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植物走私屢禁不止 過度國際貿易是「罪魁禍首」

2021-01-10 中藥材天地網

【天地網訊】

  213隻大大小小的熊掌,密密麻麻地塞滿在5隻廢舊輪胎內,這些熊掌皮肉外翻、指甲猙獰,沾滿暗紅色的血跡……去年5月22日的這一血腥場面,至今令滿洲裏海關的關員無法忘記。這是迄今為止我國查獲的最大一起熊掌走私案,這一天正好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半年後,一個打著「水果乾」名號販賣穿山甲鱗片的大型走私團夥被北京海關成功搗毀。一隻成年穿山甲全身能取下的鱗片最多也不到1斤,而這起走私案涉案穿山甲鱗片總重量高達1000多公斤。

  觸目驚心數字的背後,是對瀕危動植物資源的瘋狂殺戮與掠奪。據統計,在過去的10年間,由海關緝私部門立案查處的走私瀕危物種刑事犯罪案件超過1000起,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一項統計顯示,地球上野生動物物種正在以每小時一種的速度消失。在目前已知的4650種哺乳動物中,每4種就有一種被列為「高危」物種將在近期滅絕,更有高達20%的兩棲類、爬行類動物和30%的魚類也面臨著同樣的命運。

  正如生態專家的告誡——野生動植物一旦走向滅亡,與之關聯的自然生態失衡、土壤侵蝕加劇、疾病暴發流行等,就將無情地報復人類自己!

  對野生動植物走私「零容忍」

  「野生動物走私呈現出三大特點,即走私珍貴動植物、動植物製品案件呈多發趨勢,並以進境走私為主;部分案件走私數量、價值過大,且危害嚴重;旅檢渠道零星走私活動仍屢禁不止。」海關總署緝私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許文榮說。

  為此,在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的統一部署下,海關、公安邊防以及國家林業局聯合亞洲、非洲和北美等地區22個國家的執法機構,在去年初成功開展了一次代號為「眼鏡蛇行動」的打擊瀕危物種走私專項行動。

  據悉,這是我國首次牽頭組織的跨部門、跨國、跨洲聯合緝私行動,而發起這一行動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近幾年來老虎、犀牛、大象、穿山甲等瀕危物種走私猖獗,且主要走私地在亞洲,國際社會對此非常關注。

  「這次行動的目的性極強,就是針對老虎、犀牛、大象、穿山甲等瀕危野生動物的走私,中國以實際行動來證明,我們對野生動植物走私違法犯罪是『零容忍』的。」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巡視員周亞非表示。

  不僅如此,海關緝私部門會同相關國際組織與主管部門,還先後開展了打擊瀕危物種走私的「老虎行動」、「旋梯行動」、「類人猿執法行動」、「飛鷹行動」、「南方二號」行動、「國門之盾」行動、打擊水生野生動植物犯罪專項行動等。

  「通過加大與分布國、過境國和消費國的合作力度,有效遏制了當前瀕危物種走私犯罪的高發勢頭。」許文榮告訴記者,中國作為行動牽頭方,以其出色的表現被授予《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秘書長表彰證書」,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此外,中國海關還兩次榮獲「克拉克巴文野生動植物執法獎」,該獎是國際野生動植物保護界的最高榮譽,被稱為野生動植物保護領域的奧林匹克冠軍獎。
$pager$

  過度國際貿易是「罪魁禍首」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過度的國際貿易正是導致野生動植物瀕臨滅絕的主要原因之一。巨額的利潤推動了犯罪分子鋌而走險,而消費市場的存在客觀上也刺激了走私者牟利的貪慾。

  檀香紫檀俗稱小葉紫檀,我國曾是它的主要生長地。由於材質優良且生長極其緩慢,需要八九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成材,檀香紫檀非常珍貴。然而,近年來人為的過度砍伐,已經讓這個珍稀樹種瀕臨絕種。

