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賣深圳兩套房收養上百隻流浪狗

2020-12-04 環球網

資料圖

破舊的廠房裡,成群的狗將卓瑪圍了一層又一層。廠房裡大約有100多隻狗,卓瑪每天都要給它們餵食、洗澡。這裡不以養狗為業,更不是對外開放的寵物店。據卓瑪說,自2004年開始,她和丈夫扎西就開始陸續收養流浪狗。為了收養狗,他們不惜賣掉兩套目前共市值千萬元的房產,甚至向親戚借錢養狗。前天,卓瑪的事跡被人民日報官微轉發,目前已有超萬人為她點讚。

「生命都是平等的,滿大街的流浪貓狗,我害怕它們傷人,我不求任何回報來養它們。」卓瑪說。

網友看法

有網友評論:「這對夫婦真的是人間的天使。感謝善良的你們給了無家可歸的小生命一個家。」但也有網友發表不同的觀點,認為夫妻倆行為有些誇張,是否有「動物囤積症」。

人民日報官微轉發了扎西、卓瑪夫妻二人的事跡後,截至昨日21時,超萬人點讚,評論近3700條。

收養超13年賣兩套房產救助百餘流浪狗

昨日上午許,在深圳市龍崗區園山街道環山路與陳屋路交叉口附近,記者找到了卓瑪夫婦收養流浪狗的破舊廠房。廠房約三層高,周邊用鐵絲網圍了起來,門口掛著「阿哈拉救助站」的牌子。

走進救助站內,10多隻各種毛色的小狗立馬圍攏過來,院內的工作人員趕忙告訴記者,「這些狗不會咬人」。在廠房一樓外的地面上,有一個塑料桶,裡面堆滿狗狗疫苗的包裝盒。在水泥地板上,記者並沒有看到狗狗的糞便,院內物品擺放還算整齊,空氣中也沒有刺鼻的臭味,百餘只狗狗四散在各處。

卓瑪和丈夫扎西是四川阿壩州人,2003年一起來深圳打拼,賣一些民族工藝品,丈夫扎西還當過模特和歌手,他們夢想著在深圳這個繁華的大城市打拼一番。2004年年初,卓瑪在深圳羅湖蔡屋圍附近遇到一隻流浪狗,將它帶回了家。隨後一段時間,卓瑪走到哪裡好像都能看到流浪狗。出於善心和愛心,卓瑪每次都忍不住出手相助。

時至今日,卓瑪夫妻在深圳救助流浪狗經超過13年,狗幾乎都是路邊撿來的。對於每條狗的來歷和性格,卓瑪的丈夫扎西都記得很清楚。由於救助流浪狗花錢「只出不進」,2007年,他們賣掉了羅湖區海麗大廈的兩套房子,而那兩套房子的總價,如今市值已超過1000多萬元。

屢因投訴為狗搬家目前又被責令搬走

卓瑪和扎西開始的時候打算把這些流浪狗養好之後再送人,但由於很多人對流浪狗有偏見一直送不出去。這些年,兩人只好全權負責起流浪狗的「衣食起居」。每天早上,卓瑪會用消毒水衝洗地面,也會定期給狗狗洗澡並打疫苗。

隨著收養狗數量增加,卓瑪夫婦倆開始感覺精力嚴重不足,於是他們僱了一個阿姨,專門給狗狗做狗食。昨天中午,記者在救助站時正值午飯時分,阿姨在用自來水衝洗生肉。卓瑪說,這些都是給懷孕的狗吃的,其他狗如果都吃肉,肯定承擔不起。如果救的母狗剛好懷孕,生產之後卓瑪會給他們做絕育手術。如果狗生病了他們會抱到寵物醫院進行治療,一直到狗狗自然死亡。

隨著時間的推移,救助站裡的狗越來越多,加上剛生的小狗,救助站內已經有100多條狗了。「有人知道我在救助流浪狗,就直接把病狗丟在門口,我能不管嗎?那是一條生命啊。」在卓瑪看來,生命都是平等的。

「我的積蓄可能不夠,但我真的從不後悔」

卓瑪說,要養這100多隻狗狗,每年花費巨大。「狗狗如果不生病一年就要花十幾萬元,再加上一個月一萬五千元的房租和水電,一年的花費不下二三十萬元。」扎西和卓瑪平時兼賣些民族工藝品,扎西偶爾還會在外客串演出賺點外快。「我用自己的金錢和青春來救助流浪貓狗,現在已經四十多歲了,如果流浪貓狗數量還繼續增加,我不知道哪一天是救助結束的日子。我的積蓄可能不夠,但我真的從不後悔。」卓瑪說。

