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電影成立於1918年,由兄弟姐妹哈裡、傑克科恩和喬爾勃蘭特共同創立,是CBC電影銷售公司,是好萊塢歷史最悠久的電影製片廠之一。在早期,這家電影製片廠的製作成本很低,導致科恩夫婦和勃蘭特在1924年將自己重新打造成聽起來更複雜的哥倫比亞電影品牌。他們的名字和帶有女性標誌的火炬是指哥倫比亞夫人,這是美國最被遺忘的女性象徵。
哥倫比亞圖片公司的標誌,以一名婦女舉著一支火炬,穿著一個窗簾(代表哥倫比亞,一個美國的化身)為特色,經過了五次大的修改。哥倫比亞圖片社最初在1924年使用了一個標誌,其中一名羅馬女士兵左手拿著盾牌,右手拿著一根小麥棒。這個標誌在1928年改變了,當時那個女人戴著一面垂著的國旗和火炬。這位婦女穿著短裙,背著古羅馬的面紗,上面是用拱門寫的「哥倫比亞作品」。這幅插圖是以女演員伊芙琳·維納布爾為基礎的,她以在華特迪士尼的皮諾曹中為藍衣仙女配音而聞名。
目前的標誌創建於1992年,並開始在電影中使用後一年,當斯科特梅德尼克和梅德尼克集團受僱於彼得古柏創建標誌的所有娛樂財產,當時擁有索尼圖片。梅德尼克僱傭了紐奧良藝術家麥可·迪亞斯,用數碼技術重新粉刷這個商標,並讓這個女人看起來「經典」。麥可·迪亞斯聘請了珍妮·約瑟夫,一位為《泰晤士報》創作的圖形藝術家,做了該標誌的模型。由於時間限制,她同意在午休時間幫忙。
迪亞斯在他的標誌性畫作中使用了由此產生的圖像。這是約瑟夫唯一一次做模特,但在過去的25年裡,有數百萬人每次去看電影都會看到她的臉。一支不壞的火炬。
2012年,Jenny Joseph接受了採訪:「午餐時間我們就去了那裡,他們給我包了一張床單,我拿著一盞普通的小檯燈,一盞側燈,」她說,「我就拿著它,用一個燈泡。」「我從沒想過它會出現在銀幕上,我也沒想到它會出現在銀幕上。」我從未想過它會在20年後出現,也從未想過它會出現在博物館裡,所以這是一種令人欣慰的感覺。」