  不僅僅是小葉紫檀,植物中的紅豆杉、蘭花,動物中的老虎、犀牛、穿山甲等,如不加以保護,或將都要遭遇這樣的命運。

  周亞非告訴記者,為了預防瀕危物種因過度貿易和開發利用而遭到瀕危或者滅絕,《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於1975年正式生效,「目前《公約》有178個締約國,基本上涵蓋了所有的主要國家,我國於1981年締結該公約」。

  據悉,該公約包括三個附錄:列入附錄I的主要是受國際貿易影響而瀕臨滅絕的物種,包括老虎、犀牛、大象、大熊貓、金絲猴等,這類物種的商業性國際貿易是被完全禁止的。

  列入附錄II的主要是目前雖沒有瀕臨滅絕,但如果不嚴加管理,就可能瀕臨滅絕的物種,包括獼猴、穿山甲、巨蜥等,這類物種的國際貿易受到嚴格限制,但可以在許可下進行。

  列入附錄III的主要是各國需要其他國家配合保護的一些本國物種,這類物種的國際貿易在提案國受到嚴格限制,比如我國分布的一些龜鱉類物種。

  「目前列入公約附錄的物種有35000種,其中附錄I約有1000種,剩餘大部分都是附錄II的。」周亞非說,締約國大會每兩到三年召開一次,對公約文本進行修訂,比如最近一次修訂就增加了大量木材和海洋物種,特別是紅木類和鯊魚類等,這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保護瀕危物種、建設美好家園的共識。
$pager$

  莫成瀕危動植物走私的「幫兇」

  如果不經意攜帶了象牙類紀念品入境,算不算違法?對此,許文榮強調指出,無論是否存在主觀故意,無證攜帶象牙紀念品等瀕危物種製品出入境均屬違法行為。

  據悉,我國對象牙雕刻行業生產、研發、銷售的各個環節實行了一系列的嚴格監管。目前,只有符合公約規定且獲得中國CITES公約管理機構核發的允許進出口證書後,才能合法進出口象牙及其製品。

  為提高保護意識,避免非法攜帶瀕危物種及其製品現象的發生,海關等部門加強了對出入境人員的履約宣傳教育工作,包括在口岸設置宣傳櫥窗,擺放宣傳海報,散發宣傳折頁。

  「去年,我國還通過三大移動通訊公司,向所有出境的我國公民,發送保護野生動植物提示簡訊。這種直接點對點式的宣傳,在全球尚屬首創。」周亞非介紹說。

  今年1月6日,海關總署、國家林業局聯合銷毀6.15噸象牙及製品。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公開銷毀非法象牙及製品,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建龍表示,此舉旨在進一步顯示中國政府堅決反對和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的立場和決心,震懾非法盜獵、走私、交易野生動物的犯罪分子,在全社會形成保護野生動物的良好局面。

  事實上,銷毀、焚燒作為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建議的處理方式之一,已成為近年來處置象牙、犀牛角等物品的國際慣例。