對於卓瑪和扎西在深圳救助流浪狗的行為,老家的父母及兄弟姐妹一直不能理解,「他們總說,你們連自己都養不活,還養那麼多流浪狗幹嘛。」為了養狗,夫妻倆還欠家人七八萬塊錢。卓瑪希望,養寵物的主人一定要對寵物盡責一輩子,因為生命同等可貴。

養狗因噪音等問題也招來過投訴,為此兩人多次給狗狗搬家,目前這個養狗地點也才僅僅用了約半年。也曾有人想要幫助卓瑪夫婦,但卓瑪說,她救助流浪狗是自己的事情,不接收金錢捐助,對送來的狗糧和藥品則不拒絕。根據要求,卓瑪夫妻自昨日早晨開始,便四處奔波為狗狗們找「新家」。

城管:鼓勵民間救助但要報批

目前,深圳流浪犬只的後續管理還存在不少難點,流浪犬捕捉後會被送到收容中心,在做完療養救治和行為矯正訓練後,犬只會等待市民領養,而剩下的多被無害化處理。某區城管局犬辦負責人說出了其中的無奈,他們區捕捉的流浪犬大多是土狗,很多人對收養這些流浪犬只興趣不大。

在阿哈拉救助站裡收養的大多數也是土狗,很少有薩摩耶、哈士奇之類的名種狗。「我們當然希望和鼓勵民間愛心人士參與到流浪狗救助中來。」該負責人表示。他說,雖然扎西、卓瑪夫妻的愛心令人敬佩,但個人辦流浪犬收容站意義不很大。另外,收容狗如果無人領養,最終數量越來越多會給收容者帶來沉重的負擔。

目前卓瑪又要重新尋找新的救助站地點,對此該負責人說,愛心人士辦收容站雖然不需要什麼手續,但因為犬只吼叫涉及擾民,辦之前需要到當地有關部門報批。

專家:自掏腰包救助大多很難持續

「深圳10%的流浪狗領養率,在全國還算高的,但對比國外還是偏低。」十幾年來,某動物保護團體中國區事務總監張媛媛走訪過世界各地的流浪狗收容站,對流浪狗的救助有深刻理解。

她在十多年的走訪中發現,隨著寵物越來越多進入都市人的家庭,流浪犬的增多也成為趨勢,國內各地有大量的民間愛心人士投入到流浪犬的救助收容中,但在推動中都比較艱難,「主要困於資金、宣傳和規範化管理」。張媛媛介紹,創辦者自掏腰包救助大多很難持續,流浪狗收容後領養率偏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宣傳的渠道不多,而犬只的防疫、防病,也需要專業力量支撐,愛心人士大多不具備這些能力。

民間力量正越來越多地參與到流浪犬救助領域,她建議有關部門在政策上予以扶持,流浪犬管理的空白可以由民間力量「補缺」。

張媛媛設想,流浪犬收容站資金花費有兩大塊,一個是狗狗食物費用,一個是醫療費用,政府可否聯合寵物協會,給收容站提供一些狗糧優惠,定期讓獸醫上門診斷,可以減輕一些收容站的負擔。此外,政府還可以給收容站一些公益廣告渠道,廣而告之,讓更多有愛心的人士了解流浪犬救助,讓更多狗狗有「第二個家」。

