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解釋一些題目,並非否定雷鬼舞的流傳與學習,而是與locking、popping等熱門街舞相比,雷鬼舞的受眾非常有限,甚至在兩季《這就是街舞》的成片中,完全沒有看到雷鬼舞的身影,然而在街舞的類別中,雷鬼舞卻屬於其中之一。
就舞蹈練習而言,雷鬼舞同樣擁有一批追捧的舞者,那導致國內學習雷鬼舞舞者這麼少的原因是什麼呢?
在街舞發源呈現蓬勃向上的70年代,雷鬼舞在其他街舞之間悄然出現,如果真的按照街頭出現的標準來進行街舞判斷,那雷鬼舞根本不算街舞,因為雷鬼舞的前身是在酒吧表演的鋼管舞。舞蹈作為舞者心情的一種表達,當舞者將雷鬼舞逐漸街頭化,這項舞蹈也開始被更多人接受。
雷鬼舞將性感與力量集為一體,動作多以胯部扭動為主,所以嘗試雷鬼舞的舞者多為女性,女人自身的魅力可以更好的展現雷鬼舞的魅力。儘管不同於其他街舞大範圍吸納學習者,但雷鬼舞一直存在於街舞圈,總是有人能夠get到雷鬼舞獨特的魅力。
雷鬼舞同樣是由國外流傳到國內的街舞,這種野性的舞蹈更加考驗舞者自身的魅力,對於國內舞者的身材以及氣質而言,很難表現出雷鬼舞原始的韻味。
其實在一定程度上講,雷鬼舞和popping有些相似之處。
popping講究的是舞者小肌肉的wave,而雷鬼舞講究的則是舞者整體的wave。舉個例子,Popper的舞蹈動作是胸肌的wave,而雷鬼舞表現出來則是舞者整個上半身的wave。
當然也有人認為因為雷鬼舞練習人數以及和其他舞種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現在街舞圈已經將雷鬼舞歸為爵士舞的一個分支。雷鬼舞和爵士舞確實都能體現舞者優雅的氣質,但雷鬼舞本身的野性卻是爵士舞永遠完成不了的韻味,相較於優雅與性感,狂野才是形容雷鬼舞最佳的形容詞。
如此分析,雷鬼舞本身的受眾就少,加之popping和爵士舞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搶走了雷鬼舞的風頭,放眼全球街舞圈,雷鬼舞舞者就屬於人數少的街舞舞者,更不用說國內街舞圈,更不用說參加《這就是街舞》的舞者。
其實每一種舞蹈都有屬於自己的魔力,這種魔力也在吸引著不同的人去學習舞蹈,值得一提的是,從雷鬼舞出現到現在,已經進行了一系列的改變,未來想必也不會放棄和其他舞種的結合,說不定雷鬼舞能夠煥發新春。
以上是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