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有多靈?祭祖可以改變自己的運氣!(中元節祭祖必讀)

2021-01-18 易軒旭教育

老祖宗的傳統,到了你這裡是否還可以繼續傳承?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祭祀祖宗、延續香火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


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三大節日。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大,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



一、清明節,在春分後第十五日,又叫踏青節;


二、七月半,又叫中元節、鬼節;


三、十月一,又叫十月朔、寒衣節、冥陰節。



民間有句話,叫「清明時節人找鬼,中元時節鬼找人」。 



所以每年的清明節,人人為了讓逝去的親人不孤獨,也讓他們的安息之所安全,便紛紛上墳掃墓,焚黃掛白,也就是燒紙錢,掛紙錢,藉以紀念先靈,證明此地安息者還有後人牽掛,旁人就不敢在墳頭動土、影響先靈,如此是為春祭;


到了中元時分,人們勤勞兩季之後,無論什麼作物的新鮮產品都要出市了,中華民族是一個孝順的民族,有好東西自然先讓先輩品嘗,所以就請先輩的靈魂回來品嘗鮮品,於是就有了秋祭。



按時間來論,春祭主祭祖者上半年的運勢、秋祭主祭祖者下半年的運勢。



每當清明、中元兩節的時候,我們就要到祖墳前燒紙,給逝去的親人送錢,這是中國的習俗,是孝順子女悼念親人的方法。但有一點,現在知道的人卻不多,給親人上墳燒紙錢,以孝舉來寄託哀思的同時,自己的運氣也會改變!



從道教文化的觀點來看,在生命的天道輪轉裡,我們每個人都是靈魂的寄主。已離世的人,肉體雖已消亡,但靈魂還在,也就是道教文化裡講的命魂不滅。


人死後,靈魂會再經輪迴。但這個等待的過程可能會持續很久,也許是十幾年或幾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而在此之前,他們就會一直在鬼魂的狀態中苦苦等待。他們有的在生人的家裡逗留,能看見自己親人的一舉一動;有的到處遊蕩,成了孤魂野鬼,過著更為悽慘的日子...


這時,如果親人為他們做一些事情,他們能夠擺脫鬼魂的狀態,走向更光明處。



在等待輪迴的日子裡,他們和我們活著的人一樣,都希望活著的親人能給他們一些吃的,更盼望著能給他們送來錢財。


即使再入輪迴,其命魂是依舊不變的,後人的香火及祭祀,先人的命魂依然可以接受到!從而有了最直觀的變化,那就是香火得以延續!香火延續的基礎就是率先讓祭祖者的運數得到增強。


每到清明、鬼節、寒衣節,我們給過世的親人燒紙錢,讓他們也有準備過節的錢財和時間,能夠過上快樂的節日,我們活著的人運氣也自然會好起來,做事也會更順利。



因為過世的親人有了錢,就不會常常糾纏著我們要錢,須知,被鬼魂糾纏者,就是陰氣上身,我們活著的人,是陽氣越旺運氣越好,身有陰氣,做事又怎麼會順利呢?


再說,買紙錢並不會產生多少花銷,所以何樂而不為呢?運氣好了,多掙些,不但是我們每個人的願望,更是我們祖上所樂於見到的。所以,作為他們的親人,我們還能視燒紙送錢為可有可無嗎?


關於上墳燒紙,有的地方習俗,是在上午燒,不能過午時的十二點,也有的地方,要等到天黑了再燒。總之,按各地的習俗就是,只要是燒了,把話說到,他們都能夠收到所送的錢,能夠收到親人所送的禮物,也能聽明白我們所說的每句話。