相關焦點

  • 夫妻賣深圳兩套房 收養上百隻流浪狗
    廠房裡大約有100多隻狗,卓瑪每天都要給它們餵食、洗澡。這裡不以養狗為業,更不是對外開放的寵物店。據卓瑪說,自2004年開始,她和丈夫扎西就開始陸續收養流浪狗。為了收養狗,他們不惜賣掉兩套目前共市值千萬元的房產,甚至向親戚借錢養狗。前天,卓瑪的事跡被人民日報官微轉發,目前已有超萬人為她點讚。  「生命都是平等的,滿大街的流浪貓狗,我害怕它們傷人,我不求任何回報來養它們。」卓瑪說。
  • 夫妻倆賣深圳兩套房養百餘只流浪狗是「愛心濫用」
    夫妻倆賣深圳兩套房養百餘只流浪狗是「愛心濫用」青鋒在深圳龍崗區,有一對夫妻堅持13年收養流浪狗,目前收養已達百餘只,並為此賣掉了自己在深圳兩套價值上千萬的房子。這一行為被不少網友點讚,說這對夫婦真的是人間的天使。感謝善良的你們給了無家可歸的小生命一個家。」
  • 夫妻賣深圳兩套房救助百餘流浪狗 屢因投訴為狗搬家
    深圳一處破舊的廠房裡,成群的狗將卓瑪圍了一層又一層。廠房裡大約有100多隻狗,卓瑪每天都要給它們餵食、洗澡。這裡不以養狗為業,更不是對外開放的寵物店。據卓瑪說,自2004年開始,她和丈夫扎西就開始陸續收養流浪狗。
  • 夫妻賣深圳2套房養百餘流浪狗 房價市值超千萬
    但也有網友發表不同的觀點,認為夫妻倆行為有些誇張,是否有「動物囤積症」。  人民日報官微轉發了扎西、卓瑪夫妻二人的事跡後,截至昨日21時,超萬人點讚,評論近3700條。  收養超13年 賣兩套房產救助百餘流浪狗  昨日上午許,在深圳市龍崗區園山街道環山路與陳屋路交叉口附近,記者找到了卓瑪夫婦收養流浪狗的破舊廠房。
  • 夫妻賣掉深圳兩套房救助百餘流浪狗 多次被迫搬家
    廠房裡大約有100多隻狗,卓瑪每天都要給它們餵食、洗澡。這裡不以養狗為業,更不是對外開放的寵物店。據卓瑪說,自2004年開始,她和丈夫扎西就開始陸續收養流浪狗。為了收養狗,他們不惜賣掉兩套目前共市值千萬元的房產,甚至向親戚借錢養狗。前天,卓瑪的事跡被人民日報官微轉發,目前已有超萬人為她點讚。  「生命都是平等的,滿大街的流浪貓狗,我害怕它們傷人,我不求任何回報來養它們。」卓瑪說。
  • 夫妻賣深圳兩套千萬房 養百餘流浪狗每年花二三十萬
    收養超13年 賣兩套房產救助百餘流浪狗 昨日上午許,在深圳市龍崗區園山街道環山路與陳屋路交叉口附近,記者找到了卓瑪夫婦收養流浪狗的破舊廠房。廠房約三層高,周邊用鐵絲網圍了起來,門口掛著「阿哈拉救助站」的牌子。
  • 志願者租兩套房救助流浪狗:希望人們不要隨意拋棄
    志願者租兩套房救助流浪狗:希望人們不要隨意拋棄 2020-08-09 09:48:49 來源: 澎湃新聞 舉報
  • 變賣深圳兩套房,18年來救助超1000隻流浪貓狗!曾與家人決裂
    這對走在前線的夫妻,常人是無法想像,他們的肩上究竟擔負著什麼......1為救助流浪犬,賣掉深圳兩套房自2001年開始,卓瑪和丈夫扎西就開始陸續收養流浪貓狗。由於救助流浪貓狗花錢「只出不進」,2007年,他們賣掉了羅湖區海麗大廈的兩套房子。如今房子的總價,市值估計已超過千萬。時至今日,卓瑪夫妻在深圳救助過的流浪貓狗已經不下1000隻。除了路邊撿來的,還有他們主動去救助的。
  • 女子賣掉兩套房收養上千隻流浪狗,這不是獻愛心是病得治
    前幾日,一對上海夫妻將50平米的房子讓給66隻貓的新聞火了。由於飼養的貓太多,夫妻倆不得已搬到別處居住,他們自己倒是清靜,但把鄰居們坑慘了。200多隻流浪狗。在日本東京,一位「愛心人士」因為可憐流浪貓在外風餐露宿,便將它們領回家飼養,日復一日, 10平米的房子裡養了163隻貓。而貓主人因為身患疾病無法工作,沒有經濟收入,家裡髒亂不堪,但這也沒能阻止他繼續收養流浪貓的步伐。
  • 深圳市民8年來收養30多隻流浪狗 十幾隻狗一夜死亡
    原標題:深圳市民8年來收養30多隻流浪狗 十幾隻狗一夜死亡   近日,家住南聯龍溪村的卓女士遇到傷心事,6月20日清早,她下夜班回家,推開院門發現自己收養的十幾隻流浪狗一夜死亡。  卓女士在深圳收養流浪狗已經8年了,目前收養了30多隻流浪狗。
  • 大連愛狗人士十年收養200多隻流浪狗
    昨日,就大連市流浪狗生存與收養方面的問題,記者採訪了民間和官方組織。   民間   上百隻流浪狗與他同吃同住   十年收養200多隻流浪狗   在大連愛狗人士不少,做得比較「極致」、收養流浪狗較多的恐怕當屬郭萬民。
  • 夫妻為收養流浪狗,辭職買荒山,每天光食物最少都要2000
