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區把垃圾桶弄成「網紅打卡點」,丟垃圾還發獎!

2021-01-17 德立信智能垃圾分類

說起深圳,大家都會出現「一線城市」、「高科技都市」、「一線城市中的傳奇」、「走在時尚前沿」的印象。這不,深圳鹽田的這個小區,居然把垃圾分類點搞成了居民爭相打卡的「網紅點」,還給分類做的好的居民發分類年終獎。到底是個什麼情況?接下來就由小編帶領大家來看看。

自從2020年《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發布,深圳市垃圾分類正式進入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階段。隨著條例實施,定時定點丟垃圾,一下子成為了深圳大部分市民的「每日必做」任務,然而在深圳市鹽田區的御景翠峰小區,居民卻早在這之前,就把垃圾分類變成了「習慣」,居民反映說:「這還得歸功於智能化。」

御景翠峰Dlx-3S設備

垃圾分類點相信大家都見過,但是把垃圾分類點搞成小區「風景點」的就少之又少了。御景翠峰物業與德立信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強強聯手,在搭建垃圾分類點時為居民採購了dlx-3s新型智能化垃圾分類設備。

深圳市鹽田區DLX-3S設備

同時,通過場地搭建將每一臺dlx-3s設備的點位進行了美觀大方的園林設計。在富含科技感的產品設計下搭配美觀大方的園林設計,御景翠峰小區的垃圾分類點成了居民每日打卡的「網紅點」。

深圳市鹽田區DLX-3S設備

現場居民表示「除了美觀時尚,更重要的是乾淨!我們小區就沒見過蟑螂老鼠,垃圾丟進去,智能設備蓋子一蓋,蚊蟲鼠蟻進都進不去,我還真沒見過丟垃圾的地方都能這麼幹淨的小區。」

同時,居民在使用德立信智能垃圾分類設備投放時,還可以對垃圾進行稱重積分,積分會直接返還到居民登陸的個人帳戶中並可以用來兌換獎品,2020年末,德立信還通過後臺大數據平臺收集到的用戶數據,為全國垃圾分類情況良好的居民發放了萬元的獎勵。

你希望這樣一臺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入駐」你的生活嘛?你所在的小區垃圾分類又進展的怎麼樣了呢?歡迎留言、評論、分享你的垃圾分類生活~

