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在北大演講並參觀法源寺
據新華社電 知名文化人士李敖昨天繼續他的「神州文化之旅」北京參訪行程,上午在北京大學發表了演講,下午前往北京法源寺參觀。
昨天上午,李敖北大演講會在北京大學辦公樓禮堂舉行。演講結束後,北京大學向李敖贈送了演講紀念牌、其父李鼎彝的學籍照等禮物,李敖以其父李鼎彝的北大文憑作為回贈。
隨後,李敖參觀了北京大學圖書館,併到北大校醫院看望了正在此接受治療的癌症患者吳子尤。
15時30分許,李敖來到北京法源寺參觀,並為法源寺題詞:「法海真源,盡在於斯」、「物我兩忘,人書俱老」。
參觀
北大圖書館神秘禮物謎底揭開胡適手跡複製品贈與李敖
本報訊(記者肖鋒)昨天,李敖來到北大圖書館查閱古籍。此前,北大圖書館已經專門在一樓東門附近布置了一間展廳。展品分為古籍、拓本和有關胡適先生的書籍三部分。在圖書館相關專家的陪同介紹下,李敖從古籍看起,邊看邊聽邊交流,津津有味地鑑賞了約40分鐘。點名要看珍貴拓本
「李敖點名要看這個拓本。」北大圖書館古籍部的胡先生稱,李敖在到來前,點名要看「常醜奴墓誌」的拓本。墓誌本身是明代出土的,拓本是清初的。「這個拓本知道的人很少,存世更少。」胡先生稱,這個拓本被單列在一條長桌上,是唯一一件享受特殊待遇的展品。
據胡先生介紹說:「李敖看得很仔細,還說『字比我想像中小些,碑文不清等』。他還特別關注了拓本上張伯英的字,讚揚其字『大氣』。」
獲贈三件禮品
參觀結束時,北大圖書館以館贈和個人贈送的名義,贈給李敖三件禮物。
北大圖書館戴館長此前曾宣布會送一件珍貴禮物。昨天,這件神秘禮物揭開謎底,戴館長代表圖書館贈給李敖一件用鏡框封存的胡適手跡的複製品。此外,李敖還獲贈一本《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曆代金石拓本菁華》。
第三份禮物是圖書館的師女士個人製作的剪紙藝術《雄雞圖》。
題字「人書俱老」
參觀完後,李敖來到展廳門口事先已經布置好的書桌前,按照慣例給圖書館籤名並題字。李敖籤下名後,揮墨題寫了「人書俱老」四個大字。
訪友
李敖與15歲少年吳子尤見面小狂人不認同「探望病童」說法
「在我這個年齡,我已經超過你了,因為我得的病比你多。」昨天,在北京大學醫院,面對來訪的李敖,身患癌症的15歲少年吳子尤這樣說。
吳子尤,15歲,惡性腫瘤患者。他說:「20世紀出生的天才作家裡,女的只有一個,張愛玲;男的就是我,子尤。」他的書叫做《誰的青春有我狂》。
面對著記者的鏡頭,子尤斜靠在床頭,右手握成拳頭託著右腮,眼睛平靜地注視著前方,旁若無人。「你最崇拜李敖什麼?」有記者問。子尤淡淡地說:「我只是欣賞李敖,不崇拜他。我不隨便崇拜人。」臉上的從容和成熟,不像15歲的少年。
子尤說,他不認同媒體上「李敖探望病童」的說法。「我和李敖不是探望與被探望的關係。我和他是強者對強者,高山對高山的關係。」
子尤的語氣,淡如桌上杯中的清水,硬如清水外的水杯,淡然處顯露著自信。
子尤自信他是文學天才,而李敖不是。子尤說:「不用病撐腰,我也是很牛的。」
床上放著一本李敖寫的書《教育與臉譜》———李敖臨走時送給他的禮物。
「我也送了他一本我寫的書《誰的青春有我狂》。」子尤說。子尤在扉頁上寫道:「你也曾青春似我,我也會快意如你;誰敢喊:雖千萬人,吾往矣;誰又將兩億年握在手裡。9月21日(構思於9月19日下午,其時你在天上。)」
「跟想像中的李敖沒有什麼不同,就是從電視裡跑到這兒來了。」談到對李敖的印象,子尤淡淡地說。本報記者田乾峰
遊覽置身「故地」法源寺李敖自稱「邪魔外道」
本報訊(記者郭鯤)以《北京法源寺》一書傳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李敖,昨天終於來到神遊過無數次的「故地」法源寺,並在發言中自稱是佛家眼中的「邪魔外道」。
開場驚人
法源寺是中國佛學院的院址。李敖進入法源寺後,首先在大廳裡會見了中國佛教協會和法源寺的幾位大師,整個會見過程中李敖只開了兩次口,說了兩句聽上去「不著邊」的話。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聖輝大師在致歡迎辭完畢後,請李敖致辭。在眾多媒體面前,李敖果然語不驚人死不休,開場第一句便說,「我知道,我自己對佛教來說其實是邪魔外道的。
獲贈「大藏全咒」
出大廳後,李敖依次參觀寺內的建築。每到殿與殿之間的石雕蓮蓬處,李敖都會一邊聽圓持大師講述蓮蓬來歷,一邊趴在地上考究蓮蓬以及底座。李敖感慨地說:「做學問是可以不到當地也能了解很多東西的,但今天到了法源寺,還是和我小說中有許多不同,很多資料裡有的文物我都看不到了。」
在藏經閣裡,圓持大師代表法源寺和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將一大捆書贈送給了李敖。這一大捆書是乾隆皇帝時編制的《滿蒙漢藏合璧大藏全咒》1996年影印本共8冊88卷,法源寺只藏書10套。
聽眾有話說李敖演講不及格
昨晚,對李敖在北京大學的演講,著名臺灣問題專家李家泉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李家泉說,李敖是作家、是文學家,但不是政治家,他沒有發展地看問題。
「如果滿分是10分的話,要我講,他的演講不及格。」李家泉說。
李家泉說,李敖此次演講沒有在臺灣講的好,也沒有在別的地方講的好。
對他的回答不滿意
在會場上第二個提問的學生、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小何說,她問李敖的問題是:「與大眾傳媒的合作是否影響到李敖思考的獨立性?」
小何說,她這個問題是來自她本科時的知識背景,是她一直所關注的問題。除這個問題外,她還準備了三個問題問李敖:「李文能超過李敖嗎?李敖說白話文前三名都是李敖,那第四名或者下一名是誰?李敖的藏書不許外人借閱,以後準備怎麼處理?」不過,對李敖回答問題的答案,小何不是很滿意。
演講語言很幽默
北京大學法學院研究生小譚說,李敖講演的語言很詼諧、很幽默,比如說自己不會像女兒李文那樣得罪鄰居。與連戰等政治人物的演講相比,小譚認為兩者不具有可比性。
本報記者 田乾峰
演講水平不是第一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碩士生小任聽完演講後說,他看過連戰在北大的演講,相比而言,連戰的演講更正式一些,李敖的演講顯得更隨性。以前聽說李敖桀驁不馴,還自詡為中國500年來白話文作家的第一名,聽過演講以後,他真切地感受到,李敖的水平不是第一。本報記者王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