所以,我們若是能知道逝去的親人活著時喜歡吃些什麼點心,可以多準備一些,與紙錢一起送給他們。他們過得好了,也會在暗處幫我們,我們也就做事更順,發財也就更容易。


這就是為什麼,越是經濟發達的地方,人們越講究逢年過節時給親人上墳燒紙,不是他們有了錢才這樣做,而是他們知道這樣做的道理。


上墳燒紙能夠改變我們的運氣,知道了這一點,以後就要更加注意,爭取將這一孝舉做得更好;有不同觀點者,也是機緣不到,待機緣成熟時,自會明白這一道理。




我們找風水要找源頭,風水不好,招不著財,或者有災難,去廟裡拜拜求求,請大師指點指點,這是輔助性的辦法,不能在根本上改變我們的命運。


小易在這裡要告訴大家,孝親祭祖才是風水之源。想想我們的生命從哪兒來的?從父母那裡來的。那父母祖先是什麼?就是我們的根!我們澆水的時候,要連根一起澆,根深蒂固,枝葉自然茂盛,家族興旺。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不是開玩笑的。



人的福氣來自於哪兒?來自於孝順父母,這是第一條。


我家供奉有祖先的牌位,我為什麼相信這個?因為我過去碰到一個大師,他說你這個人有祖宗的德在,不然你就早死了。我一想,我小時候從樓上摔下來,沒要命,當時很奇蹟,摔下去不會說話。在外面也沒人管,躺那兒兩個小時自己恢復了,就鼻子底下落一個疤以外,臉上的疤都全好了。


我當時就想,人家說祖宗之德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們老家是在河南洛陽,有一年我回到家裡,我的大伯給我拿出族譜我才知道,原來我們家四代以上有一個太爺爺出家當道士了,做監院了。



我這才知道原來是家族有人在宮觀修行,行善積德,才能保佑我這個子孫後輩。回到家裡,我就安放了一個祖先牌位。


現在我們去祭祖,是不是真能想起祖先的好處?思祖先之恩,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我去過山東一個家族,二三百口人,每年大年三十,各家的長子長孫要幹什麼?祭祖守夜。所以這個家族在各個地方工作的公務員特別多。我就在看,這個家族為什麼這麼興旺,別人跟我講他們家風水好,我說你們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



他們說為什麼,我說這個家族之所以風水好,是因為他們知道根在什麼地方,他們知道祭祖。祭祖的時候,燒香成為陽,燒紙成為陰。


古時候老人家都會講,那個家裡沒香火了。沒香火什麼意思?斷子絕孫。香火還代表財富。祭祖時要虔誠,我們現在家族能興旺,全是祖宗積德。


各個地方的祭祀風俗不同,我們可以根據各地風俗祭祀祖先。即使在外面工作不能回去,也可以遙祭,朝老家的方向燒點兒紙,燒點兒香,這叫不忘根本。而且只有此等虔誠之心,才能改變自身的運勢及磁場。



懂得感恩圖報,才可以獲得祖先的護佑和眷顧,家族的運勢才會更好。如果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沒有顯露紀念祖先的心意,那就是不孝的一種表現。


燒紙就用那種傳統的黃紙,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真心如何,是否真誠祭祖,是否感念祖先之福澤庇佑。



有一個老闆,他的父母去世以後,他塑了兩尊小像在家裡供著,和供神是一模一樣,早晚燒香,一天三頓飯。這個老闆有幾十個億資產。我當時還在想,這人怎麼有這麼大的福氣啊?最後才明白,是孝心所感。


他說他父母去世五六年,他對父母的思念是有增無減,我們有沒有?很多家庭父母去世以後,包括拜祭父母的照片都要燒掉,說人都死了,要照片幹什麼?這多晦氣!送葬時把相片也就燒了,還跟我說:老師,不是我們不留,我們家就一居室,沒地方掛。再到他們家一看,他們夫妻的相片掛滿了。


祖先就是我們這個家族的根。我們看這個樹,樹根不動,樹枝再擺,擺一會兒就會停下來;但是樹根一旦動了,那這個樹連根拔起就死掉了,所以根很重要。



為什麼這麼講?跟你同名同姓的人很多,為什麼你發財了?他卻倒黴了?包括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的,命運也各不相同,這就是祖宗積德護佑。你要真明白這個道理,就會長時間思念祖宗之德。




所謂「香火」,是指用於祭祀祖先或神明的香和燭火。最早見於《晉書·藝術傳·單道開》:「 陳郡袁宏為南海太守,與弟穎叔及沙門支法防共登羅浮山,至石室口,見道開形骸如生,香火瓦器猶存。」


