節上下功夫。
  • 旬邑彩貼剪紙:心花千朵 萬種春來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在陝西旬邑縣的農村,文化底蘊豐厚,人們習慣將剪紙叫做窗花,縣內重禮義、愛文化的民風代代相傳,每逢年節祝壽、婚喪嫁娶、鎮宅祈雨等多種民俗活動,旬邑彩貼剪紙藝術都是其中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