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市民收養上百隻流浪貓狗 卻面臨黑人黑戶困境

2021-01-11 手機鳳凰網

  蔡姨收養的貓狗多是「殘疾兒」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吳彤 鄺穗雄 實習生 張明亮

近20年,蔡姨收養了上百隻流浪貓狗,這些貓狗老弱病殘,遭人嫌棄。蔡姨卻不嫌棄,用愛心為這些「心肝」們苦苦建立棲身之所。從泮塘到南海,再到番禺,最後來到葵蓬村,蔡姨幾度遷徙,最終敵不過20日晚上一紙「逐客令」。

由於蔡姨收養流浪貓狗沒有正規合法的牌照,在「三打兩建」的專項行動下,蔡姨與她的「心肝」們面臨自謀出路的窘況。想取得動物救助站的合法資格非常困難,26日,蔡姨走訪多個部門:荔灣區民政局、廣州市公安局、廣州市民間組織管理局,可惜,她仍無法取得動物救助站的合法身份……

善心:為貓狗勞心勞力

1993年,蔡姨在光孝寺門外的火鍋店,看到一隻待宰的小土狗兩眼含淚,不由得動了惻隱之心,花錢買下小狗回家餵養。這是她救下的第一隻狗。此後,蔡姨沒有停下收養無主貓狗的腳步。

初時,蔡姨在泮塘的家裡養。當她收養的貓狗達到二三十隻後,噪音和異味惹來鄰居投訴,蔡姨硬著頭皮關門閉戶。2009年《廣州市養犬管理條例》實施,個人養犬每戶限養一隻,而且查得很嚴,蔡姨帶上貓狗搬家,試過一年搬了三個地方,先後搬到南海、番禺,最終在芳村葵蓬村租了一個花棚落腳。

每天早上,她從文昌路轉兩趟車到芳村照料貓狗。先去市場買好貓狗吃的雞肝,然後到大棚做狗食貓食,一天兩頓。四五十條狗,光是遛狗就要4個小時。此外,還要打掃糞便,帶貓狗去看病。

街道:希望她趕緊辦手續

根據蔡姨憶述,20日晚上,戴著徽章的執法人員分批來訪。第一次在晚上7時左右上門,要求蔡姨出示相關的合法證件,蔡姨沒能提供,執法人員離開;約一小時後,第二批執法人員到來,要求蔡姨次日搬離。

蔡姨說,養活這些貓狗,光是打預防針花費就不少,辦證需要很多錢,原來不敢想,現在不得不想了。蔡姨說,要求她搬遷的理由是,「噪音擾民,有消防隱患,最關鍵是沒有合法牌照」。蔡姨感慨:「我出於好心才做這個事情的,一點資金上的收益都沒有。」

記者了解到,每逢周六周日早上,廣州青年志願者義工隊啟智服務分隊都有二三十名成員過來幫忙。大棚裡的募捐箱就是他們設的,他們還在網上建起「廣州流浪動物愛心之家」微博,為貓狗建立檔案。這些志願者完全是義務勞動,沒有任何回報。

記者聯繫葵蓬村所在的荔灣區茶滘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負責人解釋,蔡姨租用經濟聯社的花棚是農田,不允許養寵物,最關鍵的是,蔡姨的行為沒有取得相關部門的許可,也就是沒有正規牌照。目前公安部「三打兩建」專項整治正在進行,發現這樣的情況必然要作處理。

這位負責人表示:「人都是有同情心的,街道在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給予支持,目前暫時不會趕蔡姨走,但希望她趕緊去辦手續。」

長嘆:跑部門「身份」難求

26日是星期一,一大早,蔡姨來到荔灣區民政局,希望取得動物救助站的合法身份。然而,社會事物與民間組織管理科的工作人員告訴她,必須有市公安局出具的同意證明。蔡姨又來到廣州市公安局,在門口等候多時,有工作人員出來向她解釋,犬只上牌符合《廣州市養犬管理條例》便可,蔡姨在非嚴管區成立動物救助基地,屬於民間公益性組織,應該找民間組織管理局。

蔡姨又來到廣州市民間組織管理局,工作人員很愕然:「我們只受理過人類的民間組織活動,服務範圍不包括寵物。」蔡姨仰天長嘆:究竟誰能幫助我呢?!