後來引申為祭祀祖先的人,意思就是給祖先上香的子孫、後裔或血脈上的繼承人。


華夏民族原是父系社會,生個兒子叫有了香火,沒有兒子叫斷了香火,表象上是重男輕女,實質上是在父系社會,女子出嫁後,唯有男子才能傳承家業。而之所以要祭祀祖宗,是為了不忘本。華夏文明不崇拜萬能的造物主,而是崇拜傳承這個文明的列祖列宗、先賢先哲。



我們感念祖宗的恩德,通過上香的方式表達對他們的崇拜,傳承我們的文明,也用這樣的方式教育子孫,不忘家國乃至華夏文明的根本;這樣一種文化傳統的具體表現,就是華夏文明中的姓氏、家譜、尋根等,都是為了讓中國人不要忘了民族的傳承。


上香祭祀是最通俗的紀念方式。所謂斷了香火,擔心的不是生男生女,而是擔心後人忘記列祖列宗。香火,是祖祖輩輩用來喚醒家國認同的一種文化儀式,正是通過一家家的香火傳遞,傳承了華夏文明,才如同點點繁星一樣,造就了華夏文明燦爛無比的精神世界。



正因為如此,我們如今還知道誰是孔子、歐陽修、範仲淹等等的後代;正因為如此,哪怕先賢先哲沒有自己的後代,華夏文明也能夠在精神上延續了他們的香火,我們傳頌他們的精彩人生,讓他們在精神國度見證華夏文明的起起落落。


桃園三結義,劉關張焚香敬告天地,千古忠義就在那一爐香火中,萬古風流就在那一爐香火中,哪怕捻土為香,捻的也不是迷信,而是信仰。



所謂「道由心學,心假香傳」,我們正是藉助香火來傳遞民族的文化、承接祖宗的血脈。因此,中國人不只給祖先上香,也會給有功德的神明和先賢先哲上香,我們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他們的崇敬,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感恩,表達自己對他們的認同。


正因為敬天法祖,正因為感恩先賢,我們才要上香;正因為要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正因為要以具象化的方式傳承文明,我們才要上香。上的是香,而表達的是我們的心意與精神,所以上香不是迷信,而是中國人的信仰表達方式,華夏文明就是在這一代代香火當中得到傳遞。



我們給華夏先祖、神明、先賢、先烈、好人、善人、民族英雄上香,然而沒有文化的人卻喜歡嘲笑上香愚昧,殊不知,上香恰恰就是文明延續的具體現象。


上香祭拜,就是中國人對善良、忠義的表彰,他們或者樸素或者土氣,卻絕不低俗,也不愚昧,因為這就是中國人給予先賢先哲、祖先神明最直接的贊同,也是對華夏民族的精神財富所作出的最好弘揚。點擊右側可獲居家及在外祭祖簡單儀式(附2020庚子年【五行供品】擺放順序)



中元網絡報恩祭祖,先烈祖先護佑賜福,點擊上圖即可填寫庚子年中元節網絡報恩祭祖專項祈福登記(9月2日下午3點截止),讓我們的生命持續得到「樹根」的養分滋養,讓我們的生活、家庭、事業、財富等事事如意!


歡迎讀者朋友們轉發本文至朋友圈中,讓更多的親朋好友都能學到報恩祭祖、連根養根的方法。願堅持每天報恩祭祖的我們,能承接到祖先的正氣、智慧與精神,成為一個有愛心、有德行、有正能量、有福氣的人,興旺家族,興旺中華!