相關焦點

  • 30萬現金被丟進垃圾桶 小區保潔員被嚇懵了 究竟是誰丟的?
    近日,在珠海某小區負責保潔的阿姨在清理一個垃圾桶的時候,發現了兩個不起眼的塑膠袋。她打開一看,瞬間就被眼前的一幕給嚇蒙了,當時啊裡面裝著的竟然是一打打嶄新的百元大鈔,這都是誰丟的呢?保潔員:我也沒看是多少錢,當時都嚇傻了。
  • 提升小區垃圾清運效率 「內循環」垃圾桶運輸車投入使用
    本報訊(見習記者 劉達 通訊員 董嵐)垃圾分類實施以來,不少人口眾多的小區都面臨垃圾桶不夠用、垃圾清運速度過慢等問題。前天,在姑蘇區雙塔街道城灣社區的冠南苑小區,一輛只在小區內運行的電動垃圾桶運輸車正式上線。該運輸車通過及時更換小區內滿溢的垃圾桶,解決了垃圾清運的難題。
  • 探訪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居民看不懂小區分類垃圾筒標誌
    東郊美樹苑小區從2015年開始就是垃圾分類示範小區,荔枝新聞記者在小區裡面看到有一排垃圾桶,雖然垃圾桶的顏色有所不同,但是,所有的垃圾桶都寫著"其他垃圾"的字樣,而在垃圾桶裡面,既有有廚餘垃圾,也有塑料,並沒有進行分類。
  • 小區垃圾分類將有「紅藍黑」榜
    「集中分類投放+定時定點督導」全力推進深圳垃圾分類,打造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先行示範城區!記者昨天獲悉,在今年年底前,福田區將重點圍繞「樓層撤桶」與「廚餘垃圾分類」,以空前的力度、深度和維度推進相關工作。每個周末,垃圾分類志願者將深入各個小區,協助推動社區居民正確垃圾分類。
  • 市南試點新型垃圾好搭檔 紅藍兩色垃圾桶方便投放
    信網3月27日訊 自從《青島市垃圾分類管理辦法》頒布以來,垃圾分類已經成為了島城人民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有的居民看著「藍、紅、綠、灰」各種顏色的垃圾桶整齊的排在垃圾投放點裡,卻搞不清楚他們哪種顏色的桶到底應該投什麼垃圾。
  • 小區樓道不得擺放垃圾桶
    原標題:深圳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草案提請審議小區樓道不得擺放垃圾桶深圳特區報2019年08月28日訊 《深圳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草案)》昨天提請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 全小區只設一處可回收垃圾桶?大風天不敢扔垃圾?垃圾桶設置還需更...
    「小區裡只有一處可回收物投放點,要扔一趟垃圾來回得走15分鐘」「垃圾桶旁沒有遮擋,颳風時『裸投』廚餘垃圾差點兒灑一身」「『一刀切』式撤桶並站、定時定點能不能更科學些」……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後,本市各個小區著手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但在桶站設置上,一些小區還需要結合居住特點,更加人性化一些
  • 陪人玩遊戲的智能垃圾桶 讓路人從此愛上丟垃圾
    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留意到一個現象,平常在馬路邊上的垃圾桶,周圍一般都會有雜亂的垃圾。很多時候這是人們喜歡朝垃圾桶扔,而不願意好好往裡放的緣故。近日一個團隊發明了一個全新的垃圾桶,它通過遊戲的方式,一改人們對垃圾桶的傳統印象,讓路人變得熱愛丟垃圾。
  • 上海小區智能垃圾桶實現乾濕垃圾分類
    6月19日,上海又一個小區啟動智能垃圾分類箱試點,該智能垃圾桶分為溼垃圾,幹垃圾,幹垃圾桶為兩分類,溼垃圾桶為四分類,且乾濕垃圾桶上分別明確標註投遞垃圾的類型,居民根據垃圾桶上的分類小圖標,可準確的投遞垃圾。
  • 居民嫌髒不願掀蓋扔垃圾 垃圾桶「開天窗」臭味難聞
    記者在市區找到兩處垃圾投放點進行了觀察:在垃圾桶敞開的情況下,五位居民都將手中的垃圾扔進了桶內,但在加蓋的情況下,五位手提垃圾的居民有一位將垃圾袋扔到了桶邊、一位將垃圾扔到了桶蓋上。家住立新小區的李女士對垃圾桶不加蓋一事並不反感,離半米遠就「嗖」地一下把垃圾扔進桶內,當問其有沒想過把蓋子蓋上,李女士回答:「桶蓋太髒了,如果垃圾桶有蓋的話,我寧可把垃圾扔在外面,也不會用手去掀蓋,扔完垃圾還得洗手,不方便。」而家住薛莊小區的張女士則認為垃圾桶一定要加蓋,否則垃圾暴露在空氣中,到了夏天容易散發異味。
  • 新聞調查|垃圾要分類,那分類垃圾桶準備好了嗎