編輯: 何平

 

廣州目前無合法救助基地

救助流浪貓狗的團體基本由義工和志願者自發組織

鑑於蔡姨目前沒有民間救助機構的合法身份,坊間的說法是,救助流浪動物基地可以「社會組織」的形式向民政局申請合法牌照。不過,目前廣州沒有合法的救助基地,救助流浪貓狗的團體基本是義工和志願者自發組織。

在廣東,中山、深圳、東莞的動物保護人士希望能嘗試建立「民辦公助」的流浪動物救助基地。中山的「小動物救助協會」為爭取合法地位付出不少努力,最後「協會」的性質仍然只是一個由志願者自發形成的公益性組織。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目前國內各類動物保護、救助社團註冊成功,主要有兩種途徑———得到相應政府職能機關批准,從而找到業務主管部門;或者在已獲準成立的相關社團下設置分會。其中,北京的「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和「上海市畜牧獸醫學會小動物保護分會」兩個社團最為典型。

「動物救助協會」能否依靠這兩種方式成為合法的民間團體?廣州市民政局民間組織登記管理科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最重要的一點是,成立社會團體必須有業務主管單位,而且業務主管單位必須是政府職能部門。如果有民間組織具備上述全部條件,可到登記管理機關辦理申請籌備和申請成立手續。」