相關焦點

  • 祭祖有多靈?祭祖可以改變自己的運氣!(轉發給家人)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祭祀祖宗、延續香火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三大節日。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但有一點,現在知道的人卻不多,給親人上墳燒紙錢,以孝舉來寄託哀思的同時,自己的運氣也會改變!用道教的觀點看,在生命的天道輪轉裡,我們每個人都是靈魂的寄主。已離世的人,肉體雖已消亡,但靈魂還在,也就是道教裡講的命魂不滅。人死後,靈魂會再經輪迴。
  • 祭祖有多靈?祭祖可以改變自己的運氣!(附中元節祭祖方法)
    清明節、中元節、冬至時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三大節日。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但有一點,現在知道的人卻不多,給親人上墳燒紙錢,以孝舉來寄託哀思的同時,自己的運氣也會改變!從道教的觀點來看,在生命的天道輪轉裡,我們每個人都是靈魂的寄主。已離世的人,肉體雖已消亡,但靈魂還在,也就是道教裡講的命魂不滅。人死後,靈魂會再經輪迴。但這個等待的過程可能會持續很久,也許是十幾年或幾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 祭祖有多靈?祭祖可以改變自己的運氣!(附七月半祭祖方法)
    按時間來論,春祭主祭祖者上半年的運勢、秋祭主祭祖者下半年的運勢。這段時節,佛道教寺廟宮觀多舉行祭祖法會,道教法師為百姓開壇布化、超薦祖先宗親,僧眾和尚也是如此。一般而言,祭祖中的超度可以讓亡魂得以解脫,不論是對你、還是對於祖先來說,這都是一件有無量功德的善事。
  • 清明節,怎樣進行祭祖?祭祖一定要上墳嗎?祭祖方式有哪幾種?
    這時候可以和老祖宗說說話,匯報一下家庭成員目前情況。2、再將紙錢焚化,焚化紙錢的時候,要嚴肅認真,不能嘻嘻哈哈,更不能拿往生者開玩笑。最好把紙錢擺好形狀,燒化的時候,不要撥。因為相傳錢撥過會散,會變成散錢,甚至會破,失去了「錢」的作用。陰間的描述裡,冥界有座破財山,堆放的是不按規則燒化,被撥過的紙錢。
  • 夢見祭祖是什麼意思 女人夢見祭祖有什麼預兆
    夢見祭祖是什麼意思 女人夢見祭祖有什麼預兆單身者夢見上墳燒香,預示著近期你的愛情運勢不佳,感情上會遇到障礙,要想著如何去解決,不可坐等時機。已婚者夢見上墳燒香,預示著近期你會和愛人爭吵不休,不過只要彼此都能主動去化解,解決矛盾,一切都會煙消雲散。
  • 掃墓祭祖的正確方法 這些注意事項一定要知道
    端午節端午節在民間有祭拜親人的習俗,因為早期的端午節以祭祀上神為主,希望以祭祀的方式祈求風調雨順。流傳至今,已變成祈求平安的節日了。中元節中元節(農曆7月15)俗稱鬼節、七月半,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民間相信祖先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中元節祭祖時,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供三次茶飯,直到七月卅日送回。
  • 玉林人重陽節這樣祭祖,明年想不發都難!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 清明祭祖燒紙的禁忌注意事項
    清明節即將來臨許多人計劃著掃墓祭祖表達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祭祖要注意的東西可多了這次我們來講講祭祖過程中容易的安全隱患案例一2018年2月10號中午2點半左右,興寧市徑南鎮有一位村民因為大掃除焚燒垃圾,沒想到火勢迅速蔓延,燒著了路邊枯草
  • 2017年中元節是9月5日 中元節忌帶紅繩等招鬼物
    對於中元節,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什麼。到底中元節是什麼節呢?其實中元節就是我們俗稱的鬼節,在每年的七月十五。2017年中元節時間是9月5日,正逢星期二。中元節禁忌多,你一定要知道哦!》》》》推薦閱讀:中元節為什麼是「鬼節」?
  • 清明祭祖,我們應該知道的
