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傳統,到了你這裡是否還可以繼續傳承?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祭祀祖宗、延續香火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清明節、中元節、寒衣時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三大節日。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
一、清明節,在春分後第十五日,又叫踏青節;
二、七月半,又叫中元節、鬼節;
三、寒衣節,冬祭,十月初一又叫十月朔、冥陰節。
民間有句話,叫「清明時節人找鬼,中元時節鬼找人」。
所以每年的清明時節時,人人為了讓逝去的親人不孤獨,也讓他(她)們的安息之所安全,便紛紛上墳掃墓,焚黃掛白,也就燒紙錢,掛紙錢,藉以紀念先靈,證明此地安息者還有後人牽掛,旁人就不敢在墳頭動土、欺負;
而中元時候,人們勤勞兩季之後,不管什麼作物的新鮮產品都要出市了,中華民族是一個孝順的民族,有好東西自然先讓先輩品嘗,所以就請先輩的靈魂回來品嘗鮮品,所以就有了秋祭。按時間來論,春祭主祭祖者上半年的運勢、秋祭主祭祖者下半年的運勢。
這段時節,佛道教寺廟宮觀多舉行祭祖法會,道教法師為百姓開壇布化、超薦祖先宗親,僧眾和尚也是如此。
一般而言,祭祖中的超度可以讓亡魂得以解脫,不論是對你、還是對於祖先來說,這都是一件有無量功德的善事。
每當祭祀的時候,我們就要到祖墳前燒紙,給逝去的親人送錢,這是中國的習俗,是孝順子女悼念親人的方法。但有一點,現在知道的人卻不多,給親人上墳燒紙錢,以孝舉來寄託哀思的同時,自己的運氣也會改變!
從道教的觀點來看,在生命的天道輪轉裡,我們每個人都是靈魂的寄主。已離世的人,肉體雖已消亡,但靈魂還在,也就是道教裡講的命魂不滅。人死後,靈魂會再經輪迴。但這個等待的過程可能會持續很久,也許是十幾年或幾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在此之前,他們就會一直在鬼魂的狀態中苦苦等待。他們有的在生人的家裡逗留,能看見自己親人的一舉一動。有的到處遊蕩,成了孤魂野鬼,過著更為悽慘的日子。這時,如果親人為他們做焰口超度或者攝召之後聽經聞法,他們就能夠得到天尊和神仙的慈悲指引下,擺脫鬼魂的狀態,走向更光明處。在等待輪迴的日子裡,他們和我們活著的人一樣,都希望活著的親人能給他們一些吃的,更盼望著能給他們送來錢財。即使再入輪迴,其命魂是依舊不變的,後人的香火及祭祀,先人的命魂依然可以接受到!從而有了最直觀的變化,那就是香火得以延續!香火延續的基礎就是率先讓祭祖者的運數得到增強。
每到清明、鬼節、寒衣時節,我們給過世的親人燒紙錢,讓他們也有準備過節的錢財和時間,能夠過上快樂的節日,我們活著的人運氣也自然會好起來,做事也會更順利。因為過世的親人有了錢,就不會常常糾纏著我們要錢,須知,被鬼魂糾纏者,就是陰氣上身,我們活著的人,是陽氣越旺運氣越好,身有陰氣,做事又怎麼會順利呢?再說,買燒紙並不會產生多少花銷,所以何樂而不為呢?運氣好了,多掙些,不但是我們每個人的願望,更是我們祖上所樂於見到的。所以,作為他們的親人,我還能視燒紙送錢為可有可無嗎?關於上墳燒紙,有的地方習俗,是在上午燒,不能過午時的十二點,也有的地方,要等到天黑了再燒。總之,按各地的習俗就是,只要是燒了,把話說到,他們都能夠收到所送的錢,能夠收到親人所送的禮物,也能聽明白我們所說的每句話。公眾號小瓶子道長,所以,我們若是能知道逝去的親人活著時喜歡吃些什麼點心,可以多準備一些,與紙錢一起送給他們。他們過得好了,也會在暗處幫我們,我們也就做事更順,發財也就更容易。這就是為什麼,越是經濟發達的地方,人們越講究逢年過節時給親人上墳燒紙,不是他們有了錢才這樣做,而是他們知道這樣做的道理。
上墳燒紙能夠改變我們的運氣,知道了這一點,以後就要更加注意,爭取將這一孝舉做得更好;有不同觀點者,也是機緣不到,待機緣成熟時,自會明白這一道理。祭祖的方式不僅限於掃墓、燒紙等;往往一場超亡度孤的法事,會讓歷代宗親得以攝召,得以聽經聞法,往生極樂。這也就我們經常聽到的陰超陽泰、度亡之功。
