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之困:流浪狗泛濫哪能安置
本報調查,瀘州主城區沒有一家正式的流浪狗收容機構
保險公司工作人員介紹,車輛為避讓流浪貓狗而造成的事故明顯上升。
狗一年中可以兩季懷孕,而一次生育大多都在2隻以上。
昨日凌晨,錢守忠躺在床上,再一次陷入了失眠。樓下,兩隻小狗不時發出的嗚咽聲,實在是讓他有些難過。他翻身起床,摸出抽屜裡的兩包餅乾,錢守忠決定下樓去看看。
在小區的草叢裡,兩隻土黃色的小狗緊緊靠在一起,身子不斷顫抖,偶爾發出「嗚嗚」的聲音。錢守忠將手中的餅乾拆開,然後拋到它們面前。看到有人餵食,兩隻小傢伙迅速竄出草叢,將餅乾叼到一旁,開始狼吐虎咽。
錢守忠是瀘州市內的一名退休人員,對於這兩隻小狗,他並不陌生。3個月前,一直被人遺棄的寵物犬突然產崽,在小區內生下5隻小狗。其後,這隻寵物犬在外出覓食時被貨車撞死,生下的小狗中有3隻相繼餓死,最後僅剩下這兩個小傢伙靠居民的「救濟」,捱了下來。
幾天前,錢守忠準備為這兩個小傢伙找個安頓的地方,但遍尋整個瀘州市主城區後,卻發現沒有一家正式的流浪貓狗收容機構。眼見即將入冬,錢守忠呼籲,「在瀘州市內應當設立專門的流浪動物收容所。」
昨日上午,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分別對瀘州市內的愛狗人士、寵物醫院、貓狗市場進行了調查,發現瀘州主城區內的流浪貓、狗數量都有擴大趨勢,而為這些動物提供監管和保護的機構、組織,則相對「尷尬」。
故事1小區好心居民 未做處理 不敢領狗回家
錢守忠的家,住在瀘州市龍馬潭區的紅星街道上。附近鄰居多以老人為主,對於小區內的這兩隻流浪小狗,大家都算比較「客氣」。平時,有老人會主動將家中剩飯端出來,提供給兩個小傢伙。而前段時間,瀘州市在經歷持續的陰雨天氣時,還有居民專門在小區內,為它們搭建了雨棚。
「畢竟是兩條小生命,都不忍心看著它們活活餓死。」錢守忠說,雖然如此,但兩個小傢伙的命運卻依然讓人擔憂。「因為小狗沒有注射過狂犬疫苗和其他衛生處理,身上長滿了蝨子,誰都不敢把它們領回家去。」錢守忠說,同時由於這兩個小傢伙經常在半夜內吠叫,對居民的休息也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對此,錢守忠介紹,他曾四處尋找寵物醫院和愛狗人士,希望能為這兩隻小狗提供一個真正的「家」。「大多數寵物醫院都不願意接手。而愛狗人士的收留能力有限,確實讓他們也很為難。」
最終,錢守忠只能讓這兩隻小狗繼續待在小區內。自己則找出破舊的棉絮,為它們簡單地搭了一個窩。「接下來,只能看它們運氣了,能不能捱過去這個冬天。」錢守忠無奈地說。
故事2退休公務員 收養 20 多隻狗靠兒女支持
昨日下午,華西城市讀本記者通過朋友介紹,聯繫上了瀘州市內的一個特殊家庭。說其特殊,主要是因為這個家庭內收留了20多隻流浪狗。
女主人王阿姨是一名愛狗人士,同時也是一名退休公務員。從2004年開始,王阿姨和丈夫開始陸續收養流浪狗。最多時,她們家中曾同時擁有超過40名「成員」。這些流浪狗大多是她從街上領回家的,也有部分是朋友託他照顧的。
8年來,王阿姨為收養這些流浪狗,付出了不少心血。每天為它們輪流洗澡、餵食和遛彎,這僅是最基本的工作。「身體上的勞累都可以忍受,但來自經濟上的壓力,確實有些吃不消。」王阿姨說,自己每個月的退休工資並不多,而為這些流浪狗購買狗糧、潔具,和注射狂犬疫苗,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退休工資全部搭進去了不說,有時還需要兒女的支持。」王阿姨說,幸虧丈夫和兒女都很支持自己,她才能勉強堅持下來。
在收留流浪狗時,王阿姨特別注重緣分。「街頭巷尾有那麼多流浪狗,我不可能全都領回家。」王阿姨說,自己只能憑感覺來選擇家庭的「成員」。有時,可能是一隻流浪狗的眼神突然打動了自己,「看不下去了,就只好帶回去照顧。」
而眼看著街上的流浪寵物越來越多,王阿姨不無擔憂,「如果單靠一個人來收留流浪寵物,畢竟精力和財力都十分有限。」因此,王阿姨提醒市民,在決定飼養寵物時,一定要考慮清楚。「一旦決定飼養,就一定要善待它們,做到有始有終,不拋棄、不放棄。」記者調查流浪貓狗泛濫交通事故上升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了解到,目前,瀘州市內的流浪貓狗數量正呈上漲趨勢。而佐證這一判斷的證據,可以從瀘州市一家保險公司的理賠記錄上,看出端倪。
據該保險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在瀘州市內有記載的單方交通事故中,大多數事故的原因是由避讓造成。「其中除去避讓行人以外,車輛在行駛中避讓流浪貓狗而造成的事故數據也有明顯提升。」該名工作人員分析,這在一定程度上,跟城區內的流浪貓狗數量增多,不無干係。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流浪貓狗數量上漲呢?昨日上午,華西城市讀本記者走訪了瀘州市內的多家寵物醫院。其中,瀘州市盈餘寵物醫院的負責人餘大海介紹,流浪貓狗的數量增加,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他看來,主要是因部分寵物主人不負責的行為引起。
「很多人一旦對寵物失去了興趣,或者發現它們生病以後,就直接丟棄在路邊,且缺少採取必要的節育措施。」餘大海說,這樣很容易造成,貓狗在缺少主人監管下,生育泛濫。「流浪狗的生存能力極強,而且繁衍迅速。」
餘大海向記者算了一筆帳:以流浪狗為例,一般狗的壽命在10至15歲左右,而它們一年中可以兩季懷孕,而一次生育大多都在2隻以上。「保守計算,若對一隻流浪狗不加以控制,它很有可能會產生一群流浪狗。」
尷尬現狀市民希望能建立動物收容所
面對越來越多的流浪貓狗,民間愛心人士的付出值得讚賞。但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瀘州市內尚無官方的流浪動物救助、收容機構,卻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在瀘州市內,與錢守忠和王阿姨一樣,對流浪貓狗生存狀態擔憂的市民,還有很多。他們在身體力行地收養和照顧流浪貓狗的同時,也迫切希望政府的相關部門能夠出面,設立正式的流浪動物救助機構。
據了解,目前瀘州市內的有部分愛心人士正在著手對流浪貓狗的生存狀態進行調查。他們認為,在城市中流浪寵物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而社會和市民都不應對此採取「選擇性的忽視」。「我們希望能通過呼籲,引起更多人對流浪貓狗的關注。」其中,一名參與者說。
他山之石
國外怎樣管理流浪貓流浪狗?
日本:如果主人無力飼養伴侶動物,政府的動物保護辦公室將接收動物,並酌情收取一些費用。
英國:每個社區的委員會必須指定一名管理員,其職責是收留和處理走失的狗。
美國:在社區中,每10萬人口便要建立50個左右的動物籠舍,供暫時收容無主動物。(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廖金城 實習生 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