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日,來自南康龍回、鏡壩、東山、蓉江和贛縣大埠的興榮公後裔近百人,齊聚龍回坪沙村黎屋,首次共同為先祖興榮公舉行祭祀活動。
興榮公是江西贛州市南康黎氏文學系七世祖。開基祖文學公系天麟公之子,元末明初自廣東興寧縣城西門外遷南康龍回黎屋立基。文學生元吉、元喜,元吉留在龍回黎屋,元喜遷南康南水黎屋排。元吉生三子,天保、佛保、人保,天保、人保遷外地失考。佛保生旺九,旺九生仕恭、仕秦、仕遨,仕恭生二子崇泰、崇德,崇泰生二子興榮、興華。興榮生二子民恩、民悅,民恩生三子臣頌、臣忠、臣祚。隨著人丁繁衍,臣祚公分居龍回坳背,生四子邦宦、邦守、邦宇、邦宸即坳背四大房,邦守生四子世望、世瑤、世寶、世璟。而後,世寶公移居南康鏡壩傳永松、永柏、永楠三大房;世璟公移居贛縣大埠傳五大房。
興榮公,字義宰,生於成化己丑年(1469年)十一月初二日子時,今年誕辰550周年,歿於嘉靖辛丑年(1541年)七月二十二日亥時。
興榮公年高德重,被皇帝恩賜「鄉耆郡侯」榮譽及旌匾,後裔丁財興旺、人文蔚起。他筆錄了九世譜稿,並囑咐子孫後代要盡心盡力續修家譜,為保存世系資料、傳承家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興榮公配朱氏,生二子民恩、民悅。夫妻同葬於龍回老黎屋屋背之象形石地,乾山巽向兼亥巳。
興榮公墓,是目前發現最古老且保存完好的文學公房先祖之墓,歷經兩次維修:第一次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第二次是一九九九年。
去年十一月,世居龍回黎屋、坳背的宗親硬化了墓前坪地及通行道路並清理周邊雜草雜樹,祭祖更加方便了。
責編:黎金輝
主編:黎錦富
編輯:黎 明、黎潭明
贛州市黎氏宗親聯誼會、度公文化研究會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