編輯: 何平

相關焦點

  • 流浪貓狗出沒別招惹它們 市民給餵食被咬傷
    市民趙先生給小區附近的一隻流浪狗餵食,竟被它咬傷,為避免感染病毒,只好到醫院注射狂犬病疫苗。另外,近年來,我市城區內的流浪貓狗不斷增加,市民外出時,最好不要招惹它們,避免被咬傷、抓傷。突然狂叫咬人小腿家住高新區和園小區的趙先生遇到一件煩心事,他出於好心,給小區附近一隻流浪狗餵食,卻被流浪狗攻擊。
  • 梅雨季環境堪憂 無錫市民收養200隻流浪貓狗
    入梅以來,63歲的朱雪敏便心急如焚,她在通江大道收費站附近收養了近兩百隻流浪貓狗,但目前的收容地面臨被水淹沒的危險。昨天,她向本報求助,希望找到一個安置這些流浪貓狗的地方。 十多年來收養了近200隻流浪貓狗 63歲的朱雪敏是一名退休工人,救助流浪貓狗也有十多年了。
  • 居民收養上百隻流浪貓,鄰居被跳蚤咬到崩潰
    【居民收養上百隻流浪貓,鄰居被跳蚤咬到崩潰】擼一隻貓可能很爽,但擼上百隻流浪貓,你的鄰居可能就不太爽了。上海香溢花城一居民竟在自己家中收養了100多隻流浪貓。惡臭惡臭,燻得頭昏腦脹;跳蚤跳蚤,咬得滿身是包。整整幾年了,勸又勸不聽,管又管不了。居民們一把傷心淚,很苦很煎熬。
  • 流浪貓狗出沒別招惹 濰坊市民餵食被咬傷
    濰坊市民趙先生給小區附近的一隻流浪狗餵食,竟被它咬傷,為避免感染病毒,只好到醫院注射狂犬病疫苗。5月22日,記者採訪了解到,隨著氣溫升高,被貓狗咬傷、撓傷的狀況進入了高發期。另外,近年來,濰坊市城區內的流浪貓狗不斷增加,市民外出時,最好不要招惹它們,避免被咬傷、抓傷。
  • 花季少女好心收養流浪貓得哮喘
    花季少女好心收養流浪貓得哮喘 來源:漢網-武漢晚報 2010年05月17日02:39   好心收養流浪貓  花季少女得哮喘  本報訊 (記者 祁燕 通訊員 肖陽 黃倫濤)家裡已經有兩條狗狗,還是將一隻流浪貓領回了家,沒想到年輕的主人突然呼吸困難,經及時搶救才轉危為安。
  • 愛心人士收養流浪貓上百隻 居民:聞貓臭聽貓叫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李丹)「愛心收養原本是好事,但是收養的貓越來越多,影響了我們正常的生活。」近日,住在荔灣區周門路121號大院的街坊反映稱,該小區一名阿姨常年收養流浪貓,現在有幾十隻流浪貓在小區活躍,導致居民白天聞貓臭、夜晚聽貓叫,備受困擾。
  • 兩類事實收養可解決「黑戶」難題
    本報訊 (記者 子言 通訊員曉宇孫怡)今年以來,多個家庭到無錫市第四公證處諮詢承擔棄嬰撫養責任能否辦理公證的問題,由於沒有明確的規定,公證處婉拒了這些好心的家庭。據了解,自1992年《收養法》出臺以來,棄嬰「黑戶」問題長期困擾事實收養家庭,許多事實收養家庭由於不符合收養規定,被收養棄嬰報不上戶口,導致其入學、結婚、甚至拆遷、繼承遺產等一系列合法權益無法保障,成為了建設和諧無錫進程中一個不和諧的音符。
  • 68歲老人賣房收養1500隻流浪貓狗,每月花8萬:我要堅持到生命盡頭
    近日,有媒體報導了重慶老人文軍紅和她收養的1500隻流浪貓狗的故事。文軍紅今年已經68歲了。20多年前,還沒退休的文軍紅收養了人生中第一隻流浪狗,這隻狗狗陪伴著她度過了9年時光,這也讓她對小動物們產生了很深的感情。在此之後,她便開始頻繁收養流浪貓狗。十幾年下來,文軍紅的愛心救助站裡已經收容了上千隻流浪貓狗了。
  • 68歲老人收養1500隻流浪貓狗,每月花8萬,工人10個月沒發工資
    近日,有媒體報導了重慶老人文軍紅和她收養的1500隻流浪貓狗的故事。文軍紅今年已經68歲了。20多年前,還沒退休的文軍紅收養了人生中第一隻流浪狗,這隻狗狗陪伴著她度過了9年時光,這也讓她對小動物們產生了很深的感情。在此之後,她便開始頻繁收養流浪貓狗。十幾年下來,文軍紅的愛心救助站裡已經收容了上千隻流浪貓狗了。
  • 68歲老人賣房收養1500隻流浪貓狗,每月花8萬:我要堅持到生命盡頭
    近日,有媒體報導了重慶老人文軍紅和她收養的1500隻流浪貓狗的故事。 文軍紅今年已經68歲了。20多年前,還沒退休的文軍紅收養了人生中第一隻流浪狗,這隻狗狗陪伴著她度過了9年時光,這也讓她對小動物們產生了很深的感情。 在此之後,她便開始頻繁收養流浪貓狗。
  • 杭州老人養400隻流浪貓狗,花光100萬積蓄,現面臨拆遷煩惱