我們找風水要找源頭,風水不好,招不著財,或者有災難,去廟裡拜拜求求,請大師指點指點,這是輔助性的辦法,不能在根本上改變我們的命運。在這裡要告訴大家,孝親祭祖才是風水之源。想想我們的生命從哪兒來的?從父母那裡來的。那父母祖先是什麼?就是我們的根!我們澆水的時候,要連根一起澆,根深蒂固,枝葉自然茂盛,家族興旺。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不是開玩笑的。
人的福報來自於哪兒?來自於孝順父母,這是第一條。
我家供奉有祖先的牌位,我為什麼相信這個?因為我過去碰到一個大師,他說你這個人有祖宗的德在,不然你就早死了。我一想,我小時候從樓上摔下來,沒要命,當時很奇蹟,摔下去不會說話。在外面也沒人管,躺那兒兩個小時自己恢復了,就鼻子底下落一個疤以外,臉上的疤都全好了。我當時就想,人家說祖宗之德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們老家是在河南洛陽,有一年我回到家裡,我的大伯給我拿出族譜我才知道,原來我們家四代以上有一個太爺爺出家當道士了,做監院了。我這才知道原來是家族有人在宮觀修行,行善積德,才能保佑我這個子孫後輩(正所謂一人出家,全家受益)。回到家裡,我就讓本地有名望的道長給我寫了一個祖先牌位。
現在我們去祭祖,是不是真能想起祖先的好處?思祖先之恩,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我去過山東一個家族,二三百口人,每年大年三十,各家的長子長孫要幹什麼?祭祖守夜。所以這個家族在各個地方工作的公務員特別多。我就在看,這個家族為什麼這麼興旺,別人跟我講他們家風水好,我說你們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他們說為什麼,我說這個家族之所以風水好,是因為他們知道根在什麼地方,他們知道祭祖。祭祖的時候,燒香成為陽,燒紙成為陰。古時候老人家都會講,那個家裡沒香火了。沒香火什麼意思?斷子絕孫。香火還代表財富。祭祖時要虔誠,我們現在家族能興旺,全是祖宗積德。
各個地方的祭祀風俗不同,我們可以根據各地風俗祭祀祖先。即使在外面工作不能回去,也可以遙祭,朝老家的方向燒點兒紙,燒點兒香,這叫不忘根本。而且只有發此等虔誠之心,才能改變自身的運勢及磁場。往往,超亡度孤法會也是這個道理,為什麼天師府的一場法會下來很多人的運勢和現實情況得以改變?往往道理就在這裡:懂得感恩圖報,才可以獲得祖先的護佑和眷顧,家族的運勢才會更好。如果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沒有顯露紀念祖先的心意,那就是不孝的一種表現。
紙就用那種傳統的黃紙,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發心如何,是否真誠祭祖,是否感念祖先之福澤庇佑。當然,廟裡的冥文金紙錢效果會更好一些。
有一個老闆,他的父母去世以後,他塑了兩尊小像在家裡供著,和供神是一模一樣,早晚燒香,一天三頓飯。這個老闆有幾十個億資產。我當時還在想,這人怎麼有這麼大的福報啊?最後才明白,是孝心所感。
他說他父母去世五六年,他對父母的思念是有增無減,我們有沒有?很多家庭父母去世以後,包括拜祭父母的照片都要燒掉,說人都死了,要照片幹什麼?這多晦氣!送葬時把相片也就燒了,還跟我說:老師,不是我們不留,我們家就一居室,沒地方掛。再到他們家一看,他們夫妻的相片掛滿了。
祖先就是我們這個家族的根。我們看這個樹,樹根不動,樹枝再擺,擺一會兒就會停下來;但是樹根一旦動了,那這個樹連根拔起就死掉了,所以根很重要。為什麼這麼講?跟你同名同姓的人很多,為什麼你發財了?他卻倒黴了?包括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的,命運也各不相同,這就是祖宗積德護佑。你要真明白這個道理,就會長時間思念祖宗之德。很多人對超度祖先並不重視,僅以為是孝道的表現;殊不知,千年香火、延續至今,其中奧秘,大有其方:歷代宗親的超度與否,安穩與否,直接決定了這個家族後代的發展軌跡,以及承負果報。人有三魂,胎光主命,死之後魂回太和;爽靈主貴,死後魂歸五嶽陰間;幽精主衰,死後魂歸水府;且人死後三魂七魄中只有一魂去投胎,所以,祭祀對於逝去的親人、在世的家人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對於這方面感興趣的信眾,可以看小瓶子道長原文:三魂七魄的秘密,看看哪個已不在身上?如何拘魂制魄?(上)