  周亞非表示,對於其他林業或漁業野生動植物及製品,主管部門將按照國家或者國際公約有關規定,要麼組織救護,要麼放生野外,要麼返還原產國,要麼捐贈給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博物館等作為宣傳教育、執法培訓或者科學研究之用,一些野生動植物製品還可以通過公開拍賣給具有合法資質的單位。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智慧財產權,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連結或其他方式進行發布;經本網協議授權的轉載或引用,必須註明「來源:中藥材天地網(www.zyctd.com)」。違者本網站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揭秘野生動物非法貿易路線圖:僅次於軍火毒品的走私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野生動植物物證技術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專家費宜玲在2019年11月發表的《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網絡化的危害和監管》一文中介紹,國際上野生動物資源的利用量十分巨大,全球每年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貿易額約50億美元以上。除此之外,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非法貿易額更是驚人,據估計每年野生動物及其產品類走私額達500億美元,是僅次於軍火、毒品的第三大走私行業。
  • 揭秘野生動物非法貿易路線圖:僅次於軍火毒品的走私行業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野生動植物物證技術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專家費宜玲在2019年11月發表的《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網絡化的危害和監管》一文中介紹,國際上野生動物資源的利用量十分巨大,全球每年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貿易額約50億美元以上。除此之外,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非法貿易額更是驚人,據估計每年野生動物及其產品類走私額達500億美元,是僅次於軍火、毒品的第三大走私行業。
  • 非洲象種群數量驟降 對野生動植物保護需增強國際合作
    7月10日,國際刑警組織發布公告說,該組織和世界海關組織在6月開展的聯合執法行動中繳獲大量受保護的野生動植物,並經初步調查在全球範圍確認近600名犯罪嫌疑人,現已展開相關緝捕工作。  公告說,6月4日至30日,國際刑警組織和世界海關組織展開名為「霹靂彈」的聯合執法行動,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打擊野生動植物及木材走私犯罪。
  • 保護野生動植物 刻不容緩
    1973年在華盛頓籤署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最有成效的環境保護公約之一。 1981年,我國正式加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成為第63個成員國。沒有CITES允許進出口證明書,禁止貿易、攜帶、郵寄珍貴稀有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進出我國國境。 2019年7月18日,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將超過7000種動物、魚類和植物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走私一級保護動物一隻可判死刑緣何仍要鋌而走險 海關反野生動物...
    巨蜥、穿山甲、蟒蛇、獵隼等野生動物……原本是森林中的寵兒,如今卻成為人類口中的「珍味」、手中的「玩物」,日益稀少變得瀕危。「目前,野生動物走私已是繼軍火、毒品之後的第三大非法貿易。」一位犯罪專家稱。
  • 專訪:新冠疫情應促使人們遵守野生動植物貿易政策——訪《瀕危野生...
    新華社日內瓦7月13日電 專訪:新冠疫情應促使人們遵守野生動植物貿易政策——訪《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秘書處秘書長伊沃妮·伊格羅新華社記者陳俊俠 連佳曼新冠疫情暴發,再次讓世界關注野生動物和公共衛生之間的關係。
  • 關上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的潘多拉魔盒
    國際刑警組織指出,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無論是規模還是利潤都堪稱世界上第三大非法貿易,僅次於毒品和軍火。2016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刑警組織聯合發布《環境犯罪的高漲》報告,指出環境犯罪每年增長5%~7%,是全球經濟增速的2~3倍,非法野生動物貿易每年交易額約70億~230億美元。近些年,非法野生動物跨境貿易還呈現出了一些新特點。
  • 美國邊界野生動物走私猖獗
    人民網6月29日訊美聯社報導:目前,走私動物行為在美國與墨西哥邊界日益猖獗,美國野生動植物觀察家馬歇爾·愛德對此進行了分析。  走私外來鳥類是用安定或酒精麻醉以通過海關檢查,還有在袖口裡藏著昆蟲矇混過關,上個星期,美國海關和邊界保護機構就捕獲了兩隻正在運往墨西哥的白虎。