    不幸中的萬幸,在世界的一些角落中,還好存在著一些有愛心的人們,正因為這些有好愛心的人們,有些可憐的流浪狗才能&34;。有一對的夫妻,正是眾多好心人中的兩人。但是自從發現可憐的流浪狗以後,這對夫妻的想法就變了,變成了想收養與照顧可憐的流浪狗,誰知道,這一收養就一發不收拾,可以說是根本停不下來。隨著這對夫妻收養的流浪狗數量越來越多,導致他倆居住的房子,已經無法承擔如此&34;。
  • 流浪狗瘦得像頭小鹿,好心夫妻收養3年無微不至照顧,如今太壯實
    本文字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果遇到只流浪狗,你的一個小善舉,可能就會挽救它的性命,你的疼愛,會讓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在國外就有這麼一對夫妻,他們一天在院子裡陪著家裡的狗狗玩的時候,意外的發現在離家不遠的路上,有一隻狗狗在那裡徘徊尋找著食物。
  • 9歲小男孩,建流浪狗救助站,靠畫畫獨自養活上百隻流浪狗
    一位9歲的小男孩,靠自己的努力,建立起了一所流浪狗救助站,更是靠著自己畫畫的本領,獨自養活了這上百隻狗狗,要知道他只是一個9歲的孩子而已,這份善良跟但當,讓人佩服的同時又有些汗顏。但他沒有一蹶不振,相反,Pavel將跟愛犬離別的傷痛轉化為了關愛流浪狗的動力,他決定,為這些流浪狗做些什麼。剛開始時,Pavel收養了幾隻流浪狗養在後院,但漸漸地流浪狗越來越多,甚至達到了上百隻。
  • 9歲小男孩憑藉給狗畫像,獨自建立救助站,養活了上百隻流浪狗
    本文字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流浪狗,有時候我們遇到流浪狗時,都會覺得有點無助,自己的能力有限,想要去救但卻愛莫能助。然而在俄羅斯的一名9歲的小男孩,他憑藉著自己的能力,竟然建立了一個流浪狗救助站,還養活了上百隻狗狗!光聽這件事情就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沒有父母支持的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 好心市民收養上百隻流浪貓狗 卻面臨黑人黑戶困境
    蔡姨收養的貓狗多是「殘疾兒」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吳彤 鄺穗雄 實習生 張明亮近20年,蔡姨收養了上百隻流浪貓狗,這些貓狗老弱病殘,遭人嫌棄。由於蔡姨收養流浪貓狗沒有正規合法的牌照,在「三打兩建」的專項行動下,蔡姨與她的「心肝」們面臨自謀出路的窘況。
  • 900隻流浪狗,吃掉了2套深圳的房子,救助流浪狗的心酸無人能懂
    西方很多國家對於流浪狗的管控,有著自己獨立且完善的體系,例如德國的寵物狗管理系統,讓全德國沒有一隻流浪狗。可是我們國家對於流浪動物管控,目前還是空白!不過國內有很多民間組織的流浪動物救助機構,這些機構很多,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好幾個,但是大部分都在苦苦支撐,看不到未來。
  • 民間流浪狗救助如何合法?夫妻賣房救狗常被投訴
    近日,一則「夫妻棄千萬房產,租房養百條流浪狗」的短視頻火爆網絡。在深圳龍崗一個廠房內,來自四川的扎西和卓瑪夫妻倆,一起努力救助著100多條流浪狗。為了籌錢救助,兩人在2007年將羅湖區委附近的兩套房子賣掉。然而,困擾他們夫妻倆的不僅僅是資金問題。由於存在噪音等問題,救助站經常被投訴,需要經常搬家。5月8日,扎西和卓瑪又再次四處奔波,為狗狗找新家。
  • 流浪狗被收養,收養的人居然不是好心人,而是「它」!
    流浪狗的現象可以說是越來越多,原因也是人們大肆的丟棄所造成的,在大街小巷經常能看到流浪狗,尤其是在垃圾站旁,更是流浪狗喜歡的地方,而這些流浪狗即便生下的幼崽也是沒有任何願意飼養,而這些流浪狗也會經常被人抓,賣到狗肉館中,一些非法之徒也是時刻盯著它們。
  • 居民收養上百隻流浪貓,鄰居被跳蚤咬到崩潰
    【居民收養上百隻流浪貓,鄰居被跳蚤咬到崩潰】擼一隻貓可能很爽,但擼上百隻流浪貓,你的鄰居可能就不太爽了。上海香溢花城一居民竟在自己家中收養了100多隻流浪貓。惡臭惡臭,燻得頭昏腦脹;跳蚤跳蚤,咬得滿身是包。整整幾年了,勸又勸不聽,管又管不了。居民們一把傷心淚,很苦很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