也就是說,逝去的宗親血脈無論是否已經踏入輪迴之路,都能接收到我們去祭祀和供養的信息。故,古人逢大事必先祭祖;而且中元時節是超度先祖的最佳時節之一。中元臨近,分享此文給身邊的至親家人,讓數千年的祭祖傳統再次回歸,如此方可家族興旺,人才輩出。
中元祭祖主要分為墳地祭祀,遙祭,供奉牌位。無論是哪一種祭祀方式,切記要懷著一顆恭敬感恩的心。
什麼是遙祭,如果人在外地工作生活,沒有時間去祖先墓地,又想表達一下對祖先的祭祀,就朝著老家方向,在十字路口或是方便祭祀的地方畫一個圈,在圈裡燒紙。
遙祭需要準備的物品:錢紙、香、蠟燭、水果(五種)、糕點。
如果十字路口是水泥路,可以選擇帶一個一次性紙杯放一些土當做簡易香爐用來插香。
首先擺好準備好的五種水果,然後開始焚香。焚三根香,第一根香禮請當方城隍、希望他們做證明,護持你的祖先前來受供。第二根香禮請本方土地,希望他們做證明,護持你的祖先前來受供。第三根香禮請祖先,前來享祭領錢。
第四個圈給丈母娘家(或者婆婆家)的祖先燒紙。(留口)
在這裡,首先要鄭重的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讓別人代哭代祭,這樣是不可取的!
第一、服裝,不要穿大紅大綠。你要記著這是去祭祖,不是參加什麼社交活動。
第一根香:禮請歷代祖先前來享祭。為什麼呢?你是來祭他的,擺上水果、擺上糕點就要點香,「禮請歷代祖先前來享祭。」請你上面的曾祖父曾曾祖父,所有祖先,禮請他們一塊來。
燒完紙、燒完香、供完水果、磕完頭以後,把供的水果糕點用手指掐一點下來,灑在紙灰上,剩下的可以帶回家。
供完香以後一定要跪著,不跪不足以報恩。因為我們的來處就是祖先。
燒紙時,要非常恭敬地開始燒紙,心裡想著祖宗所有的恩德。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把墳地周邊的雜草,一些汙穢的東西清理乾淨,就等於給祖先打掃衛生。
燒紙千萬不要著急拿棍挑,要一張一張燒,燒一張紙,念一句太乙救苦天尊,再點一下頭,就代表磕頭,這樣恭敬心就全有了,效果是最好的。這叫續火添香。
祭祀要供奉五種水果,我們古人講的,人需要的是五福,我們經常講五福臨門,所以供五種水果。
切記備糕點,水果代表陰,糕點代表陽。我們祭祖,一定還是要講究陰陽。
給祖先點蠟燭,實際是給我們自己點的,蠟燭為燈,也為陽,點蠟燭後,子孫前途是一片光明。需要注意的是:去世三年之前是白色的蠟燭,去世三年之後是紅色的蠟燭。
▌行為要敬
行為端正,燒紙要有燒紙的樣,跪要有跪的樣,行為有敬。比如給去世的人磕頭,是連磕三個頭的,磕頭一定是頭往下連續點三次,這是給去世的人磕頭。
出言有敬非常重要,言語只能讚揚去世人的功德和對你的幫助,切不可揭人傷疤,上墳的時間千萬別說這話。
在墓地不要吼叫,不要說一些與祭祖沒有關係的言語,我們進了墓地是非常嚴肅的,要不就是念太乙救苦天尊,邊燒紙邊念,要不就心裡念。祭祖時一定要發聲有敬,聲音不要高低不勻。
誰先上香,誰後上香,一定要符合禮儀,由長到幼,由男到女,這叫長幼有序。
進墳地的時候要非常的肅靜,不要在墳地東張西望,要看著祖先的墓碑墓地。離開的時間,後退三步,轉身再走,這是個禮貌問題。
墓地可能是一個大型公墓,我們不光要尊敬我們的祖先,對別人家的祖先也要尊敬,進到墓地以後不要大聲喧譁。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轉發者及眾讀者···
小編提示
⊙部分圖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轉發分享至朋友圈,勸善戒惡,功德無量
⊙修行交流,添加道長微信:tianshifu0701
- The End -
末學之公眾號
▼
聆聽法語歸淨土,常誦經卷種福田|同修|發心|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