    今天我們不討論這個同樣的話不同人能聽出不同味道的原因,我們還是來說說清明祭祖那些事。爸爸生前,每年都是清明當天帶我去掃墓,爸爸說:「清明是孝順節,這天都會放晴,讓大家好盡孝。」是啊,自古就有孝感動天地,我們且不說這個言論正確與否,這裡其實也是心識的問題。
  • 臺灣苗慄縣縣長徐耀昌回梅祭祖
    3月16日至18日,臺灣苗慄縣縣長徐耀昌率徐氏宗親一行41人回梅祭祖,開展宗親文化交流。16日晚,市委書記陳敏,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陳俊欽等會見並宴請了徐耀昌一行。梅州市委臺港澳辦主任王忠豪全程陪同。
  • 馬英九赴苗慄通霄馬家莊祭祖 低調未發福袋紅包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昨日上午,一如往年返苗慄縣通霄鎮,楓樹裡馬家莊馬氏宗祠祭祖,親切的與在場宗親合影留念。記者張弘昌/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每年大年初二都到苗慄縣通霄鎮馬家莊祭祖,卸任臺灣地區領導人職務後,首次農曆春節返馬家莊祭袓,以不擾民、低調安排行程,除苗慄縣縣長徐耀昌率一級主管陪同,與馬家莊返鄉過年宗族,齊聚宗祠賀歲拜年,馬英九也未如往年發放福袋、紅包。
  • 馬英九回通霄馬家村祭祖 盼鄉親支持其參選決心
    馬英九回通霄馬家村祭祖 盼鄉親支持其參選決心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0日 01: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19日電 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今天上午到苗慄通霄馬家村祭祖,並且發紅包;特別的是馬英九今年發的是仿歐元的巧克力金幣
  • 玉林人重陽節這麼祭祖,明年想不發都難!
    秋風起,又到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了,是祭祖的時節。
  • 為何全世界客家人對於「祖」有著特殊情結,敬宗祭祖,不忘祖德!
    為表達緬懷祖先,不忘祖德的情感,各家族都設有供奉祖先的祠堂,凡過節必祭祖,以追懷祖德,勖勉後人。有些大宗族還建有祭拜列祖列宗的大宗祠。如上杭稔田的李氏大宗祠,龍巖湖洋郭氏崇孝堂宗祠等。李氏大宗祠建於清道光年間,佔地5600平方米,是一座雄偉古樸、宮殿與樓房完美結合的古建築,其世祖李火德裔孫遍及江南各省和東南亞等地。
  • 清明用什麼寄託哀思 各地佛寺舉行祭祖報恩法會
    上海西林禪寺水陸法會現場(圖片來源:上海西林禪寺)上海西林禪寺於2013年3月19日至3月26日(農曆二月初八至十三)舉行「清明冥陽兩利小眾姓水陸法會」,歷時七天,設內外壇共七大壇口,與會法師和居士信眾共100多人參加
  • 中元節——掃壇天地肅,投簡鬼神驚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 為中元節,又稱施孤、鬼節, 與除夕、清明、重陽等節日 同為我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 臺灣農業人士到炎帝故裡尋根祭祖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 臺灣農業人士到炎帝故裡尋根祭祖 2014年07月29日 11:05:44  來源:中國臺灣網
  • 晉江安海金墩黃氏家廟舉行祭祖大典 海內外八百餘名宗親共敘親緣
    ­  海內外安海金墩黃氏宗親在家廟內舉行莊嚴肅穆的祭祖大典­  21日下午,來自菲律賓、新加坡、香港、及福建省各地的黃氏宗親代表800多人歡聚一堂,在具有500多年歷史的晉江安海金墩黃氏家廟舉行莊嚴肅穆的祭祖大典,按照古代傳統祭祖禮儀敬獻果品、宣讀祭文、上香、行三鞠躬禮……­  黃氏家廟東臨鴻江西路,西倚水心禪寺,北接白塔公園,南對安海中心小學。
  • 福建泉州 拜神祭祖掏兔子窩
    泉州市香火最旺的關帝廟,過年時會有很多人來此拜神。圖/視覺中國我的老家在福建泉州,祖宅位於其轄下的一個小山村。這就是小時候的我眼中的「年俗」,回老家過年等於又可以掏兔子窩了。大了以後開始留意大人們在忙什麼,簡單概括就是拜祖宗、拜神。除夕之前忙活弄貢品,除夕當天要拜好幾輪神仙祖宗,燒香燒金紙,正月裡繼續拜。正月初一,還有從廟裡請來的神像和舞龍隊到各家各戶遊巡,到了哪家,哪家就要放鞭炮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