  • 穿山甲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鑑於此,並綜合各方面意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已積極考慮將中華穿山甲升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以進一步加大保護和違法懲處力度。穿山甲由於其在食用和藥用的巨大市場需求,是全球非法貿易最為猖獗的哺乳動物。2017年1月,《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將八種穿山甲全部列入附錄I,要求完全禁止國際貿易。
  • 廣州一男子指使他人非法走私珍稀野生動物...
    CITES公約是1973年國際社會在珍稀物種保護方面達成的一項國際公約,該公約主要通過物種保護分級的方式、以平衡保護與國際貿易,其中納入CITES公約附錄Ⅰ的物種,嚴禁國際貿易;納入附錄Ⅱ的物種,為限制性國際貿易物種,亦受到保護。
  • 揭秘野生動物非法貿易路線圖:網絡非法交易逐增
    野生動物走私,是一個世界性問題。據統計,國際上野生動物資源的利用量十分巨大,全球每年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貿易額在50億美元以上。但即便在這種嚴打形勢下,野生動物非法交易、走私仍禁而不絕。「野生動物非法貿易不僅擾亂了國際貿易市場,也是造成野生動物瀕危和滅絕的重要原因。」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野生動植物物證技術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專家費宜玲表示。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額達200億美元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亞洲水獺、黑尾土撥鼠、印度星龜、各類的蛇和蜥蜴……這些野生動物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寵物市場。日前,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全球首個野生動物異域寵物全球貿易報告。報告指出,目前有超過500種鳥類及500種爬行動物在全球交易,全球野生動植物貿易年交易額高達300億至420億美元,其中非法貿易額估計高達200億美元。
  • 話說世界系列:買賣=傷害 珍稀動植物越來越少
    本文已經獲得話說世界公號授權發布本內容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話說世界》20卷叢書近年來,網絡上關於非法捕殺、買賣、走私、食用珍稀野生動物的新聞層出不窮,這些新聞的背後反映的是人與自然之間深深的矛盾。我國珍稀保護動物穿山甲就承受著這種矛盾帶來的痛苦。
  • 歐洲警方抓捕153名鰻魚走私犯罪人員,保護野生種群仍任重道遠
    歐洲警方抓捕153名鰻魚走私犯罪人員,保護野生種群仍任重道遠2019-07-01 09:5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UCN國際海產資訊        瀏覽量: 3561 次 我要評論
  • 斬斷瀕危物種非法貿易鏈
    上海海關查獲的走私瀕危動植物及其製品。經濟日報 記者 顧陽 攝上海海關查獲的象牙工藝品。經濟日報 記者 顧陽 攝打擊象牙等瀕危物種走私是海關義不容辭的職責,但要真正根除走私瀕危物種犯罪,保護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參與和努力。
  • 疫情之下,野生動物非法貿易治理的「危」與「機」
    首先是,國際上的野生動物貿易的管理方法——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又稱華盛頓公約,CITES公約。這個公約的核心精神是採用物種分級與許可證的方式來管理野生動植物種的國際貿易,從而達到保護野生動物的目的。
  • CITES:斯裡蘭卡採用全新電子野生動植物貿易管理體系
    譯者按:近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發布新聞,斯裡蘭卡將正式採用由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和《公約》共同研發的eCITES BaseSolution電子野生動植物貿易管理系統,以提高國家野生生物保護部野生動植物貿易管理與規範,並成為首個使用該系統的締約方。
  • 揭秘野生動物非法貿易路線圖:網絡非法交易案件數量逐年增長
    野生動物走私,是一個世界性問題。據統計,國際上野生動物資源的利用量十分巨大,全球每年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貿易額在50億美元以上。
  • 兩名澳大利亞人向中國走私野生動物被捕,警方繳獲大量蜥蜴和烏龜
    根據此前《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公約》組織秘書處最新披露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野生動物已經成為排在毒品和武器之後的全球第三大走私對象。而這三者的共同點之一就是能給走私者帶來驚人的利潤,以至於儘管世界各國都在嚴厲打擊走私行為,還是有很多亡命之徒鋌而走險。日前有兩名澳大利亞人試圖向中國境內走私將近200隻野生動物而被警方逮捕。
  • 陸龜、美洲綠鬣蜥 這些「爬寵」可能是走私的瀕危野生動物
    近日,南京海關所屬無錫海關緝私分局聯合無錫市公安局,對一起走私、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件開展聯合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10人,查獲瀕危野生陸龜989隻,瀕危美洲綠鬣蜥502隻。現查明,該走私團夥共涉嫌走私陸龜35436隻、美洲綠鬣蜥20870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