    隨著本市垃圾分類工作的不斷推進,一些小區也發生了變化。豐臺區頂秀金石家園小區,4號樓下的垃圾投放點,分兩排放置了5個垃圾桶,3個藍色可回收物桶、1個綠色的廚餘垃圾桶、1個灰色其它垃圾桶,但桶裡面裝的垃圾仍然是混合丟進去的,泡沫紙箱也被堆在廚餘垃圾桶內。
  • ...東莞物業小區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變「鄰避效應」為「鄰利設施」
    「小區推進垃圾分類也不容易,都有鄰避效應。」方偉東介紹,該分局參照深圳做法,在垃圾分類投放點擺設4個餐廚垃圾桶、4個660升其他垃圾桶,3個可回收物垃圾桶、1個有毒有害垃圾桶。投放點旁邊,專門設置一個洗手池、撐開一張遮陽傘,方便居民丟完垃圾洗手等。目前,松山湖城管分局形成了方案,預計6月份率先在松湖花園、月荷居試點。
  • 小區門口百餘垃圾桶撤走 小型垃圾車循環清運居民點讚
    9月19日,本報曾以《百餘垃圾桶小區門口「列隊」》為題,報導了保利嘉園3號院在小區東門搭建簡易棚,堆放百餘只垃圾桶,堵塞消防通道,垃圾惡臭與清運噪音擾民一事。  治理後報導中提到,常營鄉政府、物業公司已和業主代表就此事進行過多次溝通,物業承諾今年11月11日前完成垃圾暫存點拆除工作,圍擋全部拆掉,垃圾桶全部移走,並更改新的垃圾清運方案。
  • 贈送500個家庭廚餘垃圾桶,寶龍垃圾分類又出新招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畢國學 何鑫 通訊員 丘志清 李天雲 「這個小桶好,倒剩飯剩菜方便,也好看,容易衝洗。」「垃圾分類,這是好事,我肯定支持!」領取到家庭廚餘垃圾桶的居民阿姨們內心十分喜悅。
  • 垃圾分類就要來了!崇州人,你會怎麼丟垃圾?
    垃圾分類就要來了!崇州人,你會怎麼丟垃圾?每個小區院落至少設置一個垃圾收集點位,每個點位都設置了四分類垃圾收集棚,棚內張貼了垃圾分類知識海報,方便大家學習垃圾分類常識,擺放了紅色、藍色、綠色、灰色四種顏色分類桶,分別代表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
  • 小區車庫出入口成垃圾存放點,物業:正尋求辦法解決
    楚天都市報7月26日訊(記者張萬軍 劉中燦 見習記者周浩)地下停車場的一個出入口變成小區生活垃圾臨時存放點,產生的臭味影響到附近居民,武漢市江岸區光明上海公館小區的做法招致投訴。對此,該小區物業工作人員稱,小區未規劃生活垃圾臨時存放點,垃圾存放在哪裡都可能招致投訴,目前他們正在尋找合適的解決辦法。7月26日上午,楚天都市報記者在江岸區塔子湖東路的光明上海公館小區2號樓附近看到,此處原本規劃為地下車庫的一個出入口處堆放了約40個垃圾桶,其中一半的垃圾桶裡裝滿了生活垃圾,此處也正好毗鄰小區的消防通道。
  • 遊覽深圳網紅打卡地,大南山的美麗景觀
    山中無老虎,猴子做大王,大南山的海拔雖然不高,從山腳爬到山頂也不到一個小時,可是在深圳這種沒有山的海邊城市,它也就顯得那麼的高大了,也成了網紅打卡地,遊客爬山必去地。在大南山的山頂齊天閣裡可以俯視著整個南山區,可以一眼望盡大前海。
  • 核酸檢測樣本,被拾荒者丟垃圾桶了,廊坊一小區只好做二次檢測
    河北、北京疫情的反彈,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最近幾天廊坊宣布開始封閉小區了,小區封閉的同時,給居民免費做核酸檢測也在進行當中。 可是,就在做核酸檢測的時候,讓人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工作人員,在廊坊一小區給民眾做核酸檢測的時候,竟然發現核酸檢測樣本丟了。
  • 昔日垃圾填埋場變身熱門打卡地 市民湧往武漢二妃山觀賞「網紅草」
    二妃山「網紅草」航拍。記者何曉剛 攝市民在二妃山「網紅草」景點拍照打卡。武漢晚報訊(記者明眺生)昔日垃圾填埋場,如今變成武漢最熱門的打卡地。
  • 小區垃圾分類,如何落到實處?
    「《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20多天,條例要求小區內生活垃圾應做好分類,但在本市一些小區裡,仍存在垃圾桶設置不全、居民垃圾混投、垃圾混運的情況——上圖 設置了分類垃圾桶,還是有人混投垃圾。編輯同志:南開區凱興天寶公寓南區,只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種垃圾桶,沒有設置分類垃圾桶。河東區華康裡垃圾分類垃圾桶設置不全。市民趙先生 楊先生我們是紅橋區隆春裡小區、南開區頌禹裡小區的居民,小區內設置了分類垃圾桶,但混投問題仍比較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