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龍、妙蛙種子、傑尼龜、皮卡丘哪個是你最愛?
《精靈寶可夢》(口袋妖怪)的作品至今為止已經經歷了多個世代的更替,戰鬥作為《精靈寶可夢》的核心部分讓我們來回顧下每部作品中的戰鬥界面是如何演變的。
Game Boy
首先是第一世代(gen1)作品,其中作品為紅、綠、藍、黃,可以看出當時畫面主要以黑白色的形式展現,並且我方的精靈畫面比較粗糙,這與當時GB機性能不足有關,但是這個畫面可以說是一代人的重要回憶了。
Game Boy Color
第二世代(gen2)作品金、銀、水晶在1999後陸續發出。在Game Boy Color上相比Game Boy明顯的變化就是在遊戲畫面中加入了色彩,我方的精靈看起來更加的精緻、富有辨識度,同時,增加了精靈的經驗條與性別,血條的顏色也會隨著血量的改變由綠-黃-紅改變,超級喜歡這一代的小巨鱷o( ̄▽ ̄)d。
Game Boy Advance
第三世代(gen3)作品:紅寶石、藍寶石、綠寶石、火紅、葉綠,隨著GBA的出現,第三代作品中我們發現整個戰鬥界面發生了質的飛躍,戰鬥界面裡新增了戰鬥背景與戰鬥地形,並且在信息欄中增加個邊框,血量經驗條的顯示也變得更加美觀、簡介。精靈的形象也更加的細膩,更加的逼真,我認為這是《精靈寶可夢》中最經典的一代了。
Nintendo Dual screen
第四世代(gen4)作品:鑽石、珍珠、白金、心金、魂銀,任天堂DS讓《精靈寶可夢》系列進入第四時代,由於有GB平臺轉移到NDS,戰鬥選項被移到了下屏幕,精靈形象更加精緻,戰鬥背景顏色更加豐富,戰鬥場景也進行了細節處理,使得整體上更加的精細。
第五世代(gen5)作品:黑、白、黑2、白2,改作戰鬥中的精靈全程以動態的形象保持著,戰鬥中的小動作惟妙惟肖,十分還原了精靈的習性,讓精靈看起來更真實,精靈信息也去除了邊框,讓戰鬥界面看起來更加的簡潔,讓戰鬥場景更加的有存在感。雖然精靈身上的線條有些粗糙,但也不妨礙該作的成功,該作可以說是發揮了NDS的全部技能,遊戲性和畫面都有所突破,FAMI通遊戲評分36分進入白金殿堂(滿分40),IGN遊戲評分9.6(滿分10),被評為非常完美的一作。
Nintendo 3DS
第六世代(gen6)作品:X、Y、終極紅寶石、始源藍寶石,這一代擺脫了2D畫面,進入了3D畫面,無論是戰鬥場景還是戰鬥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精靈信息介紹更加精簡,精靈出招時的正面鏡頭特寫第一次加入到作品中來,此外在釋放技能時自身也有了相對應的動作。
第七世代(gen7)作品:太陽、月亮、究極之日、究極之月,《精靈寶可夢》第七代的遊戲比起前幾代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無論是精靈模型、戰鬥場景,還是精靈動作、技能效果、特寫鏡頭,都達到了3DS極致的效果。
Nintendo Switch
第八世代(gen8)作品:Let's Go!皮卡丘、Let's Go!伊布、劍、盾,《精靈寶可夢》第八世代作品在任天堂新主機發行兩年之後終於登陸了Switch,本作在戰鬥的操作上和之前作品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在模型的顯示精度、場景的清晰度、技能特效等方面都比前作大大提升。
作為一個高人氣的系列作品,《精靈寶可夢》每代的進步都挺明顯的,越來越好,幾乎沒有什麼大的詬病。希望任天堂繼續給我們帶來好玩《精靈寶可夢》系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