    23年的堅持,300多平方米的流浪貓狗基地,100多萬元的投入,每天超過10小時的悉心照顧……這一連串的數字,是63歲的錢鳳英與流浪貓狗之間剪不斷的羈絆。錢鳳英是杭州蕭山區一位普通的農婦,兩個女兒的母親,也是400餘條流浪貓狗的「媽媽」。
  • 56歲退休女工收養流浪貓狗 六年花光50餘萬(圖)
    青島市民劉清華因為收養流浪貓狗,6年間花光了50多萬元的積蓄。如今,她收養的貓狗還有70多隻,每月花銷超過萬元,沒有積蓄的她生活都成了問題,還欠了一萬多元的狗糧錢。雖然經濟壓力巨大,但劉清華稱,如果找不到收養人,她賣房子也要養它們。
  • 重慶阿婆賣房收養上千隻流浪貓狗
    最近「善心奶奶」文軍紅很發愁:狗糧即將見底;她手上卻沒了餘錢;工人的工資還拖欠了半年沒發,年前要想辦法發給他們;1300多條流浪貓狗面臨過年斷糧的困境。「這幾天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覺,總是夢見狗狗們沒有飯吃了。」文軍紅說。
  • 老人收養50多隻流浪貓狗 為他們一天只吃一頓泡飯
    記者章瑚  小小的屋子住著50多隻貓狗  陳阿婆住在市區一個小民房裡,孩子們在外地工作,老伴早出晚歸,早已退休的她每天與心愛的小貓小狗一起生活。  記者昨天看到,在這個乾淨、整潔的小空間裡住著50多隻貓貓狗狗。
  • 如何看待社會上收養流浪貓狗的保護人士?
    如何看待社會上收養流浪貓狗的保護人士?社會上收養流浪貓狗的動物保護人士的做法是好的。首先,由於一些不負責任的養狗人,出於各種原因他們把自己飼養的貓貓狗狗遺棄了,所以社會上就有更多的流浪貓狗。其次,一些社會動物保護人士,出於對貓貓狗狗的喜愛和同情,他們願意自己收養流浪貓狗,這不是好事嘛,對流浪貓狗來說,它們不用在流浪,有一個遮風擋雨的家。對社會來說,又少了一些流浪貓狗。
  • 省小動物保護協會義烏分會:三年收養200多隻流浪貓狗
    劉從陽從事流浪貓狗的公益救助活動已經3年了。在這3年時間裡,協會由最初的4位共同發起人擴大為現在1000多人,越來越多的愛心市民加入這個群體中。經過浙江省小動物保護協會的指導,並通過不斷摸索,浙江省小動物保護協會義烏分會形成了一套科學的收養模式:抓捕流浪小動物後,把它們送到正規的寵物醫院進行檢查、洗澡、剃毛、驅蟲、打疫苗、絕育,再陸續送往收養基地,等待熱心市民的免費領養。目前,協會通過5個微信群相互告知發現流浪貓狗的時間、地點,會員們自發地抽時間前往目擊地點抓捕流浪貓狗,並送往指定寵物醫院。
  • 蜱蟲事件顯流浪貓狗管理困局 民間救助舉步維艱
    因蜱蟲而起,流浪貓狗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它們的存在不僅影響了一些人的生活,同時給城市環境衛生帶來了嚴峻的考驗。  現狀  隨意遺棄讓貓狗流浪街頭  「估計西安流浪貓狗的數量至少也有幾萬隻,其中大多是患病後被遺棄的。」
  • 大連愛狗人士十年收養200多隻流浪狗
    昨日,就大連市流浪狗生存與收養方面的問題,記者採訪了民間和官方組織。   民間   上百隻流浪狗與他同吃同住   十年收養200多隻流浪狗   在大連愛狗人士不少,做得比較「極致」、收養流浪狗較多的恐怕當屬郭萬民。
  • 流浪貓狗泛濫何處安置成難題 市民籲建官方收容所
    昨日上午,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分別對瀘州市內的愛狗人士、寵物醫院、貓狗市場進行了調查,發現瀘州主城區內的流浪貓、狗數量都有擴大趨勢,而為這些動物提供監管和保護的機構、組織,則相對「尷尬」。  故事1小區好心居民 未做處理 不敢領狗回家  錢守忠的家,住在瀘州市龍馬潭區的紅星街道上。
  • 女子收養200多隻遺棄流浪貓狗 每天用60斤大米
    錢阿姨堅持收養流浪貓狗,已經21年。目前,她收養了150多條流浪狗與50多隻流浪貓。  在杭州蕭山新橋土生土長的錢阿姨,並非什麼動物保護主義者。按她自己的話來說,「我連字都不認識幾個,哪裡懂那些東西!」  然而就是這個普通的農婦,21年來卻幾乎憑著一己之力,陸續收養著被人遺棄的流浪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